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三回 凤藻宫诞麟颁凤诏 金华殿倚马试金门

作者: 海圃主人

  话说仲妃披图入选,因皇太后见其相具宜男,遂有是命。自入宫后,这年身怀六甲,现在十月满足。皇上特敕王夫人到宫一看,以慰仲妃母子之情。夏首领到此,即是宣这道旨意。贾政接了旨,厚款夏公素日相好,又兼仲妃临月有喜,分外亲密。吃毕饭,约定明早进宫,遂骑马回朝覆命。
  王夫人穿了一品命服,坐上轿,四个家人拿轿。一个顶马,七八匹跟马。贾兰也坐车相随。到了宫门,请过旨,又奏知皇太后,方命王夫人入凤藻宫去看仲妃,要行臣礼,昭容传敕曰:“免。”王夫人进宫,见仲妃照常梳洗,身体康健。
  说了会话,遍问家中事体,又问贾政近日起居。王夫人逐一说明。忽提起芝哥儿封王事来,王夫人说:“昨日才回。”便把海中遭风,又遇着仙的事备细说了半日。仲妃深以为奇,听说无事归朝,心内甚喜。留王夫人赏过宴,午后才出宫来。
  贾兰伺候回府。
  值贾政正看贾茂所带那仙人岛老者寄的字,拆开一看,仍是薛蟠那年所寄“遇礼而止”四句偈言,后写“雨村再拜。”封皮标着“孝先大人”,贾政向芝哥儿道:“你可知这雨村么?”贾茂道:“孙儿不晓得。”贾政便将贾雨村前后行藏说了,并道:“这孝先是我的别号,此却无人晓得的。雨村其已仙乎?”贾茂道:“还有位老仙人,寄周侯爷物一函,明日瞧周侯爷,孙儿再行带去。”贾政说:“好。”正谈着,王夫人自宫中回来,将宫内事说了会,各去歇息。
  次日,贾茂从宗祠行过礼,吃了早饭,要拜各处亲友及诸同寅,并致周府家书、海岛老者所寄信物。才出二门,忽报周侯爷来瞧贾政,已到门了。贾茂接着,请过安,陪着到书房坐下。将周廷抡在浙阅兵,身体平安,现有家信,正要亲送的,备细说了一遍。只见贾政着七十四来请侯爷到稻香书屋去坐。贾茂陪了侯爷,到大观园来。贾政接着,进房坐了。喝过茶,贾茂先将周制台书送周侯爷拆看,不过是上下平安,闽浙无事,叫放心的意思。贾政便问贾茂要出海上仙者寄的信来,却像包的东西,不是书信样子。周侯爷拆开一看,乃是三枚红枣。包枣的纸后写着“甄士隐寄”。周侯爷吃一大惊,说道:“此老成仙久矣!如何令孙遇着?
  这是遇仙了。寄来红枣,此仙家火枣也。必有奥妙。“便送贾政一枚,那二枚便将原纸包好,收在怀内。便不久坐,辞了就回去。贾政留不住,只说”明日再谈“。
  遂起身别去。贾茂也出门各处去拜。
  午后,贾兰自衙门回来,说是仲妃昨夜寅时产了太子,今早传旨肆赦,并敕百官喜宴三日。各命妇人宫,赏宴一日。坛圻宗庙及四渎五岳,分遣大臣往祭,陬吉明岁春举行。正说着,礼部早有传知,夏首领并差人道喜。仲妃奉太后懿旨,皇上敕命,晋封皇贵妃,仍兼凤藻宫尚书事。并赐玉如意一支,金如意一柄,彩缎十六端,以志其喜。贾政听了感激,即遣王夫人随着自己入朝叩喜谢恩。又蒙赏赍甚厚。过一两日,随众赐了宴,到晚回府。
  这年正值会试,二月初六日,贾茂点了会试正主考。罗廷伦回京,与贾茂走的甚近。前次所持水晶界方送还贾茂,辞之再四,贾茂不肯收,仍送给罗廷伦,为出海护身之宝。这年也点了房官。蔡念典、周巧姑爷皆点同考,闻副宪点了副主考。至亲厚友,同集一堂,阅文取士,甚是欢喜。等到揭晓,会元是江西人,拆号填榜,却是马云龙。把贾茂心中喜而诧异,便将在江西做学政时,马云龙曾经亲试其才,并随幕看卷子的事说了。“谁知今又在这回中了会元。这也有个天意么?”众人道:“真才必邀孤赏,非逢伯乐,谁空冀北之群,恐骥过太行,亦不过自吁长嘶耳。”贾茂道:“诸先生过誉了,然云龙之材,却是真的。只怕鼎甲还有分哩。”
