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哲品第十四

昔有梵志其年二十。天才自然事无大小过目则能。自以聪哲而自誓曰:天下技术要当尽知。一艺不通则非明达也。於是游学无师不造。六艺杂术天文地理。医方镇压山崩地动。摴蒱博奕妓乐博撮。裁割衣裳文绣绫绮。厨膳切割调和滋味。人间之事无不兼达。心自念曰:丈夫如此。谁能及者,试游诸国摧伏牴对。奋名四海技术冲天。然後载功竹帛垂勋百代。於是游行往至一国。入市观视见有一人坐作角弓析筋治角。用手如飞作弓调快。买者诤前即自念曰:少来所学自以具足。邂逅自轻不学作弓。若彼斗技吾则不如矣。当从受学耳。遂从弓师求为弟子。尽心受学月日之中。具解弓法所作巧妙乃逾於师。布施财物奉辞而去。去之一国当渡江水。有一船师用船若飞。回旋上下便疾无双。复自念曰:吾技虽多未曾习船。虽为贱术其於不知宜当学之万技悉备。遂从船师愿为弟子。供奉尽敬竭力劳勤。月日之中知其逆顺。御船回旋乃逾於师。布施财物奉辞而去。复至一国国王宫殿天下无双。即自念曰:作此殿匠。巧妙乃尔。自隐游来偶不学之。若与竞术必不胜矣。且当复学意乃足耳。遂求殿匠愿为弟子。尽心供养执持斤斧。月日之间具解尺寸方圆规知。彫文刻镂木事尽知。天才明朗事辄胜师。布施所有辞师而去。周行天下遍十六大国。命敌捔技独言只步无敢应者,心自贡高曰:天地之间谁有胜我者,佛在祇洹遥见此人应可化度。佛以神足化作沙门。拄杖持钵在前而来。梵志由来国无道法。未见沙门怪是何人。须至当问须臾来到。梵志问曰:百王之则未见君辈。衣裳制度无有此服。宗庙异物不见此器。君是何人形服改常也。沙门答曰:吾调身人也。复问。何谓调身。於是沙门因其所习而说偈言:

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

於是沙门说此偈已,身昇虚空还现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洞达照耀天地。从虚空来下谓其人曰:吾道德变化调身之力也。於是其人五体投地。稽首问曰:愿闻调身其有要乎。佛告梵志五戒十善四等六度四禅三解脱。此调身之法也。夫弓船木匠六艺奇术。斯皆绮饰华誉之事。荡身纵意生死之路也。梵志闻之。欣然信解愿为弟子。佛言沙门善来须发自堕即成沙门。佛重为说四谛八解之要。寻时即得阿罗汉道。

昔佛在舍卫国。有山民村五六十家。去国五百里。村中有一贫家。其主人妇怀妊十月双生二男。甚大端政无比。父母爱之便为作字。一名双德。二名双福。生五六十日。其父放牛来还懈息卻卧床上。其母出田拾薪未还。此二小儿左右顾视不见父母。便共相责。语一人言前世之时,垂当得道正坐愚意谓命可常退堕生死不可计劫。今乃得生此贫家作子。穰草之中以毡褐自覆。食饮粗恶才自支身。如此至久云何得道。皆坐前世恋慕富贵。放身散意快乐须臾。从尔以来长涂受苦。如今忧恼当何恃怙。一人答曰:我尔时小难一时之勤。竟不意精进。而令数世遭诸苦患。此是自为非父母作也。但共当之复何所言:父闻二子相责如是,甚大怪之。谓呼是鬼祟来生灾变。云何数十日小儿乃作此言:恐其後日杀亲灭族。曼小未大宜当杀之。其父惊出闭门舍去。到田取薪欲烧杀之。其母来还问夫用此薪为。夫言:甚大可怪所说如是,此似是鬼。必破人门族。以其曼小欲烧杀之。其母闻此意中愕然犹豫未信。小停数日更听其言:至明日夫妇俱出於户外。潜听二儿在内相责如故。夫妇重共闻之甚怪。所以便共集薪密欲烧之。佛以天眼见此。夫妇欲烧杀二子。愍其可怜宿福应度。往到其村普放光明。天地大动山川树木皆作金色。村中大小惊到佛所为佛作礼莫不欢喜。知佛至神三界无比。佛到双生小儿家。二儿见佛光明喜踊难量。父母又惊各抱一子将至佛所。问佛世尊此小儿生来五六十日所说如是,甚共怪之。恐作祸害欲火烧杀之。正值佛来未及得烧。不知此小儿为是何等鬼魅也。唯愿解说。是何灾怪。小儿见佛踊跃欢喜。佛见小儿大笑。口出五色光普照天地。佛告小儿父母及村人大校此二小儿非是鬼魅。福德之子。前迦叶佛时曾作沙门。少小共为朋友同志出家各自精进。临当得道。起邪想共相沮败。乐世荣华恃福生天。下为侯王国主长者,起是想便堕退转不得涅槃。更此生死。弥连劫数常相钩牵。辄共双生遭我世时。今始乃生。已往供养佛功德故。馀福应度罪灭福生。自识宿命。是以世尊故来度之。我不度者横为火所烧。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大人体无欲,在所照然明。虽或遭苦乐,不高现其智。大贤无世事,不愿子财国。常守戒慧道,不贪邪富贵。

