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署
省长为一省之最高级行政长官,道尹县知事等,其正辖属吏也。财政司法,则以受政府特别委任,有监督权,近复兼辖教育实业两厅,其权力视清之巡抚焉。然以武人权重,不得不屈节以事督军,又畏省会弹劾,不得不联络议员,故营私舞弊之事,虽不能免,而心终惴惴。某任四川巡按,本为将军汲引,于是财政厅官,银行等皆畀任私人,部有驳诘则挟将军力以抗之,经征员各视所入,报效三成,巡按与财厅长匀分之。又多制纸币以屯购军米,收买官产现金尽入私囊。其弊窦为各省省公署之冠,其人后虽提交法庭,而卒赖金钱运动力,仅坐轻罪。又蜀人某署甘肃巡按委员知事,皆悬定价尽废资格,一陕人素贩帽缨,售之京师富至数万。入民国失业,乃以三千金为其子运动,署甘肃某县知事,履历捏书前清后选道皆巡按署所代造。是尤荒谬之甚矣。
某省长以经众丑诋,知不久其任,适有奸商请弛米禁,遂大胆批准。实纳其贿十万也。已而赖某要人力,政府久其留任,而访确军署、财政厅得米商贿且二十万。而省议会质问则第诋省署以为过,归已而贿,乃视他人为薄,大愤,欲更前批,而军署持之,力竟无如何。大约贩米运烟卖矿皆前代奸商劣绅所为者,今利归地方长官矣,任用知事等官,前代有扣选有部驳,且须两司上详,而实缺人员必奏经饬部核准。今则实缺少,委用随心,无论何省知事,官非他有奥援,必不能在任至三年。而江浙两省更调尤烦,更以某缺调某缺者为多。宜人言啧啧,厘税虽归财政厅任用,而省长嘱委者,固当如命以报。如江苏税局以上海、无锡、下关为最优。无锡为省长侄婿,下关为省长世侄,上海则传闻所得之款岁提若干,以报效省公署。某甲任某省长,未抵任时,即通书某地。某大老执后辈礼甚恭,既受事,又畀大老子为第一科。科员弟为教育厅科长,自是报纸士论皆有颂言,所送预算案,省议会绝不吹求,即为通过,无何突以霹雳手段,攘某地矿厂为官。有为之鼓吹赞助者,即亦某大老也,已而二人竟参商大老,几以忿死。众莫解其故,后闻所亲知内容者曰:“大老垂涎矿厂久,而又不欲归公司办,甲知其意,许以先收归官,间接以归诸彼,喜甚。故毕力赞助,目的已达,甲竟食言,以之抵押债项入私至三十万。自是与大老疏阔,大老身被众讥,而一丝未得,托人告甲,谓将以老命拼之。甲笑置不理,此老愈忿,乃告督军,督军果怒,省长亟以十万元为寿事乃已。
省长为封疆大吏,而冶游饮博,则有同驵侩许俊人官福建,赁屋城外贮妓,时共幕僚欢宴。孟秉初官吉林,游长春,日大召南北妓女优侑酒,竟以罢官。尤奇者边省某省长微服偕庶务员出宿娟家,庶务员乃串通他人,就青楼中困之,费二万元始得出。某尤不悟,谓非得庶务为调护,已将不免,酬之以甲等知事缺。某竟娶是妓之官,省长闻之忿欲死,假其经手浮支事劾罢之政务厅长者,省公署之主任,佐省长为治者也。然亦视其人为何如,若浙省之厅长某甲,则权尚不逮秘书长,盖省长本欲擢秘书长某乙掌政务,适乙方觊觎省关监督以政长,例不得兼差,遂荐甲自代。未几,乙果兼省关,而省署用人行政权仍操其手。甲持代表省长莅会见客,人拟之为省长模型焉。又鄂人某任前清四川道员,以善烹调得上官欢,入民国刘心源荐任湘政厅长务,颇贿卖官缺。其法则一缺出,彼即拟人请委而托词曰:“此人将军戚友也,不速委且见怪(时将军亦其乡人)。”否则谓是人与京中权贵有连,刘本衰老,竟听其捉弄。又皖人某前清山东道员三年,前任陕政务厅长,其人起家营伍,喜狎游,为省长所斥,则以开烟禁事反唇相讥。省长无如何也。
某督军任省长,以其弟为参谋长,不厌所欲。乃令兼政务长,以格于例。故称兼署凡半年,积资五十万,则鬻官贩盐所得也。又某省长以宿逋重日恒郁郁,政务长进曰:“近有商人愿以重贿,乞开赌禁,军署已运动成熟。公如许,彼偿宿逋,且有余。”省长喜过望,嘱某为说和,已而禁开,贿殊不至。问某,某错愕若未前闻者。知为所绐,议收回前命。督军诮之曰:“我武人只知谚所谓得人钱财,与人消灾,而过河拆桥之行所深恶也。”省长忸怩去,而京电已来调某入都供他职矣,其运动费亦取之于赌贿也。
科长科员或归政务厅节制,而为科长者,必与省长有密切关系,故厅长对之不得不假以辞色。若嫌其无能,或厌其作梗,则反为之营求调剂,使离省署,特不能得优差缺耳。闻某省公署科员某者,实省长之西宾,以假道学善谈因果为省长太夫人敬重,以月俸代束修,某虽排日到科,然一至即行,初不办公。一日复辟,耗至某靴帽袍,讠讠入署,劝厅长即悬龙旗复宣统年号。厅长厉声斥之,某忿称病,不莅馆。太夫人虑其孙废学,令人往速驾,某乃吐实。太夫人怒责省长不应慢贤。省长弗获已乃调之为秘书。始复来授书盖以政务长一斥。遂由五十元进为百元,后且酬之以统捐焉。
秘书者,省长之内幕,为其长者必腹心。余则界在遗老之旧官僚,与夫报界知名之文豪数人。所司则私书、训词、演说稿之类。近世富商巨室凡为长者,称奇必广征诗文,所尤重则督军省长之联额。遇此类事,则秘书财源开矣。撰书联额有赠代表往贺,又有赠浙硖石某商为其母称寿,秘书某代表省长往致贺,获赆二百元。他珍物称是以归,众羡其行。已而上海某洋商慈善家也,园林落成,省长题联额为赠,某复请行。秘书长尼之另畀之所亲焉,获馈遗果多于前。
某君古文家也,以某逸老荐得为某省公署科员,月薪六十元。碌碌随人,未尝邀长官春睐,一日,有惯弄风云之武人号称小肩子者至,省长署之席间,盛谈古文,谓己尝刊《吴挚甫评选》、《史记》又友林琴南,问公署中幕僚亦有林乎?主人不能对,适某遗老在座,举某以对,翌日小扇子以家传来属撰。某乃师零川摹望溪以应,大获称赏。未二日,已擢任第二科科长矣。然实迂阔不能治事,政务厅长患之,乞省长调为秘书。某以薪减拂袖竟去,无何入段幕。省长乃任其子为某县警佐,而于政务厅长深致不满云。
猜你喜欢 悔过第二十四·吴兢 卷二十二·凌雪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七十中·郝经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三·阿桂 卷七十三·傅恒 列传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一百二十八·郑麟趾 卷二十七 下下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下·班固 临川靖惠王萧宏传·李延寿 王重师传·薛居正 齐泰传·张廷玉 196.苏东坡游赤壁·林汉达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