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三百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

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五月。壬戌朔。日食。  

○谕军机大臣曰、李侍尧奏、拏获偷窃饷鞘夫役吴钦、林发、审明后恭请王命。即行绞决等语。所办甚是。前经降旨通谕各督抚。以外省审办案件。如实系情罪重大。应决不待时者。自应照例恭请王命正法。其寻常问拟斩绞之犯。即例应立决。亦应俟接到部覆。再行处决。以重人命。又恐各督抚不权轻重。过于拘泥。遇情罪重大之犯。亦等候部覆办理。以致要犯稽诛。复经降旨申谕。并以闽省近年来海洋劫盗频闻。屡经谕令该省。拏获洋盗。无分首从。概行从重问拟。俟二三年后。该省盗风渐熄。仍照旧例分别申请。以期辟以止辟。今闽省拏获窃饷夫役吴钦、林发、一案。照例祇应问拟绞候。该督以事关军饷。且现值凯旋。兵差络绎。若照例办理。无以示惩。即请王命。将该二犯绞决。并不拘泥为是。将此谕令知之。  

○癸亥。谕、此次调赴台湾剿贼各官兵。内四川湖南贵州等省。俱经历数省。远涉重洋。曾降旨每名赏给银二两。其广东兵丁。因其本系海疆。又属邻省。是以未经赏给。兹询据派往带兵事竣回京之大臣侍卫章京。佥称、广东兵丁打仗杀贼。较广西、福建、最为奋勉。自当一体奖赏。用昭鼓励。所有此次广东派赴台湾之官兵。着该督抚查明。除漂泊各兵。已经得赏外。其余出征兵丁。每名各给银二两。以示朕奖励戎行。有加无已之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东省拨船竟不可少。已谕令湖南江西两省。造拨船二百只。送至东省安设应用。本日据巡漕御史和琳奏、卫河古浅之处较多。其自临清以至德州。水程四百余里。拨船二百只。不敷应用。从前造送直隶拨船。每只装米三百石。吃水三尺余寸。仍不能遄行。此次新造拨船。请较定制节减宽长。以二百只工料。匀造三百只。每船可装二百石以外。纤挽既觉轻便。工价有减无增等语。所奏甚好。拨船为遇浅起剥而设。期于迅速遄行。原以轻便为贵。且据和琳奏、节减宽长。以二百只之费。改造三百只。工价仍属相仿。是费不增而应用宽裕。自应如所奏办理。着传谕何裕城、浦霖。即照从前所办拨船丈尺。酌量收小匀造。一面估计具奏。一面即动项办理。每省各造一百五十只。于冬底春初。送至东省安设。其工料一切。仍遵前旨。着落长麟赔缴。  

○钦差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办理将军事务公福康安、工部侍郎德成、福建巡抚徐嗣曾奏、台湾改建城垣。用砖既难拉运。用石尤易矬蛰。请筑土城。高一丈八尺为率。除南北东三面照依旧基外。惟西面一带滨海。应收进一百五十余丈。共添建城楼八座。西门券台一座。卡房十六座。兵房八座。至凤山县城。逼近龟山之麓。地势低洼。请移于十五里埤头街地方。仍用箣竹围插。其旧城基址、与彰化县西八卦山。均应添设石卡一座。驻兵防守。得旨、诸凡皆妥。知道了。  

○甲子。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川省屯练土外委四十名。蒙恩各赏银二两。查有新设者十名。亦同派赴台湾。请一体赏给。从之。  

