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弘昭传(附冯繫传)

朱弘昭,太原人。年少时在明宗部下为客将,明宗即帝位,升为文思使。他和安重诲有矛盾,所以常常出使在外。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就以弘昭为副使。西川孟知祥杀监军李严,弘昭非常害怕,要求回京城,璋不许,开始猜忌他,弘昭更加开诚坦白待之不疑,璋很敬重他的为人。后来璋有军事,派弘昭入朝,弘昭才免一死。升任左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宣徽南院使、凤翔节度使。

孟知祥反,石敬瑭伐蜀,久而无功,明宗派安重诲督军。那时明宗与重诲已有距离。重诲走到凤翔,弘昭迎接,非常有礼貌,请重诲到家里,使妻妾服侍饮食。重诲觉得弘昭对自己感情深厚,酒喝得正畅快时说,承蒙天子厚恩以及谗言离间对自己的危险,说着哭了。弘昭立即上奏重诲的怨望,又秘密派人告知敬瑭,使他防备重诲。恰好敬瑭因粮草不济迅速烧营回军。重诲也因为谗言而被召回,路过凤翔,弘昭闭门不让他进去,重诲由此得罪死。枢密使范延光非常厌恶弘昭的为人,调他当左武卫上将军、宣徽南院使。后来又当山南东道节度使。

那时明宗已病,秦王从荣之祸很突然,唐各大臣都想引退以避祸。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日夕更替进见哭着要求离职,明宗发怒不肯答应。延寿使他的妻子兴平公主进宫帮他说,延光也请孟汉琼、王淑妃帮助说情,所以都得罢相而去。用弘昭、冯斌贝代替延寿、延光,弘昭进见说“:臣的才干不能胜任这样重要的职务。”明宗大声斥责说“:你们都不想在我跟前吗?我养你们有啥用?”弘昭害怕了,才开始办事。

冯斌贝也是太原人。父璋为明宗看守宫门。斌贝小时因聪明狡猾得到明宗的喜爱。明宗当节度使,用斌贝为进奏官。明宗即帝位,授客省使、宣徽北院使。历任河东、忠武节度使、三司使。

明宗病重,大臣很少进见,孟汉琼、王淑妃掌权,弘昭和斌贝掌机要,军国大事都由这四人决定。杀秦王立愍帝以后,更是自以为功劳大。所用多非其人,给事中陈繧,为人阴险多诡计,曾是梁张汉杰部下,又做郭崇韬部下,两人都败死,弘昭却用他当枢密直学士,多用他的计谋。那时,弘昭、斌贝派汉琼至魏召愍帝进京即帝位,留汉琼权知后事。第二年正月,汉琼请求入朝,弘昭、斌贝商议徙成德范延光代替汉琼,北京留守石敬瑭代替延光,凤翔潞王从珂代替敬瑭。三人都是唐的大臣,因汉琼的缘故,轻易调换地方,又不下制书,派遣使者监督他们上路,从珂因此而反叛。

从珂兵向东进发,愍帝大惊,派人召弘昭议事。弘昭对宾客穆延晖说“:主上召我急,将要归罪于我。我儿媳是你的女儿,快叫回去,不要跟着遭殃。”说罢拔剑大哭,想自杀,家人制止了。弘昭大叫说“:到穷途末路了!”于是自投井而死。安从进听说后,也把斌贝杀死在他家里,斌贝母刚死不久,母子尸体弃路旁,妻、子都被杀。斌贝有子三岁,他的故友张守素藏起来才得以免死。汉高祖即位,赠弘昭尚书令,斌贝中书令。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太宗十一王 世祖二子·姚思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二·杨仲良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九·张岱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第五十八卷 忠节 二·缪荃孙
  ·学政议·丁曰健
  卷五十九 张汤传 第二十九·班固
  李彻传·魏徵
  卷三百七·杨士奇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提要·余知古
  卷二百十五之四·雍正
  卷四十八·宋敏求
  第四十五章 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清中叶以下之变乱】·钱穆
  孙松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回 救爹娘燕玉登程·陈端生

    第三十三回救爹娘燕玉登程诗曰:平生雅操等松筠,遁迹云林似玉真。已托禅心归净界,还遭俗累涉嚣尘。千秋节孝全孤志,万里关山奋一身。救得椿萱俱释罪,香罗画扇缔前因。五月之中一卷收。因多他事便迟留。停毫一月功夫废,又值

