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功成拂袖避世证果羽化登仙
却说摘凡乘天未明,出城往南行走。此时他已是道(士)装束,忽听三三两两,传说新科状元不见了母亲,四下追寻。摘凡道:“寻着不雅,往小路去罢。”心慌意乱,信步行来,见一座洞山:高峰掩映,怪石嵯峨。司花瑶草馨香,红杏碧桃艳丽。崖前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门外老松,黛色参天三十丈。双双野鹤,常来山顶舞清风;对对山禽,每向枝头啼白昼。簇簇黄藤如得索,行行烟柳似垂金。方塘积水,深穴依山。方塘积水,隐千年未变蛟龙;深穴依山,住万载得道仙客。果然不亚玄都府,真是神仙有洞天。
摘凡看了,道:“离城不远,有此一座好山,结庐于此,亦尽好修行。只是离城忒近了些。”行来身倦,依石而坐,一觉睡去,醒来夜晚。四顾无人,一天星斗,摘凡着慌,道:“山静人稀,如何是好?”抬头四望,见山上远远有灯光透出。摘凡喜道:“且喜山中有人家住,借宿一夜,明朝再行。”遥望灯光,迤逶行来。约有里许,是好一个所在:门依双轮,日月照耀。一望山川。珠渊金井暖含烟,更有许多堪羡。叠叠朱楼画阁,疑是赤壁青田。三春杨柳九秋莲,兀是洞天罕见。
原来不是人家,是个修真所在。从窗中透出一点灯光,明月之下,照见匾上题着“今日方知是我”。满心欢喜道:“原是个修行所在,此好借宿也。”上前叩门,里边应声道:“来也。”走出一个眉清目秀、须黑唇红的道童,开了门,迎进摘凡。摘凡道:“外方远人,迷失道路,投宿一宵,明朝早行,幸道兄勿拒。那道童道:”我只道是投胎回来的,原来是投宿的。请坐,请坐。“摘凡听他说话蹊跷,便问道:”何人投胎回来?“那道童道:”说来好笑。我有一师父,号玉华真人,果正散仙,真是快活。因游蓬莱岛,遇淡若仙姑,谈及男女世事,他便起了念头,道:‘我必要做一番女人,身历其境,看是如何滋味,再来正果未晚。’遂出神去投胎。比及到了那里,又转念头,道:‘落了女身,有好些不便。’其念再转,穗投了男胎。然那端**,却不肯放他,落在南院,做了小官。后来索性被精迷却本来,改了女妆,又为人做了妾。女人滋味,烦恼苦楚,俱已达过。计算已在人间三十五年矣,早晚想必来也。“摘凡听他句句说在自己身上来,骨悚毛酥,便问道:“他投胎到什么地方?”道童道:“福建闽县李知事家,名又仙,字摘凡。父任松江知事,解钱粮上京被劫,拘陷狱中。他卖身救父。其后娶他的是匡人龙。”摘凡心中便有些转动,便问:“他若来时,怎么光景?”道童道:“他若来时,自是不同。耸身登座,叱吒风雷,掉臂过关,安向关吏问路?”这一语,提明了摘凡的觉性,大叫一声,道:“我来矣。”踊身登座,上了风火蒲团。只听得一声霹雳,雷火交加,金光开处,现出庆云瑞彩,贝叶金灯,璎珞垂丝,幢幡宝盖,仙女奏乐钧天,仙童执拂盈目,龙虎延驾,鸾凤飞舞。早有雷神电母,五方揭帝,四大天王,接引仙师,黄巾力士上前道:“真人难数已满,吉日良时,请登法驾。“摘凡翩然上座,早已羽化登仙矣。
却说状元差人寻了两日,不见摘凡踪迹,十分挂念。匡子如有所失,泪痕从未一干。工部莫须有知到京必无善状,服毒而死。旨下:“田产入官,妻子边戍。”大仇已雪匡鼎又与高小姐完亲,一家全美,只是丢摘凡不下。高尚书奏本上,圣旨下:“李又仙孝义可旌,既入终南,敕封孝义真人。就差状元赉lai旨,前往终南披宣,以报养育之恩。”合家欢喜。匡子欲同往,高尚书曰:“老拙闲居,也同一行。”蒋氏亦必欲去。如是,并其媳同往焉。匡子曰:“吾欲绕道福建,以访李家父母,少酬万一之报。”匡鼎道:“是。”因到沈小山家,问李家可曾有人来么。小山道:“十四年前,李老爷亲自来寻。此时太老爷已背时,无处查问,只得到吴老爷衙中询问一番。住了三月,流泪回去了。又三年前,有一会试相公,到寒家整整住了半载,寻访不着,大哭一场去了。问他,乃是李公子的亲弟。留一路引在此,人若知在何方,不惜千金取赎。”匡子道:“他今已往终南山修行去了。高尚书与吾儿奏本,圣上敕封他为孝义真人,今特往闽访问他家,与他父母说个真信。如有路引,绝妙,绝妙。”沈小山道:“这个极好,他家想他,一似农夫望岁,可怜!替他说一声,也免他父母倚门盼望。”匡子取了路引,别了小山,回见状元,道以前事。大家又出了一回眼泪。次日登途,一路夫马接应,好兴头也。
