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三十一

地理略【八】

水道【四】

太湖诸水

荆溪在宜兴县城南其在城西者曰西溪东曰东溪凡广德州溧阳金坛诸县水皆来会东北流至百渎口入太湖

金线泉河出长兴县西北境东南流至夹浦港入太湖

合溪即箬溪亦名若溪出长兴县西东流有南溪来会经县北运河支渠来会至大沈湾港入太湖苕溪出孝丰县南之天目山经县城东北流经安吉县东南分二支而合会诸水又分二支一经长兴县东南合运河又分二支一支仍入运河一支与正流合至湖州府城西有余不溪来会又分二支一为小梅溪入太湖一会府城东诸水至大钱湖口入太湖

余不溪即东苕水其上源曰北溪出临安县西北与孝丰界之东天目山东南流一源曰南溪出临安县西与於潜界之化龙镇东流与北溪会经余杭县南分二支而合有武康县水来会北流有小山河自钱塘县北界来会经德清县南有封溪及後溪自武康县来会分为三派一东塘河自德清经归安石门县至湖州府城南一西塘河行德清县境一正流经武康县东至府城西南并合又分支津一经嘉兴府西北境又经吴江界入运河正流会苕溪水至大钱湖口入太湖

七十二漊在乌程县者三十有八在长兴县者三十有四并入太湖

太湖即古震泽亦名具区又名笠泽五湖环二省常州苏州湖州三府宜兴荆溪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吴县长洲吴江震泽长兴乌程归安十三县地下流入海最大者曰吴淞江曰娄江

吴淞江自太湖分流出吴江县东南经吴县合龎山湖经崑山县西又经青浦之淀山湖入松江府华亭县境合赵屯大盈顾会崧子盘龙五浦水入上海县西北至黄浦合嘉兴平湖县水及苏州淀山湖滙为三泖湖东北入於海

娄江今曰刘家河自太湖分流经吴江县西北至苏州府城西入运河又东受阳城巴城诸湖水经崑山县南又经太仓州城南诸水悉会至刘家口入於海其别支为七鸦浦自崑山合常熟诸水至太仓州北入於海

浙江诸水

浙水有南北二源 北源徽江亦曰新安江出徽州府歙县西北与黟县界之黄山至府城西南有东界河自绩溪县来会又南有南港河自黟县经休宁县合婺源县之率山水来会入浙江严州府界南流经淳安县南又南有龙溪自遂安县来会经建德县西有艾溪自夀昌县来会经严州府治建德县南南源来会 南源有二一曰衢港一曰婺港衢港亦曰信安江源出开化县北二支合流经县东东南流经常山县西北至衢州府城西有文溪自江山县南仙霞岭来会经龙游县北有笋箨溪自夀昌县桃溪自遂昌县来会又东北有汤溪县水来会又东北至兰溪县南婺港来会婺港亦曰东阳江出东阳县东之大盆山西流有小溪来会经县城北又西经义乌县城南有荆浦溪来会又西有慈航溪来会至金华府城南有梅溪亦曰缙云水自缙云县东北合好溪水经永康武义县合诸水来会西流分二派南支先入衢港北支至兰溪县南与衢港会北流至严州府城东南与新安江合 二江既合北流过七里濑经桐庐县东南有桐溪水自於潜昌化经县界来会至富阳县界有新城县溪水来会又东北有湖溪自浦江县经富阳县界来会至县城南有筱岭水来会折北流东岸经萧山县境有浦阳江即浣江自浦江义乌诸暨山隂县境合诸水来会入钱塘县南境折东北流至杭州府城东南南岸即萧山县境又东北经萧山县北境又东北至龛山与北岸海宁州境之赭山相对如门入於海

西湖在杭州府城西源出诸山中滙为湖周三十里其水引贯城而东出灌海宁州田

三江口在绍兴府北山隂会稽萧山三县诸水之尾闾也腹曰监湖其源无数在会稽东南境者曰东溪合若耶寒溪上竈诸水在山隂西南境者曰西溪合相溪余支溪诸水在萧山境者合运河西河塘河湘湖诸水俱滙至三江闸入於海闸称三江从古名自山隂筑临浦坝浦阳江已入於浙会稽筑?坝曹娥江自入於海东西两江俱不从此入海也

