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大金集礼卷七

册太皇太妃 追封 杂録

册太皇太妃

天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尊册太皇太妃命特进宗睦特进宗厚充册使副左丞宗仪摄侍中参政刘麟摄中书令门下中书侍郎各二读册读宝官各一举册举宝官各二以三品四品官摄充太常博士通事舍人有正官外差内给事一礼直官一宝盝官十二册匣官十八命直学士刘长言撰册文礼部侍郎王竞书篆册宝二十一日拟禀行礼仪式并册宝等事准行外候二太后礼毕于太和殿发册册简用玉石为之条数合扣册文多寡用之其床匣亦随册之长短并红漆金镀银装钉绦网用红丝帕用梅红罗销金以云鳯为饰衬褥亦用素红罗表红绢里氊骨全宝以金为之纽【小大制度从宜制造】纽下钑水地四面钑云鳯捡斗并用银金镀宝盝并床并红漆金镀银装钉帕用梅红罗表红绢里销金以云鳯为饰衬褥亦用红罗表红绢里氊骨全【法物依前来制度】

其日质明应行事官帅弩手繖子门仗官于尚书省引导册宝进入内由萧墙东门至勤政殿东廊下幄次内权置礼直官引摄侍中中书令读举册宝官册宝床弩手繖子等并在东廊下于册宝幄次前立以俟礼直官又引册使副立于勤政殿门外东西相向立以俟皇帝即座卫官文武百寮起居讫分东西相向立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册使副入就册宝褥位稍西当中北向典仪曰再拜赞者丞传在位官皆再拜

典仪与赞者拟通事舍人充

侍中承防降自东阶诣册使前东北西向称有制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册使已下应在位官皆再拜侍中宣曰册元妃为太皇太妃公等奉玉册金宝展礼宣讫册使副再拜侍中退复位次引册使诣受册褥位立定又引中书令诣册使前东北西向立中书侍郎引册案立于中书令之右中书令跪取册授册使跪受讫兴置于案【举案者退立于后】册使中书令中书侍郎俱退复本班次引副使诣受宝褥位立定又引侍中诣副使前东北西向立门下侍郎引宝案立于侍中之右侍中跪取宝以授副使跪受讫兴置于案【举案者退立于后】副使侍中门下侍郎俱退复本班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使副以下应在位官皆再拜讫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册使押册副使押宝出引导如来仪宣徽使奏具官臣某言礼毕降座百官出发册讫册使副应行事官分引册宝至太皇太妃本宫外幄次内权置讫【册北宝南】内给事先入报请太皇太妃服防翟服【行礼甫近拟用常服】就座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册宝并使副及应行事官内给事俱入就殿庭前西阶下东向位册宝少置【册北宝南】使副及行事官立于其后少顷又引内给事进就南向立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册使副就内给事前【使副稍却】东向称皇帝遣册使姓名副使姓名奉玉册金宝上懿号曰太皇太妃内给事先升诣座前躬言讫次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册宝前行

册宝匣盝葢先去置于册宝床上

使副并读举册宝官从升内给事少进东向立册官当座前举册宝官单跪对举读册官拜跪读讫俛伏兴以册授内给事宝官宝盝升并如册仪使副兴行事官并退内给事赞言礼毕

追封

天防十三年二月追册德妃贤妃以韩企先为册赠使

皇统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诸妃所封多同详定到元妃惠妃丽妃华妃唐制皆正一品拟用封先帝诸妃仍以宫名别之如天辅年诸妃则曰庆元宫某妃天防年诸妃则曰明德宫某妃景宣皇帝于典礼亦当立原庙建宫名某妃号亦当冠以某妃其高下之序则以元妃惠妃丽妃华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次其冠以先帝宫名者先庆元宫次明德宫勅旨准依

大定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诏追諡昭德皇后并故夫人仆散氏追封元妃故夫人张氏追封宸妃十一月十五日宸妃改封惠妃十九年八月奉勅旨故磨撒氏追封太皇太妃有司拟奏晋成帝贵人周氏生哀帝即位崇为皇太妃孝武母李氏孝武即位加为皇太妃二妃皆以子贵故称太又唐皇后传入庙称后系夫在朝称太系子与令【阙】  萧妃事体不同恐难称太皇太妃兼照到本朝太祖妃乌古论氏曰元妃太宗妃耶律氏曰崇妃合依已行故事追封妃号勅防从之追封崇妃差官赍送诰命仍致祭候将来一就掩葬

杂録

天德二年二月五日设太皇太妃导从二十人伞子二人九日禀讫盘鳯紫衫幞帯依弩手伞子例四月二十九日太皇太妃每年钱二万贯表二百段绢一千疋绵五千两妃每位岁给钱一万贯表一百段绢三百疋绵三千两嫔已下五千贯表五十段绢二百疋绵二千两诸嫔妃共设导从四十人并幞头紫衫衫上绣盘芭蕉为饰

贞元仪式妃嫔导从共用二百二十人衣袄幞头并仍帯

大定二年七月五日拟奏正隆二年四月海陵庶人批劄内职尚宫夫人以上及公主王妃郡县主王夫人诰命并用御宝相衔王妃王夫人亦入辞检讨到唐要吏部告身印加告身两字又太常因革礼皇后告身有司进纳于宫中见得妃嫔已下告身并合有司用印勅旨依典故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勅旨内职四品以上给宣诰五品以上只给告七年闰七月一日勅旨今后宫中亲王及妃嫔等宣诰并以汉儿字给授十一年八月三日勅旨今后宫中妃嫔止以诰授不须用宣二十三年三月七日勅防一品官职及宫中公主妃用玉宝九日禀奏缘内职公主王妃等并系诰授用吏部告印奉勅旨妃嫔已上及公主王妃并给宣诰其诰仍旧已下止给告

