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二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十九则 洞山鸟道(桥路)
示众云。没踪迹。断消息。你试猜。是甚的。自有明眼人。为伊垂法则。且道是谁。
举僧问洞山。和尚寻常令学人行鸟道。如何是鸟道(佛眼难窥)。山云不逢一人(了无伴侣)。僧云如何行(牢看脚下)。山云直须足下无私去(已涉廉纤)。僧云只如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么(鼻孔里认牙)。山云阇棃为甚么却颠倒(面赤不如语直)。僧云甚么处是学人颠倒处(当局者迷)。山云若不颠倒为甚么却认奴作郎(巧说不如直道)。僧云如何是本来面目(深穷妙理)。山云不行鸟道(果有灵踪在上方)。
师云。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虽向光影门中任缘施设。而不被光影相谩。以至六根六尘六识时时应现。如印印空如镜对像。何形迹而可滞哉。所以洞山道举足下足鸟道无殊。触自荒林论年放旷。此岂非寻常指示令汝行履处。若论鸟道。纵横无窒碍。何必觅踪由。故洞山道不逢一人。既无伴侣必达三空。这僧不頋撞头磕额。又问如何行。洞山恐伊沉空滞迹认影迷头。对他道直须足下无私去。若不听他处分。必然承言滞句固闭情关。果认鸟道便为本来面目。争奈洞山权衡在手纵夺由他。评品高低谁敢插手。遂召云阇棃为甚么却颠倒。这僧遭此脑后一槌。去却三魂钻了七魄。报道甚么处是学人颠倒处。端的是当局者迷傍观者哂。洞山道若不颠倒为甚么认奴作郎。这僧非但今日。自古至今妄想执着迷己逐物。可惜辽天鼻孔被他轻轻扭转。纳败阙道如何是本来面目。会则言言般若。不会则句句疮疣。物物头头何曾隐匿。莫只於铺眉苫眼处钻研。忘锋结舌处穷究。洞山恐中此疾故云不行鸟道。可谓有收有放能杀能活。非大宗师无此机变。幸遇丹霞递相证据。颂曰。
古路翛然倚太虚(高高标不出)。行玄犹是涉崎岖(举步落危崖)。不登鸟道虽为妙(勿〔为〕无心云是道)。点检将来已触途(无心犹间一重关)。
师云。处处长安道。门门古佛家。脚跟不点地。枉厌路途赊。不见道剑阁路虽险。更高人也行。行斯玄路宁免崎岖。傥肯回光必能返照。洞山又云。向道莫去。归来背父。到这里藏身处要没踪迹。没踪迹处不许藏身。何故。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所以惹得丹霞道。不登鸟道虽为妙。点检将来已触途。正如灵龟曳尾拂迹成痕。将心用心转见病深。虽然如是。鸟道则且置。未审本来面目合作么生相见。遂以手擘眼云猫。
第二十则 神山过桥(桥路)
示众云。横飞直赶慢抚轻弹。着着难谩。声声解听。用焦砖厮磕者且道是谁。
举神山密禅师与洞山过独木桥(同行无疎伴)。洞山先过了。拈起木桥云。过来(是何心幸)。神山云价阇棃(勘破元来不值钱)。洞山乃放下木桥(羞钩自落)。
师云。潭州神山僧密禅师。师在南泉打罗次。泉问作甚么。曰打罗。云手打脚打。曰却请和尚道。云。分明记取。向后遇明眼人恁么举似。林泉道。今日亲见和尚。云岩代云。无手脚者始解打。林泉道。非师不委。师与洞山同嗣云岩。故曹山已下皆以师伯呼之。既与洞山为忘年友莫逆交。不无法喜禅悦切瑳琢磨。居一日同渡独木桥。洞山先过了拈起木桥云过来。特似拍大奶子諕小孩儿。是他神山亦不仓卒亦不着忙。微微冷笑欵欵轻呼云价阇棃。意似怪他恁地作么。洞山既知奸不厮谩壮不厮欺。却便放下。自与收撮。诸人还知这些道理么。尘中傥不迷真性。怕甚教人试探伊。颂曰。
平地无端凿陷坑(是何道理)。木桥拈起使人行(斗难不斗易。斗易谁不会)。沉沉寒水如何渡(有智不拣年高。无智漫劳百岁)。月夜金鸡报五更(一声才叫罢。六国尽平明)。
师云。莫将无事为无事。往往事从无事生。虽是平田浅草。休教脚下烟生。堤防净地迷人。莫使心头火发。掘坑掘堑无损无伤。内蕴慈悲诈施奸狡。故於溪路拈起木桥。唤教过来。看伊作略。若是情关固闭懵懂禅和。必然犹豫怀疑。到了担干负计。欲渡沉沉寒水。须乘淅淅西风。因行掉臂而不假其功。应扣腾声而岂劳其力。一呼之意千载难忘。恐犯当头。为伊放下。此之所谓棋逢敌手难藏幸。琴遇知音正好弹。虽然如是。神通并妙用。总不折便宜。
