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五

宋 严粲 撰

曹    国风

【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於曹今济隂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荷泽之野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於雷泽民俗始化其遗风厚重多君子务稼穑薄衣食以致蓄积夹於鲁卫之间又寡於患难末时富而无教乃更骄侈十一世当周惠王时政衰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变风始作】蜉蝣【音浮由】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疏曰昭公班僖公夷子】无法以自守【陈氏曰有法则俭无法则奢】好奢而任小人【好去声○陈氏曰俭则寡欲寡欲则小人无所投奢则多欲多欲则小人得以中其欲而自售小人得志则其国家必有危亡之祸而彼致祸之人亦且立而观之耳因而挻之耳孰与图其难而共其忧哉○李氏曰小人事君必逢君以奢侈君既奢侈骄恣则举国将惟我所爲此小人之志也是以好奢者其所任必小人○补传曰蜉蝣之诗不及小人序诸诗者以其将无依知其所用皆小人故不足恃】将无所依焉【曰曹昭公诗惠王时】

奢则国必弊大犹不堪况小而迫乎刺奢而言衣裳楚楚举一端耳

蜉蝣之羽【范光曰蜉蝣粪中蝎虫○释虫曰蜉蝣渠略○郭璞曰似蛣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噉之蛣音诘○陆玑曰大如指长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飞夏日隂雨时地中出今人烧炙噉之美於蝉也】衣裳楚楚【传曰楚楚鲜明貌○今曰楚楚犹今言济楚也宾之初筵言笾豆有楚同】心之忧矣於我归处【音杵○诗记曰盖欲如楚?尹申亥舍灵王於家之爲也】兴也蜉蝣小虫虽其羽鲜明而朝生夕死不久也犹昭公小国之君虽整饰其衣裳楚楚然鲜明而迫於大国亦不能久也我心忧其然若其危亡而无所依其於我归处乎见当时在位无一可倚仗者盖惨然以亡国爲忧矣【补传曰不必言小人意自见於言外也】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程子曰采采华饰也】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閲【疏曰此虫土里化生掘地而出○今曰更閲谓升腾变化也】麻衣如雪【笺曰麻衣深衣也○疏曰诸侯之礼夕深衣○传曰如雪言鲜洁】心之忧矣於我归说【归税○笺曰舍息也】

蜉蝣三章章四句

候人刺近小人也共公远君子而好近小人焉【共音恭远去声○疏曰共公襄昭公班子今曰曹其公诗襄王时】

彼候人兮【传曰候人道路送迎宾客者○疏曰夏官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身何戈祋谓候人之属非候人之官长也】何戈与祋【何河之上浊祋音对○传曰何掲也○疏曰掲担掲也○诗记曰曲礼疏云戈钩矛戟也如戟而横安刃但头不向上爲钩也直刃长八寸横刃长六寸接柄处长四寸并广二寸冬官戈柲六尺有六寸注柲犹柄也柲音秘○传曰祋殳也殳音殊○殳解见卫伯兮】彼其之子【其音记】三百赤芾【音弗○今曰芾字当作韍古字通也蔽膝之韍从韦黼黻之黻从黹○采菽笺曰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韠以韦爲之○采菽笺曰古者佃渔而食因衣其皮先之蔽前後之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也士服爵弁以韎韐配之则服毛者以芾配之故知冕服谓之芾芾韠俱是蔽膝之象其制则同但尊祭服异其名耳○传曰一命緼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葱珩大夫以上赤芾乘轩緼音温赤黄之色黝音酉黑色○疏曰玉藻说韠之制云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芾之形制亦同於韠别言之则祭服谓之芾他服谓之韠一命至葱珩皆玉藻文】

彼贤人爲候人之属掌道路送迎宾客何掲其戈与祋供劳贱之事彼小人乃有三百人皆服赤色之芾何爲者也曹蕞尔国而小人衆多如此君子何所容乎晋文公入曹数之以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诗即史也【事见左传僖二十八年○李子曰一小人用事犹不可况於三百乎】

维鹈在梁【鹈音题○郭璞曰鹈鹕也好羣飞沈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爲淘河鹕音胡○陆玑曰鹈形似鹗而大其鸣自呼喙长尺余直而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若小泽中有鱼便羣共抒水满其胡而弃之令水竭尽鱼在陆地乃共食之故曰淘河喙虚秽反○山隂陆氏曰鱼不畏鹈鹕】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称去声】

兴也鹈鹕当入水中食鱼今乃在鱼梁之上窃人之鱼以食未尝濡湿其翼如小人居高位窃禄不称其服也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音昼○传曰咮喙也】彼其之子不遂其媾【沟之去○曹氏曰遂终也○今曰屯封匪宼婚媾言好合也○补传曰小人见利而争先利尽而交疎】赤芾三百小人以利合者暂焉耳岂能终遂其好合哉必自相攻也

