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水东日记卷二十七

姚文公陈希亮碑

李杜器识不同

幼善属对

虞邵庵三像

高昌王世勋碑

曹濮河水之患

烟墩收贮粮食柴水

纠劾多出上旨

三母俱被荣命

堂上官出自甲科

结衔有一定之序

偏忌不喜甲科

桂孟平六诗

怀来石桥遗址

宣府儒学圣像

于节庵夫妇画像

史记所载非实

○姚文公陈希亮碑

姚文公燧撰宋太常少卿陈希亮神道碑,其略云:「大德戊戌,燧舟游湖湘,而陈公元凯方持宪节使湖之南,既求追撰妣夫人李氏埋铭,为粗叙陈、姚同为有虞遗裔矣。后五年,燧持宪节使江之东,而公以总管来莅建康,驰书请曰:『吾八 【 当作七】 世祖宋太常卿公以治平二年卒,葬洛阳,其后子孙以官为家,死不返葬,顾于太常墓失其地所。曾祖少中公访而得之,笔地之名,与距城几何里步,以诏后昆,志亦懃哉。会洊罹大兵,终无有能至者,六十余年矣。 【 「六」明弘治作「七」。】 元凯始成其志,如所笔发墓验之,果得范公镇所撰志铭,摹以蜡纸,副吾家乘,愿为铭树石以表墓道。』燧受读之。其先颍川人,唐迁于京兆。广明中避乱于蜀,家眉之青神。其可系者,琼生延禄,延禄生赠兵部侍郎显忠,兵部生希亮,即太常公。太常生京东转运使忱,转运生简州司士参军挥,司士生金儒林郎灏,儒林生国子监丞克基,国子生耀州三白渠规措使仲谦,规措生皇东平劝农使膺,农使生嘉议大夫建康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则元凯也。子敬立。最之凡十二世。

闻者慨息,以为非清风素望之门,孰能完有家乘,得其传次如是之多哉!燧曰:是足为多乎哉!苟推其世德而上之,之十二世者又十二世而一耳。尝读太史公书,至其叙传于司马氏受姓所从,上起颛顼,子孙官居功烈文辞,下及其身而止,岂显亲者不嫌自明宜然耶。故燧例之。繇谱,姚氏亦远本曰黄帝生昌意云云,其自轸至机三十九世,晜弟列者止书其传,自广明至治平实百八十七年,以三十年一易世率之,为六世,太常而上四世,其不可推知者二世耳。呜呼!籍载以来,不陨其世德者,惟独一门。吾姚氏则自梁高平令可系,而至今者二十有六世,其上则或绝或续,匹夫之家其可少觊哉!呜呼!亦有甚可感者。古人为志,纳之壤下,必载其世次官勋,用备世变时迁,人有窃发,知为何代大贤君子,揜之不忍及其匶焉,初不预为裔孙克念其祖求征而谋也。今元凯悼陈氏入蜀中微,太常公始震而耀之,亦其家之鼻祖也。故既发视玄石,而得其真,大封树之碑,表墓道刻石人兽,如其始窆于三易代八世之后,亦古未闻者。故燧感之且敬焉。推吾远本三千岁之上,皆有稽于竹帛者,详次授之,非足止慰元凯,于生死而有知,亦必曰吾同姓表章及此,其庶几乎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者耶?」

今按希亮即苏文忠公尝为其父子作传陈公弼也。元凯得文公所为文,固已不朽,而其发墓得志,不亦天地间奇事,旷数百年而难一见哉!吾叶之先,仅有传家数语,其遗墓则惟自五世祖以下可知,盖尝踟蹰嘅叹于兹者屡矣。而吾友夏玑德干所感亦同于予,尝就予商确,有发墓求石之言,予未尝不悲其志意之同,而固有未能之对也已。读文公之文,感元凯之事,情何如哉!情何如哉!

