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五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十七年。壬申。夏。四月。癸卯朔。享太庙。遣成亲王永瑆恭代行礼。  

○甲辰。谕内阁、伯麟等参奏永昌府知府王旭载、办理夷务轻率躁妄、请交部严议一摺。此案孟定土司所属夷民。与回聘夷人、钱债构衅。该土司捏词禀报。希冀耸听。该府王旭载不察虚实。率行带兵前往。嗣复径咨镇协添兵会办。幸该镇协未经派拨。尚属晓事。兹查明孟定城内、并未被焚。各夷人均伏罪安业。边境宁谧。是此案起衅之由。本属细微。但当责令该土司自行查办。内地官员即不应置问。何况轻动官兵。张皇滋事。王旭载、措置乖方。实属谬妄不职。着即交部严加议处。其动用兵练口粮盐菜银两。并着落该员按数赔缴。以示惩儆。  

○谕军机大臣等、八旗生齿日繁。京城各佐领下。户口日增。生计拮据。虽经添设养育兵额。而养赡仍未能周普。朕宵旰筹思。无时或释。前日举行大阅典礼。各旗营队伍整齐。在南苑先期训练。祗遵约束。朕嘉旗人服习教令。更念养先于教。为之谋衣食者益不可不周。国家经费有常。旧设甲额。现已无可复增。各旗闲散人等。为额缺所限。不获挑食名粮。其中年轻可造之材。或闲居坐废。其或血气方刚。游荡滋事。尤为可惜。因思东三省、原系国家根本之地。而吉林土膏沃衍。地广人稀。闻近来柳条边外。采薓山场。日渐移远。其闲空旷之地。不下千有余里。悉属膏腴之壤。内地流民。并有私侵耕植者。从前乾隆年闲、我皇考高宗纯皇帝轸念八旗人众。分拨拉林地方。给与田亩。俾资垦种。迄今该旗等甚享其利。今若仰循成宪。斟酌办理。将在京闲散旗人。陆续资送前往吉林。以闲旷地亩拨给管业。或自行耕种。或招佃取租。均足以资养赡。将来地利日兴。家计日裕。该旗人等在彼尽可练习骑射。其材艺优娴者、仍可备挑京中差使。于教养之道。实为两得。着传谕赛冲阿、松宁、即查明吉林地方。自柳条边外、至采薓山场。其闲道里共有若干。可将薓场界址移近若干里。悉数开垦。自此以外。所有闲旷之地。计可分赡旗人若干户。并相度地势。如何酌盖土锉草房。俾藉栖止。其应用牛具耔种。每户约需若干。再该处现有闲散官员。是否足资统束。抑或须增设佐领骁骑校之处。一并详细妥议章程。并绘图贴说具奏。候朕酌度。或先派旗人数百户前往试行。俟办有成效。将来即可永资乐利。此事经营伊始。该将军等毋得畏难观望。尽心筹画。以副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命翰林院侍读学士徐颋、提督安徽学政。  

○丙午。上还宫。  

○谕内阁、汪志伊等奏台湾换回弁兵、在洋遭风淹毙一摺。据称此次台湾换回之督标抚标五营四起弁兵伍得喜等、酌坐商船、于二月初七夜、在澎湖洋面陡遇暴风、漂至外洋小金屿地方、冲礁击碎、淹毙弁兵及水手人等一百余人等语。可悯之极。不忍览视。向来官兵因公差委遭风漂没者。系照巡洋官兵淹毙之例办理。此次淹毙弁兵九十一员名内、如有曾经出兵打仗、及杀贼受伤者。着该督抚查明、加恩照阵亡例赐恤。该弁兵等均有名册可稽。即据实查核。无稍冒滥。其未经出兵受伤者。仍照巡洋例议恤。嗣后弁兵设有遭风淹毙。均着照此分别核办。至其余淹毙水手、及凫水得生兵丁。仍照例恤赏。沈失官谷军械。均查明照例咨部办理。再海洋风涛危险。官兵远涉。亦应加以慎重。着该督抚饬知各将领于往来配渡时。均宜察看风色。诹吉开行。俾资顺利。毋得冒险轻涉。致有疏虞。  

