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二文德紀二

文德天皇

起嘉祥三年七月,盡十二月

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

一、卜定齋王齋院與追崇藤原冬嗣位記

文德天皇

秋七月,丙子朔 ,授參河國砥鹿神,從五位下。

從五位下-橘朝臣-永範,為刑部少輔。

丁丑 ,賑給左右京貧窮者。

庚辰 ,延屈百僧於大極殿,轉讀大般若經。為祈穀也。

備前國獻白龜。

甲申 ,皇女-晏子內親王,為伊勢齋。〈晏子內親王者,仁德帝皇女,第三十代齋王。〉惠子內親王,為賀茂齋。〈惠子內親王,或作慧子。仁德帝皇女,晏子內親王同母妹也。〉大祓於建禮門前。以命兩齋內親王也。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古子,〈古子,或本作右子,此據類聚國史等定之。〉無位-東子女王、藤原朝臣-年子、藤原朝臣-多賀幾子、藤原朝臣-是子等,為女御。

伊豫國力田物部連-道吉、鴨部首-福主等,敘位一階。道吉等,傾盡私產,賑贍窮民,故有此賞。

乙酉 ,讚岐國人-大膳少進-從七位上-佐伯直-正雄,賜姓-佐伯宿禰,隸左京職。

石見國獻甘露。味如飴糖。

丙戌 ,進山城國火雷神階,授從五位上。遠江國任事、鹿苑兩神,並授從五位下。進大和國丹生川上雨師神階,授正四位下。龍田天御柱命神、國御柱命神、若宇加乃賣命神,並加從五位上。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仁に〉坐,天御柱、國御柱神等〈乃の〉廣前〈爾に〉申賜〈倍止べと〉申〈久く〉。國家〈乎を〉鎮護賜〈布爾ふに〉依〈天て〉,御位奉授〈天乃ての〉後,年月久成〈多利たり〉。因茲,神祇少副-正六位上-大中臣朝臣-久世主〈乎を〉差使〈天て〉,御位上奉〈利り〉稱奉〈留る〉。今〈毛も〉今〈毛も〉風雨隨時〈比ひ〉五穀豐登〈之女しめ〉,天下平安〈爾に〉,天皇朝庭〈乎を〉堅磐〈爾に〉常磐〈爾に〉,護賜〈比ひ〉助賜〈倍止べと〉申賜〈波久止はくと〉申。」

壬辰 ,追崇外祖父-左大臣-正一位-藤原朝臣-冬嗣,為太政大臣。外祖母-尚侍-從三位-藤原朝臣-美都子,贈正一位。策命曰:「天皇〈我が〉敕命〈爾に〉坐宣〈久く〉,尊祖〈比ひ〉敦親〈須留する〉事〈波は〉,食國〈乃の〉恒典〈奈利なり〉。故是以,追〈弖て〉太政大臣〈乃の〉官,贈賜〈比ひ〉崇賜〈布ふ〉。敕命〈乎を〉,散位-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雄瀧〈乎を〉差使〈弖て〉,申賜〈久止くと〉宣。」詔曰:「貴德重親,前王之令圖。悼徃飾終,有國之通典。朕外祖父-左大臣-正一位-藤原朝臣,風標秀出,器宇凝深,德為時宗。位居朝棟,至忠報國,世異名新,遺愛在人,身徂德盛。外祖母-尚侍-從三位-藤原氏,自家刑國,以孝率忠。嬪規縟於采蘋,母則賢於大姒。春花早落,翫流芳而有餘。石火不留,繼殘焰而仍照。朕寓形苫壤,沈思鼎湖。至哀之餘,懷夫親懿。況國憲有恒,崇班攸歸。宜加寵章,式光拱木。外祖父,可贈太政大臣。外祖母,可贈正一位。布告遐邇,稱朕意焉。」