○李杜器识不同

李、杜诗虽齐名,而器识敻不同。子美之言曰「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用为羲和天道平,用为水土地为厚」。其志意可知。若太白所谓「为君谈笑静胡沙」,又如「调笑可以安储皇」,此皆何等语也。

○幼善属对

今驸马都尉周景文、前监察御史秦颙,耿恒庵尚书所荐士也。闻之恒庵,颙在邑庠年最幼,善属对,有名御史谓曰:「颖悟圣门称子贡。」颙即应曰:「聪明彰德说秦颙。」又闻季聪都宪云,御史举生员,县官以季聪故教官子对,御史曰:「尔父为人师,有对乎?」答曰:「我君作民主。」大加赏异。华亭李志刚尚书子源初登第,孙桓垂髫见客,客曰:「令尊新进士。」桓对曰:「家祖旧尚书。」桓今为南京□府经历。所闻如此者甚多,大抵异于人者,从幼不凡也。

○虞邵庵三像

吴江虞拳言家有邵庵三像,其一玉冠竹杖,其一有自书邈乎千载之赞,其一则归休戴笠图,有自书四律诗,今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皆无之。其词曰:「浮云满空无所依,高冈独行来者希。仙人冉冉遗松老,鸣鹿呦呦生草肥。伐木远闻何处谷,倾筐近得故时薇。山中欲雨雾先合,此日先生戴笠归。」「南园多竹暑气微,游来结屋相因依。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频年车马践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老去悬车百虑灰,西风独爱菊花开。田家酒熟邀皆去,茅屋诗成懒更裁。欲及天清餐沆瀣,要观日出上蓬莱。赤松有约应相待,此日先生戴笠来。」「莫问乡人驷马车,老身全不要人扶。云霄一羽山头杜,风雨孤村海上苏。薄命长馋寻积雪,多情破帽落轻乌。莫围玉带垂朱绂,此是先生戴笠图。」

○高昌王世勋碑

高昌王世勋碑,虞雍公叙之详矣。此碑尚存副,在帖睦儿补化之五世孙宣府前卫指挥使宁家。盖帖睦儿补化二子,长不答试里嗣,亦都护高昌王尚阿哈也。先忽都公主卒,传子和赏;次子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岩,为太常典簿,鲜于枢之甥,官至江东廉访副使、浙东宣慰使,介立不羣,草书逼真舅氏。和赏嗣亦都护高昌王,镇甘肃。国朝洪武三年,宋国公西征,全部士马金印归附,除和阳卫指挥同知,洪武七年卒,赐葬聚宝门外。子伟字怀英袭职,后调宣府前卫,卒,子永传。宁云,伟之姑妙光,适莽速者,前庐州宣让王世子之子,廿五孀居。伟遗腹子,三岁母亡,赖姑以生;宁亦遗腹子云。

○曹濮河水之患

冯昱御史,濮州人。云曹、濮受河水之患极惨,间有发地深数丈,见全骸两两卧土炕尚分明者,盖水至,顷刻间不能避也。又云父老言水多自三年至,如洪武三年,永乐十三年,正统十三年,皆是也。其亦异哉!

○烟墩收贮粮食柴水

景泰三年四月十日,独石都督孙安奏墩军言永乐年来每墩有预备余粮二石,柴水一月,遇警食用,乞如例。金荣襄时为户部,以未审有无事例,查行宣府守臣,亦云查无见行。近■〈门外充内〉纂修旧册,内永乐十年七月十二日巳时总兵官武安侯钦奉勅书:「各处烟墩务要增筑高厚,于烟墩上收贮五个月粮食柴薪,并置药弩于上。就于烟墩傍边开井,井外包围烟墩相平,使外面望之只是一个烟墩,不知其中有井,务要坚厚,勿致坍塌,钦此。」此事与邓錤交易银两事颇类,但墩傍开井一事本难行,至今无能行之者,不知当时武安曾覆请否。

○纠劾多出上旨

山西参议孙敬,前兵科给事中,云天顺中,科道纠劾,多出上旨,或召对面谕,且戒以勿泄,赐酒馔而退,亦或赐果核焉。其劾安远侯柳溥西边玩寇章,出内府揭帖,盖阁中人笔也。且云上或先扣问兹事可否举劾,英皇之盛德其至矣哉。

