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目録

隐公

元年

郑伯克段

三年

周郑交恶

宋穆立殇

州吁弑桓

五年

如棠观鱼

郑败燕师

始用六佾

六年

陈及郑平

八年

祊易许田

郑公子忽逆妇妫

羽父请族

九年

郑伯以王命讨宋

郑人大败戎师

十一年

滕侯薛侯争长

郑庄入许

息侯伐郑

羽父弑隐

桓公

二年

曲沃灭晋

六年

楚子伐随

昭厉之乱

子同生

九年

曹太子来朝

十年

虞叔伐虞公

十一年

屈瑕败师

十六年

急寿相死

十七年

及齐师战于奚

十八年

桓公薨于齐

王杀周公黒肩

庄公

四年

楚武王伐随卒

六年

楚灭邓

八年

齐师围郕

桓公杀子紏

十年

楚子入蔡

十一年

宋立桓公

齐桓征伐盟防

十八年

虢公晋侯朝王

鬻拳自杀

十九年

五大夫立子頽

二十二年

陈敬仲辞工正

二十三年

公如齐观社

晋去桓庄之族

丹桓宫之楹

二十六年

晋灭虞虢

二十八年

骊姬之难

申公鬭班杀子元

三十二年

共仲弑子般立闵公

闵公

元年

邢迁夷仪

晋侯作二军

二年

齐封卫楚丘

僖公

四年

郑杀申侯

五年

郑杀大子华

周子带之乱

六年

楚子围许

八年

晋败狄于采桑

鱼氏世为左师

九年

晋惠懐之败

十六年

宋襄争盟

十八年

郑铸三钟

衞文灭邢

梁亡

二十年

王救滑以狄师伐郑狄伐周王适郑

随以汉东诸侯叛楚

二十一年

大旱饥而不害

鲁封湏句

二十二年

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二十三年

楚子玉败师城濮

秦伯纳晋侯

二十四年

郑杀子臧

郑享宋成公有加

二十六年

晋文城濮之战

夔子不祀祝融鬻熊

二十八年

王释衞侯

晋复曹伯

晋败秦师于殽

晋置军行

二十九年

介葛卢来朝

三十年

王使周公阅来聘

三十一年

狄围衞衞迁于帝丘

三十三年

齐国庄子来聘

胥臣举郤缺

楚杀令尹子上

文公

元年

穆伯从巳氏于莒

闰三月非礼

晋及衞成

楚穆王立

穆伯如齐始聘

二年

跻僖公

襄仲立宣公

晋人改阳处父之盟

四年

楚灭江秦伯降服

衞武子来聘

五年

楚灭六蓼臯陶不祀

贾季杀阳处父

六年

秦伯任好卒以三良为殉

晋立灵公复士防

七年

宋襄公夫人杀昭公立文公

狄侵鲁西鄙

八年

贼杀先克晋杀先都

九年

晋弑灵公

楚灭若敖氏

十年

楚范巫矞似谓三君皆将强死

十一年

鄋瞒遂亡

十三年

邾文公卜迁于绎

衞郑因鲁公请平于晋

十四年

齐懿公弑立

邾立定公

十五年

宋华耦来盟辞宴

鲁文公薨齐懿公弑

十六年

楚灭庸

十八年

襄仲立宣公

宣公纳莒仆季文子出诸竟

宣公

二年

晋于是有公族

三年

楚问周鼎

郑穆公妾梦天与之兰

四年

鲁宣公伐莒非礼

郑子公子家弑灵公

六年

晋灭赤狄

晋楚战于邲

郑杀公子曼满

八年

晋灭三郤

九年

楚杀陈夏徴舒

十一年

楚蒍艾猎城沂

十二年

楚子伐萧

晋宋衞同盟于清丘

十四年

楚庄伐宋

鲁逐东门氏

十五年

魏颗从武子治命

十六年

晋侯使士防平王室

十七年

齐晋鞌之役

十八年

楚盟诸侯于蜀

成公

元年

王师败绩于茅戎

二年

宋文公始厚葬

申公巫臣通呉于上国

三年

晋楚救宋郑

晋衞寻盟

四年

鲁成公如晋

晋灭赵氏

五年

梁山崩

六年

晋迁于新田

七年

呉伐郯

宋华元合晋楚之成

晋楚鄢陵之役

晋弑厉公

衞侯复孙林父

八年

宋华元来聘伯姬

楚伐莒莒无备而溃

十一年

晋败秦师于麻隧

十三年

曹负刍杀太子自立

十四年

衞孙甯之乱

