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三回 余季瑞买产中阴谋 江念祖丧心赚良友

作者: 苏同

    且说余季瑞在酱园街买了一所洋房,江念祖和他经手,但是成事的那一天,江念祖托故不来,写了一张条子,叫他们不必等他,只顾先行交易。当下余季瑞交了价银,两边签字,江念祖却一连几日,绝足不来。余季瑞想着江念祖是个原中,他没有到场签字,这件事儿毕竟有些不安,便亲自坐了马车,把那卖契带在身边,来寻江念祖,要想当面叫他签字。到了信厚洋行把找江念祖的话对人说了,就有个出店把他领到楼上一间房里坐下,说你们在这里等等,江买办正在和外国人说话,等一回儿就来。余季瑞便坐着老等,那知坐了半天,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直等得十分焦燥,方才见江念祖匆匆的走了进来,满面春风的和余季瑞说了几句套话,问他有什么事情。余季瑞就把来意和他说了,便从怀内把那一张卖契取了出来,请江念祖过目,又取出一卷钞票,也不知多少,一齐放在桌上,大约算是个中费的意思。江念祖还假意推逊道:“这个季翁何必这般客气,兄弟和季翁既是同乡,又是至好,这一点儿小事,理当效劳,难道还要受什么中费么?”说着便取过那一卷钞票,要送还余季瑞,余季瑞如何肯收,两下推让了一回,江念祖方才收了。取过卖契,看了一遍,向余季瑞道:“这所房子并不是兄弟自家经手,却是我们敝东的来头,兄弟不过出个名儿罢了。现在既要兄弟签字,却要把这张卖契拿进去给敝东看一看,兄弟方能签字,不知季翁可放心不放?”余季瑞听了,觉得也没有不放心的地方,况且那地皮的道契,都在自己身边,也不怕什么变卦,便一口答应。江念祖见余季瑞并不作难,心中大喜,暗想真是你合当倒运,今天好好的寻上门来,你平日之间,一毛不拔,今天撞在我姓江的手内,叫你大大的吃个暗亏。一面想着主意,一面拿着卖契进去了,这一去足足去了有两点钟的时候,好似断线风筝一般,余季瑞坐在外面等着,见他一去不来,等得他抓耳挠腮,十分着急,好容易才见江念祖慢慢的踱了进来,一步懒一步的样子,那面上的神色也淡淡的绝不是刚才那一付亲热的样儿。余季瑞看了有些疑惑,便向他拱拱手道:“这件事儿费心得很,兄弟还有些小事,要到别处去看一个人。”说着便立起身来,似乎是问他要还那方才的卖契的意思。江念祖见了,不理不睬的,一付冷冷的样儿,从袖内把卖契取出来,向余季瑞面前一放,口中说道:“这件事儿真是奇怪,我也不懂你们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情,只好你自己去看看罢。”余季瑞听得他说话稀奇,便把那张卖契展开,先向江念祖名字下边一看,说也奇怪,只见空空洞洞的,仍旧没有签什么字。不觉十分诧异,正要问时,忽然翻过纸来,见那名下两个字的上头,端端正正的签了一排洋字。原来余季瑞惟恐别人说他有钱,又怕有人朝他借贷,卖契上不肯自己出名,只写了个秃头名下,好叫人捉摸不定的意思,却想不到就是这个上头,吃了大苦。当下余季瑞见名下上头,签了一排洋字,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他虽然不识西文,想着这签的字儿,一定是外国人的名字,现在的世界正是外国人的时代,凭你一等有权有势的中国人,也不用想和他争论。余季瑞越想越急,直气得张口结舌的话都说不上来,吞吞吐吐地对着江念祖说道:“这是那里说起,把这个地方,签了一排洋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江念祖慢慢地说道“我们敝东说,这所房子本来是他的产业,不知怎的你又去私下买了,他还要到领事那里去告状,迫你的道契出来呢?好在我没有和你们经手,也不晓得你们怎样的交涉,只好听凭你们去如何争论的了。”