第二十一则 洛浦淘金(珍宝)
示众云。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本自圆成何劳特地。有不昧灵知认得者么。
举僧问洛浦安禅师。众手淘金谁是得者(闲管天下。自己掀下)。浦云。拳中旧宝。岂假披沙(着甚死急)。僧云恁么则展手不逢也(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浦云莫将鹤唳拟当莺啼(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师云。澧州洛浦山元安禅师。久参临济。后嗣夹山。问答机缘具述投子。兹不复云。惯曾为旅偏怜客。自己贪杯识醉人。不吝慈悲为指示。恐伊蹉过谩劳神。其实本来真性妙觉明心。亘古亘今何尝离己。虽曩劫已来背觉合尘迷真执妄。从闻思修之三慧。守戒定慧之三学。祛除情执煅炼身心。要悟真常直明本性岂非众手淘金而寻得者。这僧迷昧年深贫穷岁久。乞儿见小利。饿眼觅菰皮。所以洛浦老婆心切。以周急之情惹继富之诮。道拳中旧宝不假披沙。这僧先难后易认影迷头。便道恁么则展手不逢也。洛浦见伊得少为足滞句承言。故云休将鹤唳拟当莺啼。可谓到则不点点则不到。其间利害端的在甚么处。道与痴儿休得哭。林间黄叶已经霜。若非遇着丹霞。险不翻成滞货。颂曰。
淘金岂假披沙得(要不闷依本分)。不触波澜犹费力(拟拂迹已成痕)。露柱三更忽放光(烁破四天下)。此时未审何人识(除是丹霞)。
师云。只为大分明。翻令越差忒。不必费神思。绕岸披沙觅。金刚不坏身。非止唯充国。戽残丽水见应难。物物头头何隐匿。恁么看来。是得非得已成费力。忽逢露柱放光明。论甚三更并半夜。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见有不有其有自朽。若非具烁迦罗眼摩酰首目决难觑透。还有识得的么。万松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眉毛眼上(瞎)。
第二十二则 洛浦祖意(祖教)
示众云。踏翻朕迹方知处处普贤。推倒界墙始信头头弥勒。既非内外。岂限西东。傥能瞥尔回光遍觑。那的不是。有会道者么。
举僧问洛浦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秋树春生叶。冬瓜夏放花)。浦云。青岚覆处。出岫藏峰(隐而弥彰)。白月辉时。碧潭无影(显而不露)。
师举僧问舒州天柱山崇慧禅师云。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云某甲不会乞师指示。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无语。曰阇棃会么。云不会。曰。自己分上作么生。干他达摩来与未来甚事。他家来大似卖卜汉。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尽在汝分上。一切自看。僧云如何是解卜底。又曰汝才出门时便不中也。林泉道。灵龟无卦兆。空壳不劳钻。这僧既问西来祖意。怎不教洛浦半遮半掩全唱全提。青岚覆处。宁容举目观瞻。白月辉时。那许兴心捞谟。试着丹霞老师个里潜通春意。颂曰。
群花未发梅先坼(独占溪边第一春)。万木凋零栢转奇(是真难灭。是假易除)。云淡不彰筛月影(偏处不逢)。烟轻那露引风枝(玄中不失)。
师云。初祖达摩大士道。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此应般若多罗二桂久昌之谶。了无疑也。当是时。禅林未显。不有群花。唯少林一枝最初荣旺。此其所以梅先坼之大意也。光统律师.流支三藏者。乃僧中之鸾凤也。睹师演道斥相指心。每与师论义是非锋起。祖遐振玄风普施法雨。而偏局之量自不堪任。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知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端居而逝。自古至今禅风大振。祖道兴隆凋零转奇之迹。何待予言而可知也。虽则云淡不彰筛月影。就中一点更分明。烟轻那露引风枝。个里百般难料理。所以道。四臣喝退忘依所。六户虚通路不迷。
