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李按察升官当重任 柳中军杀贼显英名

作者: 天花才子

  第一回 李按察升官当重任 柳中军杀贼显英名
  词曰:
  英雄无运便埋藏,神剑掩光芒。有人提挈,方能振拔,缘福要相当。试思鸾凤栖岩壑,垂翅又何妨?一旦飞腾,羽仪王国,方信是嘉祥。———右调《满园春》
  前集说那凌驾山在褚愚家与魏义相遇,便欲进京,却忆念着楼头女子及石、柳二人,一时不能割舍,又因褚愚苦苦攀留,只得住下。褚愚不时差人往外打探贼兵消息不题。
  且说兖州城中许参将见贼兵攻城虽急,只是按兵不动,知府各官来催了两次。一日,乃聚集牙将,点齐兵马,下令出西门厮杀。大开城门,放下吊桥,许参将统领军将,杀奔前来,正遇苟黑汉大队。两阵对圆,射住阵脚。许参将横刀立马于旗门之下,唤贼人打话。苟黑汉扬鞭出马,左右列下三四员贼将,鞭梢指着许参将说道:“某家因山寨缺少粮草,欲于兖州府库中借些钱粮。大兵已到多日,不见输纳,今反出兵抗拒,是何道理?”回顾左右道:“谁去先见一阵?”言未毕,左腋下一骑飞出,众视之,乃李通是也。许参将大怒,正欲出马,只见牙将薛千总舞刀拍马,大叫:“吾来也,贼将看刀!”两人一往一来,未经十合,李通舞动画戟,使一个青龙入洞势子,望薛千总心窝里直刺入来,薛千总回避不及,叫声“不好了”,正中个着,戳透胸膛,死于非命。贼兵剿去首级,贼众大声喝采。
  许参将不胜忿怒,舞刀向前。李通横戟敌住,左迎右挡,若不经意。许参将自忖:“此贼戟法颇精,当以小计破之。”便掩一刀,拨马刺斜便走。李通因刺死薛千总,心骄气傲,认做许参将真来,大叫:“不要走!”飞马赶来,一枝戟正在许参将后心搦战。官阵中个个吓呆了,乱叫:“老爷快些转马!”说时迟,那时快,许参将拿定筋节,按定胆的,料贼将追个较近,回身大喊一声,手起刀落,李通早已挥为两段!乃催动官军,两边混战。自午至申,各自收兵。
  许参将入城,计点军士,杀伤一百余人,心下好生纳闷;打发各牙将去讫,传下令箭,四下紧守,自己独坐中堂,默默不语。〔逼真景况。〕心里踌躇道:“前日知府等官来催我两次,我却满口道是不难,我心上也料定这些土贼,满指望一阵成功;不料今日反折了一员官将,又杀伤了百余军卒,却叫众官笑我。若明日相会各官时,如何是好?”心下只管气闷,愈不自在。
  时已一鼓有余,辗转无聊,走下堂,来到檐前泊水下,只见黑影里有一人切切私语,许参将喝道:“谁在这里讲话?”只见有人在黑地里走开,〔景状绝妙。〕许参将大怒,再喝一声,〔写得许参将一肚气闷,直现纸上,却又笔笔为李绩生姿。〕方有一个兵厮,走上月台跪下。许参将叫到案桌边,自己坐下,正要喝问情由,只见那兵厮战抖抖的伏在地上,手里擎着一个护封,禀道:“早间,正老爷出兵的时候,有寓在报恩寺的按察李老爷,差管家赍书一封在此。小的因老爷出兵,不敢投递;方才又见老爷天威震怒,与同伴商议,欲上堂禀投,不意触犯老爷,只求饶恕。”许参将接了书,叱退小兵,心上猛然会意,想起一个机会,暗喜道:“有了,有了。这李绩在福建时,流贼作乱,他能调拨将士,剿抚各得其宜;后来单身入贼营,谕以大义,贼皆平服,因此上名著一时。今虽告老归家,朝廷曾有旨意,有用处不时起复。他今现在报恩寺中,我正忧土贼强悍,何不出一角文书,到省中王按台处,备说李绩才能,等王按台出一荐用本章,令他剿贼,调兵救援,有何不可!”就在灯下拆开书来,从头一看,不过是候问的话,及问土贼的消息,没有恁么干系。许参将随即退入书房,令书记写了文书。
  到次日五更,出堂升座,众将上堂参见。许参将道:“我有一角紧急公文,要差一能干的将官,前往省中按院王老爷衙门投递。本参府看来,还是中军官曹虎山可以前往;即速披挂,本参府护送出城,你须单身前去。”曹虎山不敢推辞,答应了,领了公文,贴身藏下。许参将统兵杀出贼营,仍回城中。
  且说曹虎山飞马前行,不则一日,到了省中,将公文往巡按衙门投递。是时王巡按连日接得四路告急文书,正在忧疑无主,一见许参将文书,不胜大喜。这时山东正缺巡抚,随即写下荐举本章,差员星飞赍奏;一面拨军三百,令游击周泰同曹虎山先回。
  不则一日,到了兖州府城下,早有贼兵阻住,两下混战。许参将在城上,望见正北上烟尘抖乱,料有救兵前来,忙整军出城接应。贼兵见官军里应外合,不敢悬战,让开一条大路。许参将接着官军,早有曹虎山先来说知,一同周泰入城。周泰道:“王老爷令下官先来,同将军只宜紧守,以待旨下,再行商议。若有俞允圣旨,王老爷说,自差官将护送前来,将军不宜妄动。”许参将依允。当下设席款待,借民房暂作公署,与周泰存扎。
