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类释卷十二

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

释宫室

房 背

疏房室所居之地总谓之堂房半以北为北堂【背北堂也】房半以南为南堂【此盖专指东房而言是由北阶入内寝处】朱子曰房只是人出入处古人之房前有壁后无壁所以通内所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盖房之北也

【臣】谨案王风所谓左执簧右招我由房曰由房则过乎房矣过乎房则入于寝也北堂下另有北阶与寝之阼阶相接由房入寝盖在此处楚茨诗乐具入奏盖于庙祭毕燕诸父兄弟于内寝乐随以入此诗似咏其事诗大概与简兮相类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相与勤其事若自喜而实自嘲玩其乐只且语气可见序説未必不有据朱子以为妇人所作恐非

附王风君子阳阳论

君子阳阳朱子以为亦前篇妇人所作此只因君子于役首二字偶相同遂为此语耳不知行役之大夫其室家喜其初至何为有执簧执翿之语况由者是由此适彼之辞妇人舍其房室更欲何之读楚茨之诗至乐具入奏恍然曰此伶官不得志之作与简兮诗人相类朱子所谓若自誉而实自嘲也考古者室屋之制前堂之房与后寝相值正祭之时设乐于堂上下所谓钟鼓既戒鼓钟送尸伶官既有事矣至后寝以燕同姓乃复移乐入奏势必由房以入寝此招我由房所由来也次章云由敖敖为舞位上章説声此説容易更显然古之贤人君子多隐于乐工如春秋太师挚诸人犹知逾河蹈海以去乱东迁之时政行不修砥行立名之士动辄罹咎伶官世所贱其职易给相与窃升斗之禄托微业以逃世所谓大隐隐朝市者非耶诗人于此于鬰伊无赖之中而为喜幸不胜之语孔子谓可以怨者于此见之其志婉而其辞悲矣序説谓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逺害意极得之而其防未明【臣】因推明其意而取证于楚茨乐具入奏之语极有考据仪礼诸篇详房室之制而尚书顾命亦有东房西房惟毛诗于此仅见朱子不深考猥以为妇人所作已失之矣或又谓何不遂谓淫奔之诗岂不谬哉

着 庭 堂

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诗作着李巡曰谓正门内两塾间堂下至门谓之庭升阼阶西阶而后至堂堂以北为室与东西房

尔雅当涂谓之陈诗胡逝我陈谓于东西阶下用防甎筑起高于平地令易泄水便人行走其庙中路则谓之唐俱是堂下至门之迳特以庙庭异其名耳礼宾主入门有当陈揖当碑揖及阶揖所谓三揖三让也碑在庭之中央庙以丽牲寝以识日景

宇 户 牖 向 屋漏

宇檐下户室户两扇为门单扇为户豳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盖天气渐寒自逺而至近也牖穿壁以木为交所以见日牖下为奥尊者所处古人祭必于奥奥为室西南隅近南日光为壁所掩故隐奥室西北隅为屋漏牖中日光穿漏于北故曰屋漏向北出牖也亦曰北牖礼病者居北牖下君视之则迁南牖下使君得南面视已孔子自牖执其手是也

李氏如圭曰堂屋五架中脊之架曰栋次栋之架曰楣后楣之下以南为堂以北为室与房大夫士东房西室【天子诸侯有东西房】室又户东而牖西户不当中而近东则西南隅最为深隐故谓之奥而祭祀及尊者常处焉

庭 楹 正 冥

朱传庭宫寝之前庭楹柱也正向明之处冥奥窔之间也上章言堂之美此章言室之美

【臣】谨案朱子因从前诸儒之説而以此章为专言室之美【臣】谓此章是兼堂室在内盖室与堂同一至门之庭室别无庭也若説向北有庭则为北堂而非室制矣楹即前堂之两楹古人于此授玉行礼是向明之处所谓正也室西南隅为奥东南隅为窔奥窔之间在户之西而牖之下是幽暗处故曰冥惟此一句是专言室若室之楹则傍列东西房楹藏在壁间安得谓有觉其楹牖户之外即为前堂安得有殖殖其庭正是两楹之间是对前庭当阳受日之处故得快快若室则东户而西牖受光处无多安得言此乎【臣】二十二嵗时撰仪礼宫室指掌图极精细谨详其説于左

古人宫室之制两下五架其正梁为栋以下二架为楣又下二架为后楣以北为室与东西房室一户一牖户东而牖西东西房惟一户俱在东东房无北壁房半以北为北堂诗所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也东楣之外四隅有四斜栋架屋为东西南北走廊其屋檐外出为宇所谓上栋下宇也宇四面各有阶南面有阼阶西阶东西有两侧阶北堂有北阶宇飞垂而外出故曰如翚斯飞栋特起而高峻故曰如鸟斯革则前章亦兼堂室言之盖同是两下五架所成不容区别而庭与楹之不得属于室更较然矣