  出了场马云龙来拜房师,中在蔡念典房里。师生相得,自不必说。遂到荣国府来见贾茂。此时叶忠回了贾政,也放在门上。马云龙在幕中与叶忠是相熟的,见了即将手本传人,请在书房坐了。贾茂即出相会。二人最为相得,一见,马云龙就站在红毡上要行师生礼。贾茂拉住,说是旧宾主,何必拘此。云龙道:“门生一介孤寒,向承培植,得备宫墙。今蒙鉴赏,幸列门边桃李。区区之感,惟此一拜,稍舒知遇。”说毕,打一躬,就磕下头去。再四相让,到底受了两礼,马云龙方才起来侧坐。贾茂道:“太谦了。”便扶好椅子坐下。
  贾茂问:“是那一科乡试高发的?”云龙道:“自老师钦召进京,门生承爱,荐在梅老先生幕内。初次乡试,荐而未售。梅老先生回京,门生又丁母忧。去秋服将满,托老师福荫,得中旧年本省乡试第六名举人。腊底到京,急欲晋谒,第恐先期一见,侥幸礼闱,易滋物议。所以每次逡巡,裹足不敢造次。乃蒙老师相马骊黄之外,褒然首选,知已得一。门生何幸遇之。尚望老师鉴宥。”
  贾茂听了大喜,道:“贤契不惟才堪冠世,即品亦迥不犹人。将来所造,未易量也。但不知蓝田之玉,曾致聘否?”云龙道:“门生服才阕,就获乡售,尚未有室。”贾茂道:“我却蓄意久矣。容日敬为执柯。再,殿试期迩,策条亦当预备。”云龙道:“老师教训得是。”
  遂打躬辞出。
  芮光祖这科也中了,却在罗廷伦房里。来见大座师。旧日相好,贾茂破格优待,留吃便饭。说起当日做风筝诗的事来,已及二十余年。时光弹指,真是驹隙催人。光祖直到傍晚方始别去。
  值仲妃弥月之期,贾政具折,进贡藏佛一尊,三镶如意九只,金玉铜磁各器三九共二十七件。玉器中将那年周侯爷送的方朔献桃那个玉人、磁器中把贾茂江西带来仿柴窑的磁瓶及那盖碗,皆在贡内。恰好这三件皆赏收了。又藏佛及三镶九只如意,别样金玉铜磁器内连前三件,共收九件。贾政又谢了恩,才回去。
  到上房中,遇着史湘云来替王夫人请安,见桌盘内放着一个枣子,近前一瞧,认得是三山火枣。便问王夫人:“此枣何来?”乒夫人把贾茂避风在海岛内,遇一老者寄周侯爷的,“此老者说是当年的甄士隐,已受封成了仙。我这里正想不出,此枣何用远远寄来?”史湘云道:“太太别看轻此物。这是仙人用的火枣,吃了延年,可成仙道。当用沆瀣水调而服之,则受益更大。”时值贾政走进房来,听了这话,便问史湘云:“姑娘,你怎么认得?”史湘云道:“侄女儿是在道书记得的。”贾政道:“既这样珍贵,何不研了水,合家服之,岂不均益!”湘云道:“老爷这句话便受福无穷。太太应当如此办。”
  王夫人便叫贵儿取碗水,研了半会,再研不开。贾政道:“丫头们如何研得此物?何不请史姑娘一研,便就开了。”湘云听说,走到跟前,不知口里念些什么。只见那枣儿随水连核都碎了。却浓浓的研了一碗,湘云将这碗里的盛了二茶钟,给贾政、王夫人喝了。又取了两碗水,将来调匀,各处送一茶钟,并东府也送去。贾政夫妻喝了枣水,精神陡长,筋骨舒和,心中甚喜。湘云也喝一钟。剩的又调些水,给众丫头皆尝了尝。喝过的无不彻底清凉,别有境界,绝不饥渴。
  到饭后,贾茂自朝回来,给贾政请了安,便说起这科会元马云龙“才品兼优,年纪又轻。孙儿欲替他提门亲事。”王夫人便道:“你要提谁?”贾茂道:“甄府绮姑娘跟前的二妹子端姑,已及笄了。意在此,不知太太以为可否?”贾政道:“这倒罢了。”王夫人也说:“好。你就到绮姑娘处提一提,成不成何碍。”
  贾茂午后坐了车,到甄嘉言府中来,门上通报,嘉言赴席不在家,甄宝玉连忙接出,让到书房。说了会闲话。贾茂要到后边瞧李绮,因系至亲,就请到李绮卧房。贾茂替李绮请了安,李绮亦问贾政、王夫人安,并合家的好。坐下喝了钟茶,贾茂便向甄宝玉、李绮道:“侄儿今日有件喜事?来替姑爷姑姑说。”李绮不等说完,就忙问道:“有何喜事,敢劳贤侄亲来?”贾茂道:“江西有一门生,尚未受室,欲求二表妹,以主苹蘩。托侄儿代执斧柯,不知姑爷、姑姑台意允否?