○三母俱被荣命

国朝定制,母止封两人。正统中曹文襄公陈情,乞封前母,诏从之,不为后例。景泰七年冬,盛亦冒昧自陈,蒙恩得封前母。天顺改元四月二十七日,命下,今上龙飞,为天顺八年,是年八月,盛自东广赴阙。时佥都御史已逾二考,吏部以闻,而先母淑人、今老母太淑人复俱被荣命。闻之得封前母者甚少,而封母三人者尤少,如邹侍郎干等皆未得如愿。噫!上之德如此,盛何以为报也。

○堂上官出自甲科

近年论两京堂上官出自甲科者,以宣德五年为最,次则正统七年,五年至尚书者杨宁江渊薛希琏萧维祯□□□□尤未若七年则今姚尚书白尚书王尚书一时联官,尤为罕见也。

○结衔有一定之序

故事,朝官结衔皆有一定之序,近年有初拜一品即书光禄之衔,且云掌文渊阁事。夫文渊供事始于文皇,当时无此名,且阁在御府大内,非人臣所可掌也。又有三品官,以繇从二品外升书进通奉大夫者,予皆不知其为何说也。阁老三杨先生止书同知经筵事,以知经筵属英国,盖亦崇尚勋德之义,今亦异矣。

○偏忌不喜甲科

人性好恶偏忌,虽中人以上不能变。石璞太保、寇庄愍左宪、年尚书富,皆一时显官重任。三人皆不繇甲科,皆不喜进士。石在工部,遇观政进士如无人。郎中庞胜言,年尚书一日越常规于考满主事三人各考论一道,稍劣者辄叱曰:「尔进士为此文耶!」展毓御史亦云寇公考进士,问刑者诟骂不已,至屡有挞辱,而遇监生,则每温言改容导之。因念杨文贞公布衣教职,官至帝师,且擅当时文柄,而其于进士科第,其称艳夸道,盖拳拳然,世传其诗文可考也。信乎人之材量器识不能同也。

○桂孟平六诗

睦人桂衡孟平,钱塘儒学修业斋训导,迁山东,转谷府奉祠,后卒于长沙。予尝得其诗文手稿一帙,皆纸背也,盖洪武二十年在钱塘学馆所作。其正则其学者日课题目,制作字画,皆有可观。予既幸其稿之遇予,而又惧夫久而逸也,命万全训导张升选得六篇焉。其送王惟中代屠先生云:「秋来忽得桂衡书,又报王郎去听除。若有乡情须记我,便生官况也从渠。山中岁月三逢雁,客里饔飡两馔鱼。此去上林方较猎,要图奏赋识相如。」其苏李泣别云:「我生自恨不如死,君死谁知更得生。十九年前今日泪,都无一滴为功名。」送孙性初主簿兴化云:「新柳色未匀,北郭镫尽试。买舟吴山驿,送子为贡士。杨柳阴满地,荷叶大如钱。送子浙江亭,去作闽中官。为士必作官,未有如子快。读书取青紫,信若俯拾芥。虽繇读书力,亦荷明主恩。子尚夙夜思,何以答至尊。惟皇有大诰,善恶靡不载。善者子当师,恶者子当戒。恭惟大诰言,昭若日月悬。为民父母者,不出于此编。子能遵守之,万无一不济。岂惟免疵疠,亦可长富贵。父母愿子安,师友愿子贤。子有万金书,到任及早传。」其九日陪陈广文贡有道游伏龙冈新庵云:「久客思归未赐环,登高且上凤凰山。空将青眼看重九,不见黄花露一班。老境更从天卜健,僧房常许客偷闲。广文不是无官舍,那得清幽似此间。」其春暮云:「忍将愁眼看韶华,桃李无言日自斜。晚白菜肥蚕出火,冬青花落燕成家。归田谁复如宾馌,入室今惟对影嗟。无可奈何聊且睡,不劳春梦绕天涯。」 【 时孟平丧偶。】 其云涛轩云:「高台图画自天开,下有轩居亦壮哉。云气四时多似雨,涛声八月大如雷。直看槎泝天潢去,莫遣舟来雪夜回。拟待他年具轻檝,中流小试济川才。」其安节堂云:「晚节何繇得此安,阿儿能孝母心宽。蝤蛑晓馔来江浦,络纬秋声上井阑。松柏耐于花易过,衣裳偏是彩宜看。登堂为尔歌眉寿,春酒香浓奈子丹。」

