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长者施报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长者名给孤独。来诣佛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

佛告长者。若复有人以上妙饮食。如法布施。或自手施。或恒时施。不能获于广大福报。于意云何。以其彼人心求富贵。及快乐故。若复有人不为衣食卧具富贵快乐。以妙饮食如法布施当得大富。及得妻子男女仆从眷属孝顺侍养。于意云何。以其彼人为诸有情而行布施。佛言长者。过去世时有长者婆罗门。名弥罗摩。行大施会。以八万金盘满盛金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银盘满盛银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金盘满盛银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银盘满盛金屑。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铜盘满盛种种细妙珍味饮食而行布施。复以八万乳牛而行布施。复以八万童女。以上妙衣服真珠璎珞种种庄严。而行布施。复以八万金床银床象牙床木床。安置种种细妙裀褥。而行布施。复以八万辇舆车乘。敷以白[疊*毛]及憍尸迦衣。种种严饰而行布施。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所得果报胜前果报。于意云何。以其此人不堕邪见故。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一如来应正等觉。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施四方一切僧精舍。不如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施四方一切僧精舍不如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不如尽形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所得果报胜前果报。佛言长者。彼弥罗摩如是行施。不如有人以其饮食施一正见人。一正见人不如施百正见人。百正见人不如施一须陀洹。一须陀洹不如施百须陀洹。百须陀洹不如施一阿那含。一阿那含不如施百阿那含。百阿那含不如施一阿罗汉。一阿罗汉不如施百阿罗汉。百阿罗汉不如施一缘觉。一缘觉不如施百缘觉。百缘觉不如施如来应正等觉。施如来应正等觉不如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施佛及随佛大苾刍众不如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施四方一切持钵僧食不如施四方一切僧园林。施四方一切僧园林不如施四方一切僧精舍。施四方一切僧精舍不如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尽形志心归依佛法僧不如尽形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尽形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如有人于十方世界。遍一切处行大慈心饶益众生。离诸分别心无相故。所得果报胜前果报。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告长者言。往昔弥罗摩婆罗门行大施会者。非别沙门婆罗门等则我身是。

时给孤独长者闻佛说已。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远离惑想。心得清净悟寂灭忍。

猜你喜欢
  御选语录 总序 总目·雍正
  卷第五十八·佚名
  卷六十(实叉难陀译)·佚名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佚名
  准提净业卷之二·谢于教
  菩萨善戒经 第八卷·佚名
  法海观澜卷第二(目录)·智旭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二·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一(并序)·知礼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我品第二十四·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乔吉

    (末戎装引卒子上,诗云)万里功名衣锦归,当年心事苦相违。月明独忆吹箫侣,声断秦楼凤已飞。自家韦皋的便是。自离了玉箫大姐,到的京都,一举状元及第,蒙圣恩除为翰林院编修之职。后因吐蕃作乱,某愿为国家树立边功,乃领兵西征,一战

  • 静思集巻五·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和酬黄用泰闻君读书近秋浦老大用心更清苦锦笺挥翰散晴云灯火隔窓聴夜雨前月西风送好音孤鸿荡影愁人心盈盈一水不相见千里命驾何由寻忆昔风尘走长道曽宿君家碧云岛一时谈笑君未忘十载凄凉我重到思君

  • 卷九·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九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六十五首 【起自常润复还杭州寻去杭之密州任作 施注缺今补】 无锡道中赋水车 翻翻聨聨衔尾鸦荦

  • 校猎赋原文·扬雄

    或称羲农,岂或帝王之弥文哉?论者云否。各以并时而得宜,奚必同条而共贯?则泰山之封,乌得七十而有二仪?是以创业垂统者俱不见其爽,遐迩三五,孰知其是非?遂作颂曰:丽哉神圣,处于玄宫,富既与地乎侔訾,贵正与天乎比崇。齐桓曾不足使

  •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八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旣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

  • 一一 父亲的病中·周作人

    伯宜公生病的开端我推定在乙未年的春天,至早可以提前到甲午年的冬天,不过很难确说了。最早的病象乃是突然的吐狂血。因为是吐在北窗外的小天井里,不能估量其有几何,但总之是不很少,那时大家狼狈情形至今还能记得。根据旧传

  • 卷一百四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次平江奏论人才曰臣初十日自平江府门外起发屡得雨泽物价不贵据诸处报闸水已通粮运毕集建康镇

  • 第二十五章 盛运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钱穆

    一项制度之创建,必先有创建该项制度之意识与精神。一项制度之推行,亦同样需要推行该项制度之意识与精神。 此种意识与精神逐渐晦昧懈弛,其制度亦即趋于腐化消失。 盛唐的命运,由于当时各项新制度之创建。【

  • 皇言定声录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十二律第四【十二律者合毎调九声与七调之二变一变清为十二声而联络布置以共为调法者也诸凡生钟较管旋宫制器无不于律乎取之故十二律第四而调已尽于此】夫九声为声七调为调以调定声亦既大备而于此更

  • 襄公·襄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齐侯伐我北鄙。夏,公至自会。五月甲子,地震。叔老会郑伯、晋荀偃

  • 大雲初分转功德行健度第十·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雨流不可思议功德藏法门。唯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宣分别。善男子,有雨网法有宝王法门。有雨大海王法门。有雨尘法门。有雨断毒法门。有雨满

  • 卷第七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嘉兴石佛乳峰溧禅师上堂。水洗水。舍那千丈。毗卢海尘净尘。十方世界现全真。风敲竹韵

  • 宋文宪公护法录目录·宋濂

    卷之一国初应召大浮屠塔铭(凡十有三人)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天界善世禅寺第四代觉原禅师遗衣塔铭李大猷传(附)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寂照圆明大禅师璧峰金公设利塔碑铭佛性圆辨禅师净慈顺公逆川瘗塔碑铭大天界

  • 编珠·杜公瞻

    现存最早的古类书。隋杜公瞻奉隋炀帝之命编录。此书原有四卷,现存一、二两卷。一度失传,至清康熙时,史学家高士奇偶然在废纸堆内发现,但仅存一、二两卷。后来高士奇把《编珠》按原目补为四卷,又续编了两卷,于是成为《编珠》

  • 金丹真传·孙汝忠

    道家气功著作。明·孙汝忠撰,张崇烈注,李堪疏。汝忠字以贞,长治(今属山西)人。孙氏原著刊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父号烟霞散人,信奉道教,汝忠尽得其传,撰成此书。撰年未详。首载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

  • 金石缘·佚名

    原名《金石缘全传》,又名《巧合金石缘演义》。清代静恬主人撰,其人不详。全书分为八卷,每卷三回,共二十四回。有嘉庆五年(1800)鼎翰楼刊本、嘉庆十九年(1814)崇雅堂刊本、嘉庆二十一年(1816)同盛堂刊本、咸丰元年(185

  • 缘生论·佚名

    一卷,圣者郁楞迦造。明十二因缘之义者。隋达摩笈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