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六

兵部

车驾清吏司

马政

凡牧马八旗马每岁季春由部以出牧之数具奏并列副都统名请每翼

简用一人掌出牧事每旗视马多寡拨委官兵陆续领赴口外马场择水草丰茂处牧养听副都统管辖调度归牧之期以八九月为率在场禁纵逸在涂禁践踏田禾囘京由部察验肥瘠副都统及官兵议叙议处有差出牧橐驼亦如之○陕西甘州凉州西寜肃州各设牧马场以游击为总统场分五羣各以千把总为牧长外委为牧副兵为牧丁羣各牧马二百四十匹岁课孳生之数通计三马得一匹至三岁均齐计其盈亏为赏罚差以三等由总督报部察核具各官功过以

闻橐驼牧场五岁均齐官兵赏罚如马场例○江南营马有牧场者依界植柳编篱或掘沟为限越境及蹂躏禾稼者兵论如律本管官弁分别降罚

凡直省营马提督二十匹总兵官十有六副将十有二参将八游击六都司守备各四千总把总各二兵由马步各半至马一步九各按营制岁终奏销刍秣之数具册报部察核○官兵每月朋扣俸饷存营马阙动支买补○直省营马报毙各限以数福建岁准九百三十五匹广东九百二十一匹直隶及余省均不得过十分之三报毙之马定以年限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三年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五年未及期毙者责赔其买补按省按年各定价有差直省由督抚

京城廵捕营由参将各具册报部察核题销凡马禁官马饲秣失宜致有疲瘦因公领骑事竣交还不如数及私卖官马者皆劾论该管官议处有差○直省购买营马至口外者咨部至邻省者咨该地督抚均按数印烙给照令所过地方官弁察验若於照外多买及将私马附入照内者罪之○文武官有以自畜之马及受商贩行贿以不堪?乘之马抑勒营汛驿站并所属官索取高价者从重治罪督抚不纠参者并论○失察商贩卖马与贼者论如法挐获者议叙有差○盗窃官马营泛追捕不力者论收获逸马者不得隐匿报官竢失主认领○外夷贡使不得私买内地马携归有犯并通事皆治其罪

邮政

凡置邮视道涂远近冲僻适中设驿邮递之事州县官及驿丞掌之以司道总其成

凡邮符勘合火牌编号钤印书奉使所由及应得夫马舟车廪给口粮系其官职姓名司驿官验符廼应防诈伪严驿扰滥支滥给者皆论○勘合火牌在京由部给发月终彚其所用之数疏

闻在外由部豫颁以待用各有定数岁终直省由司道造册报督抚驻防将军都统及提鎭岁终亦造册送督抚督抚核明具疏奉天由

盛京兵部吉林黑龙江由各将军造册具疏部会兵科察核奏销劾违例者○奉差官夫马舟车廪给及仆从口粮均以品秩定差等齎奉

诏勅并携有甲胄者增给急差及取道口外军台者减给驻防官计家衆定数各有差○颁

诏及遣祭官齎香帛奉差官齎

勅印者解送帑项及要犯者在京由部在外由督抚给发兵牌拨兵护送沿涂官弁验牌廼应岁终督抚开具所属标营拨兵数目造册报部核题其以私事擅拨及藉端扰累者论如法○解送内外帑项随征督饷及应聘邻省同考者用马不得过三匹章奏专差齎进者不得过二匹云贵会试举人马一匹○从征官病故给夫马送归籍在任在差病故者京官一品至九品外官文职道以上武职游击以上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文职八品以下武职五品以下均给夫马归籍之日各将勘合火牌由地方官申送督抚缴部

凡驿费直省均於田赋编徵本部馆所张家喜峯独石三口

盛京吉林黑龙江均於户部支领一岁所费日月有籍以待奏销○奏销册直隶由按察使余省由驿道申报督抚逹部馆所张家口由司驿官径逹於部喜峯口由热河副都统独石口由提督

盛京由兵部吉林黑龙江由各将军各以其册逹部均以五月为期部受其册咨户部会核具疏以

凡驿程自

京师达於四方一曰东北路达

盛京一曰东路达山东一曰中路达河南一曰西路达山西由

盛京以达於吉林黑龙江余省皆由山东河南山西以达由山东者二路一达江寜安徽江西广东一达江苏浙江福建由河南者二路一达湖北湖南广西一达云南贵州由

京师至山西二路一经关内一经关外由山西以达於西安甘肃四川勘合火牌均注道所由纡回逗遛者有禁○纪程直省以督抚关外以将军都统驻劄之地为准至直隶三百三十里

盛京千四百六十里吉林二千八百八十里黑龙江四千一百二十七里山东九百二十里山西二千九十有五里河南千四百九十里江寜东路二千五百五十七里中路二千二百九十五里水路二千八百七十里江苏二千七百三十七里水路三千九十一里安徽二千六百十五里水路三千四百三十里江西三千二百二十五里水路四千九十里福建四千八百六十二里浙江三千一百十有七里水路三千四百八十六里湖北二千七百七十里水路四千三百三十里湖南三千六百七十里水路五千九十里西安二千四百七十五里甘肃四千三十有五里四川四千六百七十五里广东五千六百七十里广西四千九百有九里云南五千九百三十里贵州四千七百七十五里○齎进本章分别缓急日行有限司驿官无故稽迟计其时刻议处至奏章有关机要不可缓待者许由驿立限驰递寻常之事不准

凡驿夫陆驿供刍牧舆台奔走之役水驿供舟楫牵挽之役视事繁简以上下其食需用之时先尽见夫应付不敷乃募於民计里授直凡驿马按冲僻以差多寡各有定数若饲秣失宜以致罢瘦并强索民马充应者皆论如法○驿马倒毙岁有常依数买补给价有差倒毙逾额及悬额不买者禁○驿马交代新旧司驿官限一月竣事出结申报逾限者劾