○怀来石桥遗址

今怀来城东南旧石桥遗址,坏柱犹存。闻之故老云,桥前元所建,甚宏壮,栏楯状刻虎形,俗因名五虎桥,又名白虎桥。洪武中,文皇帝兵北出道此,厌其名,即命毁之。今城隍甃筑,皆是物也。又闻如狼山,如土墓、猪窝等处,当时皆不驻营,居人多能言其事云。

○宣府儒学圣像

宣府儒学圣人土像,初谭总戎以银帛作心脏之属,不久盗穴其背而去,后易以锡,最后惟易以帛,而莫不然,盖今凡五易矣,未可止也。因悟古人作主之意, 【 「悟」原作「语」,据明弘治本改。】 无论其它,即此一事,亦足知其可行而无弊也。尝见兵后复守独石等八城,人家瓦屋中脊无不断裂,盖流俗,凡建宅第中,脊中或置银钱故也。又凡厚葬,墓园多遭盗发之惨,盖亦是耳,可不戒哉。

国初孔庙、城隍皆木主,今虽太学,亦皆以像塑为常,不知其自何时始也。岂亦流俗传讹,袭弊而然乎?颇闻广州城隍庙旧设木主,景泰中太子太保左都御史今冢宰王公易塑像云。

○于节庵夫妇画像

于节庵养子于康,颇好聚图画。天顺中自边宥还,将以节庵柩归葬于乡。一日无聊中坐裱褙巷人家,见卖画人负数轴来,呼而取观之,则两轴者节庵夫妇画像也,纳微价而得之。初,节庵家图画皆被籍,自分不可得矣。盖同时籍入者,太监卢永后被旨宥免,籍物皆给还,两画像乃误给还卢氏物也。若于氏有此事,不亦一奇幸哉。张郎中座中言如此。

○史记所载非实

史记所载,如纣囚西伯于羑里,闳夭求美女文马奇怪物以献,乃赦西伯,又云西伯阴行善,此类甚多。尝以为闳夭事未必实,阴字未必当。此史迁之所以为史迁,去六经远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姚思廉
  志第二十五 舆服·刘昫
  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谢玄却秦军 违众议苻坚窥晋室·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十·王祎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张翼德警告段祺瑞·宣南吏隐
  通志卷五十二·郑樵
  战国策卷六·鲍彪
  日记 光绪廿三年丁酉·恽毓鼎
  卷三·杨大雅
  答里麻传·宋濂
  席书传·张廷玉
  卷十一·鄂尔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霜涯·唐圭璋

      霜涯,嘉熙间人。武林旧事卷六云:书会李霜涯,作赚绝伦。   晴偏好   原无调名,此据花草粹编卷一,疑出杜撰   平湖百倾生芳草。芙蓉不照红颠倒。东坡道。波光潋滟晴偏好。

  • 卷六·方夔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六 宋 方夔 撰 五言律诗 夜坐 竹翠浓如滴絺凉薄似空遐观山缺处露坐月明中计较围碁胜喧呼琢句工畏途谁触热衣袂涨尘红 宿赤山岭 杖屦过山东一重高一重云烟呈晩色雨露洗秋容偃蹇石伏虎连蜷木

  • 鸿庆集补钞·管庭芬

    鸿庆集补钞孙觌栖霞洞飞仙巢三山,弱水环四溟。谁知黄茅岭,自有白玉京。独曳一枝筇,梯空上青冥。蟾飞堕八桂,石陨化七星。幽幽炬火然,异状不可名。垂天紫云盖,插地翠羽屏。已无俗士驾,尚有迁客经。敢言居夷陋,妙绝冠平生。题洞

