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纪
文皇帝名昭,字子上,是景帝司马师的同母弟。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封为新城乡侯。正始初年(240),为洛陽典农中郎将。当时正值魏明帝大兴奢侈之风以后,文帝免除苛捐杂税,不误农时,百姓大为喜悦。后转为散骑常侍。
大将军曹爽伐蜀时,以文帝为征蜀将军,作为夏侯玄的副手,率军出骆谷,驻扎在兴势。蜀将王林夜间偷袭文帝军营,文帝坚持按兵不动。王林终于退走,文帝对夏侯玄说:“费礻韦占据险要之地而固守,我军前进得不到作战的机会,攻坚而不能下,应赶快撤退,以后再作打算。”曹爽等引军撤退,费礻韦果然率兵急奔三岭,截我归路,魏军夺得险道才得通过。回到京都,拜为议郎。杀曹爽时,文帝率众保卫二宫,因功增加封邑一千户。
蜀将姜维侵扰陇右一带,征西将军郭淮从长安出发抗拒蜀军,文帝晋位为安西将军、持节,屯兵关中,调度诸军。郭淮在麴攻打姜维别将句安,长期不能决胜负。文帝即进军占据长城,南向骆谷设置疑兵。姜维害怕,退保南郑,句安的军队断绝后援,率众投降。文帝转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
魏大军讨伐王腸时,文帝都督淮北诸军事,率军会师于项。增加封邑三百户,赐给金印紫绶。不久又晋号都督,统率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伐吴,战于东关。胡遵、诸葛诞军大败,文帝因此削去侯爵。
蜀将姜维又侵扰陇右,扬言要攻狄道。天子以文帝任征西将军,驻军长安。雍州刺史陈泰想走在蜀军前面占据狄道,文帝说:“姜维攻羌人收取了他们的人质,屯聚粮食,建造粮仓,而又转道至此,正是想完成征服塞外诸羌的工作,为后年攻魏作准备。若真的要攻狄道,怎肯事先泄露,让外人知道?今扬言进攻,正是准备回师。”姜维果然烧了营垒而离去。遇上新平羌胡叛乱,文帝率军将他们击破,随即在灵州陈兵示威,北边胡虏被震慑,原来叛变的又来投降了。文帝因这次军功,又封为新城乡侯。
高贵乡公立为天子,文帝参与谋划定策,晋封为高都侯,增加封邑二千户。
毋丘俭、文钦叛乱时,大军东征,文帝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陽。
景帝病重时,文帝自京都到许昌省问,拜为卫将军。景帝死,天子命文帝镇守许昌,命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文帝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自己率军回京。到洛陽后,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带剑穿履上殿。文帝坚意辞让不受。
甘露元年(256)春正月,加大都督职衔,奏事不提自己的名字。夏六月,晋封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晋号为大都督,带剑穿履上殿。又辞让不受。秋八月十六日,加赐黄钺,增加封邑三县。
二年夏五月初一,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了扬州刺史乐纟林,占据淮南叛乱,送儿子诸葛靓作人质请求吴国援救。议论此事的人请求立即讨伐叛军,文帝说:“诸葛诞认为毋丘俭举事轻率急速而导致失败,今天他必然外连吴寇,这样一来,叛变的规模大而行动迟缓。我可以与四方将领联合起来,以全胜之策来制服他。”于是向天子上表说:“昔日黥布叛逆,汉高祖亲征;隗嚣违抗,光武帝西伐;烈祖明皇帝多次御驾亲征,都是为了振奋士气,耀武扬威。陛下应暂时亲临军旅,使将士得以借助天威。今讨贼诸军约五十万,以众击寡,没有不胜的。”
秋七月,护卫着天子与皇后一起东征,征发青、徐、荆、豫四州兵马,并从关中分部分军队,共同会师淮北。大军至项,让廷尉何桢持符节出使淮南,劝慰叛军将士,申明朝廷逆诛赏顺的政策,初五,文帝进军丘头。吴国使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余人来救诸葛诞,魏诸将迎击,不能抵御。将军李广临敌畏缩不前,泰山太守常时声称有疾不出兵,都斩首示众。