己亥 ,大雨。大極殿前龍尾道十二丈,為水潦所決壞。

辛丑 ,授,從三位-藤原朝臣-貞子,正三位。無位-望子女王,從四位下。從四位下-廣井女王,從四位上。從四位上-當麻真人-浦虫,正四位下。從五位下-菅原朝臣-閑子、安倍朝臣-鳳子、甘南備真人-伊勢子、安倍朝臣-殿子、石川朝臣-普子等,並從五位上。外從五位下-綾公-姑繼、宗形朝臣-豐子,無位-藤原朝臣-宜子、笠朝臣-西子等,並從五位下。外從五位下-神門臣-富繼,外正五位下。

制:「以施藥院司未立秩限,准造瓦使,四年為限。」

壬寅 ,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止と〉,法師等〈爾に〉白〈佐倍止さべと〉敕大命〈乎を〉白。大法師-圓明〈乎を〉,權律師〈爾に〉任賜事〈乎を〉白〈佐倍止さべと〉敕大命〈乎を〉白。」

甲辰 ,授筑前國織幡神,從五位下。

二、公卿上表以求賀瑞白龜甘露之祥

八月,丙午朔戊申 ,詔以遠江國角避比古神,列官社。先是,彼國奏言:「此神叢社,瞰臨大湖。湖水所溉,舉土賴利。湖有一口,開塞無常。湖口塞則民被水害,湖口開則民致豐穰。或開或塞,神實為之。請加崇典,為民祈利。」從之。

己酉 ,右兵衛督-正四位下-坂上大宿禰-清野,卒。清野,贈大納言-正二位-田村麻呂第四子也。少慣家風,武藝絕倫。嵯峨太上皇,在東宮時,年十八,為春宮少進。是時,天皇御武德殿,特簡天下騎射拔群之士廿人,覽其才品。爰清野以春宮少進,獨忝其選。又命步射士佐-味香-飾麻呂、飯高-常比麻呂、清野等三人競射。清野為三人之先鳴也。天皇甚奇愛之。弘仁十年正月,敘從五位下,為陸奧鎮守將軍。年纔廿七。十一年,為陸奧介。十三年,為右近衛少將。十四年十一月,敘從五位上。天長元年,左貶為薩摩守。俄而遷為土左權守。入京之後,十年三月,敘正五位下,為陸奧出羽按察使。夷民和親,關塞無事。承和三年,罷官歸都,即為右馬頭。數年遷為右兵衛督,兼為因幡守。十二年正月,敘從四位上,兼為相模守。嘉祥三年四月,敘正四位下。齡稍遲晚,老病相迫,有意避官,未言氣絕。時年六十二。

庚戌 ,遣使五畿、七道,班幣諸神。告以即位之由。大祓於建禮門前,以遣使也。

參議-正四位下-滋野朝臣-貞主,為相模守,宮內卿如故。從四位下-興世朝臣-書主,為治部大輔。從五位下-橘朝臣-永範,為民部少輔。從五位下-小野朝臣-貞樹,為刑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菅雄,為木工頭。從五位上-藤原朝臣-春岡,為左衛門權佐。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興世,為右衛門權佐。從五位上-坂上大宿禰-正野,為右馬頭。

癸丑 ,遣散位-正五位下-楠野王,神祇少祐-正六位上-中臣朝臣-稗守等,向伊勢太神宮,告以晏子內親王為齋。

丙辰 ,公卿抗表曰:「臣聞:『道粹含元,驛三靈而委貺。德敷齊聖,馳六幽而薦祉。故遊蓮江使,表昌化於堯壇。戲藻波臣,契禎期於軒浦。』伏惟,皇帝陛下,則哲承基,窮神闡化。德比天地,明齊日月。荼蓼追思之痛,中宵猶深。草臬攀慕之情,日興彌切。伏見,美作國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貞道等奏稱:『所管英多郡大領-外從八位上-財田-祖麻呂,於郡下川會鄉英多河石上,獲白龜一枚。』又備前國守-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諸成等奏稱:『所管磐梨郡少領-外從八位上-石生別公-長貞,於郡下石生鄉雄神河,獲白龜一枚。』又石見國守-從五位下-笠朝臣-岑雄等奏稱:『所管安農郡川合鄉,甘露降。』臣等謹案,禮含文嘉云:『外內之制,各得基宜,則山澤出靈龜。』瑞應圖云:『王者和氣茂,則甘露降於草木。食之令人壽。』方今,聖人啟祚,禎符惟新,合至治於太清之治,同至德於帝堯之德。不任抃躍之至,謹詣闕庭,陳賀以聞。」帝謙而不當之。

