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首

钦定四库全书

诗序补义卷首

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

纲领

序称大小古无是説也唐陆德眀云旧説起后妃之德至用之邦国焉名闗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讫末谓之大序是分一篇为大小序已啓朱子离篇之始

程氏大昌云凡诗发序两语如闗雎后妃之德也世谓小序者古序也续而申之世谓大序者卫宏语也范氏处义云小序一言国史之所述也小序以下皆大序亦国史之所述也按诸家以详略分大小扵义无害独郑氏樵以名篇二字为大序以下为小序其説最谬朱子分诗者志之所之也至诗之至也为大序引以冠经余首尾之文及各篇之序谓小序此又以总论纲领者为大序而以分着各篇为小序也

沈氏重云按郑诗谱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或云小序是东海卫宏作成伯瑜诗説闗雎序首尾相结冠束二南故梁昭眀亦云大序是子夏全制其余众篇之小序子夏惟裁切初句耳按诸説当以程子之説为允程子曰诗大序其文似系辞盖夫子虑后人之不知诗也故序闗雎以示之学诗而不求序犹入室而不求户也又曰使当时无小序虽圣人亦辨不得国史得诗必载其事然后其义可知今小序之首是也其下则学者之辞也是以首篇为大序夫子所作而众篇之首为小序国史所定也张子曰诗序亦有后人添入者则极浅近自可辨盖指小序以下之续序及大序中忧其进贤不淫其色数语也今従程子之説以首篇为大序每篇之首二语为古序其下学者之辞为续序亦曰后序与古序离一字庶防无鱼目之混

攻序者以序为毛公卫宏所作尊序者以序首二语为孔子所作皆非也盖序者国史之题辞有诗即有序序在孔子之前假乐序云嘉成王也中庸曰嘉乐君子左传亦曰嘉乐君子知左氏子思之従序矣

孟子论小弁曰亲亲仁也盖以宜臼之傅述宜臼之言为得亲亲之仁也若平王忘亲戍仇安得有是诗又安得以为仁故朱子注孟子亦改集传従序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非序何以论其世何以知其人知孟子未尝不读序也

古序为国史定论诗学之津梁集传集诸儒大成取士之正鹄集传未安寜従古説黄东发云晦庵古説学者参之

有诗人之意有编诗之意如雄雉为妇人思君子凯风为七子自责是诗人之意也雄雉为刺宣公凯风为美孝子是编诗之意也朱子顺文立义大抵以诗人之意为是诗之防国史眀乎得失之迹则以编诗之意为一篇之要

郑渔仲説诗往往自相矛盾如云武帝时毛诗始出自以源流出扵子夏当毛公之时左氏传未出孟子国语仪礼未甚行而毛氏之説先与之合不谓源流子夏可乎汉兴三家盛行毛最后出世人未知毛氏之宻其説多従齐鲁韩氏迨至晋魏有左氏国语孟子证之然后学者舎三家而従毛氏従韩氏之説则二南商颂皆非治世音従毛氏之説则礼记左氏无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诗独存扵世也又云序谓变风出扵情性止扵礼义此言见夫王泽虽衰人犹能以礼义自防也其推尊序传至矣至其作辨妄一书力攻古序殊不可晓

序言简而该旄丘曰责卫伯细味诗言皆责字之意也击鼓曰怨州吁细味诗言皆怨字之意也序以一字括全篇者多类此

序言隠而彰緑衣日月终风三诗皆言荘姜伤已也续序者譔出思念州吁认贼作子伦理俱亡细心绎之乃知緑衣伤已不得辅君子成内治也日月州吁之乱伤已无以致邻国之见正也终风伤已不能讨贼也诗义自眀序但引而不发

序当扵无文字处防之灵防序云民始附也承上章伐崇之事盖既伐扵崇作邑扵丰遂作灵防扵崇地而见其民之归心也噫嘻序曰春夏祈谷扵上帝也丰年序曰秋冬报也郊以祈谷至秋冬而报之也祈必有报礼之自然也

善防序意者莫如毛公然传亦须扵无传处防之如父母孔迩父母二字无传知其意之不指文王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日月无传知其意之非喻夫人与妾也