  • 徐正字诗赋巻二·徐寅

    唐 徐寅 撰诗【三百六十八首】钓台金门谁奉诏碧防独垂钩旧友来樵叟新交得野鸥嘉名悬日月深谷化陵丘便可招巢父长川好饮牛旅次寓题胡为名利役来往老闗河白髪随梳少青山入梦多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却起渔舟念春风钓緑

  • 芸隐倦游稿·施枢

    宋 施枢 撰立春雪花风细拂春旗一色云边漏暖曦羣吏守文行故典长官书祝致新祠土牛底事遭身碎防胜随时把鬓欺争似野人闲可睡枕边掻髪自吟诗感春等闲羇旅欲归难又见蔬盘簇防幡九十日春从此始万千心事对谁言梅边粉坠寒香

  • 卷四·本纪第四·恭闵帝·张廷玉

        ◎恭闵帝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吕氏。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

  •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三一一 谕内阁所有武英殿国史馆等承辩空函各书着派八阿哥等督饬赶办·佚名

    一三一一 谕内阁所有武英殿国史馆等承辩空函各书着派八阿哥等督饬赶办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文渊、文源等阁藏弆四库全书,上年派六阿哥、八阿哥、刘墉、彭元瑞督同详校官重加校正。

  • 赵学·周诒春

    赵学 年五十一岁。生于广东新会龙田里。父耀诚。业商。已婚。子一女一。光緖八年。自费游美。光緖十三年。入德来克大学。习神学。光緖二十二年。入屋雷刚大学。习医。光緖二十六年。得医学士学位。为某会会员。光緖

  • 卷三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九方丘祭地宋史礼志北郊宋初方丘在宫城之北十四里以夏至祭皇地只别为坛于北郊以孟冬祭神州地祗建隆以来迭奉四祖崇配二坛文献通考

  • 卷二十五·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五襄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襄公名午成公之子定姒所生周簡王十四年即位諡法因事有功曰襄】【已簡王十丑四年】元年【晉悼公周元年齊靈十年衛獻五年蔡景二十年鄭成十三年曹成六年

  • 卷七·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七     元 毛应龙 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聂氏图曰帗列五采缯为之有秉舞者所执羽舞师注曰析白羽为之【宛丘诗曰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值者持

  • 覆朱幸觉居士书·太虚

    诸君为觉护世人,究宣佛法,诚所谓菩萨发心者也!一方去神鬼之迷信,一方建宗教之真诣,意尤完善。往者略供刍荛,荷蒙采用,欣感奚似!望依照两次来教之所云者,如次施之实行,建正法幢于蜀国耳。闻有成都佛学研究社,君等亦与之相习乎?此后

  • 卷第二十三·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三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六世 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下 越州乾峰和尚(凡四) 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照用同时。向上一窍。 云门出

  • 仁王般若实相论卷第二·佚名

    十有三□□□□□□□□□□□□□□□□□□众明□□□□□□八修法供□□□□□□□□□□□□□□□□ 般若波□□□□□□□明仁王等观报佛三□□□供养行□□□□□□□□□至成一花台明诸王等观法佛三宝修法供

  • 卷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书复桐城汪刺史承念承施。至再至三。德薄行微。诚难消受。然草衣木食。穴处岩居。乃上古之风规。亦道人之本分。此贫衲所愿学而未能者也。嗣后幸勿以

  • 南北书派论·阮元

    书法评论,一篇。清代学者、书画家阮元撰。阮元,字伯元、良伯、梁伯,号芸台、揅经老人、怡性老人,雷唐盫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工书,其所书隶书郁勃飞动,醇雅清

  •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分四部分:(1)“发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解释“发菩提心”;(2)“简教”,论证修行是否要依赖经教,主张“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3)“显过”;(4)“表德”。第三、四部分主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