荟兮蔚兮【荟煨之去蔚音畏○程子曰荟蔚草木鬰茂之状】南山朝隮【曹氏曰隮升也】婉兮娈兮【传曰婉少貌娈好貌】季女斯饥

荟然蔚然草木盛多樵者朝升於南山之上而采之婉娈然少好季女不妄从人幽居而饥喻小人肆志趋利於上君子守道而困穷於下也

候人四章章四句

鳲鸠【鳲音尸】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今曰曹共公诗襄王时】

鳲鸠在桑【曰鳲鸠布谷也即郯子所谓鳲鸠氏司空也鳲鸠平均故爲司空平水土○释鸟曰鳲鸠鴶鵴音吉菊亦作秸鞠秸音戛○郭璞曰今布谷也江东呼获谷方言云戴胜○陆玑曰一名击谷 一名桑鸠仲春鹰所化爲鸠也或谓之题肩齐人谓之击正○山隂陆氏曰一名抟黍江东呼爲郭公冯衍逐妇书云口如布谷言其多声也○李氏曰今乃鸲鹆也○旧说凡十一名李氏与旧说异姑兼存之】其子七兮【今曰但谓鳲鸠於其子使之各得养无使偏而已不必以爲朝从上而下暮从下而上也】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兴也鳲鸠养子平均如一喻古人用心之一也盖善人君子其仪有常而专一由其心如物之结言坚固也○此诗以鳲鸠均养起兴刺爲政之不均而言威仪带弁何也盖夫人容貌服饰之间皆可以觇其心之所存其心平则见於起居动作之间皆有常度曾子所贵乎道者三皆以验其中之所养非徒曰容貌顔色辞气而已也都人士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与此诗之意同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笺曰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马】其弁伊骐【音其○传曰弁皮弁也骐骐文也○疏曰知此是皮弁者周以韦弁以即戎冠弁以从禽弁絰又是吊凶之事且不得与丝带相配唯皮弁是视朝之常服马之青黑色谓之骐此字从马则弁色如骐马之文也絰音迭】

鳲鸠常在桑其子或飞在梅或飞在棘或飞在榛子无常处而母不离於桑以有常待之也其带以丝爲之其弁则有骐文有常服也【苏氏曰从其在梅则失其在棘从其在棘则失其在榛是故居一以待之而无不及者○李氏曰若母无常处则其子不知所在其服有常见其心之一也】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曰棘酸枣也解见邶凯风】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朱氏曰差忒也】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心一故其仪不差忒可以正四方之国矣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榛解见邶简兮】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四方之远犹且观而象之况国人乎思古人不可复见曰何不使之万年寿考乎

鳲鸠四章章六句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今曰曹共公诗襄王时】

诗言田莱多荒以见民之不得其所序推原其故以爲其君侵刻之所致也郑褰裳思大国之见正盖齐桓未霸也【郑忽出奔在鲁桓十一年岁在庚辰齐桓始霸在鲁庄十五年岁在壬寅】曹共之时晋文霸业方盛襄王命之爲侯伯下泉顾思明王贤伯何邪曹固可罪而文於曹虐矣执其君分其田以私憾故【观骈胁事见僖二十三年】将甘心焉仅以货免文寜能帖曹乎下泉愧木瓜矣【诗记曰程氏易剥上九传曰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上九亦变则纯隂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於上则生於下无间可容息也隂道极盛之时其乱可知乱极则自当思治故衆心愿戴於君子君子得舆也诗匪风下泉所以居变风之终也○陈氏曰乱极而不治变柩而不正则天理灭矣圣人於变风之极则系之以思治之诗以示循环之理以言乱之可治变之可正也○诗记曰匪风下泉皆思周道之诗然匪风作於东迁之前此一时也下泉作於齐桓之後此又一时也】

洌彼下泉【洌音列○今曰列旁三点者从水也清也洁也旁二点者从冰也寒也易井冽寒泉食爲洁当从水此洌彼下泉及大东有洌氿泉传皆训寒则当从冰今字乃从水当爲凊也与大东有冽氿泉异也○传曰下泉食爲洁当从水】浸彼苞稂【郎梁二音○王氏曰苞丛生也○传曰稂童梁也○疏曰禾之秀而不实者○曹氏曰田业多荒可知】忾我寤叹【忾音慨○笺曰忾叹息之意也】念彼周京

泉源深远则流清今洌然而清者是下流之泉也泉流自上而下可以及物宜其灌良苗也今其所浸乃丛生之稂稂莠之盛见田野荒芜民不得其所也曹人忾然寤觉而叹思念周京厌乱而思治也○匪风思周而宣王中兴下泉思周而周不复兴无其人也

洌彼下泉浸彼苞萧【曰萧香蒿也牛尾蒿也解见蓼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疏曰周京与京周京师一也因异章而变文耳】

苞萧苞蓍言田?之间野草丛密也

洌彼下泉浸彼苞蓍【音尸○朱氏曰蓍筮草也○陆玑曰似苹萧青 色科 生】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隂雨膏之【膏音告】四国有王郇伯劳之【郇音荀劳去声○传曰郇伯郇侯也○疏曰邭侯爲伯也左传富辰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知郇伯是文王之子也嫌是伯爵故言郇伯郇侯也○今曰毛以爲二大伯郑以爲牧下二伯孔以爲大伯唯有周召无郇侯者当从郑也】田野荒芜所见惟稂莠萧蓍之类因思周之盛时五谷熟而风雨时芃芃然盛之黍苗得隂雨以膏泽之四国既有明王又得郇侯爲伯以劳来之伤今不复见也