第二十三则 洛浦供养(佛祖)
示众云。熟油拌苦菜。由人心里爱。施主复如王。而心得自在。本非看面逐情。亦非赤讳白誺。向此法筵莫有挑请者么。
举僧问洛浦。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有何德(果然疑着)。浦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休於言下觅。莫向句中求)。
师云。有德非为德。无功始是功。情尘如汩没。枉逐雾蒙笼。若使恁么会去。胶胶因果不劳逐语分宗。其或罔措未明。缀缀功过切忌随言定旨。大藏一览云。佛为须达说布施果报。谓多施少报少施多报。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净行。乃至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虽然如是。不见道。勿为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所以这僧疑问诸佛之过道人之德。若非洛浦眼如掣电机似走珠。明历历活鱍鱍。非言之言而不滞於言。无说之说而与伊所说。故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丹霞为是当派云。仍不惜唇皮自扬家丑。颂曰。
拾得踈慵非觉晓(兀兀无知)。寒山懒惰不知归(腾腾何徃)。声前一句圆音美(有语应难会)。物外三山片月辉(无言心自知)。
师云。无用处成真用处。不风流处转风流。如愚若讷超情谓。凡圣由来总不收。天台山拾得子。不言名氏。始因丰干禅师经行到赤城。道侧闻儿啼随声。寻之见一子仅十岁。初谓牧牛子。问之乃曰孤弃。於是丰干携至寺。因呼为拾得。一日扫地。寺主问。汝名拾得。因丰干拾得汝归。汝毕竟姓个甚么。拾得放下扫帚叉手而立。主再问。拾得拈扫帚扫地而去。寒山搥胸曰苍天苍天。拾得曰作甚么。山曰。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二人作舞笑哭而出。林泉道。弄精魂汉有甚么限。国清寺半月诵戒众集。拾得拍手曰。聚头作相。那事如何。维那叱之。得曰。大德且住。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林泉道。两般了也。天台山寒山子亦不知姓氏。以乞丐自养。古老见之咸曰风狂人也。唐兴县西七十里有寒岩。在国清寺之侧。因居於此故号寒山子。容貌枯悴。布襦零落。冠桦皮冠。曳大木履。时来国清寺。有拾得知食堂。常收残余贮竹筒中。山至则授之。或就食或负去。每徐行廊下。尝有诗云。欲得身安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唠唠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因众僧炙茄次。将茄弗向一僧背上打一下。僧回首。山呈起茄弗曰是甚么。僧曰这风颠汉。山向傍僧曰。你道这僧费却多少盐醋。林泉道。若不盖覆将来。险些为伊淡了。因赵州游天台路次相逢。山见牛迹问州曰。上座还识牛么。州曰不识。山指牛迹曰此是五百罗汉游山。州曰既是罗汉为甚么却作牛。山曰苍天苍天。州呵呵大笑。山曰作甚么。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个厮儿。宛有大人之作。林泉道。好手手中还好手。红心心里中红心。况乃声前一句圆音落落而韵美。堪闻物外三山片月辉辉而光明可玩。若是汝识心见性。何消我恃语多言。其或未然。三脚灵龟荒径走。一枝瑞草乱峰垂。
第二十四则 蛤溪相看(省访)
示众云。铜盆撞着铁刷子。严婆撞着恶妮子。软厮禁处还有与解交者么。
举蛤溪道者相看(不是冤家不聚头)。浦问云。自从棃溪相别。今得几年(引惹词讼)。溪云和尚犹记得昔时事(气毒烟火然)。浦云见说道者总忘却年月也(是何心幸)。溪云。和尚住持事繁。且容子细(谁知笑面虎。就里最心烦)。浦云打则打会禅汉(未是慈悲)。溪云也不消得(衲子难谩)。浦云道者住山事繁(六月债热厮还)。