○谕军机大臣等、据和宁等奏称、奉天海口、自开冻以来、山东民人、携眷乘船来岸者甚多、咸称因本处年成荒歉、赴奉谋生、各贫民已渡至海口、人户较多、势难阻回、酌拟于省城饭厂、加米煮赈散放、请饬令山东巡抚严饬登莱各属、毋准再放流民上船渡海等语。山东省上年登莱等处地方歉收。节次降上□日、令该抚督饬地方官妥为抚恤。昨同兴前来陛见时、朕曾谆谆面谕。并虑及该处灾民、有渡海赴奉省谋食之事。兹和宁等具奏情形。果不出朕所料。总由山东地方官于抚恤事宜。全不认真经理。以致灾黎流离远徙。上年奉省收成。本不丰稔。冬闲即有灾民出边。就食吉林。曾将观明等惩办。今山东灾民。又赴奉省。是奉省本境米粮。尚不能自给。又益以外来就食之户。岂不更形拮据。现在和宁等已设法调剂。着传谕同兴、即督率登莱各地方官、将该处穷民上紧赈恤。但令糊口有资。人情重去其乡。亦孰肯远涉海洋。自干例禁。并晓谕各海口、以东省现已多方赈恤。禁止该处民人再航海前赴奉省。该抚务即实心经理。毋再玩泄为要。至和宁等奏称现来奉省贫民、除有亲友可依外、其穷苦者、拟加米煮赈、于省城饭厂散放至四月十五日停止、届期工作大兴、兼值耕耘多需人夫、则灾民尽可佣工度日等语。着即照依所奏妥协办理。毋令失所。将此传谕同兴、并谕和宁等知之。  

○以常雩祀天于圜丘。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丁未。缓徵山西上年被旱之保德、代、岢岚、岚、兴、静乐、五寨、河曲、潞城、九州县、本年额赋。  

○戊申。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谕军机大臣等、据伯麟等奏、击退扑卡野夷、该督驰赴该处察看情形、酌量筹办一摺。滇省腾越州外南甸土司地方。上年有野夷二斗木等、纠众劫杀。曾经伯麟等督饬官弁。拏获首伙各犯。分别办理。将二斗木首级枭示边外。仍饬缉逸犯务获。兹奏称据胜越镇州禀报、探闻逸犯等有暗行勾结欲抢二斗木首级之信、伯麟等已饬该镇州设备防范、仍购线踹缉等语。所奏殊未明晰。该逸犯欲勾结来抢二斗木等首级信息。该督等接据该镇州禀报。究竟该镇州所称探闻。又系闻自何人。其二斗木首级曾否抢去。现在仍否照旧枭示。摺内均未声叙。着伯麟等查明具奏。其松园头等邑山托盘山砚凹山各寨野夷。据总兵李东山等、查知该野夷互相勾结属实。当饬陇川土司多朝惠等、带领土练前往缉捕。又称查得盆渡、龙塘、两寨、山险箐大、亦有勾结为匪之人、应请惩办等情。盆渡龙塘二寨野夷。勾结为匪。有何实据。土司多朝惠前往巢□刀办。该土司与该二寨素有讐隙与否。摺内所叙盆渡寨夷人。并未出境焚掠。系因练勇进巢□刀。设栅拒守。或该土司有贪功起衅情节。亦未可定。均着伯麟到彼详查奏闻。至该总兵令南甸干崖盏达等土司带领练勇。与官兵分路进巢

□刀。盆渡野夷竟敢抵拒。以致外委杨伟、马子金、马才周、受伤身故。兵丁亦伤毙七名。其抗拒情形已成。自不能不加以惩创。伯麟业已驰赴该处。现在各寨野夷。纷纷呈送刀镖木刻。真心畏惧。不敢助逆。惟盆渡一寨、恃险孤立。如经兵练巢□刀逐。群知悔惧。将首恶缚献。伯麟审明起衅根由。将应正法者对众惩办。亦即可就案完结。边外瘴疠渐盛。兵练亦可以时彻回。该督等斟酌情形。不可草率了事。亦不可轻举致衅。妥协筹办为要。将此谕令知之。  

