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背前盟雷击狐女 借白银殡葬老母

作者: 竹溪修正山人

    话说百顺闻听云英之言,便慨然应许,说:“这也不难!我与你既系夫一妇一,焉有不救之理?”云英见百顺允了此一情一,便叩头致谢。百顺说:“娘子请起,些须小事,何必如此?”说罢,二人又饮了会子酒,云英酒勾八分,一一一一婬一一一一兴发作,便扯着百顺,走进绣房,各一自一宽衣解带,上在牙床之上,一一交一一一媾起来。他二人你亲我一爱一,似胶投漆,百般娇媚之态,全现出来。干有良久,云散雨收。百顺起来,穿了衣服,出门而去,不题。

    及至到了这一天,忽然层云密布,凉风徐来,百顺想起云英所求之事,走到书房,把书箱腾出一个来,放在那里,单等着黄狸猫来,好救他的一性一命。又一思想,说:“此乃狐也,我与他一一交一一一媾久了,怕被其害,反倒伤了我的一性一命。我不如将计就计,把他除治了,以免后日之患。再者将他治死,我与那玉楼娘子也通泰通泰。”主意已定,单等着他一自一投罗网。

    一霎时,风雨骤至,闪电生光,雷声不住的咕噜噜直响。只见一个大黄狸猫,慌慌张张跑在书房里来。百顺一见,忙把书箱掀开,那猫就跳将进去。王百顺见猫儿跳进去,遂将盖子一放,用锁锁住,及至到了时辰,大雨盆顷,雷声振地。百顺两手把箱子捧定,往天井里一舍,呵哎一声,把那黄猫击死。不多一时,云散天晴,百顺从书房中走出来一看,只见那箱子里边,只落了一个猫皮布袋,遂令王忠把箱子拖在书房之内,高高搁将起来,不题。

    且说黄老一妇一人年纪大,常常有病。一日,旧病复发,用药不好,呜咽而死。黄玉楼手中无钱,甚是作难,随即叫冯妈妈去请王官人来。不多一时,百顺到来,玉楼一见,连忙叩头,说:“老一妇一人去世,手中无钱,不能办些大事。求官人挪借白银五十两,打发老一妇一人入土,日后一自一有重报。”百顺用手把玉楼扶起,说:“有有有!”随即回到家中,兑出五十两白银,打发王忠与黄宅送去。玉楼接过银子来,连忙治办衣食棺椁,化了七天纸,打发老一妇一人黄金入了柜了。

    出殡以后,玉楼治办酒肴果品,叫冯婆把王官人请来酬谢酬谢。冯妈妈走来,一见百顺,说:“玉楼娘子有请,要酬谢你哩!”百顺听说,满心欢喜,说:“我这几天没得与娘子会会,今日来请,正合吾意,咱们一同去罢!”说罢,随即同冯妈妈走来。

    玉楼一见百顺,便叩头致谢,说:“昨日幸亏官人助一臂之力,才打发老母入土为安。”百顺说:“些须小事,何足挂齿。”遂把百顺让在上坐,冯妈妈斟茶,玉栖一傍相陪,说了会子闲话。随即收拾桌子,摆上果品,叁人饮起酒来。少停片时,酒过数巡,冯妈妈告辞而退,落了他两个。

    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百顺说:“如今你家老太太不在了,后边那狐仙也被雷击死了,咱们可通泰通泰。”说着说着,搂过来就亲一嘴一,说:“咱们往里边去饮罢!”玉楼随即关上房门,走入卧室,脱去衣服,一一一一精一一一一赤条条,坐在床上。百顺也脱了衣裳,搂着玉楼又对饮了几杯,百顺乘着酒,把丹药抹在龟一頭之上,手搂着金莲,往两傍一分,露出白生生的一个妙一B一来。百顺低头一看,只见当中一道红缝,真令人可一爱一。遂把陽物对准美品,往里直顶,顶得玉楼觉疼,说:“我的心肝,慢慢的顶。”百顺往外一抽,咕唧的一声,一一一一婬一一一一水淌出来了。百顺趁着一一一一婬一一一一水,又往里顶,便觉滑溜。于是伏下身子,连抽了几抽,抽得玉楼痒痒上来,便叫道:“我的达达,你好会弄,弄得我受用。”遂搂住百顺的脖子亲一嘴一,只是哼哼,下边弄得唧唧有声,騷水直淌,百顺遂用力抽顶,顶住花一心,揉了几揉,只听玉楼嗳哟一声,丢了一股,说:“不好了!”不知甚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69回 于大人替写呈词 恶刘成公堂认罪·牛瑞泉
  第十回一片汪洋田庐成泽国万星灯火词客到春江·平襟亚
  第十七回肆恐吓惊散野鸳鸯巧安排出示真凭据·朱瘦菊
  第五十三回老糊涂回回钻圈套小滑头处处骗金钱·朱瘦菊
  第七回 二篾客痴心请友 张天佩捉弄奸人·
  卷七 天缘奇遇(上)·吴敬所
  第四十一回 告部状滚三寸钉板 私察访派一个清官·黄南丁氏
  第 三 回 邱小使入梦会情魂 阎罗王饬差报冤债·周竹安
  第七十四回染毒疮小偿风流债播丑声大贻名教羞·朱瘦菊
  第八十五回 落木警秋心吟诗绝命 抚棺伤薤露恸哭轻生·张恨水
  第十七回 谒守·徐枕亚
  第四十八回 误中误侯门深似海 欺复欺市道薄于云·韩邦庆
  第二十回 贪污吏欺心毕露 忤逆儿故态复萌·
  第十八回魁府院里夺财送奴·风月轩入玄子
  第一回 谢良媒笨伯得喜耦 成孽障巧妻伴拙夫·黄南丁氏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