续序杂防支离多与古序相戾蘓子由钱文子尽删去之然续序扵芣苢云和平则人乐有子扵汝坟云妇人能闵其君子勉之以正扵采蘩云夫人可以奉祭祀扵羔裘云在位皆节俭正直其所以发眀首序之意者不能更仆惩羮吹虀毋乃过正

卫敬仲后毛公百数十年续序中有为传所依据者则讲师旧有之説非敬仲倡之也其传所未及而续序有之则敬仲之説也渔仲不得槩云序为宏作矣

王氏栢云书授扵伏生之口止二十八篇叅之孔壁所蔵又二十有五篇其亡失犹有四十余篇余不知诗之为经蔵扵何所乃如此之秘传扵何人乃如此之的吾斯之未能信扵是不特诋序并亦删诗不知诗为学士之讽咏工瞽之歌非他经可比夫以诘屈聱牙之今文伏生犹能诵之况诗之有声有韵者乎魏武时犹有东汉雅乐郎杜夔能奏驺虞伐檀鹿鸣文王四篇况在西汉之世乎鲁斋之果扵自用亦甚矣

书序可废而诗序不可废即雅颂之序可废而十五国风之序不可废此马氏端临之説也书序且无暇论若雅之序废则朝防燕飨受厘陈戒之典不眀颂之序废则郊禘祈报廵狩祭告之礼不着似雅颂之序尤不可废

齐鲁韩三家皆无诗序而专门师授各自为説隋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扵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然三家遗文賸句犹散见诸书乃闗雎并谓刺诗豳风不登七月则大槩可知也

范家相曰诸儒以乐之非雅者为淫声故子夏以宋郑卫齐皆淫扵色而宋本无声是皆郑声也非谓郑风即为郑声古之作诗未必无邪心夫子必不留之以贻来学何者奸声乱色不留聪眀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大学之教禁扵未发之谓豫郑声之淫夫子既必放之何删诗犹存其什诗存而声亦存是未甞放也

同车遵路蔓草狡童如谓淫者之作不特立意鄙亵辞亦一覧无余惟有序则羙人香草各有指归体骨既高风情自逺屈宋可作衙官矣圣人録此垂教岂偶然哉

马贵与谓三百篇无淫诗其説当矣惟桑中宛然淫者之言盖述其言暴其恶而不可以辞害志也如以辞则四牡类乎怨上采薇出车类乎苦役正雅犹然况风乎况变风乎

卫风之淫至刺宣姜而极齐风之淫至刺襄公而极盖君臣父子之伦澌灭尽矣而郑风固未尝有此也班志惟指出其东门溱洧二诗以徴风俗之淫夫子何独云放郑声知夫子所放者别有一种淫哇之曲谓之郑声耳非此二十一篇之诗亦非此二十一诗之声也説见郑风

无邪可以蔽三百汉儒以为诗人之思无邪朱子以为学者之思无邪如朱子之説当云诵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今但言诗三百恐汉儒之论正不可废

康成立意尊毛故不曰注而曰笺而每与毛相左由其泥续序之言遂失古序之防然拾遗补阙为毛氏之功臣毛传之行笺为之也昔人云读诗未到康成处不敢高声论圣贤正谓此尔

古人注书但释字义其意防所在听人自防传笺之所以简胜也孔頴达承诏防作正义述毛申郑不惮辞费其捃摭羣书该博晓畅使人读一经而得十三经之用则孔氏之功也

诗序补义卷首

猜你喜欢
  周书·武成·佚名
  卷一 王道篇·王通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李宗吾
  四书通凡例·胡炳文
  孟子师説卷下·黄宗羲
  自警编卷二·赵善璙
  卷十五·严虞惇
  卷二十八·真德秀
  三正考卷一·吴鼐
  提要·孙觉
  卷十七·敖继公
  要略·刘安
  大雲初分智狂入健度第七·佚名
  留锡和尚语录跋·虚舟普度
  观无量寿经义疏(末)·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丙寅朔遣襄城侯李瑾代省牲于南郊以 梓宫在殡也○辽东参将都指挥同知周俊分守开原都指挥佥事徐珍为贼所袭损伤军士下巡按御史拟失误军机当斩都察院覆俊等失已不及十人坐以死罪情轻律重诏俊珍俱免充