曹娥江即剡溪源出天台及东阳县境经新昌县西北至嵊县南有西港来会东北流有新昌宁海奉化三县水合而来会又北流东为上虞界西为会稽界又东北有夏盖湖水来会入於海

甬江即鄞江有二源南源曰姚江出余姚县西南经上虞县南又经慈谿县南有蓝溪文溪诸水来会有二坝分为南港东港北源曰奉化江出奉化县西南经县城东南有东剡溪来会北流分二支北支与慈谿二坝下流会至宁波府城南与南支合又东北与姚江之南港东港先後并会经镇海县南又东入於海

灵江亦曰澄江出天台县西南合天台山诸水东北流经临海县西北有仙居溪水自仙居县南合缙云界之冯水师山水永康界之苍岭水天台界之白水来会经台州府城西有临海东境诸水来会又东南黄岩县之永宁江来会又东入於海瓯江亦曰永嘉江出处州府龙泉县西南经城东又经云和县北有遂昌松阳二县之大溪来会至处州府西南有虎?溪自宣平县来会又东有缙云县溪来会又东南有腊溪自青田县来会经青田县西北有彪溪自景宁县来会折东南入温州府永嘉县境至府城南有楠溪自仙居县来会又东有永宁河来会经乐清县西南又东入於海闽江诸水

闽江即建江有三源东源建溪出浦城县北南流经县城东南有新溪来会又南有临江溪来会经建阳县东至建宁府治瓯宁县西北有崇溪自崇安县合武彞山九曲溪经建阳合邵武县诸水来会东南流有东溪自浙江龙泉庆元经松溪政和二县来会至延平府东北南至延津西源富屯溪出光泽县西东流经邵武府城北又东南经顺昌县西有将溪自将乐县会建宁泰宁二县诸水来会东流会沙溪西南源沙溪出宁化县西东南流有淮溪自长汀县来会经清流县西又东南有文川溪自连城县来会经永安县西东北流有坊溪沙洋溪自归化县来会经沙县西南至延平府西北境与西源富屯溪会东南流至延津与东源建溪会东南流有尤溪自大田尤溪二县合诸水来会经古田县南又经闽清县东北至福州府侯官县西分二派曰南台江曰陶江支浦相错南台江东流经福州府城南陶江东南流有双溪自德化县经永福县来会东流二江复合有福清长乐县水来会经长乐县北入於海

兴化府江出仙游县三溪合流至府治莆田县西分为二派而合东南流入於海

晋江出永春州西北经州城南又经南安县西北有安溪水自安溪县来会至泉州府治晋江县境东南流入於海

九龙江出宁洋县西北经县南有乐溪来会经漳平县西北有雁石溪自龙岩州合诸水经漳平县来会经漳平县南有感化溪永福里溪来会入漳州府治龙溪县北南流经长泰县西经漳州府城西南有南溪合南靖县诸水来会经海澄县西又东流入於海

汀水亦曰韩江出汀州府长汀县南流经上杭县北曲折流有永定县溪水来会西南流入广东界经大埔县北有小靖溪自福建永定县来会又西南有大靖溪自平和县来会其西有大溪自福建武平合镇平平远长乐兴宁诸县水及嘉应州水来会西南流有土槎溪桐溪自饶平县来会经潮州府北有揭阳江支津水来会【揭阳支津见後】至澄海县西北分二派先後入於海

漳水出漳州府平和县西南及漳浦县西之靖龙山东南流经漳浦县南又东南合二小水入於海揭阳水亦曰琴江出永安县东东南流经普宁县西北有揭阳山水来会又东有鲤湖溪来会经揭阳县南分二派一支至潮州府治西南又分二派皆入於汀水正支南流有惠来县水来会至潮阳县北入於海

粤江诸水

粤江有三大源 东江即龙川水出江西安远县南山入广东和平县境有鹤子水亦自安远县来会又东南有寻都江自长宁县来会又西南会和平县左右诸溪经龙川县城东南又经河源县东北有新丰江自连平州合诸水又合长宁县之罗纹水来会又西南有榄溪自永安县来会至惠州府东北有淮水自归善县合诸水来会经博罗县西南又经东莞县东北有增城龙门县水新安县水并会经东莞县城北又西经番禺县东至广州府城东南有北江支津合从化花县水来会【北江支津见後】又西会北江西江为三江口入於海

