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八

物异考

木异

宋理宗景定四年五月成都太祖庙侧大木仆忽起立生三芽 五年七月丙申知嘉定府洪涛言新繁县御容殿前枯木再荣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理宗淳佑九年祠山庙戟门前桂树上花一簇十有四茎茎开五叶状如红梅考纪志皆不载

恭帝德佑二年正月戊辰宝应县民析薪中有天太下赵四字

辽太宗会同五年十一月己未武定军松生枣

圣宗统和十二年三月己巳涿州木连理

金卫绍王至宁元年宣宗彰德故园竹开白花如鹭鸶藤

宣宗兴定四年华州渭南县民裴德宁家伐树破其中有赤色大字表里脗合

有司言与唐大历中成都瑞木有文天下太平者其事颇同盖太平之兆也乞付史馆

元成宗元贞元年太平路芜湖县进榆木有文曰天下太平年

文宗至顺三年六月晋宁冀州桑灾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祖至元十九年处州丽水县樟树生梨可食史不载

顺帝元统二年四月大名路桑麦灾 至正三年夏上都大都桑果叶皆有黄色龙文 八年九月奉元路桃杏花 九年秋奉元桃杏实  十二年五月汴梁祥符县椿树结实如木瓜 十四年八月冀宁路榆次县桃李花 十五年十一月汾州介休县桃杏花 十六年七月彰德李树结实如小黄瓜 十七年十一月汾州桃杏花 二十一年明州松树结实其大有盈尺者八月汴梁祥符县邑中树木一夕皆有湿泥涂之【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於二十一年後有云辛卯夏松江普照寺僧舍一敝帚开花又嘉兴儒学阍人陶氏磨上木肘发青条开白花又吴江分湖里锻工一柳树桩以安铁碪者且十余年矣发长条数茎如苇十一年进贤县瑞竹生今考历代甲子录辛卯系顺帝至正十一年殆是年历有其事而王圻误载於二十一年後不及检也

明成祖永乐初取材川蜀大木自出抵江上

先是四年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於川广等处工部尚书宋礼伐山通路奏言得大木数株皆寻丈一夕自出谷中抵江上声如雷不偃一草朝廷以为瑞

孝宗弘治八年长沙枫生李实黄连生黄瓜 九年三月长宁楠生莲花李生豆荚

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十月戊辰泗水沙中涌出大杉木围丈五尺长六丈余

穆宗隆庆五年四月杭州栗生桃

神宗万历十八年五月丁卯祖陵大松树孔中吐火竟日方灭 二十三年十二月癸亥皇陵树巅火出延烧草木

【臣】等谨按以上二条互见火异门

熹宗天啓六年四月癸巳白露着树如垂绵日中不散十月辛酉南京西华门内有烟无火三日始灭

礼臣往视乃旧宫材木瘗土中久烟自生土石皆焦以水沃之始灭

愍帝崇祯六年五月癸巳霍山县有木甑飞堕不知所自来 七年二月丁巳太康门牡丹开者三

太康知县集邑绅议其事梁堕而死

草异

宋孝宗淳熙中太平州产异麻若灵芝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理宗端平元年八月绍庆府黄登进对奏武泰军因潜藩升绍庆府登到任後荷生双头十年永州陶大社圃池中产莲并头黄登屡进谀词似不足信姑附録以备考

辽太祖二年八月幽州进合欢瓜【互见土贡门】

【臣】等谨按金史无草异可见王圻续通考亦阙

元泰定帝致和五年禁中芭蕉连理

顺帝至正四年萍乡州治前凤凰池莲生一本二花骈首并蒂 六年夏西涧书院产瑞草【丙申丁酉间】扬州兵火之余城中屋址遍生白菜大者重十五斤小者亦不下八九斤有力人所负才四五颗云

【臣】等谨按历代甲子图丙申丁酉乃元至正十六十七两年也

明太祖洪武五年六月嘉瓜生於句容民家

句容民张谷宾家圃瓜生双实同蒂礼部尚书陶凯以献

谷异【野谷竹米附】

宋高宗绍兴十五年临川禾登九穗

郡守晁谦之言足为瑞应乞宣付史馆

宁宗庆元五年夏房陵民李祖振获异麦二本一本五穗一本二歧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载谷异讫於宋徽宗政和二年今从王圻续通考补録二条如右又圻载嘉定三年四年瑞麦生所产地及茎穗皆阙姑附録之

理宗景定元年十二月辛丑建阳县嘉禾生一本十五穗

是时福建提学李伯玉奏绘图来上以皇太子始封於建阳允为上瑞诏改建阳为嘉禾县

四年九月昌化县进嘉禾嘉粟

是时明禋庆成帝谓休瑞应期一德感通之验咏诗赐丞相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二年四月建康言瑞麦五茎各两歧三年四月严州言麦生两穗附録之

