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续指月录卷十三

六祖下二十九世

临济宗

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

苏州吴江范氏子。在俗为木匠。因海舟和尚造塔院。斧伤自足。痛甚。索酒吃。舟闻之。往谓曰。适来范作头伤足犹可。假若斫去头。有千石酒与作头吃。作头能吃否。师恍然有警。遂求为僧。舟即与披剃。曰今日汝头落也。师曰。头虽落。好吃酒人。头不落也。乃充火头。一日负柴次。舟见曰。将荆棘作么。师曰。是柴。舟便呵呵大笑。师罔然无措。舟曰。是柴将去烧却。师起曰。和尚毕竟是甚么道理。故问我。我不能答。是日刻意参竟。不觉被火燎去眉毛。面如刀割。以镜照之。瞎然大悟。作偈曰。负薪和尚唤为棘。火焰烧眉面皮急。祖师妙旨镜中明。一鉴令人玄要得。乃呈於舟。舟便打。师夺拄杖曰。只条六尺竿。几年不用。今日又要重拈。舟大笑。师又呈偈曰。棒头着处血痕斑。笑里藏刀仔细看。若非英灵真汉子。死人吃棒舞喃喃。舟曰。即此偈语。可绍吾宗。果是从缘入者。永不退失。从疑得者。妙用随机。乃付偈曰。临济儿孙是狮子。一吼千山百兽死。今朝汝具爪牙威。也须万壑深山止。从此名闻遐迩。学者云集○一日天琦瑞参。师问甚处来。琦曰。北京。师曰。只在北京。为复别有去处。琦曰。随方潇洒。师曰。曾到四川么。琦曰。曾到。师曰。四川境界。与此间如何。琦曰。江山虽异。云月一般。师举起拳曰。四川还有者个么。琦曰。无。师曰。因甚却无。琦曰。非我境界。师曰。如何是汝境界。琦曰。诸佛不能识。谁敢强安名。师曰。汝岂不是着空。琦曰。终不向鬼窟里作活计。师曰。西天九十六种外道。汝是第一(石车乘拈曰宝峰应机绵密觌面活埋不是天琦和尚泊合失却一只眼虽然如是且如何是西天九十六种外道底第一良久云诸佛不能识谁敢强安名金粟恁么道却是黑豆换眼睛○法音[沆-几+桀]曰[沆-几+桀]上座仔细捡点将来三大老总不出九十六种外道内何故有舌无口)○琦拂袖便出。师以偈付曰。济山棒喝如轻触。杀活从教手眼亲。圣解凡情俱坐断。昙花犹放一枝新。时座下得法五人。琦居首焉○成化八年壬辰。十二月九日。师无疾而逝。全身塔於东明寺右(海舟慈嗣)。

庐山云溪碧峰智瑛禅师

少未读书。苦不识字。晚年信口成章。时多奇之。嘱门人智素偈曰。见彻娘生亲面目。从今保守者天真。爪牙养就峥[山*宁]日。哮吼一声百兽惊(海舟慈嗣已上二人)。

邵武君峰清祥上座

大阐问曰。何者是有。何者是无。有无都不计。后作么生。师曰。有即是生。无即是灭。有无都不计。非生亦非灭。故曰。佛性不生不灭。佛性即是自性。自性即是佛性。有无不计。独露真如自性。更无别说。有即是幻。无即是化。有无不计。非幻亦非化。是名离幻即觉。常觉不住。故曰真如妙心。有即是恶。无即是善。有无不计。非恶非善。生死永断。故曰菩提。故曰般若。故曰妙法。故曰妙心。故曰三世诸佛。故曰列代祖师心印。亦名自性圆通。倒去颠来。纵横自在。无坐无禅。无修无证。无定无乱。望师慈悲。证其虚幻。复呈偈曰。法性空无碍。平等观自在。截断两头机。是名超三界。阐曰。宜深保养。不宜速说(君峰通嗣)。