师云。生机易作争先手。活眼难防末后筹。瘦肚肥边看厮誺。横飞直赶莫轻休。方信道二人虽对面。终日不知心。况吾如来正法眼藏。欲令一切众生掣脱眉间识锁。踏翻胸次情关。坐卧经行莫非玄路。莫只以机智递相钝滞。惑者曰。怪得禅家令人难会。元来都是心幸。万松道。一分心幸一分慈悲。洛浦与么问。蛤溪与么答。将世法佛法打成一片。不教得失相谩。是非萦惹。方信道过得荆棘林是好手。岂容见阱平沉意根系缀。所以有时铁裹绵团。有时锦包特石。还知争不足让有余处么。自知无伎俩。似觉得便宜。更看丹霞如何和会。颂曰。
这般消息不寻常(休蜩祸)。蟾桂枝枝布远香(看穿违)。昨夜姮娥呈巧妙(逞不唧留)。眼睛直上绣鸳鸯(未为好手)。
师云。棋逢敌手难藏幸。诗到重吟始见功。世智辩聪难比况。枉将有限趂无穷。此之所谓非寻常也。譬如蟾桂远布清香普请。诸人牢收鼻孔。据二老宿问答交驰机辩冠众。非唯空飞闪电盘走明珠。有若姮娥特伸巧妙。拈芒长玉线。穿没鼻金针。向眼睛直上绣出鸳鸯。岂非好手者欤。虽然如是。只知有功之功。宁晓无用之用。还相委悉么。何如玉女夜抛梭。特来织锦於西舍。
第二十五则 洛浦一毫(飞走)
示众云。把断要津不通凡圣。放开一线聊许商量。未审谁能祗对。
举僧问洛浦。一毫吞尽巨海。於中更复何言(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浦云。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是精识精)。
师云。言言见谛言非有。句句超宗句本无。所以道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斯皆称性之谈。非同事相有局量者也。这僧向穷理尽性杜绝辞源处引惹词讼。是他洛浦终是老手旧肐膞。向伊做精捏怪厮谩厮呼之时。轻轻点化道。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白泽者乃俚俗镇宅师子之异号也。保福别云。家无白泽之图。亦无如是妖怪。林泉道。诗争一字新。若遇承言滞句杜撰衲僧。合作么生禁治。但云急急如律令摄。是他丹霞优游平易为伊指示。颂曰。
岩前虽有云千顷(舒卷自由)。户内殊无半夜灯(一点难明)。极目危峦今古秀(观之不足)。暮天斜照碧层层(玩之有余)。
师云。虽是无心出岫。本非有意为霖。岩前既迭千顷。从教摇曳平沉。然假今时言句总持。岂碍劫外游戏三昧。寥寥户内殊无半夜之青灯。寂寂窗前不有三更之皓月。晦明交互。隐显该罗。应须着意声前。莫便死於句下。入廛垂手方便提携。为物横身尽情诱诲。极目危峦。自古及今而挺秀。莫天斜照。通上彻下而分光。非唯岌岌堆青。何止层层锁翠。莫道远观不审。须知近睹分明。恁么话会。为复是有言是无言。况楞严经云。於一毫端现宝王剎。向微尘里转大法轮。焉用白泽图屏除此妖怪。此皆电光石火水月空花。拟涉思量乡关万里。莫有就路还家者么。向此草鞋跟断处。举头无不是家山。
第二十六则 洛浦佛法(问法)
示众云。拈来无不是。拟心则差。用处莫生疑。动念即错。不差不错时。合作么生分析。
举僧问洛浦。如何是佛法大意(金乌东出。玉兔西沉)。浦云。雪覆孤峰峰不白。雨滴石笋笋须生(别般造化。别种阴阳)。
师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不必多言恃语。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何妨阔论高谈。毕竟佛法大意在甚么处。嵩岳破灶堕和尚因僧侍立次。师乃曰。佛佛祖祖只说如人本性本心。别无道理。会取会取。僧礼谢。师遂以拂子打之曰。一处如是千处亦然。僧乃叉手近前应喏一声。师曰更不信更不信。林泉道。认着依前还不是。信州智常禅师初参六祖。祖问。汝从何来。欲求何事。云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愿垂慈摄受。