丁巳 ,遣右中辨-從四位下-藤原朝臣-氏宗,向賀茂社。中宮亮-正五位上-藤原朝臣-良仁,向松尾社。並告以即位之由。

甲子 ,群臣奏瑞,相趍無已。敕曰:「祥符所感,在盛德而應稱。顯慶斯臻,豈菲虛之可信。朕自在大喪,事聽冢宰,德未動近,化何覃幽。而今白龜、甘露之祥至,今卿等表賀。朕之荒思,自知不堪。夫無災而患,著自前蹟,恃瑞而凶,非無徃鑒。況上德不德,盛德之祥無聞,大聖絕聖,應聖之瑞自廢。誠能道德成曹,仁義為巢。若二儀之不言,若四時之潛運,則萬人仁壽,誰須千歲之靈龜,百物咸盈,豈慮曠時之甘液。漢光晉武,足為吾師。陳賀之言,非攸欲聽。」

丙寅 ,公卿重上表,以求賀瑞。帝以苦請難拒,許之。

戊辰 ,遣散位-從五位下-高原王,向豐前、筑前兩國,以寶劍、明鏡、名香、綵帛等,奉八幡宮及香椎廟。

己巳 ,天南有聲。如雷。

辛巳 ,地震。從西北來。雞雉皆驚。

三、遣使策命諸神社與敕詔慶瑞

九月,乙亥朔 ,日有蝕之。

壬午 ,遣宮主-正六位下-占部-雄貞,神琴師-正六位上-菅生朝臣-末繼,典侍-正五位下-藤原朝臣-泉子,御巫-無位-榎本連-淨子等,向攝津國,祭八十嶋。

是日 ,右京人-村主-岑成,於攝津國嶋上郡河上,獲白龜獻之。

甲申 ,詔以伊勢國多度大神,列於官社。同國天照太神宮禰宜-從八位下-神主-繼長、豐受太神宮禰宜-從八位上-神主-土主等,授外從五位下。

乙酉 ,遣少納言-從五位上-鎌藏王,內藏頭-從五位下-中臣朝臣-壹志等,向伊勢太神宮,依例奉幣。別獻細馬五疋,以充神御。

戊子 ,遣參議-左兵衛督-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助,向賀茂大神社,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止と〉,掛畏〈支き〉大神〈乃の〉廣前〈爾に〉申賜〈倍止べと〉申〈久く〉。先先〈爾に〉禱申賜〈倍留べる〉御馬并神財〈乎を〉,九月〈爾に〉潔備〈天て〉奉出賜〈波波はは〉可吉〈止と〉卜申〈利り〉。故是以神財〈乎を〉設備〈天て〉潔捧〈天て〉奉出〈須す〉。但御馬〈波は〉馬寮內〈爾に〉有穢〈爾に〉依〈弖て〉,此度〈波は〉不奉出。來年〈乃の〉四月〈乃の〉祭〈爾に〉設備〈天て〉奉出〈無む〉。此狀〈乎を〉聞食〈天て〉,天皇朝庭〈乎を〉堅磐〈爾に〉常磐〈爾に〉,天下平安〈爾に〉護賜〈比ひ〉矜賜〈倍止べと〉。恐〈見み〉恐〈見毛みも〉申賜〈波久止はくと〉申。」

