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世变之亟

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既为其中之一物,谓能取运会而转移之,无是理也。彼圣人者,特知运会之所由趋,而逆睹其流极。唯知其所由趋,故后天而奉天时;唯逆睹其流极,故先天而天不违。于是裁成辅相,而置天下于至安。后之人从而观其成功,遂若圣人真能转移运会也者,而不知圣人之初无有事也。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盖我中国圣人之意,以为吾非不知宇宙之为无尽藏,而人心之灵,苟日开瀹焉,其机巧智能,可以驯致于不测也。而吾独置之而不以为务者,盖生民之道,期于相安相养而已。夫天地之物产有限,而生民之嗜欲无穷,孳乳寖多,镌日广,此终不足之势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宁以止足为教,使各安于朴鄙颛蒙,耕凿焉以事其长上,是故春秋大一统。一统者,平争之大局也。秦之销兵焚书,其作用盖亦犹是。降而至于宋以来之制科,其防争尤为深且远。取人人尊信之书,使其反复沈潜,而其道常在若远若近、有用无用之际。悬格为招矣,而上智有不必得之忧,下愚有或可得之庆,于是举天下之圣智豪杰,至凡有思虑之伦,吾顿八纮之网以收之,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推波助澜之事也哉!嗟乎!此真圣人牢笼天下,平争泯乱之至术,而民智因之以日窳,民力因之以日衰。其究也,至不能与外国争一日之命,则圣人计虑之所不及者也。虽然,使至于今,吾为吾治,而跨海之汽舟不来,缩地之飞车不至,则神州之众,老死不与异族相往来。富者常享其富,贫者常安其贫。明天泽之义,则冠履之分严;崇柔让之教,则嚣凌之氛泯。偏灾虽繁,有补苴之术;萑苻虽伙,有剿绝之方。此纵难言郅治乎,亦用相安而已。而孰意患常出于所虑之外,乃有何物泰西其人者,盖自高颡深目之伦,杂处此结衽编发之中,则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逮今日而始知其危,何异齐桓公以见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哉!

夫与华人言西治,常苦于难言其真。存彼我之见者,弗察事实,辄言中国为礼义之区,而东西朔南,凡吾王灵所弗届者,举为犬羊夷狄,此一蔽也。明识之士,欲一国晓然于彼此之情实,其议论自不得不存是非善否之公。而浅人怙私,常詈其誉仇而背本,此又一蔽也。而不知徒塞一己之聪明以自欺,而常受他族之侵侮,而莫与谁何。忠爱之道,固如是乎?周孔之教,又如是乎?公等念之,今之夷狄,非犹古之夷狄也。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中国理道与西法自由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然谓之相似则可,谓之真同则大不可也。何则?中国恕与絜矩,专以待人及物而言。而西人自由,则于及物之中,而实寓所以存我者也。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粗举一二言之:则如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若斯之伦,举有与中国之理相抗,以并存于两间,而吾实未敢遽分其优绌也。

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马嘉尼之请不行,东印度之师继至。道成以降,持驱夷之论者,亦自知其必不可行,群喙稍息,于是不得已而连有廿三口之开。此郭侍郎《罪言》所谓:“大地气机,一发不可复遏。士大夫自怙其私,求抑遏天地已发之机,未有能胜者也。”自蒙观之,夫岂独不能胜之而已,盖未有不反其祸者也,惟其遏之愈深,故其祸之发也愈烈。不见夫激水乎?其抑之不下,则其激也不高。不见夫火药乎?其塞之也不严,则其震也不迅。三十年来,祸患频仍,何莫非此欲遏其机者阶之厉乎?且其祸不止此。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于灭四千年之文物,而驯致于瓦解土崩,一涣而不可复收不止也。此真泯泯者智虑所万不及知,而闻斯之言,未有不指为奸人之言,助夷狄恫喝而扇其焰者也。

夫为中国之人民,谓其有自灭同种之为,所论毋乃太过?虽然,待鄙言之。方西人之初来也,持不义害人之物,而与我构难,此不独有识所同疾,即彼都人士,亦至今引为大诟者也。且中国蒙累朝列圣之庥,幅员之广远,文治之休明,度越前古。游其宇者,自以谓横目冒耏之伦,莫我贵也。乃一旦有数万里外之荒服岛夷,鸟言夔面,飘然戾止,叩关求通,所请不得,遂而突我海疆,虏我官宰,甚而至焚毁宫阙,震惊乘舆。当是之时,所不食其肉而寝其皮者,力不足耳。谓有人焉,伈伈伣伣,低首下心,讲其事而咨其术,此非病狂无耻之民,不为是也。是故道咸之间,斥洋务之汗,求驱夷之策者,智虽囿于不知,术或操其已促,然其人谓非忠孝节义者徒,殆不可也。然至于今之时,则大异矣。何以言之?盖谋国之方,莫善于转祸而为福,而人臣之罪,莫大于苟利而自私。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然则印累绶若之徒,其必矫尾厉角,而与天地之机为难者,其用心盖可见矣。善夫!姚郎中之言曰:“世固有宁视其国之危亡,不以易其一身一瞬之富贵。”故推鄙夫之心,固若曰:危亡危亡,尚不可知;即或危亡,天下共之。吾奈何令若辈志得,而自退处无权势之地乎?孔子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由是观之,仆之前言,过乎否耶?噫!今日倭祸特肇端耳。俄法英德,旁午调集,此何为者?此其事尚待深言也哉?尚忍深言也哉!《诗》曰:“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又曰:“瞻乌靡止。”心摇意郁,聊复云云,知我罪我,听之阅报诸公。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宋濂
  卷一百三十八·毕沅
  第二百一十八·胡三省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卷之四十·佚名
  ◎孙科派·恽逸群
  二百四十三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四二 谕内阁陆蓉等有愿効力者准其在四库全书处誊录上行走·佚名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佚名
  慕容俨传·李延寿
  李崇传·李延寿
  王衍传·薛居正
  卷之三十九  立齋閒錄一(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卷八十一学堂四·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潞·唐圭璋

