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沦陷区四众同人
──二十七年十月作──
比因粤东骤陷,影响武汉亦急自动撤退,虽战略上之必胜可期,而沦陷之区日广,我同胞被难之惨痛亦愈增,死者长已矣,生者其何以堪!尤关切我同胞中信仰佛教之四众,平居凛信因果之念,行动持止作之戒,坐由国人共业、邻寇积恶之牵连,咸受魔焰灼天、妖毒痛地之苦逼;不惟佛刹禅林,多为毁占,且闻僧侣尼众时遭杀辱,在家清信士女,以无特殊标志,其被残害蹂躏者更难计量。不几疑善恶报应之无凭,而如来大法不足为奉身率心之准绳乎?
然业果深远,成熟异时,通三世而周万类,自非佛陀圆智,固难彻了其事相。惟善行善果,恶业恶报,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前作后受,不作不受,则为普遍决定之公例,理不倾动。吾人达其理于心,安其心于理,有善不善,亦义而已,无祥不祥,何必曰利?则虽处生离死别忧恼颠沛之间,亦上通三宝之慈护,下同众生之悲仰,而浩浩渊渊,高明博厚,曾不撄扰其心君之泰然矣!
惟我四众佛侣,尤有可深切悲痛者,应不在个人而在佛教。佛之教法为世间众生唯一光明之路,无佛法则胥沦长夜冥阇中矣。在兹离乱之际,使精神稍得慰安而留一线希望者,尤惟佛法。佛法寄于僧寺,近来所蔚为新兴学会教团,其精神亦萃于京、平、沪、杭、甬、汉、粤、川、诸处。去秋北平先陷,沪、杭、京继之,今粤、汉又告沦胥,而上海、镇江、汉口、广州之青年僧侣及在家二众,均曾组织救护队、看护队等,武汉、广州尤多佛教之新兴事业。兹突然陷落,不惟物力之损失,人力之星散,且诸救伤济世之佛事亦皆因夭折!仅存浙东、川西较为完盛区域,又不能急切有何施展。吾侪幸已先到西南后方或向居西南后方者,对之当如何感奋耶!
且吾沦陷区佛教四众同人,其未能避出寇伪之钳制者,除含辛茹痛以暂求生存外,当时之更有被侮辱之苦,诸不谅者或加以种种揣测之讥谤,则心灵上所受之刺激,将有甚于身体之伤害者;吾虽欲慰之问之,亦将何词以慰之问之耶?惟冀转移安全地带,或隐居僻静山林,不为威胁所及,不受利诱以污,并时与港、沪等海口,川、湘等后方诸佛教四众知识,多通讯问,藉音书而相慰勉,并益精进于禅诵自修,以留作将来复兴佛教之一线生机耳。(见海刊十九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目录·性音 卷七十五·道世 卷第十九·佚名 答日僧荻原虚问(四则)·太虚 卷下·佚名 法华灵验传卷上·佚名 卷第九·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卷下·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佚名 胜鬘宝窟卷上(之本)·吉藏 卷之二十五·即非如一 卷第五·佚名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卷第十·呆翁行悦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三·陈梦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