己丑 ,亦遣參議-藤原朝臣-助,向春日大神社,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止と〉,大神〈乃の〉廣前〈爾に〉申賜〈倍止べと〉申〈久く〉。皇大神〈乃の〉厚護〈爾に〉依〈天之てし〉,天日嗣〈乃の〉高御座〈爾波には〉,平〈介久けく〉即賜〈止奈毛となも〉所念行〈須す〉。因茲〈天て〉。先先〈爾に〉禱申賜〈比之ひし〉御冠〈止と〉為〈天奈毛てなも〉,建御賀豆智命、伊波比主命二柱〈乃の〉大神〈乎波をは〉正一位〈爾に〉,〈建御賀豆智命、伊波比主命,別為武甕槌神、經津主神。〉天兒屋根命〈乎波をは〉從一位〈爾に〉,比賣神〈乎波をは〉正四位上〈爾に〉,上奉〈利り〉崇奉〈留る〉狀〈乎を〉,神財〈乎を〉令捧持〈天て〉奉出〈須す〉。此狀〈乎を〉聞食〈天て〉,益益〈爾に〉天皇朝庭〈乎を〉堅磐〈爾に〉常磐〈爾に〉幸〈倍べ〉奉賜〈比ひ〉,天下平安〈爾に〉護賜〈比ひ〉助賜〈倍止べと〉。恐〈見み〉恐〈見毛みも〉申賜〈波久止はくと〉申。」

詔曰:「乾鑒不測,隨皇化而效靈。神理非遙,應人事而通感。是以,恩有所漸,龜龍不秘幽贊之符。德有相覃,雲露豫彰昇平之瑞。朕上遵遺制,下酌群言,辭不獲免,遂踐皇極。然猶集蓼之痛彌切,擠壑之慮未申。譬涉大川,罔知攸濟。即知,天上甘露之淵,未必為朕而灑。水中神蔡之智,豈能賴朕而浮。故斷尚書之章,不聽群公之賀。而今攝津畿服之地,亦獲神龜而獻之。僉謂:『不世之鴻符,難得而廢矣。』朕重違敦請,再三念之,若是百神七廟之顧復萬民,三槐九棘之緝熙庶績之所致者乎。有司其擇吉日,告於宗社。夫封疆馬齒,獻瑞不恒。天貺攸降,理須優異。宜特令攝津國嶋上郡,莫輸今年之調。美作國英多郡,石見國安農郡,備前國磐梨郡,並免當年之庸。獲龜之人-岑成等,敘從六位上。賜物准例。天下祝部各免其租。又五畿內、七道諸國承和六年以往調庸未進,咸從免除。溽以膏潤,由茲惠液之祥。布以至和,協彼長生之瑞。」

是日 ,內供奉大法師-圓仁奏置天台總持院十四禪師,簡練行者以充之,永不絕。

壬辰 ,授播磨國足速手速神,從五位下。

乙未 ,遣神祇少副-正七位上-大中臣朝臣-久世主,向攝津國住吉大神社,奉寶幣。賽宿禱也。

丁酉 ,進參議-左衛門督-正四位下-藤原朝臣-長良階從三位。

先是,七月大水,山埼橋斷。帝以為,河橋易壞,依水浸囓,得其便地,自無所害。是日,詔遣中納言-安倍朝臣-安仁、源朝臣-弘,參議-滋野朝臣-貞主、伴宿禰-善男等,就山埼以察利害,求其便地。乃定置橋。

庚子 ,遣侍從-從五位上-嶋江王,向伊勢大神宮。神祇大副-從五位下-中臣朝臣-逸志,向賀茂大神社。神祇權少祐-正六位上-占部-業基,向尾張大神社。告以賀瑞之由。大祓於建禮門前。以遣使也。又下知五畿、七道諸國,班幣名神,同告賀端之由。