十五年

桓族乱宋

十六年

宣伯问鲁于晋

十七年

齐国佐杀庆克齐杀国佐

声伯梦涉洹

楚灭舒庸

十八年

晋立悼公

襄公

二年

齐灭莱

晋和戎服郑

三年

楚伐呉所获不如所亡

鲁襄公始朝晋

祁奚请老

陈服于晋

魏绛戮扬于之仆

四年

穆叔如晋

鲁始髽

五年

季文子卒

七年

三卜郊不从免牲

晋韩献子请老

九年

宋灾

穆姜薨于东宫

秦景公乞师于楚以伐晋

十年

公防呉于柤

晋灭偪阳

盗杀郑执政

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

十一年

季武子作三军

十二年

呉子寿梦卒

灵王求后于齐

十三年

晋侯搜于绵上

楚共王卒

子囊卒

呉侵楚楚败呉师

十四年

子叔齐子为季武子介自是晋敬鲁使呉公子光之乱

晋伐秦迁延之役

晋尽杀栾氏之族党

呉败楚归师

湨梁之防

十五年

宋向戌尤孟献子之室

楚能官人

宋子罕弗受献玉

十六年

宋子罕止筑台者之讴

齐晏桓子大夫而行士丧礼

十九年

齐崔庆之乱

衞石共子卒

二十年

陈杀二庆

季武子如宋聘

二十一年

鲁季孙来外盗

楚杀子南

羊石氏之族及于难

二十二年

穆叔能用教

晋召郑朝

郑子张善戒

郑防反夺逆妻者

二十三年

杞孝公卒晋平公不彻乐

臧纥作不顺去鲁

二十四年

穆叔对死而不朽

范宣子重币郑伯朝晋且请伐陈

楚灭舒鸠

竖牛乱叔孙氏

子产始知然明

二十五年

宋向戌弭诸侯之兵

楚蒍掩得治国之礼

二十六年

晋叔向召行人子贠

郑请印堇父

宋左师伊戾杀太子

楚声子复椒举

韩宣子辞不失旧

晋赵文取丧邑复诸侯

二十八年

无冰宋郑其饥

子产知蔡景侯不免

郑伯有侈愎而死

二十九年

公治致其邑于季氏

郑罕宋乐施而不德

晋平公城杞

呉公子札请观周乐

齐放其大夫髙止

三十年

楚令尹围行大事

宋灾

楚灭陈蔡

楚灵王之死平王之立

郑子皮授子产政

子产为政

三十一年

穆叔刘定公秦后子知赵孟之死

晏子知姜弱妫氏始昌

晏子知昭公不能终

子服惠伯知滕成公将死

子产如晋壊墙垣

北宫文子谓郑有礼

郑子产不毁郷校

昭公

元年

季武子伐莒渎齐盟楚人欲戮叔孙

郑讨公孙黒之罪

秦后子有宠于桓如二君惧选适晋

晋中行败狄于大卤

晋侯有疾郑公孙侨问疾

二年

韩宣子聘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如齐逆女叔弓聘于晋辞郊劳

三年

郑伯如晋晋赐公孙段州田

小邾穆公来朝

四年

楚使椒举请昬于晋

正月大雨雹

郑子产作丘赋

呉伐楚报朱方之役

五年

鲁昭公如晋郊劳赠贿无失礼

六年

郑人铸刑书

齐侯如晋请伐燕

十年

楚子成章华之台昭公如楚

晋侯问士文伯日食

晋侯有疾韩宣子问梦于子产

衞立灵公

八年

石言于晋

晋成虒祁之宫诸侯有贰心【系十三年】大搜于红

九年

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

晋荀盈卒晋侯饮酒乐

筑郎囿

十年

平子伐莒始用人于亳社

宋平公卒

十一年

单成公卒

十二年

齐衞郑如晋朝嗣君

南蒯以费叛

十三年

楚杀鬭成然

平王使枝如子躬聘于郑

叔向制刑不隐于亲

晋灭鼓

呉灭州来

十五年

禘于武公叔弓卒

楚费无极害朝呉在蔡

穆后崩景王求彞器于晋

十六年

楚取蛮氏

齐侯伐徐赂以鼎而还

晋韩起聘郑求环

昭公至自晋

郑大旱

十七年

小邾穆公来朝

剡子来朝

晋灭陆浑氏

星孛于大辰宋衞陈郑皆火

十九年

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

呉用伍贠之谋楚始病

齐师入纪

郑大水