凡驿船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均设船以供差使船各烙号於上以杜私赁私借编保甲以防奸匪小修大修拆造责成驿传道经理届期督抚报部会工部察核题覆凡驿车计人之衆寡物之重轻以定应给之数由部核给车票沿涂司驿官验票拨官车以应无官车者准和雇

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六

猜你喜欢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九·河渠六·脱脱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仪卫志三(符印)·脱脱
  卷五十四·志第三十五·选举四·脱脱
  东都事略卷四十八·王称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一百二十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刊刻全唐诗得列衔名摺·佚名
  三三 军机大臣奏检出《永乐大典》目录及全书各十本呈进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八·阿桂
  史记正义论例諡法解·张守节
  来大干传·李延寿
  梁志仁传·张廷玉
  卷十四·黄训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九·钱若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八张廵张廵蒲州河东人开元末举进士第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为真源令禄山之乱廵起兵讨贼後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婴城固守经年乏食城陷死之廵博通羣书为文操纸笔立就有谢金吾表云想峨眉之

  • 卷三十四·毕沅

      ◎宋纪三十四 ∷起著雍敦牂正月,尽上章涒滩七月,凡二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天禧二年辽开泰七年   春,正月,乙未朔,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陵溪鱼皆冻死。   己亥,以赵安仁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正统五年秋七月辛丑朔飨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遣官修备荒之政先是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等奏自古圣贤之君皆有预备之政我 太祖高皇帝惓惓以生民为心置仓积榖以备饥荒浚陂筑堤以备旱涝皆有成法自后有司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纪昀

    职官略 【十】官品○官品宋金元明△宋宋承唐制分为九品品有正从诸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王为正一品诸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开府仪同三司特 进嗣王郡王国公为从一品诸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 卷第六十九·佚名

    宰相十九 罢免五王安石罢相进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制熙宁七年四月丙戌门下。入则冠宰路之重。百辟之所仪刑。出则寄师垣之尊。万邦之所宪法。苟非令德。奚称异恩。粤予端揆之臣。久托机衡之任。锡之宠渥。均

  • 卷一百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八十上二十二卫在京在外各卫所并见兵部职方司其官制资格见武选司而锦衣等二十二卫其职掌有异於诸卫者故别具於此其余统军行事彼此相同者不复备载锦衣卫洪武初置仪銮司十五年罢司置锦衣卫统军

  • 卷第十七·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十七 男大迹天皇 繼體天皇男大迹天皇更名彦太尊。譽田天皇五世孫、彦主人王之子也。母曰振媛。振媛、活目天皇七世之孫也。天皇父聞振媛顏容姝妙甚有媺色、自近江國高嶋郡三尾之別業、遣使聘于三國坂中

  • 何炳松·周诒春

    何炳松 字柏臣。年二十七岁。生于浙江金华。父寿铨。业儒。初在金华中学堂及浙江高等学堂肄业。屡年得第一名奖。民国元年。任金华中学校教员。民国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旋。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政治学。

  • 北宫意问·子华子

      北宫意问曰:上古之世,天不爱其宝,是以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晷而不失其次,凤凰至,蓍龟兆,甘露下,竹实满,流黄出,朱草生。敢问何所修为而至于是也?子华子曰:异乎吾所闻,夫祯祥瑞应之物,有之足以备其数,无之不缺于治也。圣王不识也

  • 竟山乐録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器色五声】声高下只有五声五声若再高亦祗将五声高字重一遍若再低亦祗将五声低字重一遍故五声之上首一声与五声之首一声同音五声之下首一声亦与五声之首声同音以此而推之第三第四皆然但箫笛色谱其

  • 卷三·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三     宋 林岊 撰郑缁衣之宜兮敝子又改为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好敝予又改造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蓆敝予又改作适子之馆还予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二善现,阿罗汉果清净故鼻界清净。鼻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阿罗汉果清净。若鼻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阿罗汉果清净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

  • 卷四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中三归济龙品第十二尔时空中自然而雨种种香华种种宝衣种种音乐种种歌舞充满虚空。一切天龙夜叉罗刹及阿修罗悉皆恭敬。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菩萨声闻。左右围绕前後随从。从须弥顶蹈龙身桥。下佉罗坻圣人住处。梵

  • 华香品第十二·佚名

    昔佛在舍卫国。国东南海中有台。台上有华香树。树木清净。有婆罗门女五百人。奉事异道意甚精进。不知有佛。於时诸女自相谓曰:我等禀形生为女人。从少至老为三事所鉴不得自由。命又短促形如幻化当复死亡。不如共至华香

  • 观音慈林集卷上·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上篇 诸经观音普门品玄义(天台智者大师作)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

  • 霏雪录·刘绩

    二卷。明镏绩 (生卒年不详)撰。镏绩,字孟熙,先世为洛阳人,后徙于山阴 (今山西省山阴县)。其父镏涣,精通《毛诗》,元朝时曾为三茅书院山长。镏绩承其家学,著有 《嵩阳稿》、《诗律》 以及《霏雪录》等。徐铉附注以为镏

  • 六体书论·张怀瓘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

  • 毛诗集解·佚名

    佚名编。(宋)李樗、(宋) 黄櫄撰,(宋) 吕祖谦释音 李樗,字若林,闽县人。尝领乡贡。著《毛诗详解三十六卷》。黄櫄,字实夫,龙溪人,淳熙中以舍选入对,升进士两科。调南剑州教授,终宣教郎。著《诗解二十卷》、《总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