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

朱批吴陞奏摺

雍正二年五月十八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闻尔向日居官声名甚好朕深嘉之尔其加意爱身保养精神多为国家出力数年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一日【臣】家人恭捧御赐貂?一顶到泉州府【臣】即郊迎至署望

阙叩头谢

恩祗领讫伏念【臣】老迈庸愚诸务不谙我

皇上开天地覆载之恩沛雨露栽培之德曲

赐优容畀任封疆已属过分复屡荷

天语褒嘉更以貂?

赐【臣】辉煌华美顶戴

殊荣不独【臣】踊跃鼓舞喜出望外即举家子孙相率叩

头瞻仰莫不欢呼感颂

皇仁为此缮摺恭谢

天恩伏乞

皇上睿鉴谨

览卿奏谢知道了地方上一切事宜或本省或他省凡有所闻所见与吏治民生有益者不拘文武两途俱当竭诚入告莫负朕信任之意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二年二月初七日【臣】齎摺人回恭捧钦赐御书福字一幅人参四斤克食一匣到泉州府【臣】

即郊迎至署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祗领讫随敬展奏摺跪读

朱批【臣】不禁汗流浃背感激涕零自揣忝任封疆四十

余年虚糜禄俸无为

国家出力之处不行摈斥已属厚幸何期

圣恩浩荡奨励至此惭愧滋甚惶悚无地即捐糜顶踵

何能仰酬

高厚惟有益竭驽骀勉供职守以期上报

天恩於万一为此谨

凡此恩施缘卿数十年来公忠奉职勤慎持已有以致之也朕为天下臣民主从来待人不肯偏私每念所加之恩尚不及卿之劳效勉之

雍正三年正月十八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躬甚安京都内外寜谧雨阳应时特谕尔知闻尔精神强健朕甚欣悦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圣安高世定面传所奉

谕旨【臣】跪聆之下当即望

阙叩头谢

恩又十二月十八日【臣】齎摺人回敬展

朱批奏摺叨蒙

酬万一惟有朝夕焚香顶祝

万夀无疆少伸衔结之诚耳为此恭谢

天恩谨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六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为遵

旨回奏事窃【臣】奉到

朱批命【臣】密访高世定在京被隆科多吓诈银两一事据实奏闻钦此【臣】自当钦遵密访以副

谆命至意但【臣】与高世定素未谋面仅上年到任由泉经过一晤而已二人果有私相授受之事焉肯向【臣】微露且事关机密【臣】又不敢假手他人致滋漏?【臣】实无从探访理合具摺回

奏伏乞

皇上睿鉴谨

知道了

黄国材向日居官是一巧宦为人所共知近年来舆论不一有言其已迁改者有言其少改者亦有言其外似知惧内实仍然如旧者尔意以为何如据实奏闻不可少隐闻满保操守较前大改果然否此二人吏才尽有但廉之一字甚不足若此字不能必至事事涉私则百弊丛生矣如尔者千百中无一也