○己酉。常雩。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赏太仆寺卿扎郎阿、副都统衔。署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庚戌。上幸万寿山。  

○辛亥。谕内阁、本日文颖馆总裁等奏、续编清凉山志、纂辑西巡盛典告成、请将提调、纂修、及誊录供事等、分别超一二等、给予优叙等语。朕披阅书内、所载宸章、恩纶、秩祀、阅武、以及程途歌颂之类。祇须编次缮录。即可成书。且卷帙无多。校讐较易。若遽加之优叙。则各馆编辑书成。无论卷数多寡。皆思滥邀恩奖。殊非所以示限制。此次续编清凉山志、纂辑西巡盛典二书之该馆提调总纂纂修收掌等官、及誊录供事等、均无庸给予优叙。亦不准分列超等。着分别一二等。照例给予议叙。嗣后各馆纂办书籍、至一百数十卷以上者。方准其奏请优叙。分别超一二等。其不及一百卷者。止准分列一二等。照例议叙。以杜冒滥。  

○以翰林院侍讲姚元之、署日讲起居注官。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深州民单兴妻李氏。山东嘉祥县民王二禾□朵妻蒋氏。  

○壬子。谕内阁、汪志伊等奏、龙溪县童生唐应时、呈控学政考试已经录取、复被书吏敝□大换、将审讯情形先行具奏。又据学政方振奏、考试写案错误随即更正、请交部议处各一摺。此案既据该童生呈控书吏串通舞敝□大。何以两造乡亲又复赴司具呈求息。其中或另有别情。着交汪志伊等提集人证秉公研鞫。务得确情。定拟具奏。至该学政方振、于出案时偶尔笔误。旋即更正。本可无庸请议。惟既经被人控告。事隔一年。始行陈奏。实属迟缓。方振、着交部议处。  

○命镶白旗满洲副都统文孚、内阁学士阮元、驰往山西。查办吉兰泰盐务控案。  

○旌表守正捐躯安徽桐城县民江友高俞氏。  

○赏恤伊犁额鲁特游牧地方地震灾民。  

○癸丑。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幸静宜园。  

○予广东捕盗被戕外委万国平、陈见扬、祭葬加等。世职如例。守备黄振烈、千总蔡振华、泊大刚、把总魏高、洪日升、陈鸿、外委雷常振、郭韬、张得义、刘旺锦、祭葬世职。兵丁苏鳣等四百四十七名、赏恤如例。  

○是日。驻跸静宜园。至丁巳皆如之。  

○甲寅。谕内阁、前日吏部带领月选官引见。内山东观城县知县陶琳一员、经朕改用教职。该部自应将备班人员即时带领引见。候朕<闲>放。乃其时该堂官等、并未带领。已属错误。又不详查旧例。彼此意见不同。有面奏者。有摺奏者。俱以意为之。茫无定见。经朕降上□日饬查成案。始据查明乾隆年闲六案。开单进呈。是此次吏部不即带领备班人员。实与旧例不符。难辞疏漏之咎。所有吏部堂官、俱着交都察院察议。此系从轻办理。应知感愧。嗣后各矢天良。和衷办事。戒之慎之。其陶琳所遗山东观城县知县员缺。着该部即将三月分原拟备班各员补行带领引见。候上□日<闲>用。嗣后该部带领月选知县引见。着即将备班人员。一同带进丹墀下。遇有改用扣除遗缺。以便即时带领<闲>放。  

○予广东捕盗淹毙外委林超选、向秀邦、祭葬世职。兵丁黄友华等一百八十名、赏恤如阵亡例。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镇平县民妇张常氏。  