祖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吾与汝证明。云。初到彼三月未蒙开示。以为法切故。於中夜独入方丈礼拜哀请。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虚空有相貌否。对云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示诲令无疑滞。祖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妨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一偈曰。无端起知解。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此之大意且道与临济所问黄蘗所答是同是别。待你吃棒了则为汝说。洛浦云。雪覆孤峰峰不白。雨滴石笋笋须生。此之大意逈出常情。无孔铁槌针锥不得。所以丹霞向乾暴暴处令生滋润。颂曰。
海底龙吟云雨润(神通广大)。林中虎啸谷风清(变化多般)。莫言满路生荆棘(小心必胜)。况是家贫少送迎(稍能守分)。
师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易既无体神自无方。一任龙吟雾起。从教虎啸风生。显诸仁兮妙体本来无处所。藏诸用兮通身那更有踪由。以此观来。佛法大意千变万化。世智难明。虽则竖穷三际横亘十方。非具正法眼者。头头蹉过件件相违。认破木杓为先祖髑髅。将马鞍鞒作阿耶下颔。岂非太谬乎。个里本无意路。荆棘何生。就中不有情关。踪迹安在。所以香严道。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和锥也无。据恁么道。肯送迎不送迎。还知么。赤穷新活计。清白旧家风。慢唱阳关曲。惭惶杯已空。
第二十七则 洛浦归乡(省访)
示众云。动即影现。莫教虚费草鞋钱。觉即尘生。枉使灵龟空曳尾。泯踪绝迹一句谁解歌扬。
举僧问洛浦。学人拟归乡时如何(举步即错)。浦云。家破人亡。子归何处(祸不单行。福无并至)。僧云恁么则不归去也(已涉途程)。浦云。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红尘遣谁扫(收得安南。又忧塞北)。
师云。利名萦系忒多年。欲效渊明鄙世缘。人老菊残无可赏。漫将心境玩壶天。不见云门大师云。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子细点检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所以洛浦道。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红尘遣谁扫。复有偈曰。决志归乡去。乘船渡五湖。举篙星月隐。停棹日轮孤。解缆离邪岸。张帆出正途。到来家荡尽。免作屋中愚。亦如仰山问僧甚么处人。僧云幽州人。曰还思彼中么。云常思。曰。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彼中楼台殿阁人畜等物。返思思底心还有许多般么。云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曰。信位即是。人位未是。云和尚莫别有指示否。曰。别有别无即不中。据汝见处。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后自看。林泉道。到此分剂应须活鱍鱍。不可死郎当。拟议着边徼。难称大法王。所以道。既号法王於法自在。只如时清道泰。长安大道合作么生指教。颂曰。
太平乡国路空赊(远堠一千里。近堠肐肘底)。归兴悠悠思莫涯(有口应难说。无言心自知)。撒手到家何所有(本来无一物。何用苦追求)。瑠璃宝殿锁蟾华(明白转身还堕位)。