臯门 应门

疏王宫之外郭门曰臯门正门曰应门诸侯有库雉无臯应朱子曰厯观春秋礼记家语所载无云诸侯有臯应者则皋应为天子之门明矣意太王之时未有制度特作二门其名如此后遂尊为天子之门而诸侯不得立耳王氏樵尚书日记曰周礼天子之门五一臯门二库门三雉门四应门五路门亦曰毕门外朝一治朝一内朝一亦曰燕朝外朝在库门之外以朝万民治朝在路门之外王日视治之朝以朝羣臣燕朝在路门之内路寝之庭以燕同姓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聴政视朝即治朝聴政即燕朝康王之诰王出在应内之内即路门外之治朝也庙 寝【一名路寝】祊 堂 基 唐

尔雅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前庙以奉神后寝以藏衣冠祭毕燕诸父兄弟于此楚茨诗所谓乐具入奏以绥后禄是也亦曰路寝【商颂单名寝曰寝成孔安】鲁颂路寝孔硕是庙亦有路寝矣凡庙中室屋之制与生人所居略同特其名一二异耳庙门曰祊庙中路曰唐西夹之堂曰塾诗祝祭于祊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使祝博求之于门内待宾客之处丝衣诗云自堂徂基此堂非庙堂乃门侧西夹之堂所谓塾也冬官匠人云门堂三之二刘氏瑾曰门之内外夹其东西皆有塾一门凡四塾外两塾南向内两塾北向谓之塾则宜有基诗所指则内塾之基也笺曰使士升门堂视壶濯及笾豆降往于基告濯具尔雅疏曰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之日使祝求神于庙门内二是祭之明日绎祭设馔于庙门外西室亦名祊是庙门内外皆有祊二者行礼俱不在庙故知此堂非庙堂也乃郑注郊特牲以祊与绎为一时之事又云祊祭明日之绎祭也是举其一而忘其一矣唐与陈俱是堂涂特以庙异其名耳诗中唐有甓是也

湛露诗曰厌厌夜饮在宗载考传曰夜饮必于宗室考成也燕毕而更留诸侯夜饮于同姓诸侯则成其礼若异姓有让则止朱子曰宗室盖路寝之属诗缉曰燕礼具官馔于寝东注云寝路寝也是在路寝之旁室

诗室家之壸尔雅宫中衖谓之壸王肃曰今后宫称永巷是宫内道名也

【臣】谨案天子有六寝路寝一在前小寝五在后路寝以聴政小寝以燕息六寝之北有六宫后夫人与嫔御居之从宫逹寝有永巷宫中之长巷也后夫人由此以进御于君质明告去众妾则见星而往见星而还寺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嫔妃来就虽天子不得至宫】诗所称巷伯是寺人之长伯长也周礼天官寺人之官凡五人

宗室

采苹诗曰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传曰宗室大宗之庙也刘氏瑾曰诸侯之庶子为别子别子之适子为大宗即大夫之始祖也百世子孙皆往祭于其庙

笺卿士之馆在天子之宫如今之诸庐也疏考工记外有九室九卿朝焉注云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之处谓天子宫内卿士各立曹司有庐舍以治事也退适治事之处为私对在天子之庭为公此私朝在天子宫内 诗缉曰天子皮弁以日视朝凡朝服君与卿大夫同今天子之卿而服缁衣者盖既朝于天子而退治事则释皮弁而服缁布衣以聴其所治之政其服以缁布为冠以黑羊皮为裘以缁布为衣而裼之其上加朝服十五升缁布为之其裳皆素 诗记曰诸侯入为卿士皆受馆于王室

附録

陈氏稽古编曰天子有五门最外曰臯门次库门次雉门次应门最内曰路门外朝在臯门内治朝在应门内燕朝亦名路寝在路门内所谓三朝也路门亦名毕门亦名虎门亦名寝门以其内有路寝也路寝之内有小寝五是为王之六寝六寝之内则为后之六寝亦谓之六宫康成曰妇人称寝曰宫正寝一燕寝五与王同诸侯有库路雉而无臯应