○乙丑。谕军机大臣曰、长麟奏到东省续得雨泽情形一摺。内称、从前望雨之历城等五十四州县。于四月二十三四等日。甘雨优沾。大田均得播种。二十五六日。阴雨复作。竟日大霈。通省雨泽。实已周遍普渥等语。览奏欣慰。此次东省续得透雨。远近均沾。极为优渥。其麦收分数。现据长麟奏、登莱兖沂等处。麦收可望十分及九分有余。其济南等属甫经得雨之处。亦已一体翻犁赶种。看来东省雨水应时。农田可期丰稔。至直隶顺德、广平、大名、宣化、各属。前据刘峨奏、四月二十三四五等日。所得雨泽。惟宣化一府、可称深透。顺德府、得雨三寸以上。至大名、广平、二属。得雨三四寸至五六寸者。仅止六县。其余各州县均止一二寸。是直省顺德、广平、大名、各属得雨之处。多寡不等。尚未能一律深透。又豫省河北一带。前据毕沅奏、彰德、怀庆、卫辉、各府属。于四月二十二三等日。得雨一次。有入土三四寸者。有仅止一二寸者。看来河北地方。雨泽亦未沾足。着传谕刘峨、毕沅。查明从前缺雨各属。此次续得雨泽。大田可以乘时播种者。或酌量借给耔种。俾得上紧一律赶种。至得雨未透处所。如已成偏灾。即据实奏明。量加抚恤。不可因各属俱沾雨泽。其缺雨处所无多。遂不妥为经理。致令向隅。仍将各该处现在民情、是否不致拮据。大田可望有收之处。确切查明。迅速具奏。勿得稍存讳饰。以慰廑注。  

○又谕、山西大同府属。据明兴、沐特恩、先后奏报、于四月二十二三等日。普得透雨等语。大同为上年被旱之区。本年春间又复缺雨。兹虽普被甘霖。大田可以乘时播种。但麦收恐已歉薄。粮价或不免昂贵。其一切借种补种之事。尤应赶紧办理。着传谕明兴、察看情形。若有应行借给口粮耔种者。即一面奏闻。一面借给。务使贫民口食有资。趁此得雨之后。乘时播种。以期有秋。至该抚前奏、俟秋审办完。亲赴大同各属。覆加查勘。现在该处业得透雨。且经明兴饬令道府前往、按处确勘。该抚接奉此旨。如尚未起程。即可不必再往。惟当饬令该地方官妥协办理。如已起程。到彼后即亲率所属。详晰勘明。实心妥办。据实具奏。以副朕勿使一夫失所至意。  

○  

○又谕、据陈用敷奏、查缴应禁各书请予展限一摺。称抵任后。各属先后缴到通纪编年等书三十种。计一百零七本。可见历年呈缴尚未净尽。再请予限一年。俾得率属广为咨访等语。此等应禁各书。节经降旨。令各督抚广为查缴。并宽予限期。俾得逐细访查。不使稍有遗留。今据陈用敷奏、伊到任后。各属呈缴各书。已有三十余种。安徽尚非大省。应禁之书。历年犹未能收缴净尽。江苏、江西、浙江、省分较大。素称人文之薮。民间书籍繁多。何以近年总未据该抚等续行查缴。岂该三省于应缴之书。业已搜查净尽。抑该督抚于此等事件。视为无关紧要。并不饬属认真查办耶。着传谕书麟、闵鹗元、何裕城、琅玕等。各严饬所属。悉心查察。如应禁各书。该省尚有存留之本。即行解京销毁。务宜实力查办。俾搜查净尽。毋得久而生懈。视为具文。  

○丙寅。户部议覆、山东巡抚觉罗长麟奏、安设东省拨船事宜。一、江广二省新造拨船二百只。应分为五站。每站安设四十只。分发附近之德州、恩县、武城、夏津、临清、五州县收管。其添造一百只、作何安设之处。令该抚酌量地方。妥办报部。一、粮道驻劄德州。所有稽查弹压。及船户支领工食等事。应责成该道管理。如遇押运北上。即交德州带管。一、南粮起剥时。应每船添雇水手三名。平时止设船户一名。每二船水手一名。给与腰牌。添注姓名年貌籍贯。取具地邻甘结。造册报部。并责令地方州县、领运千总。各将添雇水手、及剥运米数。分详藩司粮道。随时查核。一、拨船应照直隶例。编列字号。注明山东官拨船字样。按各营分。添派武弁稽查。一、船户水手。应每日给工食银八分。计每年需银二万五百二十两。又大修小修、计需银一千八百两。请将山东长芦商人原捐未解银二十五万两。拨商营运。内将十九万两息银。作为工食大小修等用。其余作本生息。为嗣后一切经费。一、修费应较直隶酌减。以十五两为额。遇大修之年。令粮道估计办理。据实报销。如应行小修之年。次年已届拆造。即应停给。一、旧例每剥米一笆斗。给钱一文。应令船户自行收领。以为油艌绳缆之用。仍令该抚饬分管州县。于漕艘未到之先。修整齐全。粮道查验。取具印结送部。一、承管各州县。严饬船户实心经管。设有拐逃情事。着落出结之地邻缴赔。力不能完者。该管官赔造。仍行议处。倘遇风水击坏。勘明取结兴修。从之。  