二十年

宋华向之乱

衞齐豹北宫喜禇师圃公子朝之乱

齐侯疥晏子言修德而可

齐侯田晏子论和同

子产古之遗爱

二十一年

天王将铸无射

蔡侯奔楚

鲁以十一牢礼晋士鞅

叔輙哭日食

二十二年

王子朝之乱

二十三年

邾人城翼还武城人取邾师

二十四年

日有食之

二十五年

宋逐右师

季氏逐昭公

赵简子问礼

楚子常欲立子西

二十六年

齐侯欲禳彗星

晏子论礼可以为国

二十七年

楚子常灭却氏

二十八年

晋灭邾氏羊舌氏

二十九年

龙见于绛郊

晋范中行之乱

三十一年

邾黒肱以滥来奔

三十二年

越灭呉

定公

二年

邾庄公卞急而好洁

四年

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长衞侯于盟

郑子大叔卒

五年

鲁阳虎之乱

八年

定公侵齐门于阳州

鲁始尚羔

衞叛晋

郑驷歂用邓析竹刑

十年

齐人归郓驩阴之田

宋宠向魋

十二年

衞公孟彄伐曹

鲁堕三都

十三年

衞逐公叔氏

十四年

衞蒯瞆辄争国

十五年

邾隐公来朝

哀公

三年

桓僖灾

季孙有疾命正常以后事

五年

齐阳生弑荼

郑驷秦富而侈

六年

楚灭陈

七年

鲁伐邾呉齐伐鲁

宋灭曹

九年

郑围宋取邑大败晋卜救郑

十一年

陈辕颇出奔郑

衞太叔疾出奔宋

季孙用田赋

十二年

昭夫人孟子卒

十四年

西狩获麟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

陈常弑简公

宋桓魋之乱

成叛

十六年

孔丘卒

楚白公之乱

十八年

楚公孙宁败巴师

二十一年

越人始来

二十三年

宋景曹卒

晋伐齐

二十四年

哀公如越

二十六年

宋立昭公

二十七年

越子盟于平阳

晋荀瑶伐郑

【臣】等谨案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宋章冲撰冲字茂深叶梦得之壻淳熙中尝知台州是书用史家记事之例初别六家后归二体编年纪传相辅而行至宋孝宗时袁枢剏纪事本末使一事自具首尾循览易明遂于二体之外别为门径左传随经事体本编年又加以先经后经错经诸例端绪弥为纷繁读者猝难融贯冲作是书一如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之体联贯排比使一事自为起讫虽无闗经义而颇便检寻自冲以后编録左氏书者或以国分或以人分或以事分凡数十家而未已虽体例小殊其源皆自冲发也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七 至和元年(甲午,1054)·李焘
  卷下·刘餗
  东林列传卷一·陈鼎
  名山藏卷之五十三·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崔群传·刘昫
  赵良嗣传·脱脱
  自序·钱穆
  卷第十六·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卷第廿九·太安万侣
  贝润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三 释灵一 仰咏远公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鉢帽絶朝宗簪裾翻拜伏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七十·柯劭忞

      郭汝梅 张炳 袁裕 孟祺 王庭玉 刘好礼 李元 张础 陈元凯 许楫 孙显 王显祖   郭汝梅,字和卿,大都漷阴人。金末,大兵陷漷阴,屠之。汝梅方七岁,其父琪,祷于神,原佑此儿,使宗嗣不绝。及滦河,琪力不能负,欲弃之。遇赤犊,乘以