附梁名

诗所咏为梁有四而栋梁不与无逝我梁在彼淇梁维鹈在梁鸳鸯在梁有鹙在梁皆渔梁也石絶水为堰而笱承其空天官□人为梁王制渔人入泽梁指此如茨如梁桥梁也以木为之月令谨闗梁周语十月成梁指此尔雅释宫隄谓之梁郭氏解之兼上二梁矣造舟为梁浮梁也虽用以渡水而异于桥惟天子得乗之五楘梁辀车上之梁也辀稍曲而上至衡从衡上而下句之则衡横于辀下如屋之梁也

毛诗类释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六·诗汇·李贽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七·胡广
  论语纂疏卷八·赵顺孙
  春秋亿卷五·徐学谟
  春秋经解卷六·孙觉
  卷十九·乾隆
  卷十 舅甥/舅姑/妇妾/乳母·司马光
  为人类开辟新历史而奋斗·梁漱溟
  西归直指卷四·周梦颜
  卷十·普济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二·虚舟普度
  全书目录·太虚
  杂宝藏经卷第十·佚名
  卷二十七·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737_1 【天道】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卷737_2 【偶作】冯道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

  • 张炎·唐圭璋

      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张俊诸孙。本西秦人,家临安。生于淳祐八年(1248)。宋亡,落魄纵游。有山中白云词、词源。   南浦   春水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

  • 卷五·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五左赞善赵执信撰鼓枻集别兴对酒不辞饮浣此湖海襟请看石上泉中有万里心我性爱烟水乘秋恣所寻三江连五岭浪漫问知音泰山下作昨行泰山东白云蓊天门但疑霄汉近岂谓冈峦尊今晨路南转北面朝丈人秋风生

  •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欧阳修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徙封豫王 ,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复封豫王。武后废中宗,立为皇帝,其改国号周,以为皇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十有一月按是月己丑朔庚寅尚书兵部员外郎蒲贽比部员外郎黄祖舜并徙吏部员外郎 左承事郎新提举福建茶事张城守兵部员外郎 枢密院编修官邹柄守比部员外郎 国子监丞李维为屯田员外郎 秘阁修撰福建转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九·徐乾学

    庙制上干学案古人行礼必于庙庙者所以致其敬也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追逺报本于是乎在是用缀辑礼制以庙制终焉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注此周制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太祖后稷殷则六庙契及汤与二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正德十三年十一月丁酉朔上驻跸榆林是日钦天监于奉天门进正德十四年大统历颁赐如常仪○吏部等衙门尚书陆完等言伏自 圣驾巡边已四阅月上下隔绝远近惊疑有识凛凛皆虑祸难将作 陛下圣明何独忽此而不虑也其祸难之隐伏者臣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四·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梅直讲圣俞墓志铭欧阳修嘉佑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徃问疾者驺呼属路不絶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徃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邪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

  • 伊洛渊源録卷十二·朱熹

    宋 朱子 撰张思叔【名绎尝记伊川言行一编亦名师説所着诗文甚多今存数篇】遗事【三条】张思叔河南寿安人家甚微年长未知读书为人佣作一日见县官出入传呼道路思叔颇羡慕之问人何以得如此或告之曰此读书所致耳思叔始发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四兵制志三禁卫二【八旗步军营 内府三旗 内府前锋营南苑守卫官兵 圆明园内府三旗盛京内府三旗 火器营 健鋭营 三旗虎枪营  陵寝守卫官兵 王公府属官兵】八旗步军营提督九门巡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孟子类论孔子集大成之説答南轩此段谓金玉二字正是譬喻亲切有功处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合也言合众理而大备于身或曰集谓合乐成谓乐之一变此卽以乐喻之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 卷六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昭公下经十三年楚公子弃疾节疏故诸杀不成云云【成误称】防于平州以定公位【脱于字】蔡侯庐节疏故言陈蔡皆受封于楚【言毛本误其】传费人无归【无毛本

  • 覆天童净心老和尚书·太虚

    净心老和尚慈鉴:缅怀太白,时以得闻德音为欣悦。比蒙出示寄老人遗稿,并锡教言,具征大悲心切,方便门多,曷胜拜感之至!法无定由,何有轩轾?真脱诸法缚,能抉出太虚之论意而救阅者之误者!鄙意正由愚法者坚执法界缘起为胜,不悟平等,生高下

  • 玄奘译·佚名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九·澄观

    第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初二可知。第三彼神答下授已法界。于中四。一显法义。二立法名。三明业用。四辨根本。初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四。一标数叹胜。二征数列名。三依名释义。四结叹胜益。初中生如来家。即正

  • 俱舍论记 第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二今应思择至决定俱生者。此下当品大文第二明俱生法。即约俱生辨用。就中。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就初门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此下第一明色法俱生。将明问

  •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

  • 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供养此经咒。又本经之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