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七  宋 时澜 撰

蔡仲之命第十九    周书

文王之隆而蔡叔以囚蔡叔之囚而蔡仲以封安或生危危或生安二相召也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呜呼孔子序书何其深见周公之心也周公之囚蔡叔岂得巳哉叔未死之前周公之心所谓庶几改之予日望之者也岂忍遽必叔之不能改哉叔既没矣此望絶矣于是以平日友爱之至情不得施之于叔者并施之于仲命诸王以封之蔡焉书曰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呜呼何其深见周公之心也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羣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乗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爲卿士叔卒乃命诸王之蔡冢宰首六卿而緫百官天子之相也周公以三公而下行相事者也周制每以三公兼六卿抑有深意焉三公无职六卿则分职矣三公论道六卿则行道矣以三公兼六卿同精粗源委于一体可离非道也史先书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而继以羣叔流言所以结正三叔之罪主少国疑之时冢宰之位乃社稷生民之根柢也是位一摇则天下岌岌乎殆矣今周公位冢宰正百工而三叔乃流言倡乱以摇之岂周公一身之利害哉是乃欲倾覆文武之社稷涂炭四海之生灵得罪上天得罪宗庙天讨所加非周公所得而私也象之欲杀舜舜在侧微其害止于一身耳故舜得遂其友爱之心周公之位则系天下之安危矣虽欲遂友爱之心于三叔不可得也心一而位殊也乃致辟管叔于商者始祸造乱不得而赦致云者有重之难之意所以深着周公之不得巳也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乗者蔡叔之罪次于管叔故不杀而囚犹从之以七乗之车则异乎凡民之缧绁者亲亲之恩也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者霍叔之罪又次于蔡叔故不囚而降编于民伍甫及三年而复其国也于蔡叔霍叔每求其轻是以知周公之于管叔亦欲求其生而不可得也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者周公蹙然于三叔之刑友爱之情郁然不舒幸而蔡仲能用敬于德则亟擢之虽为官择人亦以少释此恨也叔卒乃命诸王之蔡者蔡叔迷复不反虽命其子于王还其旧封而吾心终不满也

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愼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彞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

命书之辞虽称成王之命实周公之意也率德率文王之德也改行改蔡叔之行也于善云德言其实然于恶云行言特所行之过而非中之实然也蔡仲生于忧患监祖惩父是能慎其道而涂辙不差也审所择者也肆故也以其能慎厥猷故予命尔侯于东土戒以往即乃封敬哉者欲其毋失此心也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者周公以兄弟为体不忍蔡叔叛乱之愆播于天下其心愧耻若挞于市欲亟掩覆之而不可得故望蔡仲庶几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不忠不孝乃蔡叔之愆茍其子能反其道子之新善着则父之旧愆庶乎其掩矣仲之勉于忠孝岂特盖叔之愆亦以解周公之愧恻怛之意见于言外也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者蔡叔之恶既无以贻厥子孙仲乃一国始封之祖创业垂统之责实繋焉盍进其歩武自我作古克勤不怠以垂法于后斯须之怠则流弊或在于数百年之外不可不谨其源也率乃祖文王之彞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者文王之常训固仲所当率也蔡叔之违王命仲克庸祗德若不必戒也而犹戒者周公哀痛创艾之至也周公视兄弟子孙薫然慈爱惟恐有毫发之伤不幸三叔连叛伤公之心多矣兄弟子孙之间岂堪有再违王命者以重伤公之心乎故仲虽不必戒而必戒是乃周公哀痛创艾之至也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懐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处安乐者病于肆处忧患者病于拘不幸而过宁拘无肆然拘者要不可不开广之也蔡仲生长于叛乱幽囚之中虽动心忍性克庸祗德岂无或过于拘者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懐此言天人无适无莫之理以开广之也天无私亲所辅者德民无常主所懐者惠仲其无以父之恶得罪于天人迫蹙而不敢骋也进尔之德布尔之惠斯得天人之助矣不德不惠则叔以文王之子而不得保其身有德有惠则仲以蔡叔之子而不得辞其国天人无亲无常至公之理于斯可见仲盍鉴此而日新其功乎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此言善恶殊涂同归之理以开广之也凡曰为善质文异尚而归治则同凡曰为恶彊弱异态而归乱则同仲之率文王之德改蔡叔之行兢兢乎其甚谨矣故使之大其心而广之博观万善随其时乂奚独率于文王并戒万恶絶其本根奚独改于蔡叔所以进之者洪矣