  此事不便托人,侄儿所以亲来请示。“甄宝玉道:”贵门生何姓?此时可在都中?“贾茂道:“敝门生就是今科会元马云龙,人品才学实超等辈,而年纪亦与端表妹相当。先人亦是显宦,侄儿看来此事甚好,禀了老爷太太,皆以为可。仰候尊裁,不敢相强。”李绮道:“这事不是一言定的。你姑爷须得禀知我家老爷,再覆命罢。”甄宝玉道:“马会元是我见过的,人才实在出众。既是侄儿来说,咱就允了,再禀老爷,亦无不可。”想了想,又说道:“你说的也是。这事我算允了,请过命,不过三两日,我亲来回覆。量无不妥的。”贾茂见甄宝玉允了此事,大喜。
  遂说道:“侄儿再候姑爷的命就是了。”又坐了会,才辞去。到家回禀了贾政、王夫人,就发帖请马云龙即午小酌。
  请帖才去,马云龙却有事来见贾茂,当即请在书房坐了。贾茂出来,行过礼,茶罢。云龙说:“门生闻得今年殿试后,皇上要另考诗赋。老师可知有此信否?”
  贾茂道:“这是向例。除鼎甲外,皆要朝考,以定引见馆选之才。有何可异?”
  云龙道:“这就是了。门生当廷策后要另考诗赋才传胪哩。”贾茂道:“你来得甚好。我有小酌,请贤契即午一叙。帖才送去,想未及见。你就在此说半日话,不必又去请了。”云龙道:“老师赐饭,门生何敢辞。但教诲之余,常饫饮食,心中实有不安。”贾茂道:“你又套了。”说着叫锄药:“去请大少老爷来,同谈一谈。”不多时贾兰进了门,马云龙行过礼。
  忽报“周巧姑爷来了。”说着已走人书房。云龙忙以师生之礼相见。大家叙位,周巧姑爷亲不僭友,转让云龙首坐。云龙把椅拉偏些坐下,说了会殿试的话,酒就齐了。贾茂说:“姑爷今日来得好,倒替弟兄们陪客。”周巧姑爷道:“好是好,但我今日要到闵侍郎处说句话。”贾兰道:“有何要事,不知可说得否?”
  周巧姑爷道:“昨在甄府,见李姑娘的二女儿端姑,仪容婉丽,诗赋优赡。
  我知闵侍郎有个儿子,品貌好而学问亦裕,意欲做一冰上人,是以先到闵府说明,再求甄府。“贾茂道:”这事姑爷不必去了。闵世兄已聘范学士的小姐,前月下过定,兄弟曾道过喜。说也徒然。“贾兰道:”既如此,自不必去。咱且饮酒。“林天锡、吴子豫就摆上碟子来,周巧姑爷只得坐下。大家评今论古,畅饮一番。吃了饭,才别去。
  那天已起更了,谁知马云龙听了周巧姑爷的话,反侧河洲,一夜竟不能寐。
  次早亲来谢酒。见了贾茂,转求执柯。贾茂道:“我亦正有此意,容日再为覆命。”
  云龙见贾茂不肯推辞,心中甚喜。起身辞去。
  过了一天,甄宝玉请过贾茂到府,同李绮当面允了这头亲事。贾茂即到云龙下处,给了他信,叫他择日下定。云龙甚喜,谢了贾茂,备下定礼。刚要通柬,却值殿试期到。
  这日天子临轩,发策下问,若无倚马之才,何有金门之选?
