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简介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选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囚专集清光绪元年至二十年关系台湾文件,故名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共集有当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闽浙总督、福建巡抚以及闽台分省后之台湾巡抚等机关摺片及上谕凡四十七件,涉及台湾电线、铁路、轮船、机器、煤务、油矿、金砂、硫磺、樟脑、茶叶等事项。其已见第二九种“福建台湾奏摺”及第一三一种“李文忠公选集”者均略而不录,尚未计入;而各摺片中凡有牵连而未录各件,并另注明所见,以利查考。其中以光绪初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所作建议,特具见地;后来之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所办事业,最为突出。此外,总理衙门复议丁日昌及海军衙门复议刘铭传所奏,显示当时枢臣意向所趋;尤以总理衙门会同户部复议刘铭传片奏官商合办基隆煤矿一摺,乃决定刘氏去职之主要原因,影响台湾至钜。

这本“清季台湾洋务史料”,系集辑光绪年间朝臣疆吏若干章奏而成。其中值得一道者,光绪初年(一八七六~七七)福建巡抚丁日昌所作建议,持具见地。丁日昌为清季洋务运动中重要人物之一,对创设台湾铁路,提倡最早;旋以铁甲船为南、北洋海防整体所需,又议移经费改办。当时创设台湾铁路事虽未行,终由后来刘铭传所兴造。前于编印吴赞诚着“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文丛”第二三一种)时,尝拟搜集丁氏奏疏并刊一书(吴赞诚尝以福建船政大臣奉命筹办台湾防务,嗣又兼署福建巡抚,为丁氏后任),卒未有得。今得其议办台湾电线、矿务、铁路等摺片多件,再参以“文丛”第一一○种“台湾海防档”、第一九三种“清德宗实录选辑”、第二四七种“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京报”选录部分)及第二七七种“光绪朝东华续录选辑”等书所载,则其抚闽时对于台湾意欲有所作为,灼然可见。其次,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以后台湾巡抚(台湾建省后改称)刘铭传实际所办洋务,自更突出。桐城陈澹然厘订有刘氏着“刘壮肃公奏议”(已收编为“文丛”第二七种)一书,在其“设防”、“理财”两略中,大体巳将有关洋务——如制械、购船、筑路、设线、办矿以及育才等陈奏收录。惜间有文字与原档有所出入,或由于纂辑者略加润饰所致。因将彼此有所异同之件,仍辑入本书(另有非属洋务摺片,部分另见“文丛”第二七六种“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附录中)。此外,并有枢臣(包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会同部臣议奏之件,极为重要。例如总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议丁日昌及海军衙门复议刘铭传所奏,均可见当时枢廷意向所趋。尤以总署会同户部复议刘铭传片奏官商合办基隆煤矿一摺,乃决定刘氏去职之主要原因。陈澹然在“理财略序”末云:‘……及(公)任台抚、谋省防,屡抗言台疆草创、难泥部章,乞旨饬部臣宽文法;文墨吏已阴嫉之。时醇贤亲王(按指奕譞)当国政,所请辄行,乃获稍行其志事。王薨,户部嫉公甚,已抗疏罢海军。公迭疏方乞退,忌者益衔之;故所议如此’。所称“所议”,即上述总署、户部会奏之摺。同序概引总署、户部所议云:‘谓官商合办,宜主自官;而疑议章总管以洋人为影冒,以浚港为撤藩篱。且曰:“敕议擅行,其交部议处”’。陈氏上引云云,只述其意耳。

本书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凡已见于“文丛”第二九种“福建台湾奏摺”(沈葆桢着)、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筹办夷务始末”选辑之一)及第一三一种“李文忠公选集”(李鸿章着)者均略而不录;至各摺片中凡有涉及未录各件者,另注明其所见处,以利查考。至所辑刘铭传摺片,并均逐件加注说明。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六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第四回 游兰池始皇遇盗 筑长城蒙恬防胡·黄士衡
  卷四十一·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张归霸传·薛居正
  林空斋传·脱脱
  元好问传·脱脱
  史弼传·宋濂
  阿礼海牙传·宋濂
  南宫奏稿巻五·夏言
  卷八十·宋敏求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五十五·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十一 郊庙歌辞 宋南郊登歌三首     顔延之 【宋书乐志曰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诏顔延之造天地郊夕牲迎送神飨神雅乐登歌三篇】夕牲歌 夤威宝命严恭帝祖表海