北江即浈水出南雄府保昌县北之梅岭曰大庾河至府东北有保水合昌水来会西南流经始兴县东北有始兴溪合诸水来会又西南有锦江自仁化县来会经韶州府治曲江县东北有乐昌县水即溱水自湖南宜章县合诸水来会又西南有漠溪自乳源县来会宣溪自阳山县来会经英德县东南有翁江自翁源县来会又西南有洭水自阳山县合连山县连州诸水来会经清远县西分为二派一支曰绥江经三水县分一支与西江支津会又东北至广州府城西会西江正支东流有花县水从化县水来会又分二派东派会从化水於石门南为巨浸分支津会东江正支於府城西南会西江及东江水又南入於海

西江有桂黔郁三源 桂江即漓水源出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南北流至县东南为分湘漓洒折西南有银江自灵川县北境来会经县东南至府治临桂县北分而复合有马溪来会西南流有相思江合永宁州永福义宁县诸水来会经阳朔县东北有县溪来会经平乐府北有龙江自恭城县来会又南有荔水自荔浦县合修仁县之修江来会经永安州东北又经昭平县北有金芝岩东水来会又东南有苍梧县水来会至梧州府城西黔江郁江来会东流至广州府会浈江龙川江入於海黔江即北江右江又有三源曰柳江曰北盘江曰南盘江 柳江出贵州永从县西生苗山中入县西界曰福禄江入广西怀远县境东南流有水自永从县西南境来会又东南分二派至怀远县北而合经融县东北曰融江经罗城县东北至柳城县西北有龙江自庆远府会贵州独山州荔波县水及南丹州河池州思恩宜山忻城天河诸县水来会曰柳江至柳州府马平县西南有洛清江自雒容县合永富县诸水来会经象州北而南有都泥江即两盘江来会 北盘江出云南沾益州北境经可渡桥受贵州威宁州水入贵州界伏流复出经安南县北有拖长江自普安州经普安安南二县来会始曰盘江经永宁州西境有阿黑河合拒马河自安南县来会又南有马军河自南笼府来会又东有宁谷河自安顺府合镇宁永宁二州水来会经南笼府东北又南入生苗界东南流入广西泗城府北境又东南南盘江来会 南盘江亦名红水江出云南沾益州西北经州城南有磨刀溪自曲靖府南宁县来会经南宁县境又经陆凉州东南湖泽中西北流经宜良县东北又经路南州西经澂江府治河阳县东有白龙潭水自路南州来会又西有仙湖受江川县水来会经弥勒县西宁州东北有小曲江合新兴州嶍峨河西通海三县及宁州水来会又东南有水自弥勒县来会经阿迷州北有蒙乐河自临安府建水县合石屏州之黑龙湖水来会折西北经广西州南境广南府西北境又东北至广西西隆州界有马别河自开化府北山经广南府境来会又西北至罗平州东南有九龙河自罗平州合师宗县水沾益州水平彞县水来会折东流有清水河自广南府北境来会又东北有河自普安州普安县来亦名马别河经南笼府境来会经泗城府西北境北盘江来会 两盘江既合总名曰红水河东流经东兰州东北又经那地州西北经东兰州东又东南经猺山中百余里又东南经思恩府北安定土司南有芦江来会经忻城县西南有那龙江刁江自那地州来会经迁江县西北有青水江合上林县宾州诸水来会经来宾县西南又经象州西南柳江自州西来会自此而下总名曰都泥江经武宣县西北至浔州府治桂平县西北境分为二派一南流一东北流皆会西来之郁江自此以下总曰浔江经平南县西南有白沙江自容县来会经藤县西有蒙江自永安州合诸水来会又有劒江合北流容县岑溪三县之水来会又东北至梧州府苍梧县西又东桂江自昭平县来会而东入广东界