大金集礼卷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房玄龄
  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脱脱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成宗一·宋濂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孝宗·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八·毕沅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四·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二·温睿临
  一三八四 军机大臣奏询问纪昀前奏王杰派人办书勒派之事片·佚名
  八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传谕鲍士恭等及书局向办章程折·佚名
  卷二十二·鄂尔泰
  卷第一百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变与不变·徐志摩

    树上的叶子说:“这来又变样儿了, 你看,有的是抽心烂,有的是卷边焦!” “可不是,”答话的是我自己的心: 它也在冷酷的西风里褪色,凋零。 这时候连翩的明星爬上了树尖; “看这儿,”它们仿佛说,“有没有改变?” “看这儿,”无形中又发

  • 卷四百四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九 李廷美 崇明踏灾行 东明海外崇明沙天造地设诚堪夸由唐武德及昭代星罗碁布俱人家膏腴万顷平如掌菽麦禾麻任生长农夫四序庆有秋戍卒频年乐无恙

  • 1.王绩:野望·施蜇存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人。隋大业末,官为秘书正字。因不愿在京朝任职,就出去做六合县丞。天天饮酒,不理政事。不久

  • 帝纪第十 安帝 恭帝·房玄龄

    安皇帝讳德宗,字德宗,孝武帝长子也。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为皇太子。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孝武帝崩。辛酉,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癸亥,以司徒、会稽王道子为太傅,摄政。冬十月甲申。葬孝武皇帝于隆平陵。大雪。 隆安元年春正月己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二·陈邦瞻

    金灭辽神宗熈宁七年十二月辽女眞部节度使乌古鼐死子和里布嗣初女眞之先葢古肃愼氏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南隣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鐡甸东凭海后汉谓之伊埒元魏谓之乌济隋唐谓之黙尔根姓挐又号完顔氏于诸部中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八·徐紘

        (明)徐纮 撰    礼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彭时    国朝以天下之事分任六部部长贰非负才徳重望者不是迁故当时以为极选其有迁自翰林者人望尤重盖翰林兼有文学之长故也然长于文学者政事或不足语政事文学两

  • 殿阁词林记卷一·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殿学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吴伯宗名柘以字行抚州金溪人父仪元乡贡进士伯宗生而岐嶷十岁通举子业识者竒之叹曰此儿玉光劔气终不可掩洪武庚戌乡试辛亥廷试俱第一是时初议开科取士命国子祭酒魏观博士孙吾与修

  • 八五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各馆纂办书籍情形片(附单三)·佚名

    八五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各馆纂办书籍情形片(附单三)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遵旨将各馆纂办书籍已未完竣及曾否刊刻、写入四库全书之处,交查各该处。兹据武英殿及翰林院、方略馆并各该处开送前来,谨逐一分晰开单进呈

  • 五六四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等查明刘峩刷卖《圣讳实录》一案·佚名

    五六四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等查明刘峩刷卖《圣讳实录》一案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西巡抚郝<硕>、河南巡抚郑<大进>、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上谕:郑大进据祥

  • 历年记下·姚廷遴

    &ldquo;廿年一枕甚支离,回首邯郸事事非。涉世徒劳心上计,生几唯供眼中痴。已知豺虎无恩爱,未若鵾鹏有远期。极目风烟吹鬓老,觉来无限恨难追。&rdquo;此余《写恨》诗也。劳心廿载,不独一事无成,抑且皆不遂意,虽气运之盛衰,亦人

  • 天祚皇帝本纪·脱脱

    (一)天祚皇帝,名延禧,字延宁,乳名阿果。道宗的孙子,父为顺宗大孝顺圣皇帝,母为贞顺皇后萧氏。大康元年(1075)出生。六岁时封为梁王,加号守太尉,兼中书令。三年后,进封为燕国王。大安七年(1091),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为天下

  • 第九部分·毛公

    小雅 鸿雁(鴈)之什《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笺】宣王承厉王衰乱之敝,而起兴复先王之道,以安集众民为始也。《书》曰:&ldquo;天将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rdquo;宣王

  • 卷八·佚名

    △地狱缘品第七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可闻可得耶。若声若相有所说耶。佛言:不也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无说无示无闻无得。非蕴处界有所见相。何以故?彼一切法离种种性。而蕴处界即般若波罗蜜多。何以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八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郑成忠请普说。师云。平江信士郑偲。知有此段大事因缘。得得来见妙喜。要闻般若。所将供养真身舍利宝塔。洎斋云堂清净禅众。请普说功德不

  • 颂云门三句语(并余颂八首)·文偃

    门人住德山圆明大师缘密述函盖乾坤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截断众流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随波逐浪辩口利舌问。高低总不亏。还如应病药。诊候在临时。三句外别

  • 卷第二十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四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阿兰若六夜学处第二十七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去斯不远有一聚落。彼有长者大富饶财多诸仆使。彼有净信心意乐贤善。彼为僧伽造一住处。其状高大有

  • 卷第二十三(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三(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四分初灭诤法佛在舍卫城。尔时诸比丘好共斗诤更相言讼。比丘比丘共诤。比丘比丘尼共诤。比丘尼比丘尼共诤。比丘尼比丘共诤。时阐陀舍比丘助比丘尼。未生诤便

  • 卷第五·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五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六世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法嗣 汾阳大达无业国师(凡五) 商州上洛杜氏子。初参马大师。问三乘教理。粗亦研穷。尝闻禅宗。即心是佛。实未明了。乞和尚慈悲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