杭州径山天才英禅师

尝曰。默堂和尚。平地上涌起波涛。虚空敲出木楔。中毒气回来。刚道亲见宝月。不知瞎却多少人眼睛。呀。洎合饶舌(天宁宣嗣)。

金陵碧峰天通显禅师

玉芝问。碧峰寺里有如来。莫便是和尚否。师曰。上座还见么。曰纵见得。也是金屑落眼。师曰。这汉死来多少时。汝来为他乞命。转身归方丈。明日上堂。举古德云。打破大唐国。觅个不会佛法的也无。又曰。向南方走了一转。拄杖头上不曾拨着个会佛法的。此二句甚有誵讹。试为酬一语看。芝曰。前不遘村。后不迭店。曰未在。再道。曰不遇知音者。徒劳话岁寒。师复问曰。汝向南参。有何言句。试道看。芝举前悟道偈曰。湖光倚杖三千顷。山色开门五六峰。触目本来成现事。蒲团今不炼顽空。满目风光足起居。有谁平地别亲疏。纵令达磨传心诀。问着依然不识渠。师曰。非非。芝曰。云何非非。师曰。子不非非。恁人非非。梁皇达磨。两不见机。何劳折苇。又遣人追。古之今之。落人圈缋。曰如何得不落人圈缋。师打一掌。曰是落也。是不落也。芝闻师示。将平日所蕴。泮然冰释。即展谢去○师游西湖宗镜堂。升法座曰。此处正好说法。芝从傍唱曰。说法已竟。师便下座顾曰。何者是我说法处。芝曰。剑去久矣。师笑而颔之(东方裕嗣)。

杭州天目宝芳进禅师

参夷峰宁有省。付法偈曰。真性本无性。真法本无法。了知无法性。何处不通达○师临终。呼门人问曰。有水否。从者以汤进。师叱曰。水以取净。何用暖耶。汝等可易来。从者易水至。师[口*敕]口作梵呗声曰。生如水浊。死如水清。清浊无定。是个恁么。大喝一声而寂(夷峰宁嗣)。

荆州圆通梦庵懒牧湛觉禅师

长安曲江张氏子。幼慕禅悦。从蓝田秀芟染。矢志究明生死大事。朝夕孜孜。至於寝食俱废。一日有省。往见性空。求为决择。遂蒙印证○成化丙戌。开法圆通。上堂。选佛场草深三尺。空王殿浪卷千寻。圆通有一句子。囫囵吐不出。吐出不囫囵。若有人检点得出。许他具一双眼(性空法嗣)。

曹洞宗

西京少室凝然了改禅师

嵩阳金店任氏子。自龆齓系念空宗。依训公剃落。知有己躬下事。遂依止祖庭。廿岁纳僧服。初参月印於香山。涉历寒暑。鲜克契入。会松庭严禅师主天庆。师往依之。每以己事咨扣。举印示众。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语。从此深明洞上宗旨。师乃问曰。这个莫是背触不得底意么。严曰。笑破山僧口。师闻罔措。严呵曰。你在鬼窟里讨甚么椀。师愈不安。一日严上堂曰。一言迥脱。独拔当时。师当下释然。举似严。严乃印可。归隐二祖庵○洪武二十三年。请主少室。上堂。祖师心印。不是有言。不是无言。不是有知。不是无知。岂可向言句下研穷。意识中揣度哉。昔日祖师初来。贩得久远滞货。无人承当。祇得九年面壁。后来二祖。却似痴猿捉月。来问安心。这老汉也是怜儿不觉丑。向他道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便承虚接响。唤作得髓。看来也好与三十棒。何故。才涉唇吻。便隔千山。诸人还会么。咄。山僧今日与么道。也好与三十棒○上堂。莫向言中取则。直须句外明宗。若能如是会。彻古彻今。自由自在。知么○师尝有山居诗曰。嵩山万丈绝跻攀。长夏松风尽日闲。自笑鼻头双孔大。气通天地有无间○题石罗汉曰。岩头一尊石罗汉。藤作髭须向风战。千年从不化斋粮。身心如一无更换○趺坐山头数百秋。也无欢乐也无愁。纵然血浸齐腰雪。羡尔惟将一默酬○永乐庚子。无恙。忽召众叙别。说偈曰。寿年八十七。出息复入息。撒手威音外。绵绵与密密(五灯缵续作撒手威音前金乌叫天碧○杖人觉浪盛颂云香山月印再三捞还来松庭觅甚碗路逢死蛇盛将归卤莽却来弄担板笑裂山僧臭口门一言独拔出行欵久贩滞货捉月痴猿句外明 宗大虫纸裹得髓须教三十棒莫听千峰啼杜鹃)○师平日行止端庄。王侯敬仰。周蜀伊三藩。登山供养。厚赠珍贝。师泊如也(松庭岩嗣)。

续指月录卷十三

猜你喜欢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佚名
  舒州投子山妙续大师语录·投子义青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五卷·湛然
  卷十一·聂先
  新华严经论 第十四卷·李通玄
  甲三 流通分·太虚
  卷第九十九·霁仑超永
  护国言论集及全缅视察录序·太虚
  卷第三十三·佚名
  卷第二·佚名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佚名
  卷五·佚名
  卷第三十一(行菩萨道长上诸国太子部上)·宝唱
  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八·祖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缵·唐圭璋