  • 卷一百四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九 王安石 耿天骘着作自乌江来余逆沈氏妹于白鹭洲遇雪作此诗寄天骘 朔风积夜雪明发洲渚净开门望锺山松石皓相映故人过我宿

  •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世宗二·张廷玉

        ◎世宗二   二十二年春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复遣使采木湖广。是春,俺答屡入塞。秋八月,犯延绥,总兵官吴瑛等击败之。冬十月,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十二月乙酉,免南畿被灾税粮。是年,占城、土鲁番、

  • 探赜第二十七·浦起龙

    古之述者,岂徒然哉!或以取舍难明,或以是非相乱。由是《书》编典诰,宣父辨其流;《诗》列风雅,卜商通其义。夫前哲所作,后来是观,苟夫其指归,则难以传授。而或有妄生穿凿,轻究本源,是乖作者之深旨,误生人之后学,其为谬也,不亦甚乎!昔夫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八·焦竑

      四川(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同知 通判 知州 知縣 主簿 訓導)   ◆布政使   四川右布政使周公瑛墓誌銘(林俊)   四川左布政使楊公淳墓志銘(呂柟)   四川左布政婁公□   四川布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一·杨仲良

      徽宗皇帝   张商英事迹   绍圣元年四月甲辰,左朝请郎张商英为右正言。商英前自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元祐四年五月),改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又徙淮南,踰五年不复召,于是始擢谏官,故商英攻元祐大臣不遗余力(详见

  • 卷十三·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三 癸卯周顷王元年毛伯如鲁求金二月葬襄王鲁侯使叔孙得臣来会葬 【履祥按襄王之丧公孙敖之币不至於是有求金之使焉顷王初政如此其後顷之崩葬遂不见於春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正德十四年八月壬戌朔升宁波府知府寇天叙为应天府府丞○升协律郎陈道瀛为太常寺寺丞○升浙江副使刘瑞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升服阕湖广按察司副使高友玑为山东布政司布参政○命平虏伯朱彬提督东厂锦衣卫官校行事彬具辞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佚名

    正德八年六月戊戌朔录斩廖麻子功以兰州卫军黄回儿为世袭指挥同知赏银五千两总旗胡胜等五人为世袭所镇抚赏银五十两其领军把总管队官俟事宁查拟以闻○河决黄陵冈工部议以黄陵冈界在大名山东河南之间工料夫役各有主掌彼

  • 卷之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非儒下第三十九·墨子

    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若以亲疏为岁月之数,则亲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与父母同也。若以尊卑为岁月数,则是尊其妻、

  • 应务·吕坤

      闲暇时留心不成,仓卒时措手不得。胡乱支吾,任其成败,或悔或不悔,事过后依然如昨世之人。如此者,百人而百也。  凡事豫则立,此五字极当理会。  道眼在是非上见,情眼在爱憎上见,物眼无别白,浑沌而已。  实见得是时,便要

  •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一·陆陇其

    仪封张伯行孝先甫订受业诸子仝校陈几亭谓颜山农以口舌陷狴犴罗近溪变产脱之山农视近溪家为外府取用无厌论学或不合则披其颊在近溪因失所宗抑情忍辱亦人所难而山农之妄取苛求悉动于气人欲横流视彼制欲者不应愧死乎山农

  • 现代西藏序·太虚

    法尊格什,以新著的现代西藏,寄我校阅。我涉览一遍,发生两层感想:其一、西藏民众信受佛法之教化,不惟普及,而亦有相当的醇正深入。然一般妇女性少羞耻,曾不稍戢淫乱──此于无上密宗皆双身法或亦有关──;一般政商则习为巧诈,失

  • 卷第十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六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六 息庵渊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五世) &middot;净社处廉法师   &middot;圆辩道琛法师 智涌然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五世) &middot;觉云智连法师   &middot;泽山

  • 卷第六·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六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唐 龟洋.佛手岩二师传 龟洋禅师。慧忠。泉之仙游陈氏子也。九岁出家。具戒后。杖锡观方。谒草庵。问。何方来。师曰。六眸峰。庵曰。还见六眸否。师曰。患非重

  • 太上经戒·佚名

    太上经戒。撰人不详,约出朴南北朝。慕集上清、灵宝及天师道戒律六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云笈七签》卷38移录。辑六朝戒律6种。

  • 北斗本命延寿灯仪·佚名

    北斗本命延寿灯仪,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本命星君,礼赞启告,以求消灾除罪,保命延寿。本命星君共五位,即长生保命天尊、大慈延寿天尊、消灾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