八月,吴将朱异率兵万余人,将辎重留在都陆,军队轻装到黎浆。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抗拒朱异军,朱异退走。泰山太守胡烈用奇兵袭击都陆,烧毁朱异的粮草辎重,石苞、州泰又进击朱异,大破其军。朱异残兵饥饿无粮,吃葛叶而逃窜,吴人杀了朱异。文帝说:“朱异不能到达寿春,不是他自己的罪过,而吴人杀了他,只不过是向据守寿春的诸葛诞道歉,坚定他的意志,使他还指望救兵的到来。如不这样,诸葛诞就会突围,拼命于一旦。或者认为我大军不能持久,他们就会节省粮食,坚持下去,等待其他变故发生。预料吴贼的出路,不会超出以上三种选择。如今我们应当采取多种行动,扰乱他们的视听,防备他们窜逃,这是取胜之计。”因而命令军队完成包围圈,遣送一些老弱残兵到淮北就地取食,前线士兵每人发给三升大豆。文钦听说这种情况,果然十分高兴。文帝更让士兵装作饥饿瘦弱的样子给贼军看,又放出很多间谍到贼军,扬言吴国救兵就要来到。诸葛诞等就让士兵放宽标准,尽情吃喝,城中粮食很快短缺起来。石苞、王基都请求进攻,文帝说:“诸葛诞图谋叛逆,并非一朝一夕,屯聚粮食,完善城池守具,自认为足以占据淮南。文钦与诸葛诞同恶相济,必不会随便突围出走。今若紧急攻城,必然损伤我方兵力。如外面援军突然到来,内外受敌,那是很危险的做法。如今三个叛贼同在一个孤城之中,天意或许会让他们同时灭亡。我们应从长远计议,制服他们,只须三面包围,坚守阵地。若贼救兵从陆路来,军粮必少,我们用游兵轻骑断绝其粮草运输,救兵可不战而破。外贼已破,文钦等必然束手就擒了。”全怿的母亲是孙权的女儿,在吴获罪,全端哥哥的儿子全..、全仪护卫其母投奔魏军。全仪兄全静当时在寿春,文帝用钟会的计谋,代全..、全仪写信劝全静投降,全静兄弟五人率领部下来降。城中大为恐慌。
三年春正月初七,诸葛诞、文钦等出来攻击围城军,被诸军击退。当初,诸葛诞与文钦内部不和,到紧急的时候,二人相互猜疑。遇到文钦计议军事时与诸葛诞的意见相抵触,诸葛诞便亲手杀了文钦。文钦之子文鸯进攻诸葛诞,不能取胜,跳下城墙投降魏军,魏任他为将军,封为侯,并让他绕城喊话劝降。文帝看到城上守军持弓而不发箭,对诸将说:“可以攻城了。”
二月二十日,魏军攻城,当天城被攻破,杀了诸葛诞,夷灭三族。吴将唐咨、孙曼、孙弥、徐韶等都率部下投降,文帝上表给他们加封爵,士卒饥饿有病的,供给粮食医药。有人说吴兵必然不肯为我们效力,请求把他们活埋了。文帝说:“放他们回去,才显出中国人的宽宏大度。”后来将他们迁徙到三河。
夏四月,回到京师,魏帝把丘头改为武丘,以纪念自己的武功。
五月,天子封文帝为晋公,封地包括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和司州的河东、平陽,共八郡,地方七百里,加九锡,晋位相国,晋国府中置官司。文帝九次辞让,天子才同意了。于是增加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列侯。
秋七月,文帝上奏录用前世名臣元勋之子孙,量才任职。
四年夏六月,将荆州分为两部分,置二都督,王基镇守新野,州泰镇守襄陽。使石苞都督扬州,陈骞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均监青州诸军事。
景元元年(260)夏四月,天子又命文帝接受以前所封的爵位,文帝又辞让不受。天子认为文帝三世作宰辅,国家政事天子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忧虑被废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废黜文帝。
五月初六夜里,使冗从仆射李昭等在陵云台布署甲士,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从怀中取出用黄素写成的诏书给他们看,让他们戒严到天亮。王沈、王业急速将此事告知文帝,文帝召护军贾充等作戒备。天子知道事情泄露,率领左右进攻文帝所在的丞相府,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騷动抵抗者灭族。丞相府中的兵将都不敢迎战,贾充呵斥诸将说:“主公平时养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啊!”太子舍人成济拿起戈向天子车驾进攻,刺中天子,戈刃从背上穿出,天子死于车中。
文帝召集百官商议事变的原委,仆射陈泰不到。文帝派遣其舅荀岂页用车子把他请来,文帝又将他请到一个幽静的房间,对他说:“玄伯,现在天下人是怎样看待我呢?”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谢意。”文帝说:“卿再想一想退一步的办法。”陈泰说:“我只有此上策,未有其次。”于是文帝归罪于成济而把他斩了。太后下令说:“汉代昌邑王因罪废为庶人,此儿也应用庶人礼安葬,使内外人都知道他的行径。”文帝又杀尚书王经,认为他和自己不一心。