是日 ,伊勢齋內親王,禊於鴨河。敕遣從四位下-右中辨-藤原朝臣-氏宗,從修禊事。

四、進奉各國諸神社位記

冬十月,乙巳朔 ,從五位下-文室朝臣-笠科,為勘解由次官。正五位下-菅原朝臣-是善,為加賀權守,文章博士如故。

丁未 ,敕賜忠良親王帶劍。

己酉 ,遣中納言-正三位-源朝臣-定,左京大夫-從四位上-正行王,向山科山陵。散位-從五位下-春原朝臣-末繼,內舍人-從六位下-安倍朝臣-弘行,向前田原山陵。右京大夫-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諸成,向後田原山陵。參議-正四位下-滋野朝臣-貞主,掃部頭-從五位下-滋野朝臣-善蔭,向柏原山陵。中納言-從三位-源朝臣-弘,彈正大弼-從四位上-藤原朝臣-衛,向楊梅山陵。中納言-正三位-安倍朝臣-安仁,從四位下-宮內大輔-房世王,向嵯峨山陵。從三位-大藏卿-平朝臣-高棟,散位-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輔嗣,向大原山陵。參議-從四位上-伴宿禰-善男,侍從-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諸葛,向深草山陵。告以賀瑞之由。策文曰:「天皇恐〈見み〉恐〈見毛みも〉,掛畏〈支き〉山陵〈爾に〉申賜〈倍止べと〉申〈久く〉。維嘉祥三年八月十七日〈爾に〉,公卿等奏〈世良久せらく〉:『攝津國、美作國、備前國,並獻白龜〈利り〉。石見國獻甘露〈禮良久乎れらくを〉進。』〈止と〉奏〈世利せり〉。如此〈支き〉希世〈留る〉大瑞〈波は〉,是薄德〈乃の〉可令感致〈支き〉物〈爾波には〉非〈須ず〉。掛畏〈支き〉山陵〈乃の〉慈賜〈比ひ〉示賜〈倍留べる〉物〈奈利止なりと〉為〈天奈毛てなも〉,貴喜〈比ひ〉受賜〈利り〉畏〈萬留まる〉狀〈乎を〉,進出〈天て〉恐〈見み〉恐〈見毛みも〉申賜〈波久止はくと〉申。」

辛亥 ,進山城國稻荷神階,授從四位上。授攝津國廣田神,從五位下。進大和國大和大國魂神階,授從二位。石上神,及大神大物主神、葛木一言主神等,並正三位。夜岐布山口神,從五位下。河內國恩智大御食津彥命神、恩智大御食津姬命神等,並正三位。丹比神,從五位上。伊勢國阿耶賀神,從五位上。尾張國熱田神,正三位。越前國氣比神,正二位。筑前國宗像神,從五位上。竈門神,正五位上。筑後國高良玉垂命神,從四位上。肥後國健磐龍命神,正三位。伊豆國三嶋神,從五位上。

壬子 ,伊豆國伊古奈比咩命神、阿波神、物忌奈乃神,並授從五位上。近江國伊富岐神,從五位下。紀伊國伊太祁曾神,從五位下。

癸丑 ,以伊勢國多度神列於官社。

戊午 ,從四位上-藤原朝臣-衛,為勘解由長官。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雄瀧,為攝津守。

己未 ,信濃國御名方富命神、健御名方富命、前八坂刀賣命神,並加從五位上。

庚申 ,出羽國言上:「地大震裂,山谷易處,壓死者眾。」

甲子 ,遣左馬助-從五位下-紀朝臣-貞守,向紀伊國日前國懸大神社。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止と〉,掛畏大神等〈乃の〉廣前〈爾に〉申給〈倍止べと〉申〈久く〉。先先〈爾に〉神財奉進〈牟止むと〉祈申賜〈比支ひき〉。故是以,種種〈乃の〉神財〈乎を〉潔備〈天て〉,令捧持〈天て〉奉出〈須す〉。此狀〈乎を〉聞食〈天て〉,天皇朝庭〈乎を〉常磐〈爾に〉堅磐〈爾に〉護幸奉賜〈比ひ〉,天下平安〈爾に〉矜賜〈比ひ〉助賜〈倍止べと〉。恐〈見み〉恐〈見毛みも〉申給〈波久止はくと〉申。」

同日 ,遣同貞守於坐伊太祁曾神社,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爾に〉申給〈久く〉。御冠授奉〈牟止むと〉禱申賜〈比之爾ひしに〉依〈天て〉,從五位下〈乃の〉御冠〈乎を〉授奉〈利り〉崇奉〈留る〉狀〈乎を〉,御位記令持〈天て〉奉出〈須す〉。此狀〈乎を〉聞食〈天て〉,天皇朝庭〈乎を〉常磐〈爾に〉堅磐〈爾に〉護幸奉賜〈倍止べと〉申給〈久止くと〉申。」