  日色交申,众士子纷纷递卷。这回贾茂派了读卷官,见马云龙的策对详明,书法端楷,就备在进呈十本数内。天子赏其书法,定了一甲第三。带领引见后,这日传胪,马云龙中了探花。贾茂亦喜,连甄宝玉也甚欢然。游街已罢,即求贾茂替下了定,通过柬,议定秋后迎亲,从此两家便成了姻眷。
  芮光祖殿在二甲,朝考后用了部属,分在礼部额外主事上行走,签得了仪制司。又是贾茂属员,大有照应。马云龙授职编修,日在翰林衙门办事,也亏贾茂之力,派了三通馆修纂。到暇时便在贾茂书房谈些闲话,师生倍觉亲热。
  再说贾政,白吃火枣后,须发变黑,筋骨甚壮。日在稻香村内,与庄上拨来的人灌园而外,兼理农务。这年麦子大熟,真是一穗双歧。贾政心中甚悦,请了闻副宪、闵侍郎来,同赏瑞麦。—二人一见,大以为奇。贾政便就剪韭摘葵,烹雏鸡,煎鸽蛋,现把池内养的活鱼做来下酒。三人说得投机,杯到浑无宾主。饭毕,日已西下,贾政又烹了火前新茗,待候月上,再为小饮。不多时,月出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间矣。贾政叫把畦内芸豆摘来做好,又将山子石畔樱桃采做一碟。摆上酒碟二十余样,内多山果水物,有不认得的。闵侍郎高兴,行了会令,把夫马皆打发回去,明早来接。说说笑笑,直到月影衔山,方撤家伙,就同在稻香村中睡了。吃过点心,各上轿到衙门办事。
  那日全哥儿下了班?来瞧王夫人。时值贾茂退朝,彼此见了礼。贾茂对王夫人道:“太太,三姑姑不久要到京了。”王夫人道:“怎么说?”贾茂道:“日发抄,三姑爷内升了兵部尚书,浙闽制台着广东霍将军调补了。廷寄去十数天才见传行,众方晓得。”全哥儿道:“我们家还不知信哩。”王夫人差贵儿到稻香村禀了贾政。
  当时贾政到上房,全哥儿请了安,听说探春回来,心中倒也欢喜,留全哥儿吃过饭,急回府去送信。那周侯爷早知道了。
  再说贾政修浚稻地,在荷花深处挑淤,得了块断藕头,却是铁丝。贾琏拿到后边,宝钗忽然爱这截藕,便放在桌上。这是那贾政初开稻地,贾茂奉使未回的事。月娥堆雪美人后到宝钗房,知此藕头有些奇怪,便替宝钗要来,用心收起。
  及贾茂回来,认得是荷花池底的铁,受了日月精华,将气质变了,成此藕头,所以仍带铁丝。拿来交与史湘云,托他在丹炉,炼去凡汁,成其神伟。这事已将二载。
  这日无事,因全哥儿去了,贾政仍往稻香村自理其业,便走到栊翠庵来与湘云谈谈。原来贾茂从饮太乙琼浆,便不甚饥渴,人间烟火几至不用。湘云道术已成,待时升举。二人各有出凡之想。见宁贾茂,说:“你今日来的好。那块藕头,被我用丹炉鼓铸,脱尽顽皮,铸成至物。虽未与干将比器,亦可鱼肠齐名。实是一件无价之珍,可仍交你,庶不厚命。”贾茂接了一看,光气腾举,不满七寸,色正神寒,真可削铁如泥,吹毛立断。贾茂抚摩一会,大喜道:“我姑姑鼎已丹成,实为可贺。这剑便名雪藕剑如何?”湘云道:“甚好!这剑将来侄儿大有用处。可叫侄妇用冰绡织绿皮鲛鞘,缀以珠宝,则名实称矣。”贾茂藏了此剑,坐下喝回茶。湘云问他海岛遇仙的事。说了回话,就归自己房去,见月娥,把这剑递与他瞧。那知一片寒光射目,并无藕头顽铁。月娥道:“可见人不学不知道、此物脱顽人圣,全亏了史姑姑丹炉煅炼。既吩咐我做绡鞘,敢不在此皮毛上暂做工夫?”便就日积月累,制成一把刀鞘,镶嵌珍珠异宝,十分精美。将此剑作了玉靶,插在鞘内,真是天然无异。挂之壁间,每至风清月朗时,为虎啸龙吟。贾茂心知其异,也自搁过一边。
  倏忽秋初;马云龙忽备了吉书,亲自送来。贾茂一看,写着“八月初八日吉期迎娶”,便叫他备礼,同吉书下到甄府。这甄府备好妆奁,八月初头亦送过去。
