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二篾客痴心请友 张天佩捉弄奸人

作者: 佚名

  词曰:

  得岁月,延岁月,得欢悦,且欢悦。万事谋成总在天,何必劳苦千万劫。放心宽,莫胆怯。金谷繁华眼底尘,功名富贵春天雪。时来瓦缶有光辉,运退黄金变成铁。逍遥且读圣贤书,到此方知滋味别。粗衣淡饭足家常,养得浮生休作孽。

  这一首闲词按下。

  话讲黄子方与李连义当日在侯府用了晚饭,各散回家安歇。到了次日清早,李连义到黄子方这里来,相约一同前去,谁知黄子方把门锁上已先去。李连义道:“这才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只得赶到吕昆家府门首来。见黄子方贴在石鼓傍边,李连义道:“黄子方来得好早!”黄子方道:“寻人不早来,便待何时?”二人等了一会,忽听得开门响亮,走出一位老人家,道:“二位相公到此何干?”二人抢步当先,道:“你家相公呢?”门公道:“我家相公昨日在南凹侯府园中饮酒,来家甚迟。有江西下来的刑部张大老爷进京,船泊虎丘马头来拜。因说今日就要开船,我家相公昨晚去回拜,被张大老爷留在舟中,一夜并未回家。不知二位相公有何话说?吩咐下来,待家主回来道及就是。”李连义听得,沉吟暗想道:“刑部张大老爷既是江西人,为何不走长江直下,到走苏州而来?这定是句谎言!”李连义即开言道:“张大老爷与你家相公还是朋友,还是亲戚?”吕府门公道:“这张大老爷乃是昔日南廒吏部尚书张惟善大人的本家,与我家先老爷同年。”门公这一番话都是昨晚张相公教就了的,总是一片谎词,那里有什么江西来的张刑部!只说得他二人将信将疑,抓拿不定。黄子方向李连义道:“此人既是南廒张大人的本家,再无不去拜他令郎张天佩。我等且往南廒问个确信,便知分晓。”

  二人正奔南廒大路,远远望见张寅带着书童而来。本是要往五花街去的。张寅看黄、李二人,连连欠背躬身道:“二兄行色匆匆,意欲何往?”黄子方道:“适在吕美兄府上寻他说话,有人回道:昨晚未回,有什么江西下来的张同年留在舟中过宿。此言难以相信。又说这张刑部乃是兄的本家。想他江西下来,长江甚便,何不由南京直下,反绕道走苏州,是何缘故?”黄、李二人之言,无非驳他的谎。那晓得张寅昨夜早知他二人今日必来,预先想定计策等候。张寅连连道:“二兄有所不知。此人乃先君昔日在刑部同寅,认为一家。他素性怕走长江,恐风波之险,故尔由广信府走长玉山,此系两条内河,方免长江风浪。说在虎丘,昨晚把吕贤弟留在他舟中。今日小弟备了菲酌,请他游灵岩、玄墓,已打发人把吕昆留住陪他。”黄子方冷笑道:“既然如此,兄今日是地主,为何不去陪他呢?”张寅道:“有了吕贤弟陪他,就是一样。小弟还有俗事未完,一刻即去。”黄、李二人始终不肯听信,再三盘问。

  张寅见他二人只管搜根寻蒂,越加古怪可疑,心下沉吟,暗想道:“他若不问便罢,倘要再问他,我把个暗苦与他们吃吃。”张寅口中虽然与他二人说话,脚下并不停留。二人赶近前道:“天佩兄何如此匆匆?往那里去公干?”张寅道:“只因舍本家委托小弟代买几件古玩与那些妆花缎匹,带到京都送礼。小弟并不在行,难得途遇二兄,意欲屈驾一走。不知二兄可否?”黄子方听得,暗暗点头:“我正要开口,不想他到托我!这桩上门的买卖,不可错过。”忙向张寅道:“实不相瞒,小弟在侯府走动,与连义兄常常在那些古玩里讲究,虽然眼力不好,也还认得几件。既蒙见爱,小弟与连义兄当得奉陪。但不知兄是那家主顾?”张寅道:“缎店是有经折取货;古玩并无主顾,要求二兄法眼。”言毕,带着书童往胥门城脚而来。

  此地疏疏落落,都是些茅房草舍。隔城河有一坐大大的酒馆,早、中、晚三市,果然热闹。只见两搭下挂着个金字招牌,上写“野楼”二个大字。张寅走近跟前,见来人拥挤,因作歌曰:

  路旁酒肆已多年,茅舍参差古道边。

  隔岸黄莺啼绿野,林中杜宇唤晴烟。

  酒肴精致烹调美,清浊难分笑语喧。

  更有一番奇幻处,粉墙涂画酒中仙。

  黄、李二人道:“天佩兄佳作甚妙!既是爱这酒肆,何不进去一乐?小弟二人会东,如何?”张寅知道他二人清早出门,大概是空心饿肚,要想吃面,连连开口道:“待弟买了玩器回来,就在此地奉请便了。”黄、李二人闻得喷香的,不知咽了多少吐沫。只得跟着又走了一会。

