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十九       宋 苏辙 撰越世家第十二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谓之越子断发文身披草莱而邑焉【或谓越祝融之后芉姓故史伯告郑桓公曰芉姓夔越不足命也史记以越为禹后姒姓未知孰是】其先二十余世不通于诸侯与吴为邻世相攻战至于允常吴王阖闾立五年始举兵伐之春秋谓之于越鲁史墨闻之曰越得嵗而吴伐之不及四十年吴将不免阖闾十年克楚入郢越间之入吴吴亦败于秦楚而归允常卒子句践立时阖闾之十九年也越王句践元年阖闾因其防伐之句践御之陈于槜李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劒于颈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敢逃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因而伐之大败吴师阖闾伤指而卒其子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三年越欲先吴未发徃伐之大夫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隂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遂入越越王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越王许诺乃使大夫种因太宰嚭以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伍员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越王越王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之曰吴太宰嚭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越王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行献嚭嚭受之乃见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説吴王越已服为臣若将舍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伍员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越王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齐小白奔莒晋重耳奔狄其卒王伯何遽不为福乎及其反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厚遇賔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拓稽为质于吴五年而吴归蠡九年越王自会稽归七年矣其士民皆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结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滛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越王曰善十一年吴王伐齐十三年将复伐齐越王率其众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唯伍员惧谏弗听遂伐齐败之而归杀伍员而任嚭以政越王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防者众可乎对曰未可十四年吴会鲁橐臯十五年吴会晋黄池吴精兵从王惟老弱与太子守越王复问范蠡蠡曰可矣夏六月丙子伐吴为二隧畴无余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夀于姚自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雠而弗杀也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余地获讴阳越王至王子地守丙戍复战大败获太子友弥庸夀于姚丁亥入吴吴王归自黄池使人厚赂以请成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十九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鋭死于齐晋遇于笠泽夹水而陈越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以三军潜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二十一年越围吴二十三年始聘于鲁二十四年夏纳邾隐公邾太子革来奔吴王夫差栖于姑苏之山使公孙雄请成于越肉袒膝行而前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越王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耶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天与弗取反受其殃伐柯者其则不逺君忘会稽之厄乎越王曰吾欲听子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使者泣而去十一月遂灭吴夫差自杀越王葬之【史记越王葬吴王而诛太宰嚭嚭之罪诛之固当然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公如越得太子适郢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公孙有山告于季孙季孙惧使因太宰嚭而纳赂乃止灭吴后二年嚭尚在则越未尝诛嚭也】越王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越王胙命为伯越乃以淮北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伯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兎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劔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二十五年秋鲁哀公使叔青来聘使诸鞅报聘于鲁二十六年鲁哀公来朝二十七年卫出公在城鉏使其祝史挥来请师以伐卫二十八年夏使臯如后庸帅师会宋鲁之师以纳卫侯取赂弗克纳而还卫侯来奔遂死于越二十九年春使后庸聘于鲁且言邾田封于骀上秋鲁哀公来奔王句践卒【左传史记皆不记句践之年然史记称越王元年阖闾闻允常死兴师伐越败于槜李今据此而求之春秋以次句践之年然卒不知其卒之年矣】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夀立王不夀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医立王医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无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当楚威王时越方伐齐齐宣王使人説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以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不至于覆军杀将汗马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于顿兵接刃而况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宋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而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刄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奈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其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闗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齐鲁南阳分有大于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鬬晋楚也晋楚不鬬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是以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索隐复犹言况复也雠当作犫犫厐长沙三邑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闗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成其弊可以伯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濵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揺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揺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苏子曰吴以蛮夷争盟上国陵蔑齐晋结怨楚越再世而亡何者地逺而民劳势不顺也越王句践既克夫差虽号伯王而实敛兵自守无大征伐分吴故土以畀楚宋鲁遂以保国传世彼亲见其害知所以自监矣哉至王无彊无阖闾之知而有夫差之愚其残国宜矣昔楚庄王克陈宋郑力能取之而不有诸侯安之而楚遂以兴灵王大城陈蔡不羮经营中夏贪而不止则身受其咎葢东南之常势于是可见矣自东晋以来至于陈皆国于吴越之墟成败之迹无不然者虽桓温刘裕善用兵或能一胜而民以罢弊讫于无成至殷浩庾亮葢不足数也如谢安之贤犹勉彊北征失防而死亦于其名而未安其实故耶嗟夫谋国如蔡谟吾有取焉

