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生之最后(2) 第五章 荐亡等事

七七日内,欲延僧众荐亡,以念佛为主。若诵经、拜忏、焰口、水陆等事,虽有不可思议功德,然现今僧众视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实益。《印光法师文钞》中屡斥诫之,谓其惟属场面,徒作虚套。若专念佛,则人人能念,最为切实,能获莫大之利矣。

如请僧众念佛时,家族亦应随念。但女众宜在自室或布帐之内,免生讥议。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能广大,而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

开吊时,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出丧仪文,切勿铺张。毋图生者好看,应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后,亦应常行追荐以尽孝思。莲池大师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仪四·刘昫
  卷四十六 漢紀三十八·司马光
  第二十一回 东略无功全军归国 北荒尽服群酋入朝·蔡东藩
  第六十回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十八·佚名
  一百十六 曹寅奏陈米价并呈晴雨录摺·佚名
  卷六十六中下·郝经
  卷五十五·佚名
  补编二·佚名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陆子隆传·姚思廉
  梁潜传·张廷玉
  第十四章 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李宗仁
  卷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佚名

    (冲末扮宋江引偻儸上)(宋江词云)只因误杀阎婆惜,逃出郓州城,占下了八百里梁山泊,搭造起百十座水兵营,忠义堂高搠杏黄旗一面,上写着“替天行道宋公明”。聚义的三十六个英雄汉,那一个不应天上恶魔星。绣衲袄千重花艳,茜红巾万

  • 卷二十一 本纪二十一·赵尔巽

      ◎穆宗本纪一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讳载淳,文宗长子,母孝钦显皇后那拉氏,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储秀宫。   十一年,就学,编修李鸿藻授读。七月,文宗不豫,壬寅,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丁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恭顺侯吴继爵祭 裕陵○戊辰清明莭遣恭顺侯吴继爵广宁伯刘允中清平伯吴家彦玉田伯蒋荣分祭 八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指挥同知王极祭 孝洁皇后各陵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一月戊午朔礼部以吏部郎中倪斯蕙等与御史何淳之胡鹗等互争班次覆议国初之制专准品级永乐以后兼隆侍从隆庆初年本部题准事例科道自为一等列于部属之先自 皇上登极以来常朝班次四班先六科而吏部郎中等官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己巳朔经略尚书郑雒言顷者狭西督臣缺以臣权理总督事务伏念狭西三边延袤万里素称重镇款虏以来上下因循边事大坏虏志日骄譬之颓坏之墙非一木可支臣欲往甘肃则洮河难顾欲驱流寇则套虏难防恐四夷闻之谓臣

  • 一四二二 左都御史纪昀奏查《性理大全》错误请旨换写分赔折·佚名

    一四二二 左都御史纪昀奏查《性理大全》错误请旨换写分赔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臣纪昀跪奏,为错误官书难于改补,请旨换写分赔事。伏查《性理大全》一书,乃明永乐中胡广等奉勅所撰。臣等奏定缮写,原以明刻旧本送殿,现

  • 王予可传·脱脱

    王予可,字南云,是河东吉州人。他的父亲本来是一名军校,所以予可也曾经在军队注册。王予可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大病一场后忽然发狂,时间长了能拿起笔写诗文,并且说些世外的恍恍惚惚、令人费解的事。南渡以后,他家居住在上蔡、遂

  • 齐荣显传·宋濂

    齐荣显,字仁卿,聊城人。父齐旺,为金朝同知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荣显自幼聪明,童年时与一些儿童游戏,划地为战场,他端坐指挥,各按阵式行动。九岁,代父为千户,佩金符,随其舅严实归顺蒙古,屡立战功。攻濠州时,荣显直逼城下,所向披靡,主

  • 附录四·孙中山

    敬启者:蒙惠赐以关于如何以国际共同组织使用战时所产洋溢之制造能力,而开发中国最大宝藏之<有>兴味之计划,不胜感谢。虽在此计划亦有与相附丽之实际困难,稍须顾虑,而以其所造之深与其带有现代精神之活气,使我不禁为最高之代

  • 三传辨疑卷十六·程端学

      襄公  十有七年宋人伐陈  左氏曰宋庄朝伐陈获司徒卬卑宋也  获司徒春秋当书今不书传妄也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左氏曰取重丘  取邑必书今不书传妄也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髙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左氏曰

  • 序·李光坡

    禮記述註序諸經註疏共最禮記朱子教學者看註看疏自好然文字浩汗班史謂說五字之文至二三萬言者盖漢唐講師之體爾也又與諸經連部合梓價重匹士家不能皆有即有而讀之亦何得於制舉故是書不講殆千年矣宋末有陳氏集說學者喜其

  • 重刑令第十三·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以重刑来维护战场纪律的问题。它主张对战败、投降、临阵脱逃等行为处以重刑,以达到&ldquo;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rdquo;的目的。反映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只有靠酷刑来驱使人民从事战争。67、将自千人以上,有战

  • 续高僧传卷第一·道宣

      译经篇初 本传六人 附见二十七人。   梁扬都正观寺扶南沙门僧伽婆罗传一(曼陀罗 木道贤 僧法 道命)   梁扬都庄严寺金陵沙门释宝唱传二(梁武帝 僧朗 梁简文 僧昭)   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宗喀巴

    中士道希求解脱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如是随念当死及思死后堕恶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发起共下士之意乐及发共中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深极编小参掉拂子云古人道道不虚行遇缘则应理无二致去住因时昔四祖补衲此山后人因成丛社去去实不去今日山僧承众护法之请曳杖到来来来实不来拈拄杖卓一下云久

  •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太上洞玄灵宝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敦煌唐抄本(P2454号),题作《太上洞玄

  •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佚名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与《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