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回 至诚心登堂晋谒 暗有意且寓陈蕃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心中愁苦万千般,有个人儿远窃看。为君寻访契金兰,且自从宽。来到画堂机巧,稽录写无端。恳求明告得心安,闻说多欢。 调寄《画堂春》

话说许绣虎走入书室,看见摆设(果是十分)精洁,因想道:“他乃年高出过仕的人,料想无书可读。即有书,何得有闲工夫在此翻阅?怎么这室中竟像日日有人在此吟咏的一般?”又想道:“岂无子侄以继书香?若看这外貌,亦可想见其人必非纨绔俗物,是个钻研穷究有意诗文的了。”(一时不便翻看书籍,只)看此古玩,复又抬头看些名人诗画,(也还不算新奇,)逐幅看去,(及)看到一幅,(内中有几行字体,却写得墨酣笔舞,大有可观,遂走近一步,)不觉吃了一惊道:“为何将我题壁二诗俱抄录在此,岂非奇事?”及再看去,连那两首和诗,也写得清清楚楚一字无遗。暗暗惊喜道:“我只道此诗被涂抹,不得再见,不意于此室复睹,真侥幸也!但我想这诗题于寺壁,他人见之殊属泛常,无所可取。若不拾芥相投,何劳记忆,且又抄录?真乃使人不解?”忽又想道:“我当日自恨,不曾在和诗之下朝夕相守,寝食不离,今得见诗,深遂我愿矣。只是我与此老素不识面,只不过昨日偶遇,肯为我访寻题和诗之人,故我来求于他,他同我寻访足矣。至于访寻不着,他亦无可奈何。终不然赖在他身上要人(不成)。若我到无可奈何之时,不得不辞别而去,未知他肯留我在书室,朝夕与此诗相守乎?”一时想到此际,不觉先前喜颜变作愁颜。不顾有小童在侧,竟跌脚捶胸起来。又呆立了半晌,再细细一看,忽又大喜道:“你看这笔迹,却与掌珠(如同一手,纤毫)无二,难道就是他写的不成?若果是他,此乃意外之奇逢,必要问明诗中之意。只是不知这掌珠是主人的什么人?可肯与我识面否?若得在此与他朝吟夕咏,以成契合,吾心快矣!”一时又想得欢欢喜喜地道:“我今诗已见矣,笔迹又无疑矣,只消主人来家,一问了然。只是这主人,是个齿德兼优、位尊名重的人,说话间决不可骤然遽急才是道理。”一时想来想去,绝无半点候久欲回之意。小童近前说道:“(不期)家老爷耽搁未回,致相公等久。家主母因知相公来得早,备有几种果品,相公若不弃嫌,请坐一吃。”许绣虎大喜道:“我已安心愿等,怎敢蒙主母赐惠,(心有不安)!”却见那边桌上,已摆得端端正正,遂走来坐下,小童奉过茶来。许绣虎觉得茶味清香,又见果品精致,竟欣欣自吃。因见窗外园亭花卉俱栽得疏疏落落,甚觉可爱。因(转念)想道:“这般看来,必定是个文人朝夕在此,嘲风弄月,抒写幽怀之所。不然,焉能结构得这般幽雅?如今虽未见其人,而其人之品已窥八九。”正想不了,忽有人(传入,报)说道:“(家)老爷已回,晓得相公在此,就出来相见。”许绣虎听了,(连忙)起身立侯。只见居行简履声橐橐走入,(满脸笑容的)说道:“昨日偶尔相期,不意贤契认真过访。又适他出,不及迎接,老夫获罪多矣!”许绣虎忙打一恭道:“(年)小侄昨在寺中,(有眼不识泰山,又为)愁肠百结,无暇动问,幸得寺僧说明,方知(居)老年伯。匆忙弗辨,获罪诚多。幸不督责,包容实广。今得趋府仰瞻仪表,敢请老年伯台坐,容年小侄拜见。”遂将家世述知。