下泉四章章四句

诗缉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十七、释鸟·佚名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第二十四·晏婴
  卷二六·邱濬
  卷四十九·陈祥道
  卷二十·程公说
  第十五章 18·辜鸿铭
  卷二十四·佚名
  原序·盛世佐
  附錄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一·唐慧琳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念常
  僧伽与政治·太虚
  佛说杂藏经·佚名
  不净观颂并序·省庵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翁方纲

    入唐之初,永兴、钜鹿并起,而钜鹿骨气尤高。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然非入唐之正脉。刘汝州希夷诗,格虽不高,而神情清郁,亦自奇才。李巨山《汾阴行》末四句,明皇闻而掩泣,曰:&ldq

  • 卷43 ·佚名

    陈造 次韵魏知元 青楼琴客信超俗,俗外客子幸临辱。 定知略眼岁寒枝,肯负平生白头曲。 雌凰雄凤副所求,和鸣之乐方未休。 暗香痚影春借力,更看青子骈枝头。 陈造 次韵吴江陈学长送行二首 诗人

  • 唐诗镜卷三十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随兄官岭表兄卒愈自知刻苦学儒比长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累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论宫闱贬阳山令元和初擢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改

  • 卷四十四·乾隆

    卷四十四山阴陆游诗三西岩翠屏阁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只自囚。原选者评。五六造语幽绝。寂历之境。宛然在目

  • 卷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天象天地赋【有序       晋】成公绥赋者贵能分赋物理敷演无方天地之盛可以致思矣厯观古人未之有赋岂独以至丽无文鸡以辞赞不然何其阙哉遂为天地赋惟自然之初载兮道虚无而?清太素

  • 列传十四·薛居正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五世祖忠懿公憕,有大节,见《唐史》。父縠,仕懿、僖朝,官至右谏议大夫。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僖宗朝,晋公王铎提兵柄,镇滑台,縠居宾席,铎见珽,大赏叹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

  • 卷第六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五〔起屠维单阏(己卯),尽上章执徐(庚辰

  • 卷之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二十三 卷清光绪宣统·缪荃孙

    司 道 徐州道(光绪二年改徐海道为徐州道)吴世熊 浙江仁和监生,元年任。二年五月十一调江西督粮道。段 起 湖南清泉监生。三年五月十一调自江西督粮道,六年六月十五广东盐运使。薛书常 河南灵宝癸亥进士。四年补

  • 卷三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晋世家第九       史记三十九 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

  • 梁焘传·脱脱

    梁焘字况之,郓州须城人。父亲梁..,兵部员外郎、直史馆。梁焘因梁..在任,为太庙斋郎。考中进士中等等次,编校秘阁书籍,升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元丰年间久旱,梁焘上书议论时政说:“陛下往日怜念下雨,为了安定政

  • 第八章 女子升平独立之制·梁启超

      一、今未能骤至太平,宜先设女学,章程皆与男子学校同。其女子卒业大学及专门学校者,皆得赐出身荣衔,如中国举人、进士,外国学士、博士之例,终身带之。  一、学问有成,许选举,应考,为官,为师,但问才能,不加禁限。其有举大统

  • 三传辨疑卷六·程端学

      庄公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夏单伯防伐宋左氏曰齐请师于周夏单伯防之  刘氏曰单伯者鲁之孤也左氏见周有单子遂误以单伯亦为周大夫凡王人出防诸侯无不序公侯之上者宰周公刘子之类是也既序公侯之上则是主

  • 非韩篇第二九·王充

    【题解】本篇王充指责了韩非“明法尚功”的思想,所以把篇名称作“非韩”。韩非主张“明法尚功”,强调“耕战”,于是非儒,把儒生比成蛀虫。王充认为,法度固然重要,礼义更为重要,儒生是维护礼义的堤防,而礼义是

  • 颜氏學記·戴望

    望年十四,于敝簏得先五世祖又曾公所藏颜先生书,上题识云:“康熙戊寅某月日在桐乡,李子刚主所赠也。”望读而好之,顾亟欲闻颜李本末。出其书,询诸吾友程贞履正。履正则取毗陵恽氏所撰《李先生状》示予,又得见王昆绳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歡喜品第二   [一]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諸有緣衆一切來集.謂天魔梵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健達縛若   阿素洛若諸龍神人非人等.若諸菩薩摩訶薩衆住最後身紹尊位者皆來集會。便告   

  • 南宋院画录·厉鹗

    国画史著作。八卷。清厉鹗撰。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于临安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置御前画院,以侍候品玩。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

  • 多角关系·茅盾

    中篇小说。1935年创作。共13节。1936年刊于《文学》6卷1期,1937年5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现收入《茅盾全集》第4卷。小说以上海附近的小县城为背景,以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1934年年关时节的债务纠纷为线索,来组成复杂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