亦遣右中辨-兼右近衛中將-從四位下-藤原朝臣-氏宗,向園神韓神等社。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爾に〉申給〈久く〉。御冠奉授〈無止むと〉禱申賜〈比之爾ひしに〉依〈天て〉,從五位下〈乃の〉御冠〈乎を〉奉授〈利り〉崇奉〈留る〉狀〈乎を〉。御位記令持〈天て〉奉出〈須す〉。此狀〈乎を〉聞食〈天て〉,天皇朝庭〈乎を〉常磐〈爾に〉堅磐〈爾に〉護幸奉賜〈倍止べと〉申給〈久止くと〉申。」

乙丑 ,紀伊國伊達神、志摩神、靜火神,並加從四位下。

丁卯 ,屈七十僧於東宮,轉讀大般若經。別請七僧於清涼殿,修法印咒。並限三日,為國祈也。詔以壹岐嶋天手長男、天手長比咩兩神,列於官社。

五、立惟仁親王為皇太子

十一月,甲戌朔 ,詔以伊豆國伊古奈比女、安房、物忌奈三神,列於官社。

己卯 ,從四位下-治部大輔-興世朝臣-書主,卒。書主,右京人也,本姓吉田連,其先出自百濟。祖-正五位上-圖書頭-兼內藥正-相模介-吉田連-宜,父-內藥正-正五位下-古麻呂。並為侍醫,累代供奉。宜等兼長儒道,門徒有錄。書主,為人恭謹,容止可觀。昔者嵯峨太上天皇在藩之時,殊憐其進退。延曆廿五年,為尾張少目。大同四年四月,為縫殿少允。弘仁元年正月,遷為內匠少允。四年五月,遷為左兵衛權大尉。七年二月,轉為左衛門大尉,兼行檢非違使事。有頃,遷為右近衛將監。書主雖長儒門,身稍輕捷。超躍高岸,浮渡深水,猶同武藝之士。能彈和琴,仍為大歌所別當,常供奉節會。新羅人-沙良-真熊,善彈新羅琴。書主相隨傳習,遂得秘道。八年正月,敘外從五位下,拜織部正。九年正月,為和泉守,治聲頗聞。十二年正月,敘從五位下。十四年正月,敘從五位上,為備前守。是時,罷任未歸。京師便道之任,政化清平。天長四年,還為左京亮。五年二月,拜筑後守。因身病困,確辭不行。八年二月,更為左京亮。承和四年,上請,改姓為興世朝臣。七年正月,為信濃守。九年正月,敘正五位下。十二年,拜木工頭。十四年正月,敘從四位下。嘉祥三年八月,遷為治部大輔。以年老身衰,聊披山林之地,常發觀念之業。卒時,年七十三。

辛卯 ,帝以諒闇故,不親祭事。所司潔齋,祗奉舊章。

壬辰 ,右大臣於侍從局,錄親王已下五位已上見在座者奏之。

癸巳 ,依大臣所奏簿錄,准新嘗會宴,賜祿有差。

乙未 ,進越前國金山彥神階,加從四位下。

丙申 ,詔曰:「紫極高映,運亭毒而不言。黃屋尊居,播惠愛而無恃。故勳華繼躅,未隔於勤勞。禹履垂風,猶同於含育。朕忝奉先訓,虔撫令圖,飡荼蓼以銷神,睠蒸庶以剡思。而今至誠不暢,小信未孚,陰德愆和,柔祇告譴。出羽州壤,偏應銅龍之機。邊府黎甿,空被梟禽之害。邑居震蕩,蹈厚載而不安。城柵傾頹,想艱虞而益恐。〈艱虞,或本作難虞。〉咸須子視,或至於死傷。獨作母臨,何懈於拯救。宜馳星使,就展恩光。其被災尤甚,不能自存,使國商量,蠲免租調。并不問民狄,開倉糶廩,貸振其生業。〈民狄,底本作民牧,依類聚國史校之。〉莫使重困,崩墻毀屋之下。所有殘屍露骸,官為收埋。務申優恤,庶俾委凍者知挾纊之溫,阻飢者得廩牢之飽。」