○丁卯。两江总督书麟奏、峰山四闸引河淤垫。水势散漫。睢宁、灵璧、二县。屡被淹浸。请借支江宁藩库闲款银两。督民挑浚。分作三年归款。得旨、如所议行。  

○蠲免河南商邱、宁陵、睢州、柘城、鹿邑、永城、六州县。乾隆五十二年水灾额赋有差。  

○戊辰。开采直隶丰宁县四道沟后官山煤窰。从总督刘峨请也。  

○己巳。谕、据长麟奏、江苏布政使奇丰额眷属船只。行至台庄丁庙地方。有贼数人拨开舱门。进船行窃。经家人喊捕。当即逃逸。失去小箱一只。内贮银三百两。并金簪腰刀等物。请将峄县知县沈则文、参将刘世勋、千总曹统标、一并革职等语。沈则文、刘世勋、曹统标、俱着革职。上年直隶静海县地方。甫有学政刘权之眷船被盗之案。今奇丰额眷属船只。又在山东台庄地方被窃。此等俱系官船。而贼犯等公然上船盗窃。可见内河地方。盗贼肆行。不一而足。该地方官因系官船被劫。不能隐匿。是以据实禀报。此外民人及商贾往来船只。遭其扰累者。恐复不少。而地方官平日讳匿不报。自非一案。何以戢奸宄而安良善。此案除已经盘获贼犯二名外。其余逃逸各犯。该抚务须严行究讯。按名查拏。毋任远扬漏网。并着沿河之督抚。督饬地方文武。上紧查拏。以安行旅。再有似此。并将督抚治罪。  

○两广总督孙士毅、广西巡抚孙永清奏、据左江道汤雄业禀称、探闻安南国。先因郑姓作乱。广南夷兵阮姓。用兵恢复。留夷目供靖、在黎京辅佐嗣孙黎维祁。阮姓自诩其功。索封护国将军兼摄王府之职。供靖不允其请。被阮姓杀死。嗣孙畏惧。出奔处北地方。夷民起兵截杀等语。查该国请封请印。至今未到。自缘内讧耽延。现密饬该镇道、选派汉土官兵。在于关隘卡栅。豫防夷匪窜入边境。报闻。  

○命编修吴省兰、提督湖北学政。  

○辛未。谕军机大臣等、京师自三月得雨后。未经续霈甘霖。农民望泽孔殷。四月二十一日。朕亲诣黑龙潭祈祷。二十三四等日。仰邀昊贶。渥被醲膏。为十余年来所未有之事。本月初四日。据勒保奏报、甘省亦已普得透雨。朕心深为欣慰。因成诗一章。福康安系陕甘总督。伊现今虽在台湾。而于甘省雨水情形。自必时刻在念。着将勒保摺、并御制诗章。一并钞寄阅看。想福康安阅之。亦当同深庆幸也。  

○御制诗曰、旧腊新正渥雪沾。夏初春末好霖兼。河东西总澍膏润。禾早晚希秋熟占。充裕市鄽粮价减。盖藏村舍土风恬。谕驰海表知详悉。北顾应同喜气添。  

○江西巡抚何裕城疏报、南昌、丰城、奉新、萍乡、广丰、鄱阳、大庾、南康、八县。乾隆五十二年开垦田地塘共十三顷九十一亩有奇。  

○壬申。谕、据穆和蔺奏、特参吐鲁番佐领关保、现患目疾。呈请告假调理。随委协领那哩验看。该佐领二目蒙翳。不能视物。且年已衰老。难望痊愈。请旨将该佐领革职等语。关保因患目疾。告假调理。穆和蔺既委员验看。止系年老有疾。并无别项劣迹、应行参劾之处。祇须照例勒令休致。设其有出兵出力者。尚有赏给全俸半俸之分。何致参处耶。乃于摺内用特参字样。此系穆和蔺不谙事理轻重。套用外省陋习。殊属非是。着传旨申饬。嗣后各该处将军参赞等。如遇所属人员。有贻误地方公事。舞弊犯科者。自应据实参奏。若仅系年力衰迈。患病不能供职者。照例勒令休致。不得仍用特参字样。即各省将军督抚等。于文武各属内。有似此年老患病之员。亦当一体办理。毋得率用特参字样。欲见其办事认真。以致措词失当也。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蠲免直隶保安、宣化、万全、怀安、西宁、怀来、蔚州、七州县。乾隆五十二年水灾民田旗地额赋有差。  