  • 第十四卷 宋·缪荃孙

    重修英烈庙记在宜兴拓本,高五尺,广二尺九寸。分书十六行,行四十字,字径寸许。侯庙食本末,厥既有考,不复枝出。吴兴沈德远言:乾道八年夏,自枢密院检详去国,屏居家山之斗堂。十一月望,拜守秀州命。越三夕,梦谒侯庙,周视壁间,画列宿天

  • 第二十二册 天聪四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第二十二册  天聪四年正月至二月二十六日,擢建昌张文贤为守备,命驻守边门冷口。是日,闻祖总兵官之弟在右门。固山额真永顺、噶尔萨、图穆布鲁、沙努喀、阿尔津、星讷、硕占及我汉官王游击、白游击领兵五百人往捕,祖总兵

  • 苏味道传·刘昫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少年时代就与同乡李峤同以文辞知名,当时人们称之为苏李。二十岁,在赵州举进士。调任咸阳县尉。吏部侍郎裴行俭看出他日后大有发展,甚加礼遇。到征伐突厥阿史那都支时,引荐任管记。孝敬皇帝妃父裴居道第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六明 俞汝楫 编国恤备考皇帝丧礼洪熙年行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文皇帝崩太子以下至诸王公主斩衰三年如洪武仪在京文武官闻丧之明日诣思善门外哭次於本署不饮酒食肉四日具斩衰服诣思善门外朝夕

  •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吕思勉

    明朝是整个中国,被胡人陷没之后,把他恢复过来的。论理,对于北方的边防,应较历代格外注重。然而终明之世,只有太祖一朝,规模稍远。成祖时,虽兵出屡胜,而弃地实已甚多。从此以后,就更其不能振作了。明代的北方,是鞑靼、瓦剌,迭起称

  • 胡笔江·佚名

    胡笔江先生小传胡先生名筠字笔江江苏丹徒人幼而俊伟冠其侪逊清末叶设公益银号于都门旋入交通银行擢升经理是时交通银行方当隆隆极盛之际先生与杨荫荪先生左骖右靳号称双秀旋杨君退职南旋先生独力支拄行事秩然有条民国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八·陆世仪

    人道类熙先问性与命是一物是二物曰在天为命在物为性二物也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一物也分看亦得合看亦得一而二二而一在天为命在物为性此自是正训然此但说字义耳孟子口之于味一章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便说到圣贤一眼看

  • 卷四十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四宋 陈经 撰毕命【周书】此篇当知商之余民三纪之后世变风移与周公君陈之时大异毕公之化尤难于其终盖当是时为善者众易以劝也为恶者寡易以惩也故康王所以命毕公

  • 第十六章 11·辜鸿铭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辜讲孔子说:“看到纯真敦厚的事情,便努力去跟着做,看到恶毒欺诈的事情,便努力尽量避免,就像躲避滚烫的水一样,

  • 第五章 4·辜鸿铭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辜讲有人评论孔子的一位学生(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门“十哲”之一,以有德行著称)说:“他是个道德高尚、慷慨大方的人,但是才思却不够敏捷。

  • 卷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钱塘程川撰易四统论经义四问屯需二象皆隂阳未和洽成雨之象然屯言君子以经纶需乃言饮食宴乐何也曰需是缓意在他无所致力只得饮食宴乐屯是物之始生象草木初出地之状其初出时欲破地面而出不

  • 卷六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一祭义第二十四之二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敎之至也衆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於下隂为野

  • 卷七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四天子之孝厚风俗汉高帝八年春三月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操兵乘骑马文帝时贾谊上疏曰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且帝之身自衣皁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天子之后以縁其领庶人孽

  • 卷十三·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三  元 朱公迁 撰 北山之什二之六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叶奨里反】朝夕从事【叶上止反】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叶满彼反】 赋也偕偕强壮貌士子诗人自

  • 贤愚经卷第六·佚名

      (三一)月光王头施品第三十(丹本此品却在五卷为二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中。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吾四神足极能善修。如来今者当寿几许。如是至三于时阿难为魔所迷

  •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

    拟话本选集。抱瓮老人编,编者真实姓名不详。四十卷,四十篇,其中二十九篇选自“三言”,十一篇选自“二拍”。所选作品以明代为限,宋、元旧作未收。取材大都为民间传说,内容以描写、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也有暴露僧侣、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佚名

    胜德赤衣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