  到了吉期,执事、彩轿、花炮、鼓乐,迎娶到第。女貌郎才,十分得意。这才是乾健坤顺,夫唱妇随,名教中自然乐地。
  若尽似前部《红楼梦》所载金陵十二册中女子,全登苦趣,较之淑贞、小青,恨尤倍之。则是夫妇—伦,尽为天地间第一缺陷。
  极之潇湘仙子,不过把一生眼泪填还了神瑛侍者,将千古来大舜之诊衣鼓琴,周文之“河洲”、“荇菜”,又何以为人伦之始,万化之原。虽寄慨无穷,然这个道理却亦偏楛不得,西方极乐海岸,罗刹一转境耳。如来三十六相,随心而异。
  续是编者所以千百两盈门,三星在户,每为之往复不置也。
  马云龙感激贾茂替他成全此事,谢亲甄府后,即亲到贾茂这边来致谢。适值贾兰、贾茂皆上衙门有事,与贾琏说了会话,就别去。择了一日,备帖请了贾兰兄弟及各位至亲一会,并谢各处送礼之情。连关姨丈、薛连襟一并请到。这日直饮至日落方散。
  寒士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亦可谓极人生之一乐矣。
  王夫人近来年纪过高,亲友喜庆一切应酬,皆是李纨、宝钗、平儿等量为往还。这日,李纨、宝钗从马宅中回来,替王夫人请过安,正说其事。忽报:“三姑娘到门,已下车了。”王夫人听说探春回家,心中一喜,带着李纨妯娌,迎将出来。刚到院门,只见全哥儿跟着,探春已进院了。王夫人一见,用手拉住,连忙问好,就淌下泪来。探姑娘急忙请安,眼圈一红,情亦不能自禁。全哥儿请了安。将到堂门,贾政得信,也到房来见了。请过安,贾政便问道:“我算着日子,汝得明春才到京哩。怎么这八月内,你就到了?”探春道:“孩儿想家甚切,常形梦寐。进京瞧瞧,专为老爷太太前请一请安。半路中才知他升了兵部尚书,到省却一番冷天跋涉。”王夫人说:“这倒好。我说你怎就来的这们快?”
  进了上房,要替二位大人行礼。贾政、王夫人皆拉着了。众姊妹皆见过,两个侄儿媳妇及侄孙辈都磕过头,请了安。坐在炕上,将别后的事,只说了半日,尚不及十分之一二。吃过饭,又到李纨、宝钗、平儿处瞧了瞧。就说:“我昨日才到京,须得回去方好。容改一天在多住几时,可使得?”贾政道:“很是。你吃了晚饭再回去。过几日,我去接你就是了。”众丫环来磕头,林管家带着众家人来请安。管家娘子领着许多家人媳妇也见过。贾琏才来问过好。说了回话。探姑娘又到薛府去望了望,回来就吃晚饭。
  贾茂因在上书房行走,今该值日上班,不得回来。贾兰有人请去,不在家,皆未见着。傍晚点起兵部正堂灯笼,才回宅去。
  忽然奉旨,赏了多少东西,传入荣国府来。不知何事被赏,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锦帐中强徒授首 华筵上妖道分尸·
  第二十八回 还玉佩憨书生受赚 讨藤镯戆太岁招灾·魏秀仁
  第一回 李按察升官当重任 柳中军杀贼显英名·天花才子
  卷十一 诈平民恃官灭法 置美妾藉妓营生·杜纲
  第六十七回 痛王嫱皇亲思女 游花园九姑传法·雪樵主人
  第十八回 张贵儿女扮男妆 盘把总传消寄信·花溪逸士
  第一回 谢良媒笨伯得喜耦 成孽障巧妻伴拙夫·黄南丁氏
  第十九回 名校书情赠孔方兄 留学生得意长安道·钟心青
  第二十四回 双红秀独撑门户 共事郎争春着雨·临川山人
  序·庾岭劳人
  第三十一回 宠龙阳魂消锦帐 闹刺客胆破深宵·陆士谔
  卷之五 续箕裘·徐述夔
  第十回 极荒淫兰汤大战 穷肉欲除夕恣欢·寄侬
  第十七回 恩庆里马夫打野鸡 普天香嫖客施毒计·陆士谔
  第127回 查军册知县生嗔 中牢笼孙馨被害·牛瑞泉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