  上了胥门大街,李连义望张寅道:“小弟有个相熟的古玩店,叫做博古斋,就在前面贤剪街,何不就照顾他去?熟人熟事,定然格外便宜。”张寅只得同着他二人进了贤剪街。只见朝南一带门面,却也气象不同,上挂着个楠木招牌,上青填写“博古斋”三字,用的是朱红柜栏,里面六扇小格,却是蓝纱糊就,旁边明瓦卷棚,下面小小客座,摆着一张四仙桌子,六张椅子。李连义先进来,对店家捣了鬼,随后黄子方与张寅进来。

  店主人指着张寅道:“此位莫非就是天官张大人的公子么?’张寅道:“不敢!小弟就是。”各人打躬施礼,通名道姓,请在客坐用茶,李连义望张寅道:“你可晓得店家有一座内书厅,培植得甚妙?何不请在里面去坐下,好看玩器。”张寅道:“愿借一观。”店主人忙去将锁匙取去,开了门,引着三人进来。只见三间小厅,摆着植梨桌椅;旁边一间小小厢[房],摆着几盆素心兰,挂的都是名人山水古画,收拾得干干净净。对面是一层竹林,里韶影影约约,露出些桃花,却也令人可爱。正是:

  莫言草舍无人到,也有朱门贵客来,

  一会有人烹了香茗来。用毕,店家搬了无数的玩器,摆在桌上,也有锦袱包的,也有匣子盛的,都打将开来。还有些软片山水人物,总取在此间。张相公取起一件玩器,乃系汉玉洗就的一匹玉马,玲珑剔透,油滑光润,连连问那店家道:“这件东西请价若干?”李连义见他问价,望着店家挤挤跟儿。店主人默会其意:一则张寅是吏部尚书公子,自然是出得价钱的;二来又是他引荐,想当然一定要他的回礼。店主人巳打算在心,忙向张寅道:“这件东西原是人家寄卖的,其价要一千两左右。上年布政司李大老爷曾还过六百两,尚且未卖。既是张相公要买,不须问价,何不取回赏鉴,这又何妨?”张寅暗想道:“为人那里慷慨至此?千金之物,岂能让人取回!”遂望店主人道:“千金之多,可能让得些么?”店家道:“货真价实。相公请自酌量。”黄子方道:“自古漫(瞒)天说价,着地连钱。天佩兄就是一百五十还个价钱,却也无碍。”张寅今日并不诚心要买,原是捉弄这两个贼的,沉吟一会,道:“只件东西多也不值。”用手一指:“连那一幅董其昌的马,共与你六百两银子,如何?”李连义听这两句话,把个舌头一伸,望着张寅道:“这件玉马,布政司李老爷已还过他六百两了,尚且未卖;况又添了这幅纸马,还是一样价钱,却也未必做得来。古来添钱买爱物。东西既好,何不添上些买了?开帐与贵本家,也是一样。”张寅道:“岂不闻‘代人办事,最难讨好’?不过五百、六百金之数买去,还可以对他;若是要多,只好再看。”言毕,转身便走。李连义赶近前来,道:“依弟说,走三家不如买一家。就是别处去,也是一样。”张寅那里听他的,往外便走。书童见主人出来,也就跟着主人同行。再言黄、李二人见张寅已去,没奈何,也就跟出来走。

  一连又走了几家。张寅见书童年小,恐他肚中饥饿,吩咐如此如此,命他回去。只言黄、李二人跟到齐门,此刻日已将中,欲要上馆用饭,腰内并无钱钞,饿得眼睛里金苍蝇乱迸。只得将裤带收紧些又走。这两个贼见张寅并不肯出价,到底还不死心,又领到一家店内坐下。刚刚正命人搬取玩器观看,忽然有骑飞马前来,马上坐着一个公差打扮,见黄、李二人在此,离鞍下马,口<此处缺一宇,疑为“走”字>进店来。不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回 授中书文士从军 擒护法妖人遁土·庾岭劳人
  第二十四回 偕归·徐枕亚
  第七回 日日空门不得空 夜夜巫山会旧人·慈溪居士
  第四回贾雨村尘廛卖卜甄士隐边海建功·海圃主人
  第十四回 园中忆偶对月谈心 堂上联姻扁舟论古·
  第廿九回 红袖暗藏入门惊艳福 黄衫面约登阁动归心·张恨水
  作者自序·张恨水
  第十一回 惟内惟货两存私 削禄削年双结证·东鲁古狂生
  第七十一回 四座惊奇引觞成眷属 两厢默契坠帕种相思·张恨水
  第九回 妖狐偷镜丧全真·苏庵主人
  奉先寺僧·
  第二十四章·苏曼殊
  第十回 露隐情母女相劝 结深怨姊妹生仇·王冷佛
  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问渡 清江浦嫠妇同舟·丁耀亢
  第六十八回 溯风水中年才养子 欠租米流弊属家丁·天虚我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