来到闽县,寻着李家,门上通报了。其弟李继纲出迎。献茶后,问:“老大人光降何事?”状元把前后事说了一遍。其父母听见,举家号泣,哀声盈耳。状元道:“蒙令兄哭志教养之恩,今承旨往终南,敕封令兄为孝义真人,必欲寻见方回。吾父不舍令兄,同尊翁与学生齐往终南寻会何如?”李生大喜,入见其父。其父已备知,整衣而出,以通家礼见了。与高尚书、匡人龙相会,谈及前事,皆都流泪。
并收拾行李同往。一路无词,约有二月,始到终南,终消问息,觅综寻迹,一连十数日,并无踪影。偶见一二修行之士,问亦不晓。众人焦躁,走投无路,渐入深境,并无退心。忽见:一天瑞彩光摇拽,五色祥云飞不彻。鹿鸣空内九回声,紫芝色秀千层叶。中间见出真人相,才子风流原自别。袖舞虹霓透汉霄,腰悬宝囊无生灭。终南山上号玉华,为情甘把凡胎谪。
摘凡跨鹿,半云半雾落下山来。下了鹿,迎着众人道:“有劳列位,不远千里相访,足见高谊。“众人视之,见其头戴云凌巾,身披鹤氅,风流儒雅,更胜当时,大家一齐向前迎接。其父抱之痛哭。摘凡谓其弟曰:“老母生吾身体,吾无能侍养,吾弟孝侍多方,真是可敬可法。”对匡子说:“吾乃玉华仙子,因赴蓬莱,偶作妄想,思作女身,遂投凡世。虽真性不移,犹然男胎,而夙孽缠身,**不肯饶我。前则**南院,后则簪笄ji从君。孽缘所使,不得不然。感君情侠,保孤教育,吾事以毕,孽亦顿消。复此真身,超然物外,再不复入人世矣。君自珍重,无复我念。”状元披宣诏敕,摘凡谢恩,道:“愿皇祚永昌,万岁!万岁!万万岁!! 摘凡欲辞去,众人固留,摘凡曰:“心去意难留矣。”谢了一声,飞身上鹿。众人扯住号哭,他把风云角一拍,雷声响处,鹿足腾空,起在半天。摘凡道:“列位珍重,我去也。”云霞飘渺,倏然不见。回视道童两人,亦在空中,壶盒杳无踪迹。道童曰:“列位不要哭了,我师父好到蓬莱弱水也。”
众人哭了一回,只得收拾归家。状元回京徼旨,奏明前事。敕辽东文武,谨加防守。未几而开元、广宁、辽阳俱陷焉。八千女鬼,却应在魏忠贤“魏”字上,仙机过后方知,岂是当时可测?其父归家,与其母同食火枣,遂不复饮食,入武夷山,后不知所终。其弟果发甲。蒋氏与匡子俱至百岁,一朝无事,匡子曰:“摘凡差人请我。”而卒。高尚书与夫人分食胡桃,白发复黑,齿落重生,寿九十有七,无事而终。高氏果生一男一女。状元感摘凡教育之恩,以女嫁其弟之子,同朝为官,俱有德政,位至三公,世世婚姻,甲第不绝云。
猜你喜欢 第八出 番衅·孟称舜 第二十回 收宝剑天缘成就 再花烛钦赐团圆· 第五十二回 秋心院遗迹话故人 花月痕戏场醒幻梦·魏秀仁 罗汝敬序·李昌祺 第85回 众公差智锁凶徒 时香兰公堂诉苦·牛瑞泉 第五十三回 劳大夫拙用美人计 可新妇巧点探花郎·蔡召华 第卅五回 寂寞柳边舟传言绝客 徘徊门外月闻药投亲·张恨水 第二十六回 阵前把云福擒缚 说大义玉龙投降· 第十九回 意外遭两人错配 梦中事一半先灵·绿意轩主人 第十一回 至诚心登堂晋谒 暗有意且寓陈蕃·天花藏主人 第十三回 触疠气鼠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彭养鸥 第101回 劝香醪灌醉山贼 全大义佳人行刺·牛瑞泉 第二十八回 瓜州渡樱桃死节 润州城郑子吹箫·梦笔生 第十七回 评诗画风窠三集 宜嫁娶鹊渡双圆·临鹤山人 第十六回 催妆得句贵姊迎妆 寻梦留香仙妃通梦·郭则沄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