尔其戒哉愼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建国之始图事揆防必审其始而思其终终始具举然后可乆可大而不至于困徒慎初而不思厥终则终至于困穷虽葸然忧惧犹无益也有始斯有终理本相对实未始在于始之外所以不见者特思之未尽耳惟云者思之之谓也语以慎始而复授以虑终竭两端之教也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者告之以诸侯之职也勉其所当为之绩欲其无邀功生事也睦其四邻之国欲其无结怨起隙也是二者乃所以蕃屏王室和协兄弟也茍邀功结怨社稷倾况能翼卫王室而不失兄弟之懽乎康济小民者民惟本康济之政必下逮于至微至弱然后可也上奉天子旁睦友下安民庶是乃所当懋之功绩诸侯之职毕矣观防戒蔡仲之辞则周家所以示德意于诸侯安静鎭定之规摹可槩见矣

率自中无作聦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奉王室待诸侯抚小民随时随事莫不有中率皆自于中则无过不及之失也旧章盖文武典宪布在侯者所当谨守而巳不可作其聦明而变乱之也大抵旧章平实乆大例不与新进喜事者合故作聦明者尤欲乱之焉不作聦明则天之德也巳作之则非天之聦明特沾沾之小知耳作与不作而天人判焉曰率自中无作聦明乱旧章所以戒其出于己者也听览不贵于速而贵于详迎刃立决顾盼生风似若可喜然忽略踈快动皆愆尤凡谗说奸言曷甞不乗其匆遽之时而入乎惟详其视听则定而后应安徐审订表里毕陈侧媚之言将望洋而不敢进故详者乃听览之大法也茍惟不详岂能不以侧言而改其法度乎规矩法度未至于乐循理则常若维絷而侧言乃解其絷而纵之逸乐之场故从之也经曰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所以戒其临于人也两者交尽则不负分茅胙土之意而为天子所嘉矣复叹息而饬其往申之无荒弃朕命之戒以蔡仲恂恂祗畏岂荒弃王命者盖地之逺也时之乆也敬或有时而衰焉行而复戒之所以俾其着之于心也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

淮夷与奄成王之时盖皆再叛大诰周公东征固巳序淮夷之叛矣此序复云成王东伐淮夷是再叛也多士固言昔朕来自奄矣此序复云成王遂践奄是亦再叛也践灭之之谓也复迁其君于蒲姑者按孟子周公相成王诛纣伐奄则奄实济纣之恶武王之时既用师矣至是盖三加兵于奄也长恶不悛故不得不迁以变移之迁而先告召公有以见周公于军国大议未尝敢专非惟善处同列盖股肱心膂自应一体也

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八 太甲中第六·孔颖达
  精華第五·苏舆
  序·张载
  卷二十七·湛若水
  学庸正説卷上·赵南星
  孟子精义卷九·朱熹
  第十三章 23·辜鸿铭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八·王顼龄
  卷七十·程川
  尚书疏衍卷四·陈第
  卷二十一·佚名
  卷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七·唐慧琳
  卷九十六·佚名
  法门·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太阳吟·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的露水,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泪盈眶?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

  • 蓝山集巻四·蓝仁

    (明)蓝仁 撰○七言律诗送太史子玄之忻城县丞庆逺忻城岭海间儒衣新授长民官哦松不可闲风月栖棘何愁老凤鸾夷獠杂居生自遂包茅入贡政从寛惠连曽忝观风使留得题诗到日看黄均徳前任酆都县丞服阕赴京过余林下三仕为丞不负人