○丙辰。上御演武厅。阅健锐营操。  

○谕内阁、李亨特奏请添设河道库使一摺。东河开归、河北、运河、三道。向无专立库官。前此该河督奏请添设。曾敕下部议。当经议驳。兹该河督复以河道库贮钱粮繁重、咎道员在工日多、虽委员经理、事非专责、难期得力、仍奏请增设、所需廉俸役食等项、在通工杂职人员廉俸内摊给等语。所奏未免固执。河道库贮。典守固应慎重。但东河现有杂职九十三员。于此内遴派管理。孰敢推诿。即与专责无异。至摊给廉俸一节。如果应设额官。即当增给廉俸。若因惜小费。于通工杂职人员摊扣。伊等微员。俸廉本薄。致令办公竭蹷。亦非政体。所有东河开归河北运河三道。均无庸添设库使。仍照旧委员管理。着铸给钤记。发交该河督、即分给派管各库委员。以专职守。若再渎陈。以违制论。  

○以驻藏帮办大臣丰绅、亲老。命回成都将军任。赏新授成都将军祥保、都统衔。为驻藏帮办大臣。  

○戊午。上幸静明园。  

○还圆明园。  

○旌表守正捐躯四川石砫厅民谭添富妻冉氏。  

○己未。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内阁、御史辛从益奏敬陈闻见一摺。其胪列各款。皆律有明禁应行整饬之事。靡俗相沿。江西一省如此。恐他省似此者亦复不少。如书吏结交官府。差役横拏平民。惟在守令正身驭下。则奸胥蠹役。自畏惧不敢纵恣。至保甲隐奸。捕役豢贼。尤应法令严明。有犯必惩。其大员过境。除浮费以杜逢迎。长吏莅官。省傔从以养廉洁。家丁但供给使。勿许在外招摇。胥役凛奉宪章。勿许踰分僭侈。从来有治人。无治法。如果大小官吏随时查禁。原可使吏治民生。日臻淳朴。无如奉行不力。怠忽因循。以致颓风陋习。视为故常。即学校师儒。亦不认真训课。厉士型民。该御史有所见闻。形之奏牍。着通谕直省督抚学政、各率所属、体察地方情形。实心整顿。慎守纪纲。革除积敝□大。励官方而端士习。朕有厚望焉。  

○举行嘉庆十六年大计。安徽、卓异官六员。年老官三员。有疾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二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辛酉。上诣大高殿行礼。时应宫拈香。  

○还宫。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河内县民陈雨中妻王氏。四川仁寿县民谢元亨妻黄氏。  

○壬戌。上御太和殿视朝。王以下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诣诣和宫行礼。  

○圆贺明园。  

○癸亥。改江苏川沙同知为抚民同知。划上海县二十二保、南汇县十七二十保各图、地漕税契等项银米、归同知徵解。从总督百龄请也。  

○以署镶白旗护军统领禧恩、为正黄旗护军统领。副都统衔桑吉斯塔尔、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予故护军统领扎克塔尔、祭葬。赏银二百两治丧。  

○旌表守正捐躯湖南衡阳县民周倧妻李氏。  

○甲子。谕内阁、承炷前在龙岩州任内、于所属知县不行勘验窃贼拒捕之案。未经揭参。实属徇庇。应照部议降三级调用。嗣在蒲州府任内、于所属知县侵用钱粮。又将钱文甎块假装银鞘解省。承炷失察于前。迨奉上司委赴确查。仍不据实禀揭。亦属私罪。应照部议降四级调用。此两案现据吏部查明具奏。办理并无屈抑。至伊前经山西巡抚衡龄奏请捐复留省。经朕特上□日驳斥。并将衡龄申饬。本年伊复在吏部呈请降捐知县。经吏部拟准具奏。朕核其案情。特上□日不准降捐。承炷在官屡次获咎。例应镌秩。不知安分思过。尚敢哓哓渎辩。实属躁妄。姑免治罪。着仍照部议降调。若再不安分。重究不赦矣。  

○又谕、御史杨怿曾奏请肃清街道一摺。京师首善之区。商贾云集。正阳门大街两旁。向有负贩人等列肆贸赐。势难一律查禁。但毋许侵占轨辙。以便车马往来。着步军统领、及督理街道衙门、随时稽查。如沿街铺户及市侩等、有搘棚露积。致碍官街者。即押令移徙。以利经涂。  