郁江即南江左江亦有二源北源曰西洋江南源曰丽江 西洋江出广南府治宝宁县西北经府城西东南流入广西西林县界有同舍河自广南府经西林县合诸水来会又东南有者郎河自土富州来会经泗城府南又经镇安府南有泗城府北山水来会经奉议州北有水自田州来会经上林县西北有泓渰江自镇安府合向武都康佶伦诸州水来会经隆安县北有归德土州水来会又东南有龙牀江自万承土州经永康州来会又经州境北有驮蒙江自思恩府经武缘县合诸水来会又东南至南宁府治宣化县西之合镇江丽江来会 丽江一源出归顺州北经交址界入下雷州西境有駮来水合流珠水来会经安平州北有龙英州水来会经太平州北有龙水自养利州合万承州茗盈州水来会经太平府西北是为北源一源出交址地流入广西上下冻州西经龙州南有凭祥州水来会又东南有水自思州来会折东北至太平府西是为南源二源合东流有水自江州来会又东有水自左州忠州来会经新宁州西北有水自罗阳土县来会又南至合镇江西洋江来会 二江合为郁江经南宁府西南有伶俐水自崑仑关来会经永淳县西北又经横州西南有横漾江洪流江自广东境来会经兴业县西北有武思江自贵县来会经贵县西南又东有横眉江自郁林州来会至浔州府治桂平县西南又东黔江支津来会又东北黔江正派来会

黔郁二江既会於浔州府曰浔江又东会桂江於梧州府入广东界经封川县西北又经西宁县北有武仓水自罗定州来会经德庆州南有端山水来会又南有连州河自罗定州来会经东安县北至肇庆府治高要县西南有罗银水合新兴州水来会又东北有贺江自连山县合阳山水经贺县富川县开建县合东安县水经怀集县广宁县四会县合诸水来会稍东分二派一东流会浈江之支津经三水县南至广州府西一东南流经高明县东北又分支津二於新会县东北顺德县南先入於海正派东北流至广州府西南会东派滙为巨泽浈江及东江龙川水并来会又南至大通湾入於海

潭江出恩平县经开平县南有龙镇河自新宁县来会至新会县东南入於海

阳江出罗定州东南经阳春县北又经阳江县西北东流入於海

窦江出信宜县东北经高州府治茂名县东北又经化州东北有罗江来会又东有赤岭水自电白县来会经吴川县西入於海

南廉江出广西陆川县南流入广东界经石城县北又经遂溪县西北入於海

廉江出广西郁林州境经陆川县北有兴业县水来会经博白县西北西南流入广东界经廉州府治合浦县东北有白沙江来会又西南有武利江自灵山县合诸水来会至府城西南入於海钦江出钦州东北至钦州东南有鱼洪江合凤凰江来会南流入於海

云南诸水

河底江出大理府南境一源自云南县西北合赵州东南水蒙化厅北水东南流一源自赵州南境经蒙化厅西而合东南流经景东厅东北有马龙河出镇南州经楚雄府南境南安州西南境来会至元江州北有羊溪自富民县经罗次安宁禄丰易门新平合广通南安诸州县水来会东南流至元江州北东北流有新平县水合嶍峨诸水来会又东南入安南国界

李仙江即景东河出蒙化厅东南经景东厅北东南流有镇沅州水来会又南流经威远厅东又东南有阿墨江合诸水来会又东南入安南国界澜沧江源出西藏喀木境曰拉楚河行藏地曲折数千里入云南丽江府界分二派一曰漾备江【见後】一南流经云龙州西北有沘江来会经永平县西又经永昌府东又东南经顺宁府北又经云州北境漾备江来会经景东厅西又经顺宁府南又西南有棘蒜江合诸水来会又东南有巴景河康郎河来会又南有猛赖河自普洱府来会又东南有罗梭江来会又东南入阿瓦国经老挝安南入於海

漾备江即古叶渝水澜沧之沱江自澜沧分支东南流经劒川州西又东南有东劒海自丽江府合鹤庆州诸水来会经浪穹县西又经邓川州西南至大理府治太和县西北又东南有洱海自府城滙浪穹邓川赵州诸境水西南流来会南流有云龙州水经永平县来会经蒙化厅西至云州北复与澜沧江会

潞江源出西藏卫地曰哈喇乌苏经喀木境共行三千余里入怒夷界曰怒江南流入云南丽江府界曰潞江云南西北以此水为边共五百余里南流至永昌府保山县境南流有南甸河自湾甸土司合永昌府河及镇康土司水来会又西南经腾越州东入阿瓦国界

