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回 收宝剑天缘成就 再花烛钦赐团圆

作者: 佚名

    花发今朝,月圆这宵,等待那一夕团圆,-平白地两边懊恼。向灯前分晓,向灯前分晓。怎恁业缘凑巧,怕人知道,恐伤贞操。鸳鸯儿东复西,云和雨还正早。

    右调《桂枝香》

    话说闺英小姐从义父之命,配与梅丞相入赘东牀。原来小姐身伴只有奶娘一个,时刻不离。小姐配了个贵婿,好不欢喜,巴不得看看人才如何。到结亲时,一面伏侍小姐,一面观看新郎,暗自惊异;忙了半晌,待花烛合卺过了,梅丞相外厅赴席。小姐独坐房中,奶娘道:“小姐,我看梅老爷最是面熟的。”小姐道;“你那里见来,有话便说不妨。”奶娘笑道;“只是不好对小姐说得。”小姐道:“言之差矣,你是我养娘,恩同母女,有什么隐讳。”奶娘道:“那梅老爷么,”又带笑住了口。小姐惊骇道:“为甚欲言不言,半吞半吐,莫非那梅老爷是个假的?赵老爷素行端方,这节事尤为慎重,难道为我终身大事,反草率起来?决无此理。”奶娘道:“梅老爷的容貌好像我家一个人。这人住在我家几年,难说小姐不认得。”小姐越发怪道:“说话不明,有如昏镜。当初父亲存日,上上下下,出入门墙者不计其数,我株守闺中,那里认得一个。不如直捷说明了罢。”奶娘道:“梅老爷是个贵人,怎敢在小姐前唐突。”小姐道:“他不在此,谁责备你。”奶娘道:“梅老爷好似当初在我家管园,先老爷最喜欢的木荣。”小姐道:“岂有此理。那木荣就是赵老爷家义男,虽住我家二,三年,我并不曾认得。如今的梅老爷,父亲官居国子祭酒,抗颜尽忠而死,是个公子而居相位,天下尽有面貌相似的。”奶娘也不敢再说。小姐心上也不十分信。又有一个使女,本来是赵家的,在小姐背后接口道:产前日也有人说曾在奶奶家管过园的,以后并无人敢说。今夜奶奶与老妈妈争是论非,小贱人所以说起,奶奶万勿见怪。”小姐将信将疑踌躇道:“或嫡姓是木,出身微贱,忽然征寇有功,因贵易姓,假托梅族也未可知。只是我与他向为主仆,主仆而为夫妇,这个名分怎可坏得。义父为何一时草草起来,我岂可不问个明白。”一面踌躇,一面步出洞房。正是:

    古来夫妇首人伦,

    若个人伦最可论。

    当初相亲不相见,

    今朝相见不相亲。

    此时赵汝愚正在外厅陪宴,小姐到在口夫人房中闲话。等得赵汝愚进来相见了,赵汝愚道:“女儿,今夜完修终身大事,郎才女貌,可谓天生佳配,我亦不负令尊所托矣,为何不到房中去,却在这里?”小姐道:“爹爹,孩儿有言奉告。从来婚姻大事,名教攸关,必先正名,然后言顺。苟有瑕疵被人谈论,便是终身之辱。”赵汝愚吃惊道:“这梅傲雪系忠烈名冑,朝野钦仰。况且勋劳着于社樱,现授补衮之职,与我世谊而结为姻契,有什么名不正言不顾瑕疵可论么?”小姐道:“请问爹爹,那梅生还是姓梅,还是姓木?”赵汝愚道:“是了,是了。.莫怪你今夜有此疑心,我一向未曾与你说明。他嫡姓是梅,昔年木荣之称,不过暂时避祸,更名托迹。今日冤白仇雪,如浮云之过太虚,依旧光天化日。更有什么疑忌,何必作此拘腐之态。”小姐道:“非女儿拘执腐见,实系犯嫌渎礼。当初避祸我家三载,从未差遣,先君谅必知情,故此格外相待。家叔好不妒忌,所以先君去世,随即打发开去,这是人所共知。昔年有此一举,今日缔合为姻,则不白之污,百喙莫辩矣。故敢叩请严命,不道有如许隐情曲折,在梅生是个权变之道,然事涉嫌疑,其如口碑何?”赵汝愚道:“更有一说,倘昔日令先尊一去世,即纳为东牀,人之多言诚可畏也。今梅年侄建功赐爵,另出一番局面,女儿又显亲扬名,更见一番奇略,外人怎敢以常人目之。况我忝为父命,明媒正配,更有什么瑕疵可论?切勿作此过虑,耽误良辰。”说罢;吩咐奶娘丫环们,快些伏侍小姐回房。口口入又再三来劝慰,小姐不敢十分执拗,只得回房去。想道:“若梅生是个正人君子,毕竟以礼自持的。”一头沉吟,一边奶娘丫环们,一齐拥进房来。梅丞相看见金装三裹一个美丽新人,轻移莲步簇拥进来,恭敬迎接。又见奶娘随着,惊问道:“呀!婆子你几时来的?不料老夫人过世了,我还失礼,你家小姐好么?如今在那里?”奶娘笑一声,把手一指道:“这不是小姐。”梅丞相定睛一看,神色惊持。忙把身子闪开,朝上作揖道,“啊哟!小生蒙令先尊照拂之思,未图一报,感刻五内。小姐请便,小生告退了。”说罢,往外就走,一径到外书房歇宿。小姐暗喜其为人端重,见色不迷,必是个正人君子.正是:

    世间谁不爱佳人,

    为爱佳人漫结姻。

    劝君莫作风流事,

    醒得风流是正人。

    早有丫环报知赵汝愚,赵汝愚大惊道:“原来两个人性情一样,这等坚贞。我想他二人才晶非常,彼此宁不爱慕,因我向来朦胧,未曾说明就里。今日突然配合,所以各相推调,避夙昔之嫌疑。此君子所以为君子,淑女所以为淑女。我不免再费唇舌,劝谕他一番。”踌躇间早到书房,只见梅丞相独自端坐。一见赵汝愚进来,忙起身迎接道,“蒙大人不弃寒微,谬以令爱许托丝萝。孰知大人移花接木,模糊成事。幸遇奶娘说明,不然几为渎礼罪人,空费大人一番盛情,情愿认个逆命之罪罢。”赵汝愚道:“那移花接木之举,当初乐天之遗命。后又遭叔不良,亲母云亡,孤女无依,我既受其拜承其托,自当抚字婚配,所以认为己女,愿谐姻契。又有孟兄为之执柯,名正言顺,非今日移花接木,有甚悖理处?若说询明情节而后相安,则可,若以为渎礼,拒而不纳,此失之矫情,岂大丈夫之所为?”梅丞相道:“若论冯小姐这样闺中窈窕,才德并美,虽寤寐求之犹恐不得。今承大人俯赐好逑,喜出望外,何敢矫情。但当初在冯小姐家,处于患难之中,托之尊卑之分,继又救冯小姐之患难,则出自无心之义侠。今若配合,则前事皆属有私,故小侄今日宁失佳偶,不敢作名教罪人。”遂将往日被畏天逐出,与孟兄复游维扬,怎生见遇程公子抢劫冯小姐,因而救护,落后自己蒙召,小姐隐避的事,备细说了一遍。赵汝愚听了愈加欢喜道:“原来道旁冷眼热心救援,就是贤婿的义举。若然,真个经权尽变,恩义兼绝,今日之事岂非天作之合。”梅丞相道:“大人若始初即以小姐拜继情由,赐教明白,则晚侄之从违早决,何待合卺之后,更渎台命。况冯畏天与程松父子设有微言,则大人与小姐便无以自祥矣。”那时已交五鼓,赵汝愚见梅丞相坚执不从,谅一时不能劝转,只口吩咐童子们伏侍梅老爷权卧书房。说罢进去,一夜不得安寝。想来想去没个法处:“天下少年儿女,巴不得个成对,偏这两个作怪,费尽我老人家的神思。”与■■■商量终无定计。落后想道;“有了。我明日也不与他私费唇舌,一个是义士,一个是贞女,俱为名教增光,纲常生色,莫若奏与圣上,钦赐结缡,岂不胜于私说万倍,且使天下后世,尽知风流中有名教乐地。”于是就打点奏稿,以待入奏。次日清早,孟将军来贺,梅丞相将夜来冯小姐的情节说了。孟将军大为错愕道:“这怎使得?赵老先生虽朦胧配合,兄若竟草率成事,连我莳日明明是为私抢劫,今日假公执柯,这个不白之污,海水洗不清的了。梅兄能守义不乱,这才是个正人君子,深为敬服。”说话间,赵汝愚出来相见过,略叙了几句,就将奏明圣上的意思说了。孟将军拍掌大赞道:“这等妙极!赵老先生上了疏,学生也要上一疏,辩明心迹。”于是赵汝愚先将疏稿写正。入奏道:

    臣吏部尚书赵某谨奏,为义士侠女恳恩赐配以正人伦以彰风化事:窃以家庭小节,非圣神之视听,儿女下倩,岂上帝之鉴临。诚以内外正位,易昭定国之基,关雎好逑,诗着王风之首。如右丞相梅干,闺阁学士冯英,振纲常于颠波,持名教于流离。未有若是之义而且孝正而不污者也。冯英以父母双亡,孤弱无赖,彼既拜臣为义父,臣当视彼如亲女。臣询得梅干,少年才俊,中馈空虚,虽曾假易木姓,前去暂隐冯园,不过一时之权术,无伤千古之大经。臣所以嘉其才德,联为伉俪。孰知梅干不知赵本是冯。冯英不知梅即是木。结缡以前,两下模糊,合卺之后,互相惊骇。玉白无玷,冰洁不渝。臣有心缔好,无计撮合。伏乞圣明神断,别嫌释疑,使两人婚配,则万姓仪型风化正人伦洽矣。臣无任感激,待命之至。赵汝愚上疏,接着孟将军又是一疏,大都说江都县前救援出自无心,前后始末,并属隔天之意,圣上看了二疏,龙颜大喜。即勃旨下来道:

    朕闻纲常为国家本务,夫妇乃人生大伦。冯英一闺中弱质,抱博通之学,其经纬之才,克敦孝行,能守贞操,闺中奇女子也。梅干才兼文武,功着社稷,无心仗义于陌路,避嫌全德于坐怀,天下奇男也。二姓缔合,朕甚嘉焉。昔日既得义举,今日正合好逑。各赐黄金百两,彩缎百端,仍着孟奇赞礼结婚,以为名教光荣。钦此。

    赵汝愚、孟将军、梅丞相、闺英女学士,齐来接旨谢恩。赵汝愚道:“如今是奉旨完婚,在我也不敢草率,须要慎重其事。”于是速唤扎彩匠,大厅上结成五色彩楼,中间供着勃命。一路挂彩,二门大门俱结起脊彩色牌坊。有钦赐团圆四个金字。往来观看的人,挨挨挤挤,传扬开去,贺者填门,馈者如市。忙乱了五六日,定选吉辰。梅丞相戴着长翅乌纱,插金花蟒袍玉带,粉底天青靴。小姐戴着九凤衔珠璎珞冠髻,大红绣补霞披,起花金带百花官景湘裙,罩着金凤头鞋。各务正在打扮,只见徐指挥那边着人送礼,先是十二名女乐,宫装艳服进入大厅。对赵汝愚磕头道:“徐老爷差来伏侍梅老爷花烛夜宴的。”还有缎疋花灯,羹果酒盒之类,不消说得。早已是黄昏时分,正交吉辰。赵汝愚唤家人收〔拾〕点灯,只见孟将军,徐指挥俱是公服,来到大厅。赵汝愚面上的亲戚俱巳齐集,那些家人忙乱伏侍。勃旨前高烛挂梁,明角灯两傍上下,一路甬道至大门,齐齐点着百花宫灯,真个光华耀目。大厅中间铺着一对团花毯子。有十六名吹手,粗乐三通,细乐二通,然后两位新贵人出来。先拜了圣旨,转身拜了天地,再夫妇交拜。梅丞相请赵汝愚C正)位受拜。赵汝愚道:“今日是圣思为重,老夫岂可受拜。”因行个小礼,各位俱在小厅候宴。只见十二名女乐吹动细乐,迎接两位贵人进房,花烛宴饮。那时洞房中怎生模样,真个好富贵也。

    曲曲幽幽,重门绣户,层层折折,画槛雕栏。隐隐〔约约〕,珠帘掩映芙蓉帐,灿灿荧荧,绣幔参差孔雀屏。只见红喷喷兽炉火树来夺目,香馥馥鸭鼎青云渐染衣,明晃晃花灯龙凤斗雕梁,簇鲜鲜锦被鸳鸯栖绿绮。声细细歌喉宛转,端的是十二女优按古调,俏盈盈嫩指轻柔,却不道二人梅香递玉杯。金壶斟美酿,玉盏贮佳肴。真个是赛过蓬莱阆苑,那里还有此福地洞天。