余季瑞听得江念祖的口风不对,连忙对他说道:“这件事儿,都是你江颖翁一人经手,怎么如今出了这般岔子?你又推辞不管起来!”江念祖冷笑道:“虽然以前是我在里头经手,但是成事的时候,我却没有到场,契上虽有我的名字,我又没有签字,那里就好作准。”余季瑞听得江念祖全然不认,晓得事情不好,一时也无可如何,只得立起身来,取了那张契纸,往外要走,却被江念祖一手拦住道:“你拿了这张卖纸,却不能就走,并不是我做兄弟的反面无情,实在是我们敝东的吩咐,叫你把这张卖契留下,方才放你出门,你不信我同你进去,当着敝东的面,说个明白。”余季瑞听了,又惊又气,不免向江念祖发话道:“我和你都是同乡,凡事不指望你照应些儿,倒反帮着别人,和我作对,我和你又没有什么仇恨,为什么要这个样儿?”江念祖听了,就立起来,向余季瑞深深的打了一拱道:“这件事儿,兄弟心上虽想帮忙,但实在是有心无力,外国人的脾气,你季翁是晓得的,他说得出来,做得出来,兄弟现在又吃着他的饭儿,实在是没有什么法儿好想,总请你季翁原谅些儿。”余季瑞听了江念祖这般说法,虽然明晓得他都是一片虚情,却又不好将他怎样,想了一回,要把文契留在这边,又实在的舍他不得,要带了卖契回去,料想江念祖一定不肯放他出门,想来想去,只得依着他把卖契留下,自己赌气走了出来。江念祖殷殷懃勤的送到门边,还对他说道:“我看你季翁还是回去,想个什么法儿,或者请个什么人来,和敝东说法,兄弟只要有可以效劳的地方,没有不尽力的。”余季瑞听他说得这般好听,冷笑了一声,也不回答,竟自走了。
    只说余季瑞上了马车,回到家中,直气得一夜没有睡着,心上千思万想的,总要想个法儿,把这张卖契收回了,方才妥当。想了半晌,想不出一个法儿,只得出去找几个老于上海的朋友,和他商议这件事儿,有的说请了律师,和他打官司的;有的说花些银子,把卖契赎回来的。七张八嘴,议论纷纷,余季瑞各处赶了一天,还是没有商量出什么主意,只得回来,坐在书房里头,心上细细的通盘打算,暗想请个律师和他打官司,虽然也是一个主意,但是官司的胜败,还未可知,这一笔律师的费用,就很不轻,或者官司争了回来,也还能罢了,万一官司依旧输了,岂不是更加折本,若要花些银子,去把那卖契赎回,那外国人的性情,是越扶越醉的,见我这般迁就,只道我做贼心虚,那里就肯答应,想来想去,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好,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何不去求他想个法儿,或者外国人肯听他的说话,也未可知。想着,便觉得略略放心,准备着明天去求他设法。看官,你道那想着的究竟是个什么人儿?原来就是那钦差铁路大臣宣兰生。在下做书的做到此处,且把余季瑞这一边权时按下,待在下把宣兰生这几年里头的历史,略略的说些出来。  只说宣兰生既奉朝命,管理铁路全权,便在上海设了一个铁路总公司,他自己便住在上海,就把铁路总公司,当作铁路大臣的行辕。恰恰的就是庚子那一年,拳匪跳梁的时候,朝廷误信了军机处王大臣的说话,把一班拳匪,都当作良民,更有那一班迷信神权的军机,家里设着义和坛,香花灯烛的供奉那些拳匪,真当他们有避枪禁炮的法儿,将来外国人来的时候,只要拳匪出去打仗,所以把一班拳匪,纵容得无法无天,甚至无论什么人,只要拳匪指着他,说他是个通洋的二毛子,就立时立刻的把这个人拿问,或交刑部收监,京城里头被拳匪闹得一塌糊涂,那里还有天日。更可笑者,有几个极顽固的军机,信了拳匪的说话,竟自发了一道矫诏下来,通饬各省督抚,叫他们痛剿外人,并要把一班外国人所有在各处的现银财产,一概抄充军饷。这道电谕发出京去,也有几个督抚,竟是遵照办理的,也有晓得大势不好,不肯遵照,倒反极力的保护着外国人的。