○癸酉。礼部议准、云南学政汪如洋奏称、本年录遗。请暂用诗经文。俟五经轮试毕。照旧仍用策问。其己酉乡试、系用易经之年。科试先尽易经。壬子乡试、系用春秋之年。科试先尽春秋。将己酉会试应用之书经。于庚戌岁试补试。庚戌会试应用之礼记。于癸丑岁试补试。从之。  

○甲戌。上御勤政殿听政。  

○遣官祭关帝庙。  

○谕、据翁方纲奏、向来考试经解诗赋。于每棚之始。另为一场。原无责成廪保之例。今于考试经解诗赋一场时。先点童生。逐名识认。然后再点生员。仍于场内隔别坐号。不使生童连在一处。并择其经解诗赋之可观者。加覆试一次。以防弊混等语。所办尚属细致。士子平日读书。经解诗赋。本应肄习。学政等亲加考试。亦足以觇其根柢之浅深。但向来因此等考试。不比正场。未免防范稍疎。易滋弊混。今翁方纲于考试经解诗赋时。令生童分点入场。责成廪保识认。其录取者、加以覆试。办理较为周密。各省学政、于考试经解诗赋。均应一体留心。照此办理。庶可遴拔真才。俾士子共敦实学。将此通谕各省学政知之。  

○乙亥。谕、询问此次由台湾回京大臣官员。俱言广东绿营兵丁。打仗尚好。广州满兵好处。并未言及。其不及绿营兵丁。自属显然。各省驻防满兵。平日操练武艺。自当精锐。以作绿营表率。若于打仗处所。尤当奋勇向前。鼓励绿营兵丁。今广州满兵。反不及该省绿营兵丁。实属可耻。将军存泰、副都统博清额、着严加申饬。嗣后当实心训诲驻防兵丁。操练期于精锐。再不可颟顸从事。仍着通谕满兵驻防各省将军副都统等。各将该管兵丁。妥为训练。  

○谕军机大臣等、据图萨布等奏、拏获洋盗陈亚乌等一案。于审明后。即将该首犯陈亚乌、恭请王命正法。所办是。其首先缉获之典史张士煜。已批令送部引见矣。前因外省审办案件。如系寻常问拟斩绞之犯。应俟接到部覆。再行处决。不得因有恭请王命之例。率行办理。又恐各督抚不权轻重。过于拘泥。遇有情罪重大之犯。亦等候部覆。以致要犯稽诛。复经降旨申谕。现在台湾军务甫经告竣。而闽粤两省、海洋劫掠频闻。此等盗犯。尤不可不从严办理。以示惩儆。今该抚等、讯明陈亚乌一犯。纠伙在洋连劫三次。情节较重。即请王命。立行正法。并不拘泥。所办甚为得当。将此谕令知之。  

○以副都统衔健锐营委署翼长乌什哈达、为吉林副都统。  

○丙子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京城于本日寅刻。复得<雨澍>雨。现在绵密未止。云气皆往西南一带。甚为浓厚。直隶顺德、广平、大名、三府及河北彰德、卫辉、怀庆、等府属。俱在京城西南。此次雨泽。或者一律均沾。着传谕刘峨、毕沅即查明各该府属。日内曾否得有透雨。及大田栽插情形。迅速覆奏。以慰廑注。  

○以右庶子图敏、为四川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胡钓璜、为副考官。右庶子茅元铭、为广东乡试正考官。司业纳麟宝、为副考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平恕、为广西乡试正考官。编修温汝适、为副考官。内阁侍读张姚成、为福建乡试正考官。编修蒋攸铦、为副考官。检讨蔡共武为湖南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潘奕藻、为副考官。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卷之一千三百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房玄龄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司马光
  卷十九 崇祯十六年癸未·计六奇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例言·沈起
  卷六十九上·郝经
  南唐书卷十八·马令
  卷十九 食货志五·黄遵宪
  陈执中传·脱脱
  徐石麒传·张廷玉
  七、中西国际之由来·汪荣宝
  卷之七十一  蓬軒類記四(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濮阳人吕不韦·佚名
  卷一百七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赵翼