二十六日,文帝向太后上奏说:“故高贵乡公率领护驾士卒,拔刀鸣鼓冲向臣的住处,臣怕双方交兵,即命令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人,违令者以军法处置。骑督成亻卒之弟太子舍人成济进入兵阵,伤害高贵乡公以致丧命。我听说做人臣的应当守人臣的节义,至死也不能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能躲避祸难。那次变故突然发生,灾祸像机关发动一样迅速到来,臣的确想舍弃此身,等待一死,听候天子裁决。然臣考虑到这次变故的谋划,意在危害太后,倾覆社稷宗庙。臣枉充宰辅之位,有安定国家的义务,即连续发命,不得迫近天子辇车。而成济私自闯入兵阵,以致发生这样的大事故,臣悲哀痛恨,五脏摧裂。成济违犯国家法纪,死不足以抵其罪,应逮捕成济家属,交付廷尉治罪。”太后听了这个意见,诛灭了成济三族。与公卿们商议,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
六月,改年号为景元。初四,天子晋文帝为相国,封为晋公,增封邑十郡,加九锡,同族子弟中未封侯者都封为亭侯,赐钱一千万,帛一万匹,文帝坚决辞让,才没有施行。
冬十一月,吴吉陽督萧慎送书信给镇东将军石苞诈降,请求石苞出兵接应。文帝知道是诈降,使石苞表面上准备迎接,而暗地严加戒备。
景元二年秋八月甲寅这天,天子使太尉高柔授予文帝相国印绶,使司空郑冲送晋公代表封国的茅土,加九锡,文帝坚决辞让不受。
三年夏四月,肃慎国来献木苦矢、石纈、弓甲、貂皮等,天子命令将这些贡物送给大将军府。
四年春二月十一日,天子又命文帝接受以前的封赏,文帝坚决辞让。
三月,天子下诏让大将军府增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舍人十人。
这年夏天,文帝准备伐蜀,与众人商量说:“自在寿春平定叛乱以来,士兵已经六年没有战事,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大略计算一下,造战船,开水道,得用千余万个工日,这就要十万人一百几十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发生疾疫。当今应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这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容易了。蜀战士据统计有九万,驻守成都及守备后方诸郡的不下四万,余下的不过五万。如今将姜维拖在沓中,使他不能东顾,然后大军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击汉中。蜀军若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隔绝。我们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散兵占据村野,剑阁无暇守其险,关头无自保之力。以刘禅之昏庸,外面边城陷落,内部士女震惊,其灭亡是可以预料的。”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尚无祸乱之机可乘,屡次提出不同意见。文帝感到忧虑,派主簿师纂到邓艾军作司马,寻找机会劝说,邓艾这才奉命。于是征发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从狄道到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从祁山出发驻军武街,断绝姜维的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从骆谷进攻汉中。
秋八月,大军从洛陽出发,大赏将士,列阵誓师。将军邓敦提出蜀不可伐,文帝将他斩首示众。
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进军甘松。钟会所率军队分为二队,一队由李辅率领,经过斜谷,将蜀将王含包围于乐城,又使部将易恺在汉城进攻蒋斌。钟会率一队直指陽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讯后率军退回,王颀追击姜维,在强川打败蜀军。姜维与张翼、廖化合并共守剑阁,钟会进攻剑阁。
冬十月,因各路军频繁报捷,天子下诏重申以前封赏之意,陈列文帝功德,以春秋晋故地十郡方七百里封文帝为晋公,晋位为相国,加九锡(诏文略)。公卿将校都到大将军府宣旨祝贺,文帝又以礼辞让。
