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南北山隐者,有挽袁世凯联三十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无一泛语懈笔,健才亦史才也。兹摘录如下:“天下殆哉,溯人民国家四年以来,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先生休矣,问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子曰如之何,如之何。”“一世之雄,今 
-  光绪六年。庚辰。秋七月。丁卯朔。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申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铭安等奏。吉 
- (明)邵寳 撰○酉【凡三十章】母在长安病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唐书皇甫无逸传】日格子曰蜀道远且难矣母能行与俱可也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五上	朱批高斌奏摺	雍正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苏州织造兼理浒墅关税务郎中【臣】高斌谨	奏为奏	闻事【臣】於本年二月十二日同巡抚【臣】张楷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人物志九十忠义传二【满洲八旗二崇德年中共九十三人】讷尔特讷尔特满洲镶黄旗人姓马佳氏以骑都尉从征锦州明兵据松杏两山旌旗壁垒甚盛讷尔特挥 
- (阙)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辜讲孔子说:“我不知道人如果没有信誉,如何与之相处?大马车没有挽具如何拉车?小马车没有马具如何行进?”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檀弓上檀弓鲁人因篇首有檀弓免焉句故举以名篇刘氏彝曰此篇首称子游及篇内多言之疑是其门人所记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 
- 宋 孙觉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郓我邑也乆防于外而今取得之故曰取郓而不系之国也定十年书曰齐人归郓讙隂田葢近郓者似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七别解脱律仪从何而得。复从何而得余二律仪。颂曰。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  得静虑无漏论曰。欲界律仪谓别解脱。此从一切根本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五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释二十五方便。初且通明渐顿二种。次今就下。方始别明今文方便。初文通论顿方便者。初释名云善巧。回向令成妙因故名善巧。又泛引证及功能等。未的委示二十五相。故名 
- 凡例七条宗派旧有五,今惟临济、曹洞二宗。临济宗《会元》终於十七世,故兹录即始於十八世。曹洞宗《会元》终於十五世,故兹录即始於十六世。诸师法语不存,而出处可考者,必载之。或一行之可传、或临终之有异者,亦载之。使人毋 
- 老舍论文散文集。1963年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版。收录了作者的文章29篇和《后记》。 
-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 
- 又名《列子新书》,哲学著作。该书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被诏号为《冲虚真经》;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又加封“至德”,号《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旧题战国时期郑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此 
- 叙述李天赐中状元并阖家团圆的故事。
卷端下有“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志”印,版心下有“·心堂”印。疑为储仁逊。储仁逊,字拙庵,号卧月子,又号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祖籍章武,世居天津带河门外,生于清同治甲戌(1874)年二月初四,卒于民 
- 晚清戴望编撰。十卷。戴望十四岁读颜元书,崇颜李之学,以为“周公孔子之道”(《颜氏学记序》),遂萌“条其言行及授受源流,传诸将来”(同上)之愿。后得赵㧑叔之助,于1869年编成此书。《序》称“如颜氏者,可谓百世之师” 
- 佛典注疏。宋乾道元年(1165)师会述。二卷。是法藏撰《般若心经略疏》的注释书。全书不分目次,依法藏略疏的顺序对心经经义进行广释。书中大量引用法藏疏文并加以发挥。见载于明版诸藏。《般若心经释义》 即《般若波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