從四位上-清原真人-瀧雄,為治部大輔。

授正六位上-安墀宿禰-良棟,外從五位下。

戊戌 ,惟仁親王為皇太子。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敕命〈乎を〉,親王、諸王、諸臣、百官人等,天下〈乃の〉公民,眾聞食〈止と〉宣。隨法〈爾に〉可有〈岐き〉政〈止志天として〉,惟仁親王〈乎を〉立而皇太子〈止と〉定賜〈布ふ〉。故此之狀〈乎を〉悟〈弖て〉,百官人隨仕奉〈禮止れと〉詔天皇敕旨〈乎を〉,眾聞食止宣。」

大納言-從二位-源朝臣-信,為東宮傅。參議-正四位下-藤原朝臣-良相,為春宮大夫。從五位下-大枝朝臣-音人,為東宮學士。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冬緒,為春宮亮。

壬寅 ,參議-正四位下-藤原朝臣-良相,為左大辨,春宮大夫、左近衛中將、陸奧出羽按察使如故。從四位下-藤原朝臣-氏宗,為右大辨,右近衛中將如故。正五位下-藤原朝臣-貞守,為右中辨,備前介如故。從五位下-橘朝臣-時枝,為內匠頭。從五位下-南淵朝臣-年名,為式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恒雄,為伊勢介。橘朝臣-數岑,為尾張守。

癸卯 ,遣中納言-正三位-安倍朝臣-安仁,宮內大輔-從四位下-房世王等,向嵯峨山陵。參議-左兵衛督-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助,正四位下-大舍人頭-高枝王等,向深草山陵。策文曰:「天皇〈我が〉恐〈美み〉恐〈美毛みも〉,掛畏〈支き〉御陵〈爾に〉申賜〈倍止べと〉申〈久く〉。食國〈乃の〉法〈止と〉,定賜〈比ひ〉行賜〈倍留べる〉法隨〈爾に〉,可有〈岐き〉政〈止之天として〉,惟仁親王〈乎を〉立〈天て〉皇太子〈止と〉定賜〈布ふ〉。此狀〈乎を〉恐〈美み〉恐〈美毛みも〉申〈久止くと〉申。」

十二月,甲辰朔庚戌 ,詔以上野國甲波宿禰神,列於官社。

辛亥 ,補僧綱。策命曰:「天皇〈我が〉詔旨〈止と〉,法師等〈爾に〉白〈左閇止さへと〉宣敕命〈乎を〉白。律師-道雄〈乎を〉權少僧都〈爾に〉,權律師-圓明〈乎を〉律師〈爾に〉任賜事白〈左閇止さへと〉,宣敕命〈乎を〉白。」

丁巳 ,雷。何以書之,記異也。

戊午 ,屈僧徒,禮佛懺悔。

癸酉 ,進河內國和爾神階,加從五位上。堤根津嶋女神,從五位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李延寿
  卷四百八十六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卷下·张唐英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卷六·曾巩
  四五八 谕内阁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着照程景伊所奏章程办理·佚名
  卷三·傅恒
  卷四十四·张守节
  二二 蒋观云·周作人
  梁士彦传·魏徵
  周智光传·刘昫
  赵锦传·张廷玉
  二、夏迹·傅斯年
  纲鉴易知录卷十·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五瓠类五言古田家屋上壶       【宋】梅尧臣修蔓屋头缀大壶檐外埀霜干叶犹苦风断根未移收挂烟突近开充酒具迟贱生无所用防有千金时五言律种瓠          【