度宗咸淳四年七月温州禾异亩同頴 六年八月甲申瑞安府乐清县嘉禾生

辽穆宗应历二年九月甲寅朔云州进嘉禾四茎二穗圣宗统和九年八月癸酉铜山嘉禾生 二十年夏南京平州麦秀两歧

道宗太康三年九月癸亥玉田进嘉禾

金太宗天会三年九月壬午广宁府进嘉禾 四年十月丁未中京进嘉禾

熙宗皇统三年五月丁巳朔京兆府贡瑞麦七月庚辰太原路亦如之 四年正月乙丑陕西进嘉禾十有二茎茎皆七穗 五年闰十月壬辰怀州进嘉禾

海陵贞元元年十一月丙戌朔定州献嘉禾

世宗大定二年八月丁卯永兴县进嘉禾 四年七月临潢府境禾黍穭生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真定嘉禾二本六茎异亩同頴  二十九年【时章宗已即位】十月辛丑沁州丹州进嘉禾十二月河间府进嘉禾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怀州河间等处进嘉禾

宣宗兴定元年四月陈州商水县进瑞麦一茎四穗开封进瑞麦一茎三穗二茎四穗七月大社坛产嘉禾一茎十五穗十月丹州进嘉禾异亩同頴

元世祖至元元年十月壬子恩州历亭县进嘉禾一茎九穗十一月丁酉太原临州进嘉禾二茎四穗  四年十月辛未太原进嘉禾二本异亩同頴  六年九月癸丑恩州进嘉禾一茎三穗  七年五月壬戌东平府进瑞麦一茎二穗三穗五穗者各一本 十一年七月乙未兴元凤州进麦一茎七穗谷一茎三穗  十四年八月襄阳生嘉禾  十七年十一月甲寅太原路坚州进嘉禾六茎 十八年八月壬辰瓜州屯田进瑞麦一茎五穗 二十年九月癸巳鄂端宣慰司刘恩进嘉禾同頴九穗七穗六穗者各一  二十三年六月广元路阆中麦秀两歧九月南部县生嘉禾一茎九穗 二十四年八月癸亥濬州进瑞麦一茎九穗 二十五年八月丙辰袁州萍乡县进嘉禾 二十六年十二月宁州民张世安进嘉禾二本 二十九年二月壬申泽州献嘉禾 三十一年嘉禾生京畿一茎九穗

成宗大德元年十一月辛未曹州禹城县进嘉禾一茎九穗 九年嘉禾生应州山隂县

武宗至大三年九月河间等路献嘉禾

有异亩同頴及一茎数穗勅绘为图

仁宗皇庆二年八月嘉禾生浑源州一茎四穗 延佑四年九月己巳大都南城产嘉禾一茎十一穗 七年五月【时英宗已即位】丁未饶州鄱阳进嘉禾一茎六穗

英宗至治元年十月壬子左丞相拜珠献嘉禾两茎同穗 二年八月壬申蔚州民献嘉禾

泰定帝泰定元年十月成都谷一茎九穗

顺帝至元四年五月彰德献瑞麦一茎三穗 至正元年九月冀宁路嘉禾生异亩同颖延平顺昌县嘉禾生一茎五穗 三年八月晋宁临汾县嘉禾生有五穗至八穗者 十年彰德路谷麦双穗 十六年大同路秦城乡嘉禾生一茎二穗五穗有九穗者有异茎而同穗者 十八年处州山谷中小竹结实如小麦饥民采食之 二十一年明州象山县竹穗生实如小麦可食二十六年五月壬午洛阳县康家庄有瑞麦一茎五穗三穗双穗者甚衆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顺帝元统时唐山民岳园瑞禾有一茎双穗者有一本十三穗者而年次失考六年洛阳产瑞麦有一茎三四穗者史皆不载又於二十六年後载癸巳大平城北有瑞麦一茎两歧考历代甲子图当是至正十三年不应列於二十六年後也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壬辰朔北平永清卫之龙门生嘉禾异茎同穗

时成祖封北平命歛之遣使来进帝喜亲制诗一章以赐

成祖永乐四年六月丙寅南阳献瑞麦

帝谕礼部曰比郡县屡奏祥瑞独此为丰年之兆命荐之宗庙

世宗嘉靖八年八月西苑进嘉禾

初十日万寿节户部侍郎刘体乾献二穗三穗者共百本阁臣徐阶等表贺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嘉靖时嘉禾嘉谷甚多盖其时喜言符瑞故致此耳又载始兴令杨应隆祁州人言其远祖掘地种竹忽地中铿然有声得一石瓮发之有物数百个长三寸余见其上下肤如谷形去肤熟之真是大米香美异常食之者寿皆百二三十岁饮其汁者寿亦八九十尝读藏经云太古之世谷长五六寸人寿皆数百岁又图经称崑仑之墟有木禾食者得上寿岂其余粒耶以无年月可据附録於此