赐尔平安丸二百丸以备营伍中兵丁需用此药奇效且有益无损性味和平无病之人亦可服

雍正三年九月二十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为遵

旨回奏恭谢

天恩事窃督【臣】觉罗满保抚【臣】黄国材从前居官操守

久在

圣明洞鉴之中今蒙

朱批下询【臣】钦遵访闻得抚【臣】黄国材操守较前稍好又闻督【臣】满保近来勉励操守言者异口同声是皆我

皇上训诲激励所致理合据实回

奏至微【臣】年既老迈质复庸愚调任以来涓埃未效奉职无状莫甚於【臣】者乃荷

天语褒嘉【臣】闻

命自天汗流浃背不惟不敢承受抑且不敢辞谢不知

夙世何修邀此

异数惟矢生生世世捐糜顶踵以期仰酬

高厚於万一耳为此缮摺回

奏叩谢

天恩谨

所奏甚公知道了

雍正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据漳浦营游击李彪报称九月二十日酉刻漳浦县城内有奸徒黄尾一名在伊家门首忽插榕树青枝为记时有功加官蔡隆马兵黄进廵查地方见其踪迹可疑将黄尾拏解送营该游击一面带兵廵逻一面即委守备会同文员查讯据黄尾供有凃廷向彼声言今晚有匪类进城抢夺富户你门首插榕树青枝即可免抢等语并供出夥犯游跃徐恺寜等随差兵役拏获讯据徐恺寜供出林昂为首并供出陈镇家中藏旗三面鼓二面锣一面单刀两把等语随拏获陈镇讯据供出夥犯林穆林惠周招等十犯即会集周招家中又据拏获林昂一犯讯据供称伊系行医度活因林棍家中有厦门逃来流匪吴通陈罔二名请伊医治刀伤即商量入夥实系林棍为首等语又据兵役拏获林棍等现解漳浦县收审等情到【臣臣】即严谕该游击会县立行缉捕务净根株并移漳州镇【臣】高世定会饬各去後理合奏

闻再照此案乃棍徒讹言虽聚夥商谋抢刦实未上盗现今地方安静且获到之犯巳交有司审讯通详其起意实情同夥确数作何分别重惩应听督抚二臣定拟请

旨合并声明伏乞

睿鉴谨

所奏已悉此等匪类虽云尚未上盗其情事已真当严加惩处至蔡隆等当从优奨赏也

雍正四年五月二十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闽省去岁收成歉薄民乏盖藏今岁自春至夏雨水过多米船鲜至禾苖发晚米价处处腾贵惟福州延津邵武福寜各府州尚有市米可以支持其余如泉漳兴化汀州米价每仓石卖银二两五六七八九钱不等【臣】准据各该镇协营咨报即飞移抚【臣】毛文铨设法接济而抚臣立即檄饬该府县动拨仓谷发粜仍差员前往温州买米分济又檄行台湾府买运米麦运至泉漳分发并出示招商给照令往江浙等处贩运来闽查各处人民赴泉州买米者日有万余人赴漳州买米者日有三四万人今岁早禾茂盛将来丰收正未可定然应於六月中旬後方得节次登场计期尚早除再咨抚臣多方接济外理合将民间米贵情形缮摺具

奏但米价虽贵百姓俱各安业【臣】巳移饬各镇协营严加防范务期寜谧合并声明伏乞

睿鉴谨

尔等封疆大臣见地方上此等光景当及早奏知以便预为凖备今巳六月将尽始行奏闻於事何益犹幸地方寜谧倘有些小事故咎谁归耶大负朕之任用矣雍正四年六月十八日福建陆路提督【臣】吴陞谨

奏为遵

旨回奏事窃【臣】前奏功加官蔡隆马兵黄进拏获漳浦

县城内奸徒黄尾一摺奉有

朱批【臣】遵查功加官蔡隆马兵黄进廵查地方缉获奸

徒系营兵分内之事今奉

特旨赏赉实属

旷典【臣】钦遵

谕旨捐出俸银七十两内蔡隆赏银四十两黄进赏银三十两发交该营游击李彪当官宣扬

圣主德泽分给承领取领状存案外合将遵行缘由具

摺奏

闻伏乞

睿鉴谨

赏此些须何足鼓励兵心此事交与高其倬将蔡隆题请实授黄进超拔千总以示优典即将此摺付高其倬看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一 王肃 宋弁·魏收
  卷三十三·中山·佚名
  卷二十五 顺宗·王夫之
  顺治四年一月至顺治八年十二月·蒋良骐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三·张岱
  卷之九百十七·佚名
  卷之七百十·佚名
  卷三十四·叶盛
  ●碑传选集(四)·钱仪吉
  孙辙、吴定翁传·宋濂
  卷一·吴师道
  卷三十·佚名
  卷六十一·赵汝愚
  职官五○·徐松
  仪制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汪廷讷

    第一齣 开宗【汉宫春】〔末上〕霍氏休文。平阳小吏。玉赠三星。邂逅侯门侍女。两地传情。被兄拆散。向归途入赘娉婷。椒房宠。衞靑尊贵。当朝推毂贤甥。去病提兵破虏。远寻亲携玉。载返神京。更羡霍光得第。尙主恩荣

  • 第四折·白朴

    (高力士上,云)自家高力士是也。自幼供奉肉宫,蒙主上抬举,加为六宫提督太监。往年主上悦杨氏容貌,命某取入宫中,宠爱无比,封为贵妃,赐号太真。后来逆胡称兵,伪诛杨国忠为名,逼的主上幸蜀。行致中途,六军不进。右龙武将军陈玄礼奏