○乙丑。谕内阁、吏部奏已革山西文水县知县捐升知府陈廷圭、在部具呈渎诉、请饬交都察院详查各案、请上□日办理一摺。陈廷圭在知县任内、任听衙役诈赃毙命。行贿私和。案情甚重。且据初彭龄参奏、伊声名狼籍。为晋省最劣之员。经该抚等讯明褫职。毫无屈抑。乃该革员于一年之内。在部具呈七次。哓哓置辩。吏部叠经查办。该革员实应罢斥。难从宽宥。此时即再交都察院查核。亦不能与吏部异议。陈廷圭逞刁干渎。情节可恶。着发往吉林充当苦差。以为革员强词妄诉者戒。  

○宗人府奏圈禁之觉罗富存、自戕身死缘由。得上□日、依议。此案富存、于上年见另案被母呈送圈禁之人、有呈恳释放者。伊心怀忧闷。自称父母俱故。不能放出。劝慰莫解。因而自戕。阅其情节。亦觉可悯。子于父母。如有干犯重情。早经依律治罪。其偶违教令。经父母一时之怒、送官监禁者。情节本属稍差。伊父母呈恳释放。亦尚有不忍遽绝其子之心。设伊父母猝患危疾、及衰老身故。该犯羁身圜土。闻信后漠不关心。是其天良澌灭。无可矜怜。若尚知惓念天亲。哀思悔恨。痛不欲生。竟以无人恳释。因而自戕。或瘐死囹圄。亦无以广法外之仁。着刑部会同宗人府核议。并此外旗人民人经父母呈送忤逆之犯、其父母因病身故。有情节类此者。应如何讯问本犯。酌理准情。分别应禁应释。详议条款。奏定后载入则例遵行。寻议上、得上□日、宗人府议奏宗室觉罗呈送子孙违犯分别圈禁年分各款。朕详加披阅。所议多有未协。如所称初次呈送之犯查明素不能承欢膝下、又复辞色不逊者、请圈禁三年、平日不能敬谨依顺、又向不安分者、请圈禁六年、赋性乖劣、屡训不悛者、永远圈禁等语。不能承欢与不能依顺。及赋性乖劣。虽措辞各异。祇系空言。互较之有何区别。若据此定议。易涉含混。必至高下其手。转滋流敝□大。嗣后宗室觉罗父母、祖父母、呈送子孙违犯者。总令其将伊子若孙、于何年何月、因何事违犯之处。据实书写呈送到官。将伊子孙按款审讯明确。再核其情节之轻重。次数之多寡。以分别其圈禁之年限。或三年、或六年、或永远圈禁。核实办理。方足以昭平允。又所称永远圈禁者、经释放后、仍复干犯、再经呈送、发往盛京严加管束一节。所办亦殊非是。圈禁之法。义同圜土。若永远圈禁。释放仍不知悛改。再犯、乃发往盛京管束。是较之在京圈禁。转得闲散自便。岂不失之宽纵。此等案犯。着改发盛京永远圈禁。以示惩儆。至所请圈禁之案。若系独子、遇亲故暂行省释、令其治丧一条。除三年六年者。准其治丧外。其永远圈禁者。既罔知孝道。难复望其丧葬尽礼。即遇亲故。亦不准省释。  

○以光禄寺卿李鋐、为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副使卢荫溥、为光禄寺卿。  

○丙寅。谕内阁、穆腾额等奏请修补永陵明堂迤西河岸、添设笼石土堤、以资保护一摺。据称嘉庆十一十五两年、因山水漫溢、西堡一带壅积沙石成陇、以致水势向北、亟宜筑堤保护、俾大溜仍顺轨西行等语。陵前河道。风水攸关。理应倍加慎重。着钦天监遴选精晓地理之员。前往敬谨相度。该处现在河流形势。与穆腾额等所拟改挑形势。两相比较。孰为上吉。奏明请上□日。如查看方向合宜。亦着敬诹吉日吉时具奏。遵照兴修。以昭详慎。  