  • 卷一百四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六 ∷起强圉作噩十月,尽屠维大渊献四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四年金大定十七年   冬,十月,戊辰,金州副都统制李思齐请官军择有才略智勇人,不次升擢,帝

  • 卷之五百八十六·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春正月。丁亥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内记  ○遣官祭太庙后殿。照例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内记  ○诣大高

  • 昭忠录·佚名

    ○田遂忠义总管李实凤州知州张度凤州通判张叔寅凤州教授绍定辛卯三月十三日,元兵自兴元府边面乘巫关入境,十八日,闯凤州,至马领堡,忠义总管田遂以兵二千驻堡,鏖战数日,援绝死之。四月二十七日,城陷,知州李实、通判张度、教授

  • 李业兴传·魏收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祖父李虬,父玄纪,都因儒学渊博被推举为孝廉。玄纪死于金乡令任上。李兴业少年时代就很忠直,潜心学习,负书从师,不怕辛苦。精研经书章句,爱看奇闻异说。稍晚在赵、魏之间师事徐遵明。当时有渔陽人鲜于灵馥

  • 曾巩传·脱脱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幼小时就机智敏锐,如几百字的文章,一读过就能背诵下来。在十二岁时,试做《六论》,提笔就写出来了,而且文辞十分壮美。到二十岁时,已经名闻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后大为赞赏,对他的才能表示十

  • 叶宗人传·张廷玉

    叶宗人,字宗行,松江府华亭人。永乐年间,尚书夏原吉在东南地区治水,宗人上书请疏浚范家港,引浦水入海,禁止沿海居民筑坝阻遏其流。成祖命他到原吉那里效力。竣工后,由于夏原吉的荐举而授钱塘知县。钱塘县为浙江省会所在地,徭役

  • 九守第五十五·管仲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右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右主明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 论语拾遗全文·苏辙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其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恨不得一质之子瞻也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

  • 程氏经说卷七·佚名

    论语説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説也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可乐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孝弟顺德也故不犯上岂复有逆

  • 洪范明义卷末·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洪范再定今文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隂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彛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彛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彛伦攸

  • 目录·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五礼通考目録    礼类五【通礼之属】卷首礼经作述源流歴代礼制沿革卷一吉礼一  圜丘祀天郊名义四代郊正祭四代告祭卷二吉礼二  圜丘祀天郊坛配帝日月从祀卷三吉礼三  圜丘祀天玉

  • 还·佚名

    ——赞美男子汉【原文】子之还兮①,遭我乎狱之间兮②。并驱从两肩兮③,揖我谓我儇兮④。子之茂兮⑤,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6),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7),遭我乎峱之阳兮(8)。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

  • 卷八十四·佚名

    △无尽伏藏会第二十之二复次电得。菩萨成就如是智已,於诸众生根行意乐。善巧了知。若见多贪众生。为欲调伏疗其病故。示同凡夫现受诸欲。具有妻子家业资生,犹如莲花而不染著。有诸众生痴无智慧。不知菩萨善巧方便而作是

  • 卷三十二·佚名

    △二商奉食品下尔时世尊,从羊子种树林起已,安庠渐至一树林下。彼树林名差梨尼迦(隋言出乳汁林)。到彼林已,结加趺坐。经於七日。为欲受彼解脱乐故。尔时世尊,经七日後。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如是世尊,经七七日。以三昧力。相

  • 愚谷集·李舜臣

    明代诗文别集。李舜臣(字茂钦,号愚谷)著。初刻于隆庆年间,凡10卷。诗为4卷,卷1为《部署稿》,卷2为《金陵稿》,卷3为《江西稿》,卷4为《归田稿》。卷5至卷10皆是其所著各类杂文。前有王世贞、孔天允2序。《四库全书》

  • 穷鬼传·戴名世

    戴名世著。见《南山集》,收于《清代散文选注》。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时作者以教书餬口,生活困顿,遂写此文以抒不平之气。唐代韩愈曾作杂文《送穷文》以抒愤。此文进一步发挥为穷鬼作传。开头写曾依附于韩愈的穷鬼,九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