智人知动摇,警如沙中树。朋友志未强,随色染其素。

佛说是时小儿见佛其身即踊。如八岁小儿。即作沙弥得罗汉道。村人大小见佛光相。又见小儿形变踊大。皆大欢喜。得须陀洹道。父母疑解亦得法眼。

猜你喜欢
  评新有鬼论与新无鬼论·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九·唐慧琳
  四念处卷第二·智顗
  佛学讲要·太虚
  卷三百九十四·佚名
  卷第一·道忞
  攝大乘論本卷第三·欧阳竟无
  断愚大师语录序·佚名
  卷六十·道世
  俱舍论疏 第二卷·法宝
  卷第七十一·李通玄
  是岸禅师塔铭并叙·太虚
  成实论 第一卷·佚名
  卷三十四·道世
  华严略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沧浪诗话全文·严羽

      (一)诗辩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  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

  • 柴野愚·隋树森

    柴野愚,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双调】枳郎儿 访仙家,访仙家,远远入烟霞。汲水新烹阳羡茶,瑶琴弹罢,看满园金粉落松花。 【双调】河西六娘子 骏马双翻碧玉蹄,青丝鞚黄金羁,入秦楼将在垂杨下系。花压

  • 三集卷六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丁亥六】雨後万寿山夏仲沾霖即快晴轻舆问景晓凉生远延香岫十分爽近挹昆湖一片明草露喷香中得径林风翻翠处凭楹坐来更不嫌鹊噪【俗云鸠唤雨鹊呼晴每当望雨时甚厌鹊

  • 卷二十一·沈德潜

    ☆沈绍姬字香岩,浙江钱塘人。○香岩羁迹淮右,垂老不归,浙中诗坛,亦罕数其人者。偶于清江于氏,得手钞一册,亟采入之。其生平出处,未遑详悉。○钱塘怀古城上黄云锁戍楼,城头古木叫钩。地从江底分吴越,天向栏前挂女牛。尚有荒祠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七十一·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夏四月庚辰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  ○谕内阁。前因京师连次得有甘霖。而山

  • 一百八十七 上谕著李陈常巡视盐差一年清补曹寅李煦亏欠·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十二日 上驻跸阿那达岭。未时,上御行官。 大学士松柱、学士查弼纳、关保以摺本请旨。 覆请都察院题:两淮盐差,今岁属曹寅兼管之年,曹寅已故,将曹寅之子管理织造府事主事曹(禺页)职名,开列请旨,伏候上裁一疏。

  • 第64章 主使特务流氓各处打人的蒋介石·冯玉祥

    重庆有个沧白纪念堂,那是纪念杨沧白先生的。杨沧白先生名字叫庶堪,早年跟孙中山先生在一起革命,后来做四川主席,道德学问都很高尚。他死了之后,重庆市民在重庆市内建了纪念堂来纪念他,名曰沧白堂。当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以后,许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四 东陵事件·溥仪

    一九二八年,对我是充满了刺激的一年,也是使我忧喜不定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一方面日本的田中内阁发表了满蒙不容中国军队进入的声明,并且出兵济南,拦阻南方的军队前进,另方面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这些和我有瓜葛的军队,由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一世职表四正黄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 云骑尉 恩骑尉】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三土田志十二各处驻防地亩【设立规制 给地数目】设立规制顺治二年九月谕户兵二部曰近来土贼窃发民不聊生如直隶顺德府山东济南府德州临清州江北徐州山西潞安府平阳府蒲州八处着满洲统

  • 提要·林慎思

      伸蒙子三卷,唐林慎思撰。前有慎思自序,曰旧着儒范七篇,辞艰理僻,不为时人所知,复研精殚思,一旦斋沐祷心灵,是宵梦有异焉,明日召蓍祝之得蒙之观,曰伸蒙入觏通明之象也,因自号伸蒙子。又曰:尝与二三子辨论兴亾敷陈古今,编成上中

  • 卷二·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宋 段昌武 撰召南説已见周南 朱曰召地名扶风县有召亭即其地今雍县析为岐山天兴二县未知召亭的在何县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明印相成就仪轨分第十五尔时金刚手菩萨,复说成就法。颂曰:&ldquo;今说成就法,是最胜究竟,由此最胜故,见获究竟法。是以诸菩萨,悉远离轮回,得成就自在,

  • 人的条件·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什么是人的条件?阿伦特在介绍人的条件前先提出“积极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劳动是与人体生命过程对应的活动,身体自发的生长、新陈代谢和最终的衰亡

  • 琵琶行·白居易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

  • 入大乘论·佚名

    凡二卷。印度坚意菩萨造,北凉道泰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论述大乘教之书。分义品、讥论空品、顺修诸行品等三品。初之义品先说诽谤大乘之过,更明菩萨所学之大乘具足五乘故,为真之三藏,又依十种行法,劝发引入佛果。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