      缵字继翁,严陵人,居钱塘。宁宗杨后兄次山之孙。号守斋,又号紫霞翁。好古博雅,善琴,有紫霞洞谱。时作墨竹。   八六子   牡丹次白云韵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六·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六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次韵高子勉十首【高荷字子勉江陵人上山谷长篇警句云蜀天何处尽巴月几囘弯因此得名後知涿州而死自号还还先生事见曾慥诗选】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 宋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1024)与兄郊(后更名庠)同登进士第,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为第一,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

  • 列传第十二 王盟 贺兰祥 尉迟纲 叱列伏龟 阎庆·令狐德棻

    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六世祖波,前燕太宰。祖珍,魏黄门侍郎,赠并州刺史、乐浪公。父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魏正光中,破六汗拔陵攻陷诸镇,盟亦为其所拥。拔陵破后,流寓中山。孝昌初,除积射将军,从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六)·陈寅恪

    明季北略壹壹“郑芝龙击刘香老”条略云:崇祯六年海盗刘香老犯长乐。甲戌四月,又寇海丰。乙亥四月芝龙合粤兵击刘香老于四尾远洋。(寅恪案:“四”字疑当依国榷作“田”。俟考。)香势蹙,自焚

  • 卷之一千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黎元洪与法统问题·刘以芬

    自民国三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弃约法,而颁布所谓新约法,法统问题已启先声。至六年段祺瑞改选国会以后,更演成南北相持之局。惜当时言法者,或以急于成功而不力求贯彻,或以便于私图而非诚意拥护,以致黎元洪地位几与法统问题,成为

  • 永宪录卷全续编·萧奭龄

    雍正五年岁在丁未。春正月戊子朔。上御殿受朝贺。辛卯。上幸圆明园。开直隶营田捐赎例。和硕怡亲王总理水利营田使允祥奏。大学士朱轼请收用谙练之员效力营田。欲集效力以厚民生。并非旁借赀财以省国帑。查汉制。力田

  •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吕思勉

    东北诸族,最近者为奚、契丹。隋、唐时,入中国者颇多。唐初尝置饶乐都督府。武德五年(622年),析置鲜、崇二州。又有顺化州,未详设置年月。此奚部族也。武德初,契丹酋长孙敖曹内附,以其地置归诚州。二年(619年),以内稽部置辽州。贞

  • 明鉴易知录卷十·吴楚材

    明纪神宗显皇帝编 戊寅,六年,春正月,帝冠。编 三月,立妃王氏为皇后。纪 大婚礼成,上两宫徽号。编 张居正乞归治葬,许之。纪 居正辞朝,上劳谕之曰:“朕不能舍先生,恐重伤先生怀,是以忍而允所请。然先生虽行,国事尚宜留

  • 卷一百六·佚名

    △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阿阇世王所爱之子名为师子。与其同友五百人俱。皆已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各持种种幢幡宝盖。从王舍城往耆阇崛山。到如

  • 僧众参加竞选的途径·太虚

    僧众于自由职业资格得被选为县参议、省参议及国大代表外,尚应注意竞选区域代表。应知以佛教的各县支会各省分会为据点,参加区域的选举,先以个人在所属县区域或省治的声望、地位、财产,及联络运动力取得候选人资格,竞选为县

  • 修行道地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集散品第一  厥元由显兴  灼灼逾日光  德积甚巍巍  胜于帝王种  诸天及神仙  专精暴露成  多学博众义  咸皆礼最安  天人龙鬼神  在世而精进  奉迎于世尊  三界无等伦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六·澄观

    第七如响忍。疏文可见。睿公赞云。声以响酬相和如一。缘扣而应谁辨虚实。业虽虚妄罪福不失。若映斯照朗如皎日。又为赞曰。响无所在缘会发声。不知自我喜怒交争。妄和真心事像万形莫知其本终日营营。第八如影忍。疏性

  • 伤寒论·张仲景

    中医伤寒类著作。10卷。汉张机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原为《伤寒杂病论》中伤寒部分,经晋代王叔和编次整理而成,命名《伤寒论》。宋治平二年(1065)经林亿等校定,流传至今。本书共22篇,三百九十七法,列方113首,应用

  •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佚名

    卷1、2题沈庭瑞述。沈,五代至北宋初人。卷3题“道士章元枢编《华盖山事实》”。章,北宋真宗至南宋高宗时人或稍迟。卷5、6有南宋时事。南宋刘祥、王克明集黄弥坚等二本所长列为14卷。明初江碧澄较其残缺,重刊。述三君传

  • 诗与批评·闻一多

    诗与批评,闻一多文艺评论集,收文(含书信)17篇。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说出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决定什么是诗呢?不能!有多少人是曾经对于诗发表过意见,但那意见不一定是合理的,不一定是真理;那是一种个人的偏见,因为是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