  • 卷二·唐·蒋一葵

    李百药七岁能属文。父德林尝与其友陆、马元熙宴集,读徐陵文曰:“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琊之稻,”并不知其事。百药时侍立,进曰:“《传》称‘禹阝人藉稻’”。杜预注曰:“‘禹阝国在

  • 巻二十二·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二明 李攀龙 编唐七言絶句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呉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舟何处泊天涯一望防人肠寄韩鹏【李颀】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

  • 卷三百三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三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古梅吟藳一吴龙翰字式贤新安人咸淳元年领乡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宋亡不仕筑楼三层终日吟啸其中楼前有古梅一树即以自号晓发姑孰城鹃啼惊梦欹春枕花落

  • 丽则遗音巻二·杨维桢

    (元)杨维桢 撰禹穴会稽山为南镇见周职方至于今祀典不废人以不见禹贡为疑禹贡书治水起止自扬州止于震泽故会稽与淛河皆不登载禹穴在会稽山见皇览又见太史书人以塟衣冠为疑考帝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则禹穴在会稽

  • 巻三·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三宋 孙绍逺 编赠写真者赠写真者【白乐天】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赠写御容妙善师【苏子瞻】忆昔射防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紫衣中

  • 御选元诗卷三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八五言律诗四呉莱吉祥寺一昔逢寒食行吟采物华风生敲槛竹雨湿堕船花曲坞青龙树长滩白鹭沙回看江上水直去到吾家呉师道送友人秋风吹古道木叶堕征衣明月今宵缺孤云何处飞闗山行路恶文字赏音稀

  • 虚舟集巻二·王偁

    (明)王偁 撰○五言古诗游小雄涧壑有成阴岛变残雪流新吐溶溶偶寻一径微独与采樵同两崖湿花雾众窍吟天风云根濯苔发乱筱相冥蒙盘嵓折磴道似各冥搜穷石门忽中断旷望开烟丛萝雨泽毛髪松栝清心胸了然青洲霞照影寒潭空始知人

  • 卷九·连横

    度支志连横曰:台湾,天富之国也;官山府海,利尽东南。荷人得之,欲以掌握通商之霸权。顾其时地利未启,移民未多,归入不过十敷万盾,故犹仰东印度公司之津贴也。延平建宅,万众偕来,蓄锐待时,百事俱举。养兵之数,多至七十有二镇。使镇为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夏。四月。癸卯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马尔赛行礼。  ○乙巳议政大臣等议覆抚远大将军允禵疏言据都统延信等称准噶尔与青海之人联姻已经多年。大将军若领兵出口外、我兵所出之多寡

  • 卷五·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起庚子殷王盘庚元祀○止戊寅殷王纣三十有二祀】凡二百七十九年表例说【臣】之枢谨按是卷殷王小乙二十六祀古公亶父自豳迁岐改号曰周国势寖昌八百之

  •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吕思勉

    明朝是整个中国,被胡人陷没之后,把他恢复过来的。论理,对于北方的边防,应较历代格外注重。然而终明之世,只有太祖一朝,规模稍远。成祖时,虽兵出屡胜,而弃地实已甚多。从此以后,就更其不能振作了。明代的北方,是鞑靼、瓦剌,迭起称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经律异相 从第二十三卷尽第五十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三  瑰玮(上古回反毛诗传曰瑰石之美者次于玉也埤苍瑰玮珍琦也说文玫瑰也从玉形声字也或从坏经文作瑰误用非也考声瑰玮身材奇绝长大

  • 大般泥洹经卷第三·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四法品第八  佛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能为人说大般泥洹经。何等为四。能自专正。能正他人。能随问答。善解因缘。是为四法。自专正者。闻佛切教能随厌怖身毛皆竖。如佛所说宁

  • 道玄篇·王道渊

    元末明初全真道道士王道渊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全书分大道、玄极、赋命、明理、妙用、人物等五十五章。发挥老子学说,兼摄儒理佛法,阐论修身治世及长生久视之道。其说以大道为宗,谓大道无极,虚而无体,动而生物

  • 宝生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能得天眼清净;又有人耳闻此陀罗尼,并常忆念不断,则可证得菩提。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佚名

    梵名Mu^la -sarva^stiva^da-vinaya 。凡五十卷。属小乘律部经典。唐朝武后长安三年(703)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佛陀入灭后三百年初期,由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分出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所整编而成,系规定戒律之典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