古史卷十九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仪上·范晔
  列传第九十五·刘昫
  汉臣传第十八·欧阳修
  卷九·毕沅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中兴小纪卷二十一·熊克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序·佚名
  洪皓传·脱脱
  张赫传·张廷玉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垲·唐圭璋

      垲字子爽,号可斋,三山(今福州)人,寓居崇德。历江西安抚使、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户部、工部侍郎、兵部尚书、湖南安抚使、提举太平兴国宫、加端明殿学士。咸淳四年(1268)卒,谥清毅。有可斋瓿藁二十卷,不传。宋史理宗纪

  • 弁言·杨慎

      《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自五十四卷至六十一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自六十七卷至七十八卷。有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自十八卷至二十一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

  • 第十回 孙爱姐夜里成殓·佚名

    诗曰:卖女葬婆意志坚孝心早已达上天偶因乘凉遇婶母赠银回家万事全闲言勾开,书归前情:却说月姐上在梯子上,把钱串撼住,摇了两摇,说:“姑娘说,把那小闺女看了半天嫌小。钱婆怕你心中不受用,叫我给你二百钱咧。”钱婆说:“看看何妨

  • 序·佚名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 ”,如此字者

  • 卷二百九十六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十月盡其月   春正月癸酉,詔北京、澶定州封樁糧六百七十餘萬碩、草千七百餘萬束,今後如與轉運司兌換,即對見在數交割,仍委安撫司專領之。   乙亥,西上閤門使韓存寶為四方館使、忠州團練使。初,薛向與

  •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庄亲王允禄等奏:臣等因总理事务,荷蒙天恩,交部议叙。查总理事务差委办事之侍郎纳延泰、班第,学士索柱,并办事官员等,多系从前在办理军机处行走之员,复在总理处效力行走,俱各小心谨慎,黾勉办公,并无过失,应

  • 卷之一千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十二月。庚辰。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豫省南汝之交。积匪出没。请移营设官以资镇抚一摺。据称南汝交界角子山地方。山多地险。与州县相隔窎远。匪党易于啸聚。宜拨营扼要驻扎。并将新息通判改为

  • 第三九一谕同治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二二一一--六·佚名

    淡水分府陈,对族长陈宗器给发谕戳特授台湾澎湖分府、调署北路淡水分府陈为给发谕戳,以资奉公事。案据后垄街生员陈绍熙等禀称:「缘熙等族内五方杂处,贤愚不一,叨蒙前宪额设族长一名,颇洽人望。不料前族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吴正宪公充墓志铭李清臣熈寜元丰间天子本道德以制作宪度官共其事吏食其力兵闲教令民顺职业后先小大治有条次已而年榖屡登府库羡溢风俗醇朴四夷宾服有相臣充实左右天子协济文武自初暨厥终靡不在事岁已未秋

  • 志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七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食货一。○三国末经界不正赋* {敛}无艺高丽太祖卽位首正田制取民有度而  于农桑可谓知所本矣。 光宗定州县贡赋景宗立田柴科成显继世法制

  • 二五 漫画与画谱·周作人

    上文已经将沈八斤的名字提出,现在要继续讲那关于小床的记忆了。八斤那时不知道是几岁,总之比鲁迅要大三四岁吧,衣服既不整齐,夏天时常赤身露体,手里拿着自己做的竹枪,跳进跳出的乱戳,口里不断的说,“戳伊杀,戳伊杀!”这虽然不一

  • 乾符·周绍良

    №乾符001【盖】唐故夫人王氏墓志铭【志文】故太原郡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  中散大夫守处州长史兼侍御史上柱国王陟撰将仕郎守内侍省内府局令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王廷赞书皇唐凤翔监军使特进守左领军卫上

  • 54.萧何追韩信·林汉达

    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这场火

  • 丧服第十一·佚名

    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诸侯为天子,君,父为长子,为人后者。妻为夫,妾为君,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  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  疏衰裳齐,牡

  • 第五品 双小品·佚名

    第四十一 萨罗村婆罗门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于拘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行,至名为拘萨罗之婆罗门村。萨罗村之婆罗门居士众如是闻:“实释迦族子!由释迦族出家之沙门瞿昙,游行于拘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

  •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中国现代散文家丰子恺的散文集。1931年出版,内收散文20篇。在集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观察和描写,抨击了世俗中人性的自私与虚伪,表达了对淳朴人性的向往以及企图超越现实人生的思想。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 台湾府赋役册·佚名

    人丁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丁。外加康熙三十、三十五、四十、四十五、五十等年编审增出人丁二千七丁,共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丁(每丁征银则例载在各「厅县」),共征银八千八九百六十一两六钱五分二厘。续于乾隆元年「钦奉上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