居行简大喜道:“原来是茂林之子,近是之侄,老夫(然亦不)敢妄僭,(只是)长揖才是。”许绣虎再三固请,居行简只得立着受了两拜,连忙扶住同揖,揖毕逊坐。许绣虎将椅移侧坐定。茶毕,居行简说道:“老夫居官日久,以致桑梓世谊疏略。近蒙许归丘壑,只不过以待余年,绝不干涉世务久矣。令叔在京,时常接见。不意令尊已作故人,(却喜今日得见贤侄,喜出望外)。”许绣虎道:“年小侄自幼凉薄,以致严慈俱背,家世凌夷,只博得一领素衫。然亦素恃笔腕,目无王侯,往往与世俗为忤。(自甘踽踽凉凉,以安其分而已。不意)近日家叔有字,必要小侄进京,义不敢辞,故尔就道。不意前过吴门,遇友之事,昨已言明,今不复赘。倘能践言,同访得遇友人,感恩不尽。”居行简道:“贫者士(君子)之常,所喜贤侄青年秀美,自是金马玉堂,何须忧虑?只不知贤侄妙龄几何,谅已受室了,(又何苦远涉风霜,心怀内顾,甚为不取。)”许绣虎道:“小侄行年十九,(尚然纸帐梅花,)室家尚未有定。”居行简听了,暗暗欢喜。因问道:“这是什么缘故?还是聘娶无力,还是以待成名?”许绣虎道:“聘娶固然无力,一缕可结;成名虽属虚悬,视若囊物,又何患焉?所患者……”说此,欲言而止。

居行简听了,大笑道:“这就是了。贤侄具此才美,亦必得才美之女,以乐兼葭,理固然也。”说罢,家人来请入席。许绣虎起身告辞。居行简道:“只不过籍薄莱疏肴以谢失迎之罪,或有未尽之谈,不妨倾吐,以便寻访何如?”许绣虎(正虑不能细问,得他留饮,喜出望外),遂不推辞,因而入席对饮。饮至中间,居行简试问些古往疑难,以及诗文好尚。许绣虎随问随答,无不曲当精通,会合旨趣。居行简心中甚喜,不住举杯相劝。此时许绣虎欲待不饮,又恐不能久坐。若是多饮,又恐不宜。只得半辞半饮,说道:“小侄蒙老年伯赐饮醇醪,岂独醉酒。请问老年伯有几位世兄自然英俊,谅非小侄比。何不赐令一见,以遂夙怀?” 居行简微笑道:“不瞒贤侄,我因素性孤洁,又缘宦情心冷,不曾虑及后嗣,自甘失矣。到了五十上下,方才膝下有人,岂有多得?”许绣虎道:“原来只有一位世兄,青春几何?谅已成名(飞黄)久矣?”居行简道:“算来贤侄长我儿两岁,今年十七。虽未读书,却喜窥其堂奥,已赖文宗收为桃李。近日游学未归,归时自当令见。”许绣虎道:“小侄初入书斋,只觉文光焕彩,炫人心目,必是世弟朝夕在此翻阅?”居行简道:“小儿赋质柔弱,且为拙荆过惜,不肯使他在此寒窗勤读。此乃妇见之偏,使我亦不能切责。”(许绣虎道:“世弟天资,何必加工。”)说罢,又饮半晌。许绣虎忍不住又问道:“世弟既是出外,此室固是台空,不知近日曾有人先我而至否?”居行简笑道:“此室虽无重器,却近老夫卧榻,外人岂易至此。今日贤侄若无玉润之温,为予鉴赏,何由至此?”许绣虎忙又问道:“既无外人,则小侄题寺壁之诗与属和之句,何以抄录在此(室中,岂不奇事)?”居行简道:“小儿才虽謭薄,亦颇酷好诗词,凡有感触,随手涂鸦。若遇清新俊逸的诗词,(或)有一句一字可以入目,必要经心。老夫时常戒饬他道:吟成数行诗,费尽心中血。何不移此以求上达?谁知他的意中竟有不然,故此拙荆不容他在此吟哦(拈弄),正谓此也!只不知他几时见这四诗,就录出在此。”许绣虎道:“小侄为寻知已,不惮胼胝之劳。忽有和者,又不啻寝食俱忘。(又)一旦被人(伐檀)削迹,几不欲生。深悔见诗不曾坐卧其下以作护持为恨。忽得老年伯慨许寻求,虽未寻求,于心少慰。今见此诗录于老年伯书室中,有若相逢好友,宁不坐卧于斯护持相对?但我今想来,昨日小侄得遇老年伯,实出无心。世弟抄录四诗,亦皆无意。此中大有天缘。只可恨小侄未具诚心,不能即晤世弟一面。若晤世弟,必问明此和诗,出自何人?(即未知人),又何所见而抄录?倘能于此深求细察,必有见闻矣!奈何恰不相值,复增惆怅也!”说罢,神色黯然。居行简见了大笑道:“贤侄不必如此,且饮杯中,慢作寻求之策。”遂使人斟过酒来。许绣虎道:“小侄此时肠为愁填,点滴不能进矣!惟望老年伯指明一线,庶有生机,不然死矣!”居行简(沉吟了半晌,方说)道:“昨日因见贤侄情怀苦楚,暂时宽慰之言,怎么认真要我访寻?况且我己久谢世缘,从何寻觅?这等看来,转是我多事了。”许绣虎见他推辞,只是(低头)恳请指示访寻。居行简又笑道:“我今推辞,贤侄又要赖死。若是应承,却又难觅其人。(事出两难)。我今细细筹度,贤侄在此,(果乃)相逢者,尽是他乡之客,实难访寻。且安寓僧房,寂寞无一可(商共)语之人。我想这室中,虽不足以寓高贤,然亦可下陈蕃之榻。如不嫌弃,暂尔居停,以俟小儿回来,或者别有商量,不知贤侄之意何如?”许绣虎听了,直喜得心花俱开。忙谢道:“年小侄见此和诗,实是不敢骤然而去。不意老年伯能鉴苦怀,收作入幕之宾,(以继坐卧之志,)以俟将来消息,真乃(天地)父母不过是矣!”居行简见他应允,(一时彼此开怀,遂)又说说笑笑,两人酒到即饮。正是:

愁来半盏真难咽,喜到千杯亦不辞。

却是糊涂浑不解,暗藏哑谜费猜思。

两人饮毕,居行简吩咐家人到庵中去取行李。又吩咐于书室偏房收拾卧榻,遂携了许绣虎向花间散步。原来这些延引款待,俱是与掌珠商议停当,以游戏中试看许绣虎果是情真意切,好招为婿。许绣虎哪里晓得!到了傍晚,居行简辞入内去,与夫人、小姐细细说知,道:“许生不但才学渊源,风流蕴藉,而一种态度安徐,不独可爱,抑且可敬。如今招致来家,虽是收其放心,我恐终要奔驰。他方才求我同访,我不应承,竟有不欲生之意。此等情切,叫我一时不能措词,只得慰他,且俟小儿回来商议访寻,他才肯安心在此。我(今笑他,)这个哑谜实是难猜,他还认定有人可访。若日后终无其人,岂不放心复萌?”夫人道:“何不说明就理,使我孩儿早遂于飞,(也可免我心内悬悬也。”居行简道:“说明固好。只是向来孩儿,外人只知是个公子,怎好一旦箫鼓钟声,明明嫁娶,甚有不便。”掌珠听了,(笑)说道:“他(今)既要与孩儿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相见,孩儿不妨与他相见。相见过,六轡在手,控驭)自如。又何愁奔逸之野马也!”居行简摇首道:“这怎么使得?”掌珠(小姐又)笑道:“他当日与孩儿路遇是个男子,今日仍以男子相见,必无男女嫌疑。即使时常接见,论文终日,又何碍于礼!若到后来,必须如此这般计较而行,有何不可?”居行筒听了,哈哈大笑道:“孩儿灵心机巧,真可谓愈出愈奇,到也是一番佳话。”遂又细细商议与许绣虎相见。

只不知相见有何话说,(可能识出些破绽否,)

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九回 妖狐偷镜丧全真·苏庵主人
  第 三 回 孙继成得中招赘 龙素真卖女葬亲·
  第四十五回兵败城西军曹丧胆营迁闸北司令无颜·朱瘦菊
  第二十六回 听佳音私心窃喜 吞小影独解相思·陈少海
  第十二回 逆奸相翰院兴兵 获先锋西宾合计·
  第134回 刺凶徒小姐全节 送当官秀芳有罪·牛瑞泉
  第六回 白眼无情谁怜五岁孤儿 黄金尚在可惜四条贪命·丁耀亢
  第八回 吕仙阁韩荷生遇艳 并州城韦痴珠养疴·魏秀仁
  第八回 钱观保落水妄站龙头 赵福官定情诱尝鸦片·檀园主人
  第六回 霍秀夫曲江拾字 贾南仲虎牢安营·澹园
  第十三回 谒绣闱借因谈喜凤 策锦囊妙计脱金蝉·逍遥子
  第十回 我见犹怜孤灯照断雁 谁能遣此深夜送飘茵·张恨水
  第四十回 审恶皂青天大动怒·储仁逊
  第十一回 郦尚书出闱扈驾 贾经略收女全交·澹园
  第十五回 警幻仙执柯慰莽玉 临淮神缄札谕娇颦·郭则沄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