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章 论中东战事以前各国经营东方情形

瓜分之事,西人言之既数十年,而至今未见实行。守旧之徒因不复信有是事,遂顽睡不醒,以至于今日。其势殆非刀锯加颈,鼎镬炙肤而不悟也。虽然,吾无怪其然,夫以泰西各国之力,加于中国,如以千钧之弩溃痈,苟其欲之,则何求而不得,而必蹉跎蹉跎,令中国保此残喘越数十载,不可谓非世界上之一大疑案也。欲解此疑案,所必当考察者有三事。

一曰各国之内情如何,二曰各国之视中国如何,三曰各国交涉之利害如何。

察此三事,则知瓜分之事所以迟迟至今者,盖别有所为,而非中国有可以抵拒瓜分之力,又非列国之无瓜分之志也。今得一一缕述之。

第一节 俄国于东方势力未充

今日地球之两雄国,曰英、曰俄。英俄之一举一动,全球安危治乱系焉,此五尺童子所共知,无待余言也。以故中国命脉,其十分之九系于两雄之手。《易》曰:“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俄人之势力未充,此我中国发奋自存之一线生路也。俄人受前皇大彼得之遗命,君臣上下,皆以席卷宇内、囊括四海为心。虽然,门户未开,羽翼未成,将西而出波罗的海,则德国之海军队厄之,入北海则与英国海峡之坚强无敌之舰队相接,虽欲纵横,有所不能焉。将南而出黑海,则打打尼儿之海峡,出入不能自由,欲自中亚细亚,经阿富汗、帕米尔而越印度,出大洋,今虽经营之,其成就尚远在数十年以后也。故俄罗斯者,战国之秦也。晋国扼崤函之天险,秦人以数世之经略,不能得志于中原。俄之所以垂涎于中国百数十年,而必迟之又久以待今日者,盖有故也。海道既不得志,不得不从事于陆运,乃不惜朘全国之膏血,以经营万里不毛之西伯利亚铁路,盖有所不得已也。故西伯利亚铁路一成,则中国之亡随之,此天下之公言也。虽然,铁路东方之车站在海参威,海参威虽为一佳港,然每年冰冻不开者五月。虽船舶可以出入,与铁路相连属,然一旦有事,日本握对马、津轻两海峡,俄人于海上权势终不能越雷池一步也。况于铁路竣工又尚须时日乎?此俄人东方势力未充之实情也。及得满洲全境铁路权后,而局面一大变;旅顺、大连湾既割后,而局面更一大变。

第二节 英国未能深知中国之内情

英人之外交,以雄略著名于地球久矣。其于中国,所重者在商务,故常欲我自存自保,非甚不得已,不欲共攫而裂之也。虽然,彼英人固非有所爱于中国也。中国之商权既已全归其手,与其瓜分后而争之于强国之市场,何如不瓜分而以孱国为外府乎?此英之宿志也。故其待中国也,初则以威迫之,继则以恩市之,彼梦梦者,以为英实德我(指中日以前言之),而不知皆为彼之私利也,故保全有利于彼则保全之,瓜分有利于彼则瓜分之,其政策因时而转移,不待言也。故欲知英人久不瓜分之故,当合英人前后之政策而通观之。

英人数十年来所行东方政策,一遵前相巴麻士当之成法。巴氏于六十五年前,以外务大臣,开五口,割香港,攻广州,皆其所主画。及咸丰十年之役,巴氏方为首相,一面与法国兴同盟军烧圆明园,一面派全权大臣,授以市恩之密计。故当时为城下盟,非惟不墟其国,且索偿之款为数极微。而又助以兵力,为之平内乱,其后又为借赫德以代理税务,为借琅威理以练海军,盖其手段之敏捷,转圜之奇妙,有非寻常人所能测者(当时有人在议院,倡论攻击其待中国之策前后矛盾。巴氏冷笑曰:“右手扑之,左手抚之,天下事孰有妙于此者哉!”阖院皆大笑)。盖欲恩威并济,买中国之欢心,使吾信之而不疑,爱之而不厌。因得以独力全握东方之商利,故数十年来,英人在中国商务,合欧洲列国,仅能当其三分之二,皆赖此也。而其所以布此政策者,冀中国之可以成立,可以自存也。冀中国军事之稍振,可协力以抵俄人之南下也。其故皆坐未深知中国腐败之内情,以为此庞大之睡狮,终有蹶起之一日也。而不知其一挫再挫,以至于今日。维新之望几绝,鱼烂之形久成,朽木粪墙,终难扶掖。故自中日战后,而局面一大变;自去年政变后,而局面更一大变。