      潞字东之,永新人。牧昭州。有张昭州集,今不传。   祝英台近   木稚   宝熏浓,云幄重,琼叶丽金蕊。黛绿蜂黄,秋态未憔悴。绣帘深院黄昏,著香无处,人欲睡、为花重起。   月如水。别有天外楼台,玲珑异尘世。翠袖生寒

  • 第七出 闯氛·李渔

    (末扮贼头上)小将名为一只虎,丈八长矛三尺斧。杀人最喜杀肥人,好剥宽皮蒙大鼓。自家非别,闯王部下一个头目,唤做一只虎的便是。王爷升殿,须索伺候。(外扮贼头上)小将名为独行狼,扰尽中原孰敢当?杀人最喜杀秀士,好充鲜味呷酸汤。自

  • 列传第四 羊祜 杜预(杜锡)·房玄龄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祖续,仕汉南阳太守。父[A155],上党太守。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祜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尝游汶水之滨,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

  • 卷二百七十六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起神宗熙寧九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乙酉朔,廣南東路轉運使陳倩言:「乞選差經水戰兵官,以備舟師攻討。」詔:「師期不遠,若自朝廷選人,即已趨赴不及,其令招討司選差及更博訪舟師利害施行。」二月四日蔡承禧言:「陳倩精神昏

  • 國語卷第十四·韦昭

      晉語八   1 平公六年〔一〕,箕遺及黃淵、嘉父作亂,不克而死〔二〕。公遂逐群賊〔三〕,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亂兵不輟〔四〕,民志不厭,禍敗無已〔五〕。離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六〕﹖」陽畢對曰:「本根猶樹〔七

  • 卷之五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秋七月。丁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  ○谕内阁、袁世凯奏、永定河堤工漫口。分别倢■<曰融>■<石木>办。并自请议处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阿桂

    乾隆二十年乙亥六月癸夘上谕内阁曰开泰着补四川总督新任大学士黄廷桂着调任陜甘总督将川督应办事务交明开泰即赴肃州己巳四川总督黄廷桂提督岳钟璜奏言四川打箭炉外孔撒麻书两土司本属嫡堂叔侄近以逺年旧事争竞搆衅其

  • 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佚名

    海波鼎沸鸣战鼓,躏骸成泥血飞雨。妈宫岛㈠外啼杜鹃,声声似诉台民苦。昨有台民自台来,无人忍听伤心语。㈠林芝嵋台湾纪略云:澎湖为台湾门户,环绕三十六屿;大者曰妈祖屿等处,次者曰西屿头等处。各屿惟西屿稍高,余皆平坦。妈宫岛

  • 卷三十 昭怀太子之诬·李有棠

    道宗清甯九年,封皇长子浚为梁王,小字伊囉斡。宣懿皇后萧氏生。幼即好学能文,道宗尝曰:“此子聪慧,殆天授与!”至是六岁,封梁王。明年,从道宗猎,矢连发三中。道宗顾左右曰:“朕祖宗以来,骑射绝人,威震天下。是儿虽幼,不坠其风。”后

  • 汤松·周诒春

    汤松 字寿军。年三十七岁。生于湖南长沙。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湖南高等学堂。及日本东京商业学校。宣统二年。以半官费游美。入鄂必林学校。习英文。民国元年。入米西根大学。习政治经济及教育。民国四年。得学士

  • 大学衍义卷三十八·真德秀

    齐家之要二严内治宫闱内外之分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敎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

  • 服问·姚际恒

    按:篇名服问,以其首「首」字,原误作「有」,今径改。章引传文四句作问,而答之以其义,故名服问,不必文中定露问也。说者谓本有问辞,记者但记其所答之辞,不复记其所问,殊无谓。此篇周详精确,多搜括零星事义,为丧服礼文之所末备者,诚可

  • 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四尔时善现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岂亦能得一切相智。佛告善现,如是如是,诸菩萨摩诃萨亦有能得一切相智。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亦有能得一切相智。与诸如来有何差别。佛告善现,亦有差别。

  • 卷六十二·道世

    △祭祠灾第六十九(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窃闻金玉异珍,在人共宝;玄儒别义,遐迩同遵。岂必孔生自国,便欲师从;佛处远邦,有心捐弃。不胜事切,辄陈愚亮。是非之理,不敢自专。昔孔丘辞逝庙,千载之规模;释迦言往寺,万代之灵塔。欲使见形

  •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偈颂 第十一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皇帝在建邸请升堂偈豁开顶门眼。照彻大千界。既作法中王。于法得自在又作偈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

  • 第五集 星·佚名

    续刊古尊宿语要第五集 星 大慧杲禅师语    嗣圆悟 师绍兴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於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升座问答罢。乃约住云。假使大地草木。尽末为尘。一一尘有一口。一一口具无碍广长舌相。一一舌相出无量差别

  • 游戏的终结·科塔萨尔

    作者是胡利奥·科塔萨尔。这是作者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佚名

    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