  • 卷九十七·徐世昌

    汪缙汪缙,字太绅,号爱庐,吴县人。诸生。有《二耕草堂集》。夏日闲居杂咏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咿唔闤阓间,名利共物役。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赖有羽人家

  • 提要·邓忠臣

    臣等谨按同文馆唱和诗十巻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以待髙丽使人时方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録同舍唱和之作彚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盖用其例而宋志独未着録其相与酧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

  • 卷八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六九华山白衣吟【晋昌唐燕士隐九华山夜步林中有白衣丈夫戴纱巾貌孤俊年近五十循涧而来吟步自若将与之言未及而没明日燕士问里人有识者曰是吴氏子举进士善为诗卒数年矣】涧水潺潺声不

  • 卷五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六温庭筠兰塘词塘水汪汪鳬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檝绣颈【一作领】金须荡倒光团团皱绿鸡头叶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纒【一作绵一作鲜】小姑归晩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东沟潏潏【一作繘

  • 列传第四十八 孔愉(子汪 安国 弟祗 从子坦 严 从弟群 群子沉 丁潭 张茂陶回·房玄龄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其先世居梁国。曾祖潜,太子少傅,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祖竺,吴豫章太守。父恬,湘东太守。从兄侃,大司农。俱有名江左。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

  • 卷一·本纪第一·世纪·脱脱

        ◎世纪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 有黑水靺鞨、栗

  • 卷三百二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二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乙丑朔,開封府界第六將言,差襄邑縣防河兵闕二百餘人,已添差訖。上批:「今汴流京岸止深八尺五寸,應接向東重綱,方得濟辦。若便差人防護,則無時可以放散。況今水流調緩,不須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二月丙申朔大学士方从哲上<锍-釒>自陈 上慰留不允辞○丁酉祭 先师孔子遣詹事刘一燝行礼○差行人崔呈秀往德府旌表藩王捐禄○初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俱循例自陈独道南<锍-釒>未下至是从哲以为请不报○

  • 卷之五十九·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八月。丙午朔。上自南苑还宫。  ○赠殉难总督两广兵部尚书佟养甲、为太子少保。巡按广东御史刘显名、为太仆寺少卿。湖广郴桂兵备道佥事李懋祖、为光禄寺卿。各荫一子入监读书。  ○丁未。

  •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佚名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七日遵旨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俱有设州改府年分,源委尚为详备,似可毋庸添纂,谨将二条夹签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李弼传·令狐德棻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他的六世祖李根,曾任慕容垂的黄门侍郎。祖父李贵丑,曾任平州刺史。父亲李永,任太中大夫,赠授凉州刺史。李弼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体力超过一般人。当时魏国皇室祸乱死丧,李弼对亲近之人说:“大丈夫生在世

  •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孔子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知艰难困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 【读解】 爱他也罢,忠于他也罢,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为他好.所以,爱他,但不能溺爱;忠于他,但不能愚忠。

  • 卷下·佚名

    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文殊师利言:仁者已满足如来十力及以十地。一切佛法悉皆圆满。何故不证无上菩提。文殊师利言:善男子岂有圆满诸佛法已更证菩提何以故?已圆满故更何所证。师子勇猛复言文殊师利。云何圆满诸佛法耶

  • 佛说华手经卷第六·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三昧品第十九  尔时世尊。见诸大众普皆集会。即于坐上入佛首楞严三昧。从首楞严三昧起。入佛妙金刚三昧。从妙金刚三昧起。入佛知十方言音差别三昧。从知十方言音差别三昧起。入

  • 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尹志平

    题曰“弟子段志坚编”。卷前李进、张天祚二序称诸弟子录尹志平之讲论,杜德康刊。李志常与尹志平同为全真道第三代。志常为本书题序撰于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本语录重在论述性命修炼及阐释《老子》,倡清静无为。

  • 尚书故实·李绰

    又名《尚书谈录》。笔记。唐李绰撰。一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礼部郎中。唐末黄巢起兵入长安,绰随同河东张尚书避难于圃田(今河南中牟),寓居佛寺。是编为纂录此间张尚书与访客谈资中可引为故实者,因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