芝草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谓宋草木之瑞史不胜书而芝草尤多皆小人导谀为之迄於宁宗嘉泰二年今考宋史嘉泰後无可见者岂史氏有惩於马氏之言而削之欤自後辽代无之而金元迄明献瑞芝者不一嘉靖间尤甚盖时方崇尚青词物以类聚至於臣民竞进数辄盈千然则芝之为瑞与否亦槩可覩矣

宋理宗绍定元年漳州龙江书院仰高堂产芝九茎色如截肪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又载度宗咸淳四年玉芝生其地其状皆阙不知何所据也

金世宗大定五年六月戊子河南府进芝草十三本【得於芝田石上荐之太庙】甲辰大安殿楹生芝其色如玉 十年正月邓州进芝草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徐州进芝十有八茎 二十六年正月庚辰河南府进芝三本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怀州河间等处进芝草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哀宗天兴初荆王守纯府第产玉芝一株高五寸许色红鲜可爱既而枝叶津流成血臭不可闻铲而复生者再未几有青城之事

元世祖至元二年八月丙子济南路邹平县进芝草一本 八年九月癸酉益都府济州进芝二本 十五年四月济南历城进芝 十九年六月芝生眉州青城县景德寺 二十二年六月辛亥扬州进芝草 二十三年四月丁未江东宣慰司进芝一本九月芝产於苍溪县十月庚申济宁路进芝二茎 二十六年三月癸巳东流县献芝四月甲子池州贵池县民王勉【勉志作逸】进紫芝十二本六月丁丑汲县民朱良进紫芝 二十八年三月芝生钧州翟阳县 二十九年六月芝生贺州【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元世祖中统二年八月济州进芝二本殆即至元八年之讹也又云至元八年武安文庙大成殿产芝金色九茎叩之有金玉声二十二年十月长葛郾城各进芝草附録於此

成宗大德五年十二月兴元西乡县进芝一本色如珊瑚 六年正月济南邹平县进芝一本五枝五叶色皆赤

武宗至大四年【时仁宗已即位】芝生国学大成殿

仁宗延佑二年三月芝生大成殿 五年七月大成殿复生芝

顺帝至元元年十二月己酉朔芝生荆门州当阳县覆船山一本五干高尺有二寸一本二干高五寸有半干皆两歧二本相依附如珊瑚枝其高者结为华盖庆云之状 五年秋芝生中书工部之屋梁一本七干【臣】等谨按覆船山生芝草王圻续通考谓为世祖至元时事则以至元年号相同而致误不如五行志为可据也又五年秋芝草生事圻亦误为仁宗延佑五年今皆从志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癸丑礼部进瑞芝

凡一千八百六十本诏广求径尺以上者

【臣】等谨按嘉靖实録四十三年八月御医王金献万寿香山一座聚芝三百六十本为之是岁天下臣民进瑞芝甚衆已详土贡考王圻续通考载嘉靖三十六年十月诸山献仙芝一千四百十本时河南巡抚潘恩等各献芝不一而足四十三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又进之四十五年有芝生於太庙第三室【乃睿宗初庙也】因命名玉芝宫云附録备考青青青祥

【臣】等谨按青眚青祥马端临通考起於後汉永兴二年迄於唐乾元三年自後絶无可见惟王圻续通考载金章宗泰和二年七月癸丑申刻日上有气内赤外青须臾乃散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昭应寺藏经阁上大小瓦兽六各口吐青气一道冲天半时方散已详云气门故不赘载

明宣宗宣德元年八月辛巳东南天有青气状如人义手揖拜

【臣】等谨按自宋迄明见於正史者惟此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司马迁
  卷一百八十四 表二十四·赵尔巽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二·徐紘
  绎史卷八十九·马骕
  卷九十六 上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班固
  卷二十七 下上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班固
  段荣传·李百药
  卷一百十九·阿桂
  卷二十四·佚名
  卷五十七·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贯休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禅月集>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一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寄赤松舒道士二首 不见高人久空令鄙恡多遥思青嶂下无那白云何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 又 余亦如君也诗魔不敢

  • 卷一百四十五·志第九十八·仪卫三·脱脱

        ◎仪卫三   ○国初卤簿   国初卤簿。太祖建隆四年,将郊祀,大礼使范质与卤簿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同详定大驾卤簿之制,惟得唐长兴《南郊卤簿字图》,校以令文,颇有阔略违戾者。礼仪使陶谷建议:"金吾及诸卫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雍正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难道一定要诛戮讨伐,而不能和睦相处、共图大业吗?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侵凌中国,在圣人所必诛,而不宥者,只有杀而已矣,砍而已矣。更有何说可以宽解得”等