    花烛口口,赵汝愚着人请丞相外厅赴席。一路仍前侍女执灯,细乐迎出。只见大厅排着筵席,孟将军、徐指挥、赵汝愚并那些亲戚等,济济候着。梅丞相到来,一一施礼毕,丞相坐了专席,余各依次坐定,作乐歌唱畅饮。当时有人赞他道:

    塞上功名马上收,

    归来拜相傲封侯。

    天恩眷顾深如海,

    父节清严冷似秋。

    侠义萍踪成顷盖,

    才华间范永绸缪。

    看来绝世风流样,

    莫把风流事妄求。

    次日清早,门上传进一个黄袱包,紧紧包好,外面有护国大将军孟封条印信,说孟老爷那边送来的。梅丞相忙开看时,却是将军印绶,辞本一通,托梅丞相代奏。又有书一封,是辞别赵汝愚,梅丞相的。自己竟入山去了。赵汝愚。梅丞相深加叹异道:“天下有这样高人。”只是梅丞相失此良友,殊切怀思,不在话下。

    忽一日梅丞相与小姐闲思往事,说及待月在程家,不知作何状貌,夫妇间好不?甚放不下。丞相道:“这不消愁烦。”丞相把他供状一节事,说与小姐听了,道他怎样乖巧,做个有功之人,敢不抬举他。说得奶娘在旁且喜且悲道:“我女儿得老爷小姐抬举到这地位,真个恩深如海。只是我老身随着小姐,许久不曾见见女儿的面了。”正说话间,只见外边传进,有程慕安家差人到此。丞相忙出去看是为甚。只见赵汝愚已在大厅会话,却是极盛的一副礼物来迎请张太太的。赵汝愚道:“你走错了,我家那里有什么张太太。”丞相道;“可有柬帖儿么?”那人在身边搜出一封书来,却是待月请母亲的,就是奶娘。丫环妇女忙进去通报,喜得奶娘满面添花。丞相进来忙对家人妇女们道:“即今通不许叫奶娘,就叫张太太。”一面赵汝愚吩咐支值酒饭,安顿程家来使,一面小姐收拾张太太起身。原来待月做了管家主母,千仓万箱,俱在掌握,来接母亲去奉养天年的。忙忙乱乱,张太太拜别出门。只见前呼后拥喝道而来,却是江南巡按马有德,复命来拜。

    赵汝愚、梅丞相接见施礼,彼此叙话休题。马有德备述途遇孟宗政。送还两口宝剑,问其所以,无一言回答,拂袖而去。宝剑才得归我,不隔两天,又遇着昔年赠剑的老人,云我在此奉候,功成名遂,二剑留此无益,仍旧索去。大家惊异道:“事岂偶然。”因此赵公也告老归园。

    徐魁后来生子连登科第,岂不是忠义之报。梅丞相生三子俱显贵,将一子承嗣冯乐天一脉。后来梅丞相也便高隐学道,子孙富贵繁衍。有《西江月》道得好,可以作一部收场。

    富贵皆由天定,姻缘不许人谋。佳人才子自相堪笑狂徒希媾。盛德终成繁衍,奸雄自绝箕请君只看《醒风流》,妄想消归脑后。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坐怀能不乱 秉正自无偏·梦觉道人
  序·刘璋
  第十九回 都察院暗地传书 镇国公襄阳造反·
  第八回泣残红泪肠断西泠敲碎碧簪魂销南浦·平襟亚
  第十五回 仗仙机亟除凶暴 捐尘累强附婚姻·
  第三十四回 互爱英雄联眷属 荣归故里祭坟茔·吴毓恕
  第 四 回 赵兰英赠银葬姑 定巧计门挂双灯·
  第五回 选色柳城疏狂容半夕 销魂花下遗恨已千秋·张恨水
  第三十四回 桃花社香口赋新诗普陀山飞灾逢故剑·邹弢
  第六十回 金吉甫归结品花鉴 袁宝珠领袖祝文星·陈森
  第四十二回 立寿官百经营不负遗孤 死韩公一纸书...·蔡召华
  第三十回 曾英受赃反旧案·芙蓉夫人
  第十八回 困窘中美人巧点金·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十四回受没趣狂夫丧气遭侮辱少妇寒心·朱瘦菊
  第14回 史大娘报德追赃 邱船主以寡胜众·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