龙川江源出西藏喀木境曰薄藏布河入云南腾越州界东南流经龙山土司东有芒市河来会西南流会诸水入缅甸界

?榔江出腾越州西北境界山东南流有大盈江自腾越州北合诸水来会又西南有盏达河来会又西南有曩送河自巨石关来会又西南有腊撒河来会又西南入缅甸界

新疆伊犂诸水

【臣】等谨按西域新疆在甘肃省之西西藏之北广袤二万余里

皇上圣武丕昭泛蒙入化天山南北列校兴屯资灌溉之饶腴控襟带之雄胜水道所在皆一一可以指数今考山南回部诸水即大河初源自葱岭和阗数大源及北山诸源皆滙入罗布淖尔入为大河已见河水卷中兹不重述惟山北诸水以伊犂河为最大自巴勒库勒乌鲁木齐已设镇西府迪化州隶於甘肃省水泉濬发不一以无经流大川可指名者故不复条述今序次伊犂东西路水谨遵

钦定舆地全图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所列诸水自东而西载於篇中以昭

圣朝疆理无外之盛轨焉

赫色勒巴什淖尔源出伊犂东路额尔齐斯岭之南曰布拉干河西流有青吉勒河来会又西滙於赫色勒巴什淖尔

烘和图淖尔源出伊犁东路额尔齐斯岭之西北曰额尔齐斯河西北流有哈喇图河来会又西有奇喇河来会又西有博喇济河尼斯库河来会北流滙於烘和图淖尔淖尔西北有昌吉斯河柴罗尔河合北额尔齐斯河来会在塔尔巴噶台之东境

额彬格逊淖尔源出迪化州境东源为呼图克拜河西源为玛那斯河并流而滙於淖尔

布勒哈齐淖尔在库尔喀喇乌苏之西源出天山北麓曰库尔河北流而西有济尔噶朗河来会又西有额布图河来会其北有绰尔河来会滙於布勒哈齐淖尔淖尔之西有晶河北流来入又西有鄂拓克赛里河会数水又会库色木苏克河东流来入其西有裕勒雅尔河额敏河自为经流不入淖尔又有阿拉克图古勒淖尔合诸小水瀦蓄成泽

伊犂河出天山北之浑都赖岭合诸水东流折而北有搭拉锡克河来会经伊犂城曰伊犂河北行有空格斯河自东南境来会有哈什河自东北境来会折而西北合察罕乌苏阿里玛图河诸水又有策集河萨玛勒河奎屯河并会北流会阿斯哈岭以北诸水折东北滙於巴勒喀什淖尔淖尔之北为哈萨克界其东有爱呼斯河合必齐干河来入东南有察林河合摩垓图河来入

图斯库勒在天山木素尔峯北羣源竞发环集而瀦於库勒其大者曰济尔噶朗河曰招哈河曰哈喇河并滙自西北流出为吹河受萨勒齐图乌兰乌苏阿尔察克图察罕乌苏诸水又西北有和尔衮河合墨尔根河古尔班哈纳图河自南来会又西北滙於和什库勒

塔拉斯河源出天山额得墨克岭之北西北流有古尔班哲尔格河合诸水自北来会又有乌可克岭水自南来会又西北有哈喇布拉河自西南来会北流有哈拉河合北山数水自东来会西北流经塔拉斯地滙为淖尔是为伊犂之极西境其西为右哈萨克界

皇朝通志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三 郦陆硃刘叔孙传第十三·班固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五·叶隆礼
  ●卷二百二十六·徐梦莘
  第四十四回 尽愚孝适贻蜀乱 保遗孤终立代王·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五·胡三省
  卷五十七·宋·蒋一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第二七九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初五日一一七○三--三·佚名
  目录下·鄂尔泰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上·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二·佚名
  卷九十六·张守节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范晔
  职官四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糊鹞·李渔

    〖吴小四〗(副净带末上)跨金鞍,佩玉环,豪华第一班。掷色斗牌赢不惯,每日输钱常论万,当家后,一总还。小子名唤戚施,家君原在藩司,做官不清不浊,挣个本等家私,只养区区一个,并无同气连枝。没挞煞受人妻子之托,甚来由养个赵氏孤儿,与我

  • 卷三百二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上刘过字改之泰和人自号龙洲道人宋南渡后以诗侠名湖海间陈亮陆游辛弃疾世称人豪皆折气岸与之交宰相周必大闻其名欲客之门下不就饮酒放豪如过

  • 卷八·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八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萧子显乐府二首大明上苕苕阳城射凌霄光照窻中妇絶世同阿娇明镜盘龙刻簪羽鳯凰雕逶迤梁家髻【逶迤疑作倭堕后汉书梁冀妻孙寿作堕马髻古今注倭堕髻堕马之遗制也】冉弱楚