  • 第四回 痴儿失望·蒲松龄

    张老出来,衣帽齐整,手持拄杖说我的两个儿争着孝顺,不觉三年,老来可谓享福。但只是早晨肉面,晌午鸡汤,吃着有些靦腆;冬日丝棉,夏日葛布,穿着只是心惊。每日在闪电影里存身,半悬空中度日,好可笑人也![耍孩儿)他原是敬财神,不是为孝

  • ●卷二百三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六。   起绍兴三十年十月十八日丁巳,尽二十七日丙寅。   十八日丁巳择日以兴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   丙辰降旨金人败盟朝廷不得已而兴师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等令礼部太常寺疾速条具申尚书省

  • 第三十二回 太后的梳妆台·德龄

    远在欧美人士以化装术炫耀当世之前,我们的皇太后,已早就很透彻地发明了许多美容的秘决,有几种到如今可说还不曾给人家发现咧!所以我在当时就确认每次早朝之前,随着太后上伊的梳洗室中去瞧伊慢条斯理的化装起来,委实是

  • 路史卷三十五·罗泌

    发挥四九合诸侯事不白则教不成齐侯之为会十有五云九合者在葵丘之会言之也淮之会固出其后而贯谷之举又非其盛者乃若兵车之会则有之矣庄之十四年伐宋二十八年救郑僖之元年救邢四年侵陈蔡六年伐郑与十五年之救徐首止之

  •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三月。己丑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庆裕等奏、查勘永陵。福陵昭陵应修各工。请择吉兴修一摺。着钦天监于本年四月

  • 铁木迭儿传·宋濂

    铁木迭儿,木儿火赤的儿子。曾侍奉世祖。成宗大德年间,任同知宣徽院事,兼通政院使。武宗即位,为宣徽使。至大元年(1308),由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转任云南行省左丞相。两年后,擅自离职进京。尚书省将他的情况向皇帝作了报告,皇帝要

  • 卷一百三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八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上谕十四道初二日奉上谕正蓝旗蒙古都统等将居住古北口外蒙古达兰图等控诉伊等并非副都统巴雅尔图等家人一案具奏夫巴雅尔图等实为科尔沁贝勒之後裔台吉达

  • 卷三十七·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七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一上太宗应诏论火灾   田 锡【雍熙元年六月诏曰朕以不敏不明托於兆人之上夙夜只惕罔敢怠荒赖九庙储祥上天垂佑万务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三太常寺祝文冬日至大祀圜丘祝文维乾隆   年岁次  十一月  朔越日  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告於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

  • 事语第七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事之至数可闻乎?”管子对曰:“何谓至数?”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则六畜不育。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此言何如?”管子曰:“非数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林语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语译人民若饱受虐政苛刑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以死来威胁他又有何用?假使人民怕死,一有作

  • 卷一·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一     宋 张大亨 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元之言首也人君即位之初年谓之元年明历数在躬首出羣衆也正之言政也一岁之首月谓之正月明奉若天道垂法布政也诸侯之元年得系于嗣君者俾因天时之变以

  • 云庄集·刘爚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

  • 名迹录·朱珪

    六卷 附录一卷。明朱珪编撰。朱珪,明初崑山 (今属江苏)人,字伯盛。珪善篆籀,工于刻印,又工于摹勒石刻。《名迹录》是他生平所刻的汇集。汉代碑刻,多不载撰写人、书写人和刻工的名字。自魏受禅碑载有邯郸淳撰文、梁鹄

  •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周游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凡六卷八十回。题“五岳山人周游仰止集”、 “靖竹居士王黉子承释”。封面镌“钟伯敬先生原评”、 “古吴麟瑞堂藏板”。有图二十四叶四十八幅。首王黉

  • 声执·陈匪石

    词学专著。陈匪石著,自序云:“昔释迦说相,法执我执,皆所当破。词属声尘,宁免两执。况词自有法,不得谓一切相皆属虚妄,题以声执,适表其真。”是书意在示人以作词法门。共四十八则,汇为上下二卷。上卷考论词律及作法、燕

  • 如来智印经·佚名

    一卷,失译。同《佛说大乘智印经》。虽后译稍胜,而皆不及上经之尤为详明。且缺乞食,及分身佛来集,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