师云。皇道太平无忌讳。纵横何处不风流。汝但一切时中。行住坐卧。运水般柴。着衣吃饭。拈匙举筯。不遗时不失候。念念相应心心无间。於斯何虑道远乎哉。想伊但办肯心。到底必不相赚。既能乘兴岂涉途程。撒手到家一无所有。不见僧问秪林和尚。十二年前为甚么降魔。曰贼不打贫儿家。云十二年后为甚么不降魔。曰贼不打贫儿家。赵州亦云。我十八上解破家散宅。恁么看来。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虽然如是。当可从偏入正。舍妄归真。升瑠璃宝殿。玩皎洁蟾华。还许朝觐也无。良久云。东宫虽至嫡。不面舜尧颜。
第二十八则 洛浦祖教(祖教)
示众云。同田曰富。那争你有我无。分贝曰贫。漫说家长里短。有解通人情者么。
举僧问洛浦。祖意教意是同是别(索另者先穷)。浦云。日月并轮辉。谁言别有路(老儿语纸里取)。僧云恁么则显晦殊途是非一揆(贪随言语路。走杀杜禅和)。浦云。但自不亡羊。何须泣岐路(一言道断处。千古意分明)。
师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纵横无不是。何必强言论。禅分五派。归性海以无遗。教列三乘。契心宗而有准。庸愚之辈浅智之流。执门庭局户牖。竞空花浓淡。较兔角短长。其堂奥之幽。阶除之渐。名相之迹。至理之玄。岂待予言而可知也。故洛浦以日月并轮辉谁言别有路为对。是屈高就下应物知时。而岂知日月不到处别有一乾坤。这僧果向金乌东出玉兔西沉处。别是非明得丧。逐句寻言知有何限。惹教人道而今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果然洛浦放伊不过。道但自不亡羊何须泣岐路。这僧若是脚跟点地必能鼻孔辽天。何止亡羊岐路而可哀哉。列子说符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子追之。杨子曰一羊何追者之众。曰多岐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乎。曰岐路之中又有岐路。诸人若向这里会得。方知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你若不信。试问丹霞。颂曰。
月筛松影高低树(无二无二分)。日照池心上下天(无别无断故)。赫赫炎空非卓午(别有一壶天)。团团秋夜不知圆(身圣不觉圣)。
师云。洞山初禅师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若於言句上寻。情识中觅。而与展钞迭科。不相远也。永嘉云。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虽道月筛松影普应高低。意不在言言非有意。日照池心权分上下。波不离水水即是波。不见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恁么看来。赫赫炎空日非卓午。而正不居正。团团秋夜月不知圆。而偏岂垂偏。林泉老汉虽恁持蠡酌海握管窥天。岂免人嗤老婆心切。还知么。待伊心肯处。是我命通时。
第二十九则 韶山礼拜(礼拜)
示众云。没手没脚撩拨关索。幸自可怜生。刚待寻烦恼。不放出头者。且道是谁。
举僧见韶山普禅师。礼拜了叉手而立(弄精魂汉有甚么限)。山云。大材藏拙户(点检将来不可放过)。僧又过一边(再来不直半文钱)。山云丧却栋梁材(明眼人前一场逗漏)。
师云。洛京韶山寰普禅师。嗣夹山。寻常机如掣电眼似流星。遵布衲尚落彀中。白头因禁甚汤水。具师子不欺之力。有狞龙难近之威。这僧不頋危亡卖弄。破胆特来相访。礼拜起叉手而立。拟用雕心强取。其奈雁爪难拏。不免着小做奸。故恁铺眉苫眼。被他不藏情不惜口。当面点罚道大材藏拙户。非是谦卑自弱。就中刀剑齐施。这僧不识迟疾。由自转身吐气。又过一边复呈丑拙。果被他道丧却栋梁材。这僧若具通方眼有量外机。但向道久响和尚善能高鉴。此岂非嗔拳不打笑面。寻埚软地吃交。争不足让有余总在於斯。若能如是。焉用丹霞从头花判。颂曰。
叉手须知已隔津(相见了也)。更重进步转漂沦(早是那堪)。顽铜若作真金货(虽似不是)。只可谩他无眼人(一场话霸)。
