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日用传

崔日用,是滑州灵昌人,参加科试考中进士,任芮城尉。大足元年(701),武后临幸长安,路过陕州,陕州刺史宗楚客将供应膳食之事交给崔日用,崔日用供应极为丰厚,且说奉宗楚客之命,遍馈随从。宗楚客知道后大加赞赏,极力荐举他,得以提升为新丰尉,不久,又升为监察御史。暗中依附安乐公主,得到迁升。

神龙年间,秘书监郑普思将女儿送进后宫,崔日用揭发他送女的阴谋。中宗起初不相信,崔日用在廷上恳切争辩,郑普思终究被判罪。当时武家人如武三思、武延秀及宗楚客互相勾结,权宠极盛,崔日用也对他们讨好巴结,很快就升任兵部侍郎。一次在内殿参与宴饮,饮到兴浓时,崔日用起身跳《回波舞》佐酒。舞后向皇帝求任学士职,当即得诏书兼修文馆学士。

皇帝驾崩,韦后专政。崔日用害怕祸患会牵连到自己头上,就借僧人普润、道士王晔的引见,私下去谒见临淄王(后来的玄宗)投靠,且参与商议大事。临淄王说“:如今打算举大事,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解除我亲人的灾祸。”崔日用说“:此举您的孝心感动天地,一定能成功。望能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否则,可能生变。”及至讨平了韦氏,当天晚上就使崔日用暂时主持雍州长史的事。后来论功授官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参与研究军国大事,封爵齐国公,赐实封户二百。后来,与中书侍郎薛稷相互争吵,停止他参政,出任婺州长史。后来,历任扬州、汴州、兖州刺史。

又任荆州长史,入奏献计:“太平公主阴谋叛逆,已露出迹象。陛下以往在东宫府时,想要声讨有罪,还是身为子、为臣,需要与有力者合计。现在已经据有大位,只要下一道制书,就能定大事了。”皇帝说:“事实虽然如此,但怕惊动太上皇,怎么办?”崔日用说:“臣听说天子之孝与百姓之孝是不同的。百姓的孝,只要恭顺地听命父母;天子之孝,那就在于安定国家,发展社稷。假若听任奸邪之人发难而使大业亡弃,还能实行天子之孝吗?恳请先安定北军,然后收捕逆党。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到讨伐逆贼时,诏令崔日用暂任检校雍州长史。后因功加封二百户,升任吏部尚书。

皇帝过生日,崔日用选择《毛诗·大雅·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的《封禅书》献给皇帝,借这些诗文表达自己劝告之心。皇帝下诏书并赐衣裳一副,物五十段,以表示答谢。

后来,因哥哥犯罪而受连累,出任常州刺史。按例减削实封三百户,转任汝州刺史。开元七年(719),有诏令:“唐复国之时,崔日用参与了大事,功劳很大,不宜减封。恢复原实封二百户。”调任并州长史。不久死去,终年五十岁。并州人怀念他的恩惠,官吏百姓几百人都穿素服送丧。追赠吏部尚书,赐谥为“昭”。

再次追赠荆州大都督。

崔日用思维敏捷,口才超群。对于政事极为敏感,能把握时机,避祸取富贵。先天年后,又要求入朝为相,但未能成功。他曾对别人说:“我一生行事,都根据形势随时变动,不一定守住最初的想法。不过每次反思,都像芒刺在背一样地不安。”

儿子崔宗子,承袭封爵,也好学,为人宽厚严谨,有风致。与李白、杜甫等人以文章交友。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回 纳直言超迁张佚 信谶文怒斥桓谭·蔡东藩
  两汉刊误补遗卷四·吴仁杰
  ●卷下·李岳瑞
  ◎所谓“畜产业公会理事长”李振才·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纪昀
  宋献公宇文震传·令狐德棻
  陆瞨传·李延寿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职官一六·徐松
  钦定南廵盛典卷三十·高晋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李佳