司空郑冲率群官劝文帝接受封爵,说:“我们恭敬地看到封赐您的诏书,又听说明公您又坚决辞让,我郑冲及群官对您怀着赤诚之心,想向您说说浅陋的想法,我们认为,圣王制定封赐制度,百代以后,还是这样执行,褒扬有德之士,封赏有功之人,自古及今都是如此,昔日的伊尹,不过是有莘氏陪嫁女儿的臣仆,一旦辅助成汤建功立业,于是被称为贤相代号的阿衡。周公凭借文王武王建立的功业,辅助成王,尚且受封于曲阜,据有龟蒙一带的土地。吕尚不过是石番溪的渔夫,一朝作了周的统帅,便被封在营丘。从那以后,功薄而赏厚者,多得无法计算,然而贤哲之士,还是认为这些人物是值得称道的。况且自明公先父故相国以来,世代都有美德,辅助魏室,安定天下,朝无恶政,民无谤言。以前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皆望风震服,羌戎奔向内地,归附中原,东边平定诸葛诞的叛乱,战胜敌人而我军完整无损。擒获阖闾之将,俘虏轻骑锐师以万万计,德威达到南海,英名震慑三越,天下康宁,无苛政奸人。因而时俗畏威怀德,东夷献舞。故圣上考查古今典礼旧章,开国封邑,立都太原。明公应奉圣上旨意,受此大福,顺应天意人心。功勋如日月光照宇宙,封国赐爵理应如巍巍斑山,永世不移。这样才能内外协调,不违背典章事理。如此则今后从事征伐,可不战而胜,扫除东吴,望祀岷山,西平巴蜀。进而回师停车,指挥天下,远方夷狄无不归服,中原臣民无不肃整。令大魏之德盛于唐尧虞舜,明公之勋,超过齐桓晋文。然后学习文伯归隐于沧海,效法许由退居于箕山,这岂不是盛大的举动!最公最平,谁可与相比,何必用心于细小的谦让之礼呢。”文帝这才接受天子封赐之命。
十一月,邓艾率万余人从陰平越过绝险的大山进至江油,在绵竹大破蜀军,杀了诸葛瞻,首级传往京师。又进军雒县,蜀主刘禅投降。天子命晋公以相国身份统摄朝政,于是送上新职符节,去掉侍中、大都督、录尚书的称号。文帝上表让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钟会暗地谋划叛逆,因而秘密派使者诬陷邓艾。
咸熙元年(264)春正月,用运囚犯的槛车召邓艾入京。初四,文帝奉天子之命西征,驻军长安。当时,魏诸侯都在邺城,命从事中郎山涛兼管军司事,镇守邺城,派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守汉中。不久钟会在蜀中谋反,监军卫馞、右将军胡烈攻钟会,并杀了他。
当初,钟会将要伐蜀,西曹属邵悌对文帝说:“钟会很难让人放心,不能使他伐蜀。”文帝笑道:“取蜀易如反掌,而众人都说不可,只有钟会与我意见一致。灭蜀之后,中原将士人人思归,蜀之遗民尚有恐惧之心,钟会即使有叛逆之心,也不会实现的。”事情最后果如文帝所料。
丙辰这天,文帝从长安回到京师。
三月十九日,天子将文帝的爵位晋升为王,增加封地,连以前所封共二十郡。
夏五月二十四日,天子追加舞陽宣文侯司马懿为晋宣王,舞陽忠武侯司马师为晋景王。
秋七月二十五日,文帝上奏请司空荀岂页定礼仪,中护军贾充修正法律,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太保郑冲总揽裁决。开始建立五等爵。
冬十月初一,文帝上奏让相国参军吴人徐劭、散骑常侍水曹属孙..出使吴国,向孙皓说明平蜀之事,并送去马锦等礼物,以显魏的国威和对吴的关怀。二十日,天子命中抚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世子。
二年春二月十九日,朐月忍县献灵龟,天子送给相府。
夏四月,孙皓使纪陟来聘问,并献上地方特产。
五月,天子命文帝可以像天子一样在冠冕上悬挂十二个玉串,可以树天子的旌旗,出入设警戒,清道路,乘坐金根车,驾六匹马,备不同季节的五种副车,出行时以旄头云罕旗作引导,乐舞用八佾,设钟架,四面悬挂乐器,地位超过天子之父燕王曹宇。晋王王妃晋为王后,世子晋为太子,王女王孙爵位称号都按天子的礼仪。各种繁法苛政及不便于时人的礼仪,文帝都上奏加以废除。晋国设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
秋八月初九,文帝死于殿堂,终年五十五岁。
九月二十二日,葬于崇陽陵,谥号为文王,武帝司马炎受禅即位后,追尊号为文皇帝,庙号为太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魏收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二·项笃寿 第三十五卷明万历(一)·缪荃孙 卷二十七·高士奇 绎史卷一百三十九·马骕 二三 新生·周作人 褚该传·令狐德棻 邢邵传·李延寿 王周传·薛居正 黄彬传·张廷玉 周诒春·周诒春 方伯梁·周诒春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