  •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 美人惨别走死江滨·蔡东藩

      却说汉王欲西还关中,有两人进来谏阻,两人为谁?就是张良陈平。汉王道:“我与楚立约修和,彼已东归,我尚留此做甚。”良平齐声道:“臣等请大王议和,无非为了太公吕后二人。今太公吕后,已得归来,正好与他交战,况天下大势,我已得

  • 第八十九回 得汉中刘玄德称王 失荆州关云长殉义·蔡东藩

      却说黄忠率领援师驰至阳平关,备与夏侯渊相拒,已经逾年,既得黄忠来助,遂命为先锋,出关南行,渡过淝水,择得定军山要隘,安营下寨。夏侯渊闻报,当即引兵来争,一面奉书曹操,请速接应。操遂亲督全军,西指汉中,先遣使诫渊道:“为将当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正统二年三月辛卯朔升监察御史卢睿为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宣府○壬辰书复晋王美圭曰比年边方多事民生艰窘所喻修葺恭园堂宇权宜停止以俟豊年○行在刑部右侍郎何文渊等奏两淮商旅辏集盐课不足比见南京光禄寺并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正德元年春正月辛巳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 孝宗皇帝几筵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五拜三叩头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免命妇朝贺○宣府地震有声○壬午 上黑翼善冠浅淡色袍黑犀带御奉天门视

  • 九四 园的最后·周作人

    百草园的事情说来很长,但是按下去说,它的历史实在是相当的短的。宁寿堂的匾额改为德寿堂,显然为了避清道光的讳,这已是十九世纪的事,即使说新台门的成立提早在嘉庆时代,也还是十八世纪末年而已。至于园的作用时间更是短了,以

  • ●台湾纪事卷二·吴子光

    淡水吴子光芸阁撰淡水义渡记岸社文祠学舍记沪尾红毛楼记竹堑建城后记重建新埔街文昌祠记游大隘诸山记金广福大隘记双峰草堂记(一)双峰草堂记(二)淡水义渡记义渡者,山阴娄公治淡时所建置者也。先是,淡、彰之交有瓯脱地曰大甲

  • 卷之七·罗汝芳

    问《大学》宗旨。曰:&ldquo;孔子此书,却被孟子一句道尽,所云&lsquo;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rsquo;者也。夫孩提之爱亲是孝,孩提之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保。赤子,又孩提爱敬之所自生者也。此个孝弟慈原人人不虑而自知

  • 提要·沈棐

    【臣】等谨按春秋比事二十卷旧本题宋沈棐撰棐始末无可考惟是书前有陈亮序称其字文伯湖州人为婺之教官陈振孙书録解题曰按湖有沈文伯名长卿号审齐居士为常州倅忤秦桧贬化州不名棐也不知同父何以云然岂别有名棐而字文伯

  • 卷首上·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首上綱領一【此篇論春秋經傳源流】班氏固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杜氏預曰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逹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孟子曰楚謂之檮杌晉

  • 卷十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十三      宋 苏辙 撰 桑扈之什     小雅 桑扈刺幽王也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莺有文貌也胥辞也幽王直情而恣行无复礼文法度故思古之君子乐循礼义以受天福夫苟乐之则

  • 卷四十九·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六尔时善财童子,思惟诸佛无量法门。逮得菩萨无量诸行。菩萨无量妙方便道。普照身心。乐求无量方便法门。成就菩萨清净解脱。菩萨无量清净诸根。菩萨无量诸清净力。心随菩萨无量诸行。出生菩萨无量

  •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延寿

    夫心不孤起。托境而方生。还有不仗境质起不。答。有。护法菩萨云。心生不必有本质。正义者。若疏所缘缘。有无不定。不假本质。心亦得生唯识之境。若亲相分。若待外质方生。慈恩云。良恐理乖唯识。若第八第六有无不定

  • 卷第四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三尔时胜音城顶髻王。受父禅后初以正法化人。未经多时便行非法。彼二大臣利益除患。白言。大王当以正法化人勿为非法。何以故。王之国人如

  • 楚林上睿禅师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之二·楚林上睿

    侍者▆▆等记录庚申岁五月廿日师于武昌东严受景陵护法吴延皋居士同胡勉斋徐穆峰二居士暨云杜绅衿诸山硕德木寺耆宿请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六月望日入院。三门入门句子一踏齐开机关活泼验尽方来。佛殿灵山一会犹在今古

  • 小学韵语·罗泽南

    蒙学读本。一卷。清罗泽南著。清光绪五年 (1879)江苏书局重刊。此为初学发蒙之书,就朱熹《小学》一编,撮其大要,辑为韵语,复取古人注疏附于其下,通俗浅易,句短音谐,便于童习。是书重在立教明伦,固多封建迂腐之谈,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