师云。暗机默论不用施呈。放去收来岂容拟议。道契则千里同风。意差则当面蹉过。宁不隔津而已哉。更欲进前退后思安虑危。转见漂沦愈增钝滞。若是伶利衲僧通疏禅者。争肯拖泥带水随浪逐波。所以道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若明宝觉真心圆明实性。胡用他求为富足哉。不然。则妄情俄起狂识乖张。以滓秽顽铜作百炼真金。谩无眼人亦未可得。还知么。平准库中新法令。不容私地倒金银。
第三十则 韶山家风(家风)
示众云。龟毛兔角曲为今时。禅板蒲团潜通劫外。虽是看窟笼着楔。何妨比肐膝裁靴。向恰好处试听道看。
举僧问韶山。如何是和尚家风(住持千嶂月。衣钵一溪云)。山云。绝顶无根草。无风叶自摇(非智可知。非情可测)。
师云。眼前无不是诗材。信手拈来莫强猜。物物头头陪雅兴。咀冰嚼雪畅奇哉。太平治业无象。野老家风至淳。问甚并根桑枣树阔角水黄牛。兀兀腾腾抹抹搭搭。森罗万象无非古佛家风。碧落青霄尽是道人活计。故韶山答以绝顶无根草无风叶自摇。子细看来。你休夸眼里有筋。他从来舌头无骨。假无根瑞草就绝顶栽培。虽是无风何妨摇曳。方称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若遇明眼禅和。何必忉忉巧说。自有丹霞递相证据。颂曰。
妙峰孤顶偏肥腻(今古咸闻)。天产灵苗不触地(识情难测)。翠叶无风常自摇(感而遂通)。清香那逐春光媚(混不得类莫齐)。
师云。梵语须弥卢。此云妙高。释曰四宝所成曰妙。独出众峰曰高。向此妙峰孤顶有肥腻香草。虽是天产灵苗而不触於地者。非造化之可生成。非阴阳之可滋孕。婆娑翠叶。无风而常自倾摇。[旖-大+(立-一)][女*(乞-乙+尼)]清香。终不逐春光取媚。大抵理由言彰言不越理。因言会道以道明心。幸不以胶柱调弦刻舟记剑。执妄迷真弃本就末。故假言说而趣般若者此之谓也。故经云。文字性空。信不诬矣。只如恁么。是韶山家风不是韶山家风。具眼者辨看。
第三十一则 黄山米价(粮食)
示众云。师资缘会。针芥相投。见义勇为。当仁不让。既曾得他一马。宁不还他一牛。各无亏欠处合作么生通报。
举黄山轮禅师来参夹山(君子不耻下问)。山问云甚么处来(闭门刷会)。轮云闽中来(公验分明)。山云还识老僧么(人无害虎心)。轮云和尚还识学人么(虎无伤人意)。山云。不然。子且还老僧草鞋钱。然后老僧还汝庐陵米价(两和交易。不得相谩)。轮云。恁么则不识和尚。未审庐陵米作么生价(草鞋跟断处。不索别商量)。山云。真师子儿。善能哮吼(一并交足。各无少欠)。
师云。抚州黄山月轮禅师。福唐许氏子。初谒三峰机缘靡契。寻闻夹山盛化乃往扣之。山问名甚么。云月轮。山作一圆相曰何似这个。云。和尚恁么语话。诸方大有人不肯在。曰阇棃作么生。云还见月轮么。曰。阇棃恁么道。此间大有人不肯诸方。轮乃服膺参讯。一日夹山抗声问曰子是甚么处人。云闽中人。问者不可不恁么问。答者不可不恁答。多虚不如少实。巧说不如直道。山曰还识老僧么。云和尚还识学人么。一递一刮不赌恶发。当炉不避火迸。当言不避截舌。山曰。不然。子且还老僧草鞋钱。然后老僧还子庐陵米价。云恁么则不识和尚。未审庐陵米作么生价。此真所谓眼自争先得。筹因打劫赢。山曰。真师子儿。善能哮吼。虽是满口许伊。就里倍酬高价。拟欲见钱多卖。须索秤称斗量。便宜既出当家。岂免丹霞合贴。颂曰。
父子相逢眼倍明(内外玲珑)。灵苗丛里坦然行(纵横自在)。个中若为金毛子(莫错认)。已是盐梅触大羹(幸自可怜生)。
师云。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於师方堪传授。是知师胜资强。人天眼目。此乃倍明之灵验欤。脱或养子不及父。家门一世衰。何有是称者也。於灵苗丛里今时路上。情非附物语不立玄。摆手长行纵横自在。怎不呼为俏措禅和英灵衲子。傥若承言滞句究妙穷玄。浊智流转堕在毒海。个里就中本没窠臼。若为满口许他为金毛师子者。是用盐梅而触忤大羹也。人唯知有味之味口头取办。殊不知无味之味其味恒然。所以天童道淡中有味妙超情谓。到这里直得言思路绝心行处灭。方有少分相应。还端的么。不解庐陵酬米价。枉教虚费草鞋钱。
第三十二则 上蓝本分(对机)
示众云。一椀来。一椀去。一椀不来一椀住。自来不会爱便宜。袖手赤闲无可做。且道谁是其人。
举僧问上蓝超禅师。如何是上蓝本分事(张口吃饭。舒手穿衣)。蓝云。不从千圣借。岂向万机求(便吐肝肠说与他)。僧云不借不求时如何(本自圆成何劳特地)。蓝云不可拈放阇棃手里得么(言如劈竹。心似直弦)。
