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前与曹寅捐买平粜米未到并扬州风雨摺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万岁万安。 

窃臣煦职守之重,不获趋赴行在扈驾随从,而犬马之诚,寸丹时深瞻恋,谨具摺恭请圣安。 

再,臣煦与前盐臣曹寅、盐法道臣李斯?,同捐银二万两赴江西、湖广二省买米;又商人江楚吉等于卖盐之银,每十两用一两买米,俱来江南平粜。特具摺奏闻。奉批:此法甚善,惟恐有一图利之意,即反为不美矣。 

伏读御批,仰见睿虑周详,爱民如子。而目下各处禁米出境,以故所买之米,尚末到来。俟运到江南,臣煦等惟凛遵训旨,平粜百姓,不敢求利,以仰体圣心也。 

扬州七月初八、初十、十一、十二连日狂风大雨,水势骤长,低田淹没。十三日以来,幸天气晴明,无复雨意,可望水退而田禾尚不至有害。理合并奏以闻。苏、扬六月晴雨册进呈,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宫中.李煦奏摺] 

猜你喜欢
  卷五·佚名
  读礼通考卷十五·徐乾学
  第一章 缘起·陈寅恪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二·佚名
  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
  皇王大纪卷五十一·胡宏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四七七 军机大臣进呈拟赏四库全书总纂等员物品单·佚名
  序·温达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卷五十七 蜀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陈寿
  卷十八·佚名
  卷七十七·雍正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鲍参军集卷二·鲍照

    论国制启臣启:臣闻尺之量锦,工者裁之;袤丈之木,绳墨在焉。事无巨细,非法不行。当今世问政睦,藩国相望,君举必书,动成准式。息躬圣壤,十有余载,条制节文,宜其备矣,诸王列封,动静兼该。而窃见国之处事未尽善,臣之暗蔽,私心有惜。伏见彭

  • 江月松风集卷四·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杭学初正讲座宪使吴公命也诗以美之使君天下士草木知名姓威风凛直指恩露承宠命柏府往签司薇垣前秉政绣衣重监临骢马相照映斋沐谒黉宫释菜见先圣拜跪瞻衮冕戞击备钟磬衿佩歌鹿鸣牙纛肃鱼媵升堂成揖让振席竦

  • 前言·杜甫

    【凡例】一、现存杜诗共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本诗选约选了四分之一。一、本诗选以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为底本,参考了其它版本。一、本诗选编排以写作年代为序,以《读杜心解》中《少陵编年诗目谱》为本,参照别家说法。一、前

  • 卷118 ·佚名

    洪皓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萸房觅得惜其陈,拟学宗王问鬼神。 不放黄花资献寿,故飞白雪恼留宾。 一身抱病蹒跚苦,万里思亲况味辛。 正是悲秋增感慨,诗翁摛藻与为春。 洪皓 次韵学士

  • 卷之二百三·佚名

    成化十六年五月庚辰朔○壬午敕分守庄浪署都督同知鲁鉴充左参将兼守西宁地方西宁初无守将至是太监覃礼奏请故有是命○免福建遇灾府县正官朝觐○癸未协守松潘等处参将都指挥同知孙暠成化十三年十一月调军御贼于黑虎寨道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正德十五年六月丁巳朔 上在南京一日 驾幸牛首山宿焉诸军夜惊左右皆不知 上所在大扰久之乃定传者或谓江彬将为逆云○都督佥事李瑾卒瑾山西全宁人正德三年袭指挥使以武举加升都指挥同知坐神机营右哨管操寻转敢勇营升参

  •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1]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 [1]春季,正月,乙丑(初一),史皇孙刘进的祭庙发生火灾。 [2]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失倚,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

  • 方域三·徐松

    寿康宫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干道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礼部太常寺言:「正、至,皇帝率百僚诣寿康宫行朝贺礼,设黄麾角仗。」从之。 四年八月丙戌,诏将帅、群臣诣宫上寿,既而不克行。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寿康宫 慈福宫

  • 提要·王开祖

    臣等谨案儒志编一卷宋王开祖撰开祖字景山永嘉人皇佑五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佐处州丽水县既而退居郡城东山设塾授徒从受业者常数百人学者尊之为儒志先生年三十二而卒宋史不为立传其著作亦多湮没不传是编乃其生平讲学之

  • 卷七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八     婺源江永撰孝經    曲禮三補【依朱子孝經刋誤定】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聖德之王能順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

  • 卷十三·王安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新义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三    宋 王安石 撰夏官二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王眡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王眂朝眂治朝也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

  • 第五篇 偶寄闲情(中)·丰子恺

    杨柳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

  • 佛说满愿子经·佚名

    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摩鸠罗无种山中。与大比丘俱。比丘五百。尔时贤者邠耨。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稽首足下叉手白佛。善哉世尊。为我且讲要法。我当奉行令身长夜安隐无极。佛言。谛听善思念

  •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下·道宣

    唐麟德元年终南山释道宣撰序曰。正法弘护其唯在人。故佛未降灵。法存而莫显。僧初不至。徒闻而岂传。是知事理因循义非沉隐。所以四依三品人依厥初。住法两现毕资圣力。致使三洲闻道。终显宾头之功。六万遐龄。教资罗

  • 后村集·刘克庄

    50卷,宋刘克庄(号后村居士)撰。克庄为宋江湖派重要作家。其诗初受“永嘉四灵”之影响,也学晚唐姚合、贾岛、李商隐等,后主要学陆游,律诗好用典故。文章雅洁,较诗为胜。题跋诸作,乃独擅胜场,有《四部 丛刊》本。上海古

  • 居济一得·张伯行

    水利志。清张伯行(1652—1725)撰。八卷。伯行,字孝先,号敬庵, 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进士,官礼部尚书,著有《正谊堂文集》。此书系作者任治河大吏期间参考古籍、总结经验的心得笔记。当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成书。约十

  • 众仙赞颂灵章·佚名

    歌词,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内载颂章多见於《真诰》及《云笈七签》。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