○铸给陕西西安镇总兵印。从总督那彦成请也。  

○以故奉恩将军蒙格图子富康阿、袭职。  

○丁卯。上御勤政殿听政。  

○以故土尔扈特扎萨克贝子玛尔噶锡哩子察罕布音、袭爵。以通政使司副使华带布、为光禄寺卿。降调内阁学士常英、为太仆寺卿。  

○缓徵山东登州、莱州、二府属、上年水灾新旧额赋。  

○己巳。户部议准、长芦盐政祥绍疏报、芦台场、开垦滩地一顷十三亩有奇。照例升科。从之。  

○庚午。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谕内阁、高杞奏、审明太平县民孔传南、在京呈递封章砌告各款均系虚妄、请照拟发近边充军等语。该民人如系具呈告言人罪。其所控通盗销赃等款。审属全虚。按律反坐。即应拟军。乃擅行呈递封章。以虚妄之词。越分奏诉。尤属胆大妄为。自应加等问拟。该抚仍请发近边充军。办理未免轻纵。孔传南一犯着交刑部另行从重定拟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高杞奏报雨水粮价一摺。内称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等府、二麦渐次结实、杂蔬茂盛、民情欢悦、粮价尚非昂贵等语。昨据给事中陆言奏、温台处三府、春花麦豆。收成无望。粮价增昂。民食拮据。已有上□日令高杞迅速查办。令该抚于奏报粮价情形。将温台处荒歉地方。与各府一律笼统入奏。词意掩饰。岂非有心讳匿。若竟不知。无能已极。高杞、着传上□日严行申饬。年岁丰歉。为地方第一重大要务。上年奉省歉收。观明讳灾不办。当即将伊罢黜。并革去世职。观明素未获咎。因此一事。尚立加重谴。高杞系弃瑕录用之人。若玩视民瘼。致灾黎不能安堵。自思当得何罪。着即遵照前上□日、严饬温台处各属地方官、将荒歉情形迅速查明。实力筹办。如仍前玩泄。必从重治罪不贷。将此谕令知之。  

○辛未。谕内阁、本日刑部具题河南省民人李成、谋杀十岁幼孩秦黑翠一本。已降上□日将李成改为斩决矣。因思定例将未至十岁幼童幼女诱去强行奸污者、照光棍例斩决。自因幼稚无知。横被奸污。特设重典。以防淫恶。但被奸之幼童幼女。并未致死。即将强奸之犯问拟斩决。至谋毙幼孩之犯。仍照谋杀人本律问拟斩候。其闲轻重未免殊科。此两条例文孰先孰后。当日定例时、是否别有意义。着刑部议细查核。将谋杀幼孩之案。应如何分别年岁、定拟斩决斩候之处。参酌妥议。奏准后载入则例遵行。寻议、嗣后谋杀幼孩之案。除十一岁以上者仍照律办理外。其逞忿谋杀十岁以下者。首犯拟斩立决。若有图财或因奸情事。加以枭示。加功之犯。俱拟绞立决。从而不加功者。仍照本律杖流。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福建诏安县民陈渊妻沈氏。  

○是月。闽浙总督汪志伊等奏、拏获入会各犯、审明定拟。得上□日、严行究办固是。总以拏捕首恶断其根。胁从勿问为正办。若妄拏混缉。滋敝□大益大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三 二李马路·欧阳修
  卷三十二·表第六·柯劭忞
  卷五十三 志二十八·赵尔巽
  第十九回 定云南沐英留镇 征漠北蓝玉报功·蔡东藩
  卷十六·张廷玉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平闽纪书后·杨捷
  一百六十五 江宁织造曹(禺页)奏谢继承父职摺·佚名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司马迁
  卷二十 礼十五(凶礼 )·龙文彬
  卷九十一·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良年·龙榆生

    李良年字武曾,浙江秀水人。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生。少与朱彝尊齐名。康熙中,以国子生召试鸿博。徐乾学开一统志局於洞庭西山,聘任分修。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卒。著有《秋锦山房集》。曹贞吉曰:“秋锦论词

  • 卷204 ·佚名

    楼钥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道学不尽诗,功名只绪余。 立朝惟正色,荐士有遗书。 百赎嗟无及,九京谁与居。 莫酬推毂意,衰涕湿巾裾。 楼钥 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片言寤主上亨途,几向专城佩左鱼。