      ○苏东坡诗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

  • 岭云海日楼诗钞序·丘逢甲

    与台湾相终始者,吾得两人焉。其一郑成功,其一吾师丘仓海先生。两人者,所处之时与地不同,而其为英雄则一也。光绪中中日之战,台湾见割,先生合台湾绅民力争不可免,奋然谋自立。立台湾为民主国,以唐景崧为大总统、刘永福帮办,自署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东华仙领八仙同仙童上)(东华云)万缕金光灿碧霞,三山海岛映仙家。片片彩云风散尽,融融丽日照东华。贫道乃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是也。吾传太清之道,隐于昆仑山中,以东华至真之气,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修真养性,累积善功,以成正

  • ●卷六·葛立方

    老杜卒于大历五年,享年五十九,当生于先天元年。观其献《大礼赋表》云:“臣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以此推之,天宝十载始及四十,则是献《大礼赋》当在天宝九载也。本传以谓天宝十三载,因献三赋,帝奇之,待制集贤

  • 卷五·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五(元)贡奎 撰无题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暖弄云和春风渐緑瀛洲草细雨微生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少年易动伤春感唤取佳人对酒歌立秋日留阳墅庵林阴欹枕午鸡啼薄梦惊囘盖已迷漠漠苍烟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王祎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九年【梁梁师都永隆十年】春正月己亥诏定雅乐【以吕祖谦标目修】甲寅裴寂为司空【以新旧纪修】二月丙子初令郡县祀社稷戊寅亲祀社稷【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辛巳沙汰僧道限寺观六月丁巳太白经天庚

  • 卷之三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六十七册 天命十年·佚名

    第六十七册 天命十年将训谕“奉天承运汗曰”至“勿懈”一段,概皆书於自总兵官以下至备御诸敕书之首。继“勿懈”之后,依次书写各大臣之名;并书其功、死罪、罚罪等项。每圈之下,敕书一道。

  • 通志卷一百十五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八下刘馥字元頴沛国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太祖悦之辟为司徒掾后孙防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干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

  • 三○八 江西巡抚海成奏查办应毁书籍并呈名异书同各书清单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八 江西巡抚海成奏查办应毁书籍并呈名异书同各书清单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奏闻事。窃照闰十月二十八日准大学士仍管两江总督臣高晋咨开,钦奉上谕:朕昨检阔各省呈缴应毁书籍,内有僧

  •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佚名

    功过格曰。女人私奔。守正不染。三百功。完一婢女节。百功。 妓女可染不染。一事为十功。 不二色。十功。 配一子女及时。十功。 配一婢仆及时。三十功。 嫁娶一亲戚故人子女。百功。 毁一部淫书板。三百功。 

  • 普曜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入天祠品第六  佛告比丘。菩萨适生。当尔之时。君子梵志长者。二万妇生。二亲欢悦。皆奉菩萨给使左右。  尔时白净王。供给菩萨。二万婇女走使所当。诸家亲族二万婇女贡上菩萨。大臣百官

  •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吒婆呴咒经贞元圆觉)·佚名

    梁失译(晓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中。尔时王舍城内有一比丘。为贼所劫。为蛇所螫。为鬼所娆。受大苦恼。尔时鬼神大将阿吒婆呴见是比丘受如是苦心生怜愍。即往佛所至佛所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

  • 卷第八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四静虑者。谓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云何初静虑。谓初

  •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文益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鄖-口+刀]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

  • 杨文公谈苑·黄鉴

    《杨文公谈苑》是杨亿口述、黄鉴笔录、宋庠整理而成的笔记。初名《南阳谈薮》,后由宋庠重加整理,去其重复,分为二十一门,改题作《杨文公谈苑》。 《郡斋读书志》著录为八卷, 《直斋书录解题》、 《宋史·艺文志》则作

  •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一卷,明童品著。前有成化戊戌年(1478年)的自序,后有弘治壬戌年(1502年)自作的跋。其书论《左传》所载事迹九十三条,凡遇三传异同,多主《左传》,而驳《公羊》、《谷梁》。但于宋师围曹一条,则疑《左传》所载不甚明了;

  • 大学点睛补·智旭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