师云。洪州上蓝令超禅师。初住瑞州上蓝山。唱夹山之道。学侣俱会。后於洪井创禅苑。还以上蓝为名。化道益盛。这僧自不守分故问他人。岂知汝未开口已前早不本分了也。那堪叉手并脚退后进前。向禅床边口角头取覆他人。恰似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此之所谓闲管天下徒增话[撢-早+(革*月)]。故上蓝便吐肝肠为伊分析道。不从千圣借。岂向万机求。其实本分一事。彼彼各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莫能摸索。这僧果似韩卢逐块。便问不借不求时如何。岂免上蓝点道不可拈放阇棃手里得么。意似责他不於言外觅漫向舌边寻。件件参差头头蹉过。若非丹霞说破。更是远之远矣。颂曰。
一片灵明本妙圆(剔圌[囗@?]处好生观)。个中非正亦非偏(这边那畔总难逢)。宝峰瑞草无根蒂(看你怎生)。不待春功色自鲜(莫教飘入眼特地出还难)。
师云。寒山子道。吾心似秋月。一轮光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况此一片灵明亘古亘今。本自妙圆了无空缺。更须就里参详个中体究。非隐非显非正非偏。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终日寻不得有时还自来。宝峰瑞草虽无根蒂而缀叶联芳禅花心苑。赖有声名而该天括地。空劫威音之际那待春功。古佛兴化之时潜通晓意。虽非着色还自鲜明。不涉威光果能遍照。有具眼者试请辨看。瞎。
第三十三则 四禅入井(桥路)
示众云。言中有响。明知未当好心。笑里藏刀。暗算漫夸毒手。有个谩呼不过者。且道是谁。
举僧问四禅禅师。古人有请不背。今请和尚入井还去也无(阇棃先行。老僧便到)。禅云。深深无别源。饮者消诸渴(不逆人情处。须还老作家)。
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也於斯觑透。二空双证一性圆明。皮本元无毛将何立。於实际理地井安在哉。未生以前教谁出入。可惜这僧妄情俄起业识茫茫。卖弄好心轻欺先德。是他四禅老汉软欵柔和慈悲喜舍。用此四无量心酬他三不善业。但向道深深无别源饮者消诸渴。并不张筋努脉犯手伤锋。教向离心意识处参。绝凡圣路处学。若然则方信汪洋性水非浅深之可穷。窅漠心源岂遐迩之可校。傥能饮者莫不消诸渴矣。於此但办肯心。到底必不相赚。更看丹霞尽情赞誉。颂曰。
曹溪源派古之今(〔语话〕不断)。意识徒将渡浅深(照故撩倒)。好是昔人游戏处(神通广大)。虽然入井不曾沉(变化多端)。
师云。自曹溪六祖大鉴之后源分派列。从古至今莫不儿孙蔓衍法道兴隆。剪惑裁疑联芳续焰。间有拍盲衲子蹶豹禅和徒将意识度量浅深。而岂知君子或出或入或进或退自恃其时。何必花言巧语览古攀今。内蕴夜叉心外现菩萨面。低情下意通假人情。况他老作不拘逆顺不惮疲劳。妙用无方神通戏游。端的吃火不烧舌入林不动草。何止入井不令沉没而已哉。虽知不有别源。就里必存深意。还知么。同行想见无疎伴。索甚殷勤卖好心。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二
猜你喜欢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八·宗喀巴 卷第二·霁仑超永 解深密经卷第二·佚名 卷六·佚名 卷第二十六·白岩净符 神鼎諲禅师·惠洪 佛说太子慕魄经之二·佚名 无二品第三十七·佚名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五〈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卷第九(金刚部卷下)·佚名 序·佚名 卷第二十八·李通玄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五·智顗 续指月录序·聂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