  • 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张廷玉

        马永 梁震 王效 周尚文 马芳 何卿 沈希仪 石邦宪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时,从陆完击贼有功,进都指挥同知。江彬练兵西内,永当隶

  • 卷二十九·谷应泰

      ○王振用事   宣宗宣德十年春正月甲戌,帝崩于干清宫。时皇太子方九岁,即皇帝位,诏以明年为正统元年。秋七月,命司礼太监王振偕文武大臣阅武于将台。振矫旨以隆   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为都督佥事。振,山西大同人。初

  • 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蔡东藩

      却说窦太后徙居南宫,已经二年,灵帝并未往省,张奂谢弼,相继进谏,俱为阉人所阻,事见前文。会灵帝选定皇后宋氏,朝廷称贺,宋氏为执金吾宋酆女,由建宁三年选入掖庭,册为贵人,越年正位中宫,晋封酆为不其乡侯。后既正位,当然至永乐

  • 皇王大纪卷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五帝纪帝舜有虞氏元载舜践天子位都于蒲阪建旂乗鸾车号有虞以土徳王封丹朱于实沈之墟是为唐以奉其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封象于有庳论曰苏黄门曰世未有不能承其父母而能治天下者

  • 第九卷 宋·缪荃孙

    太平兴国寺东幢在常州太平寺拓本八面刻,先经后记,每面高五尺八寸,广一尺一寸。正书八行。大孔雀明王经不录孤子□□□荐亡母乐安下缺弟□钱□ 郑琦 刘守下缺 弟子霍中孚同弟师颜舍钱下缺女弟子朱氏七娘 王氏一娘 尼

  • 第66章 背叛孙总理中山先生遗教的蒋介石·冯玉祥

    蒋介石向来是拿着孙中山说的话当招牌,又拿着中山先生的话当敲门砖,门开了,砖也丢去了。举一个例,我们看看中山全集上,写吴佩孚是卖国贼的地方,有多少处?而吴佩孚杀了多少学生,多少工人,多少革命党?“九一八”之后,吴佩

  • 李洪之传·李延寿

    李洪之原名文通,恒农人。年轻时为和尚,晚年才还俗。真君年间,做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适逢永昌王仁随太武南征,得到元后姐妹二人,洪之偷偷送去食物,结拜为兄弟,于是就跟亲人一样。与元后在南朝兄弟的名字很相近。就改名为李洪

  • 马殷传·欧阳修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唐中和三年(883),蔡州秦宗权派孙儒、刘建峰率兵万人隶属他的弟弟宗衡到淮南扩大地盘,殷这时是儒的裨将。宗衡等在扬州攻打杨行密,攻打不下,梁兵当时正猛攻宗权,宗权多次命儒等救援,儒不想回去,宗衡一

  • 卷三十八(起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景公即位,通嗣君也。)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案传:会者十四国,齐、秦不交相见,邾、滕为私属,皆不与盟。宋为主人,地于宋,则与盟

  • 论语纂疏卷九·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九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归如字一作馈】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

  • 第七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二)——《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林语堂

    礼之目的,是将社会地位与明确的义务,予以清楚而简明的解释之后,使之构成一套完整的道德秩序,以为国家的政治秩序之道德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哲理,对中国仍然有其益处——因为它仍然是中国社会风气的基石。原文哀公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二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二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文字品此品意有四。一次第者。上性品明字下之理。此品明理上之字。答上问云何解满字及与半字义。前问名字功德。正论此经。专解出世上上满字。今品通论

  •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

  • 六研斋笔记·李日华

    笔记。明李日华著。四卷,又《二笔》四卷、《三笔》四卷,共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日华工于书画,故是编所记论书画者十之八。词旨清隽,其体皆类题跋。盖锦贉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故出笔皆辄肖之也。其他所记杂事,亦楚

  • 屏岩小稿·张观光

    元诗别集。1卷。旧题张观光撰。但此《屏岩小稿》内容全同于元人黄庚的《月屋漫稿》,显然是1部伪书。《四库全书》编者虽然注意到两集有个别诗相同,但仍将两书一齐收入别集类,没有细作鉴别,也没有发现《屏岩小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