  • 皇明诗选卷之七·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律诗一刘基高启杨基徐贲袁凯汪广洋林鸿浦源蓝智章闇曾棨周玄王偁杨士奇周述李祯陈敬宗王洪陈琏章珍祝淇苏正

  • 卷七·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七明 李蔉 编王安石二百一首示寳觉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萧萧碧柳輭脉脉红蕖靓黙卧如有怀荒乗岂无兴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隂径定林示道原昨登定林山俯视东南陔但见一方白莫知所从来湿银注寒晶奁以

  • 1941──中華民國三十年辛巳·郭廷以

      1﹐1(一二,四)蔣委員長發表【告全國軍民書】,宣示今後建國要圖。   1﹐2(一二,五)   甲、中蘇貿易協定第二部簽字。   乙、駐英大使郭泰祺晤英外相艾登。  丙、日本大本營陸軍部公報,中日開戰以來,中國軍隊傷亡三百五十

  •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冬十月。甲辰朔。享太庙。遣礼亲王世铎恭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照例

  • 凡例·蔡省吾

    一 凡一岁货声,注重门前其铺肆,设摊、工艺、赶集之各类,皆附人以补不足。一 凡货声率分三类:其门前货物者,统称货郎;其修作者,为工艺;换物者,为商贩。 货郎之常见者,与一人之特卖者,声色又皆不同。一 货郎之提篮、握

  • 罗泮辉·周诒春

    罗泮辉 字芹三。年三十六岁。已婚。本籍通信处。广东南海县紫洞圩罗格官洲两围团保局转南头坊。初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任皇仁书院教员。及天津北洋大学教员。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政治经济。光

  • 辞过第六·墨子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修其城郭,则民劳而

  • 经济文衡后集卷七·佚名

    宋 滕珙 撰东汉类论东汉党锢之祸答刘子澄此段谓建安后士夫不知有汉皆党锢杀戮之祸敺之近看温公论东汉名节处觉得有未尽处但知党锢诸贤趋死不避爲光武明章之烈而不知建安以后中州士大夫只知有曹氏不知有汉室却是党锢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因品第四(有十经)(第二小土城诵)因.处.二苦阴增上心.及念师子吼.优昙愿.想最在后(九七)中阿含因品大因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尊者阿难闲居独处。宴坐思惟

  • 覆吴文官长书·太虚

    达诠文官长转陈主席钧鉴:顷蒙令文官长赐函垂询,深感关怀同舟、勤求民隐之盛德!太虚忝兼旧谊,尤不能不藉之以酬互通情素之旨也。太虚领导中国佛教会。办海潮音月刊,躬率佛教访问团于国内国际,呼起同情,阐扬抗建,并有多处僧徒组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放牛品第四十九今分品尔时。世尊即吐舌。左右舐耳。还复缩之。尔时。世尊即入三昧。使彼梵志见阴马藏。时。梵志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尔时。施罗梵志白佛言。我今婆

  •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佚名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伅真陀罗诸子。闻是法得欢喜信忍。各各解身上珍宝。以供养上佛。各各说言。今用吾等故。以是所有上佛。今还得闻诸法。各各白佛。甚可奇。是伎乐之音。乃作是问。诸坐化菩萨悉决其难。其在会者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五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五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声闻辟支佛品之余◎问曰。十善道令何等人至辟支佛地。答曰于声闻所行十善道转胜深禅不随他常憙于远离恒乐善修习甚深因缘法远离方便力及以大悲心

  • 惠直堂经验方·陶承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

  • 孽海花·曾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曾朴(原署东亚病夫)著。三十五回。前五、六回为友人金松岑(原署爱自由者)所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由小说林社出版十回。1930年成书三十回本。建国后始出全本。作者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

  •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王仲文

    简名《救孝子》、《不认尸》。杂剧剧本。元王仲文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中王修然乃金世宗朝名臣,知大兴府,人称“过包拯远甚”(焦循《剧说》)。《金史》本传称其“性刚严,临事果决,吏民惮其威,虽豪右不敢犯”。剧写大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