    ○东坡词苏东坡词云:“架上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此亦寓言,无端致谤之喻。○山谷词黄山谷清平乐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 人境庐诗草·卷一·黄遵宪

    ○感怀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嘴,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上言三代隆,下言百世俟,中言今日乱,痛哭继流涕。摹写车战图,胼胝过百纸。手持《井田谱》,画地期一试。古人岂我欺,今昔奈势异。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知今,通情贵

  • 卷二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二 王栢 赤松即景 平生百虑懒尚有丘壑心佳哉二三友同盟时幽寻壮怀豁虚旷玄宫穷邃深时方酿薄暑万緑涨云岑新篁疑粉翠日影筛碎金痩筇扶野步羽扇揺清吟漱

  • 卷二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七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三十八首【哲宗元佑元年丙寅春自右史除中书舍人十月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一年中作】 送陈睦知潭州【别本作陈陆者讹

  • 目录·陈均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二九朝编年备要目録   编年类巻一太祖皇帝建隆元年建隆二年建隆三年干徳元年干徳二年干徳三年干徳四年巻二太祖皇帝干徳五年开寳元年开寳二年开寳三年开寳四年开寳五年开寳六年开寳七年

  • 第六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第六册 崇德元年三月二十日,兰磐守将喀尔喀玛、庆善及驻守岫岩二将,率兵二百,赴镇江至鹿岛沿海蹑踪,执获割芦苇者十一人,解交户部,发尚间堡九人,赏鲍承先二人。二十日,赴朝鲜英古尔岱、马富塔、尼堪及内外诸贝勒所遣之人还。

  • 续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傅察 忠肃公 字公晦献简公之从孙孟州济源人年十七以类试河北运司高荐试礼部以避亲别试复在高选初任青州法历永平淄川丞

  •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郝永娟译注【说明】《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

  • 伯牙琴 全文·邓牧

    见尧赋吴君自号渔隠,富春老儒也,以见尧名斋,予为赋之古有圣人作君作师,忧民之溺由巳之溺,忧民之饥由已之饥,故能治九年之昏垫,播艰食于烝黎,其徳泽所浸,如时雨之化,其功用所及,如春阳之熙。盖圣人在位,问之朝野,而朝野已不知。今也

  • 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二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赵氏曰任薛同姓之国在齐楚之间】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

  • 卷十七·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七宋 段昌武 撰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乐与贤也大【音泰】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董曰文王大统未集武王继伐方改定制度至成王然后治定功成传曰太平治之至也然则

  • 卷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楚灵王使椒举如晋求诸侯【四年】楚灵王使椒举求诸侯於晋当时晋平公怠惰溺於宴安无诸侯之志其臣亦无奋然有志为宏远规模楚灵王初欲求诸侯问於子产子产固已料之於先

  • 第1章 前言·孔子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一部关于伦理言论的著作,也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论语》善于通过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个性

  •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二]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胜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过世间法现住世间法。而不为彼世法所染。如实善知世间诸法随世间法。而不为世间法之所染。教化众生令离世间得世间法平等。行于世间而不坏世间法。尔

  • 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佚名

      归命遍法界  尘刹诸如来  化相奇特尊  最胜佛顶族  敬礼大悲者  持莲菩萨众  净除业障垢  广利诸有情  归依秘密主  金刚手藏王  从佛受坚牢  护持于一切  明尊大仙众  声闻缘觉支  

  •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茨威格

    本书中收录的是奥地利作家斯·茨威格短篇小说,茨威格初登文坛时,是以抒情诗人的面貌出现的,接着又进行戏剧创作。奥地利作家,不少是诗人、小说家兼剧作家,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和茨威格均是如此。早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已先

  • 淮关小志·冒广生

    本书为《淮安文献丛刻》丛书第三部,《淮安文献丛刻》有选择地点校出版淮安地方旧的府、州、县志,以及记述淮安历史上漕、河、盐、榷、驿等方面内容的专志、乡镇志、关志、山水志等。同时,对淮安地方的野史杂记、风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