第三节 各国互相猜忌惮于开战

迩来军备日精,而战事愈慎,保持平和,为泰西公共主义。以是之故外交上之关涉亦加慎焉。昔非洲硗瘠之地,欧人剖而食之,然因界务之故几生争端,况中国二万里膏腴之地,将为全地球之一大市场,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使俄人由中亚细亚南下东侵,则英人已得之利益将复失,法人于南方日辟疆土,则英之印度将危。英人属地扩充,则俄法咸所忧患。德人日日谋伸商权于中国,英之所大忌。英人日益跋扈垄断,亦德所深忧。譬如群虎,同搏一羊,未及朵颐,而必有先受其毙者,且争端一起,内乱乘之,全局沸腾,商务必大受其亏害。所得未可知,而所失已不赀,此西人所熟计也。故相持不下,持均势之策,相与暗中抵拒,彼荷兰、比利时、丁抹、瑞士、土耳其等弱小之国,得以自存于欧洲者,皆是赖也。故中国得偃然瘫卧于其间,历有年所,以至于今日也。及至英俄协商之议定,而局面又一大变。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张廷玉
  卷七·舒赫德
  序·夏树芳
  卷五十一·宋·蒋一葵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三·佚名
  六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曹宜奉佛到扬仍著伊往普陀安置摺·佚名
  ●第三卷 大赦 停勾·缪荃孙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范晔
  王继恩传·脱脱
  论科举·梁启超
  卷二十三·佚名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黄昇

    长短句始于唐盛于宋唐词具载花间集宋词多见于曽端伯所编而复雅一集又兼采唐宋迄于宣和之季凡四千三百余首吁亦备矣况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词词各有体知之而未见见之而未尽者不胜算也暇日裒集得数百家名之曰

  • 卷六·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六       休寜孙默编宋琬二乡亭词上莱阳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久矣乃人称其登临讌集之暇好为小词甫脱藁辄为好事袖去尚书红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

  • 卷六·本纪第六·成祖二·张廷玉

        ◎成祖二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乙酉,享太庙。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旧封。以北平为北京。癸巳,何定侯孟善镇辽东。丁酉,宋晟为平羌将

  • ●明朝小史卷十四 万历纪·吕毖

    ○三字经 帝为太子时方六岁,一日遇阁臣于御道西,召谓曰:先生良苦翊赞。辅臣顿首谢曰:愿殿下勤学。答曰:方读《三字经》。既而曰先生且休矣。 ○黄金对联 张居正秉钧时,威权赫奕,群臣极意卑谄。有丘岳由亚卿左迁藩参,尝以黄金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 谕礼部祷雪分命大臣诣各宫庙如例 大学士严嵩言自古帝王莫不以豫建太子为首务臣叨奉密对屡以为请 圣衷渊邃久未施行中外臣民引领颙望谓此大事置而不讲臣等何以辞其责请及开岁之首诹吉举行 上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正统十二年夏四月壬辰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升锦衣卫指挥佥事王琦为指挥同知○福建银场进去年课银一万三千四百两先是福建银课二万一千一百二十余两后遣户部侍郎焦宏踏勘回奏云约可办二万八千二百五十两至是

  • 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五十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灵王元年冬十一月葬简王郑师侵宋楚令也齐侯伐莱莱人赂之以索马牛皆百匹乃还春三月鲁侯之母姜氏薨夏四月郑伯薨谥曰成公子髠顽嗣晋师宋师卫师侵郑晋荀防防诸侯之大夫于戚以谋郑故鲁仲孙蔑请城虎牢以

  • 张孟兼传·张廷玉

    张孟兼,名丁,字孟兼,浦江人。参加修纂《元史》。史成,授国子监学录。历任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曾对太祖说“:当今天下文章,宋濂第一,其次是臣刘基,再次是孟兼。”太祖点头称是。孟兼性情傲慢,曾被罚服劳役。其后复官。太祖

  • 卷七十三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三之五 朱批王士俊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八日湖北廵抚【臣】王士俊谨 奏为恭报冬雪春晴米价平减事窃照湖北上年丰收麦苗遍野於十二月

  • 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注以乾侯至不得见晋侯故【疏】【注

  • 论语学案卷八·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下论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絶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陈去声从去声见贤遍反】问卫灵公问陈一

  • 卷一百八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六观象授时易革卦象?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歴明时【注歴数时防存乎变也虞氏翻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故君子以治歴明时也】程子曰革变

  • 田子方第二十一·刘文典

    〔释文〕以人名篇。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 〔疏〕姓田,名无择,字子方,魏之贤人也,文侯师也。文侯是毕万七世孙,武侯之父也。姓谿,名工,亦魏之贤人。 〔释文〕田子方李云;魏文侯师

  • 第六十八卷·佚名

    身念处品之五复次修行者。外身随顺观。过青水海。复有何等山海渚耶。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有大海。名曰清净。纵广五百由旬。海中有山。名光明鬘。高一百由旬。纵广三百由旬。白银所成。金华庄严。有莲华池。名曰善

  • 卷第九·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九 法语下 示谅禅人 东林门下无禅道佛法。无向上向下。无之乎者也。无得失胜负。虽聚衲子唯以金刚圈栗棘蓬。跳者不可着力跳。吞者不可着力吞。但退步冷地里蓦然体得如昼锦还乡。千人万人中一人半人

  • 云阳集·李祁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李祁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几种清抄本。卷首无序言。卷1为律赋、古律诗,卷2为律诗、绝句,卷3—5为序,卷6为序、记,卷7为记,

  •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谢金吾》。无名氏撰。旦本。剧写北宋枢密王钦若私通辽邦,为陷害镇守三关的杨景,派女婿谢金吾拆毁杨家清风无佞楼,并伤及佘太君。杨景闻讯偕焦赞私下三关,回家探母,因而中了王钦若奸计,为其所执。焦赞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