只说那时的两江总督,正是阮肇元阮宫保,本来是个办理外交的能手,督抚里头的资例,也要推着这位阮宫保的资格最深,他接了这个电报,便吃了一惊,暗想这个事情,动也动不得,若是胡里胡涂的就是这么一办,外国人报起仇来,长江一带这几个省份,不用打算保全,总要想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那时庄华甫庄制军,正在湖广总督任上,阮宫保就打了一个电报,和他商议。庄制军当时就复了个极长的长电,力劝他不要冒失,务要想个善处的法儿。阮宫保看了,正合他的意思,但是苦于江南省内,没有什么通达洋务的人,好和他商议商议,想来想去,想着了铁路大臣宣兰生,便也发一个电报,把他请到南京,会同商议。原来宣兰生近两年来名气甚好,外国人很肯听他的说话,每每的中国要借起国债来,成几千万的银子,只要宣兰生做个中人,点一点头,就肯出借。大凡外国人的意见,是最势利不过的,比起中国人来还要厉害些儿。他看得起宣兰生的缘故,是为他是个有名扩充财产的专家,江苏省里数一数二的富户,看着他有钱的分上,所以竟肯听他几句话儿。
    这是他们外国人父母造就天地生成的一种黄金性质,出于他自己的本心,并不是佩服宣兰生的人品才华,也不是喜欢宣兰生的外交手段,只是歆慕他的金银主义,牢不可破罢了。闲话休提,只说宣兰生接到了两江制台的电报,也不晓得是什么事情,连忙略略收拾了些行李,当夜就上了江轮船。开到南京,制台已派了几个差官,放了一部马车,在下关江口等候。宣兰生便坐了制台的马车,直到督署,就在制台衙门里头住下。当下宣兰生见了制台。阮宫保和他说了几句套话,便把他请到一间密室里头,把京城里头发来的电报给他看了。宣兰生也不觉惊得呆子一回。  阮宫保又把两湖制台的来电,给他看了。宣兰生也劝阮宫保从长计较,想个保全沿江各省的法儿,切不可一时暴动,后悔无及。阮宫保听了宣兰生的说话,正和自己的意见相同,便和他密密地商议了几天。这几天里头,他们商议的什么话儿,在下做书的却没有在旁听见,就是几个贴身的家人差弁,也都把他们回避得远远的,不叫他们与闻。恐怕他们听见丁什么话儿,不知好歹,一个不留心说了出去,误了事情。所以这几天商议的事情,竟没有一个人晓得。又发几个电报,到两湖去请问庄制军。这一天阮宫保接了庄制军的一封回电,便定了主意,叫个差官,拿了个名帖,去请英国领事康纳斯,德国领事特金生,到制台衙门吃饭。原来这两个领事,向来和制台最是要好,所以阮宫保今天特地请他二人。不多时果然先后到了。
    制台让进花厅,宣兰生也和他们两个相见过了。阮制军虽然面子上在那里敷衍着他们两个,却做出一腔心事的样儿。康纳斯和特金生见了,甚是疑惑,又不好问他。及至摆出饭来,阮制军还是这般届届不乐的样子,一直到吃完了饭,阮制军对着两个领事,长叹一声,眼上好像要滚下泪来。正是:南天无恙,春深节度之堂;宫阙依然,血染燕山之草,不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赖徒夫死里获生机 花总戎美中寻不足·天花藏主人
  第四十九回 惨埋香肮脏海棠魂大获利兴建兰花畹·邹弢
  第十九回 旅店灯孤佳人遇害·
  第一回负螟蛉中年得子谈理数信口开河·吴趼人
  第四回 马云大闹五柳园 汤彪仗义赠金帛·
  第八回 挑脚汉强夺窈窕娘 巧丹青跳出阎罗网·
  第四十五回 余四宝对众恣诙谐冷海棠抗言受挞楚·邹弢
  卷二 情中贞(上)·曹绣君
  第五十三回 病缠绵小妹托情郎心郁结老奴逢主女·邹弢
  第四十五回 全义气设计救吴信·储仁逊
  第二十三回 费太太宴客醉芳楼 曹小姐走报恶消息·陆士谔
  天台匠误招乐趣·周清原
  卷十四 遇赏音穷途吐气 酬知己狱底抒忠·杜纲
  第五回 七条河芦花小艇 双片金藕叶空祠·
  梅妃·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