  • 卷一百二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 王禹偁 滁州庶子泉【唐大历中陇西李幼卿以宫庶领滁来游故名】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

  • 宋本纪中第二·李延寿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义熙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遣上讯建康狱囚,辩断称旨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御制题明人影宋钞清波杂志·周煇

    逸史犁然志绍熙久无本此称奇唐钩晋迹隔一间明影宋刋非两岐【昔人谓双钩下真迹一等如唐临晋帖之影宋钞亦然】世道人心斯系矣南迁北伐早卑之【此书虽杂志古今事迹而于髙宗南迁临安建都特详于题宋中兴圣政草诗已论之

  • 吴充传·脱脱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还未成年,就推举为进士,与其兄长吴育、吴京、吴方都考中高榜。调任谷熟主簿,进入京师任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与他年纪相当的人大多和宗室玩狎,显得不庄重,吴充年龄最小,却由于严肃而使人敬畏,相继

  • 睿宗传·宋濂

    睿宗景襄皇帝,名拖雷,太祖第四子,太宗之弟。太祖驾崩时,太宗正在霍博,由拖雷暂时管理国事。太宗于元年(1229)夏还京,八月即皇位。第二年秋,太宗伐金,命拖雷率军同行,破天城堡,拔蒲城县,渡黄河攻凤翔。太宗三年破洛阳、河中诸城。

  • 张士诚传·张廷玉

    张士诚,小名张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业,他们利用这一职业营私获利。张士诚平时经常施舍钱财,因此很得人心。他经常卖盐给一些有钱人家,那些有钱人家却总是欺侮他,有的还欠钱不还。其中有一个叫丘义

  • 第一节 顺宗谋诛宦官·吕思勉

    德宗长子名诵,是为顺宗。德宗即位之岁,即立为太子。至贞元三年(787年)八月,而有郜国公主之狱。郜国者,肃宗女也。初降裴徽。徽卒,又降萧昇。昇卒,主与太子詹事李昇等乱。昇,叔明子。叔明,鲜于仲通弟,赐国姓。昇事又见《旧书&midd

  • 卷八 咸有一德第八·孔颖达

    伊尹作《咸有一德》。言君臣皆有纯一之德,以戒太甲。[疏]“伊尹作《咸有一德》”○正义曰:太甲既归于亳,伊尹致仕而退,恐太甲德不纯一,故作此篇以戒之。经称尹躬及汤咸有一德,言己君臣皆有纯一之德,戒太甲使君臣亦然。此主戒

  • 卷四 性理一·黎靖德

      ◎人物之性气质之性   这几个字,自古圣贤上下数千年,呼唤得都一般。毕竟是圣学传授不断,故能如此。至春秋时,此个道理其传犹未泯。如刘定公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郑子产论伯有为厉事,其穷理煞精。〔广〕   天之生物也

  • 卷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天官冢宰第一之三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正义郑氏康成曰宫刑在王宫中者之刑【贾疏下云以宫刑宪禁于王宫】纠犹割也察也【贾疏事

  •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佚名

    天竺三藏法师若罗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精舍。时佛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时非时经。善思念之。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当受教听。佛告诸比丘。是中何者为时。何者为非时。比丘当知。  冬初分。

  • 卷第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五侍者深皓编散话(下)大道无方灵妙不测非分别之所能解唯其造道之士识量自殊随量而止则互有浅深于无尽海中妄生有尽之见自执自是矜慢苟安致令圣贤眼不耐见极力呵斥

  • 通志堂集·纳兰性德

    诗文别集。二十卷,其中诗四卷。清纳兰性德撰。性德享寿虽短(仅三十一岁),但其生前已刊刻有《饮水诗集》二卷、《饮水词集》三卷,为顾贞观所选定。此本未标明刊刻年月,而贞观自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离京返乡不复出

  • 杼山集·皎然

    诗文集,十卷。唐皎然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其事,因而声名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