  歇过数日,王巡按果拨官兵,护送赍诏天师到来。贼兵四散打粮,兵微将少,不敢交战。官军到北门外叫门,许参将知是天使,慌忙开门接入,到府堂歇下。巡按差官先将公文递与知府,拆开看时,知是朝廷已准了王巡按本章,升授李绩做山东巡抚,调兵剿贼。知府忙令巡捕官飞马往报恩寺请李绩接诏。
  李绩正在楼上与丽娟闲话,只见家人等慌忙到楼上传话:“有官到来,请老爷到府堂接诏。”李绩吃了一惊,不知如何诏旨?然见有官员来请,料非凶兆。不敢怠慢,疾忙整衣上马,跑到府前。早见各官前来迎接,打恭贺喜。李绩愕然道:“老夫有何喜可贺?”许参将道:“朝廷有旨,超迁老大人荣爵,岂非大喜?”李绩听了,方才放心,下马走上堂来。香案已是排下,趋前俯伏,各官亦依次跪下,赍诏官开诏宣读,略云:
  “陈臬宣献,虽素著外台之望;除凶剿寇,宜暂膺长子之师。兹尔原任福建按察司按察司使李绩,泽流闽越,智殄妖邪。朕久注名中省,俟用迁擢。不意山东州窃,弄兵潢池。今特拜尔巡抚山东、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唯赖贤卿大展神谋,灭此朝食。朕当侧席省膳,以候好音。呜呼!群魔乌合,固无烦于六师;阃外专征,自郑重于一将。”
  宣诏毕,望阙谢恩,然后与赍诏官相见。李绩乃谓各文武官员道:“老朽无才,谬叨此任,全赖诸君协力,庶使老朽无负朝廷。”各官俱打恭称谢。知府随即设宴款待天师,兼贺巡抚。歇过一夜,李绩即写了谢表,差员同天使一齐进京,许参将整点人马,护出城去讫。
  李绩便择后日公座,一时没有衙门,就在参将衙门权听为公署,许参将立刻移出,另居房。各官便送进衙役,权听差使。李绩便一面在报恩寺,移取家财。是时觉性的趋迎,自不消细说。
  李绩在寓内打点,偶然走到花听里,只见柳俊在彼,同王忠说话。柳俊一见,便走过来磕头道:“李老爷高升,小人特来磕头贺喜。”李绩扯起道:“我今移居去了,你却独居在此,我衙署内颇多余屋,你何不也随我移去,暂住何如?”柳俊道:“老爷部院衙门,是关防紧密之地,小人一时不知,反教我家相公焦躁,那就不便了。”李绩笑道:“这一些不难。我叫你去,却有个原故:我衙署内房屋宽敞,没有多人在内存扎,诚恐易生他变,这是一也。我家人在此无多,若在部院衙门,便有许多事件,不能料理周备;就是各官送来衙役,不过权听差遣,总不是抚院本衙门的吏书承舍,只好在外打点,直待贼兵退了,然后这班人自从省下前来,方得入城跟随办事。你前日曾说弓马颇精,后又见你知书识字,我心下好生欢喜,故此叫你去住,也好替我料理。若说部院衙门,恐有关防,不便出入,不知目下当此兵务倥偬,军机不能刻缓,早晚事情不时欲发,有甚不便?若说你相公归寓,一时你不知道,正不知贼人消息衙门内时刻晓得,一等贼退,我便差人到瑞光寺探问;那时你相公进京,原等你随着去,难道我羁留你在此么?”柳俊心下一想,果是有理,乃道:“蒙老爷提唤,敢不从命。”李绩好生欢喜。
  当下柳俊把主人行李原放寓内,—一与觉性眼同了,将角门锁好,就将部院封条粘着;自己的行李马匹及衣囊盘费,一总打点停当,就同着家人们的行李,一齐发杠,送进衙门。
  发杠既毕,然后大轿小轿接取家眷。丽娟与兰英等一齐上轿去讫。然后执事人员抬着八轿,迎接公座。李绩就在大殿上上轿。前面一对对旗帜鲜明,香花鼓乐,绚赫非常。觉性率领合寺和尚跪送,自大殿旁跪起,直到山门下,排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光着脑袋顶一炉好香。〔自大殿旁起,直至山门下,见得寺僧之多。〕李绩也看得觉性是这等势利的人,由他做作。到山门外,各文武官弁一总穿着吉服,齐齐打恭迎接。不一刻,到了公署,公座毕,各官参谒过,退入私衙,县官送进供应。
  李绩此时有军务在身,没心肠说及闲话,这收留柳俊之事,也总不曾在丽娟面前说知。到是丽娟曾听得家中仆妇们偶提起,说老爷收一个小厮,暂在衙内料理,不知是姓刘,原是有家主的;有个说,就是同寓山家的小厮;有个又说不是。丽娟是小姐家,不便细问这些闲话,即兰英有些晓得,进来传说,也不过是这等的意思。丽娟又为山鳌酬和之事,说到山家小厮,反不便提及了,便于兰英面前亦不推求。这正是:
  女子娇羞分所宜,外边情事不须知。
  本来闺阁千金体,也为心虚怕起疑。
  且说李绩明日分付王忠看守宅门,袁应在耳房检点文书,其余家人各有执事,就留柳俊与袁应一同料理。少顷开门,各官进见。李绩道:“今土寇如此猖獗,久围不退。前日王老爷处文书到来,说邹县与邳州俱破,济宁、宿迁势俱难保,东平一枝人马又在凤山剿灭余党,不得前来援助,如此四路告急,各处俱闻风自守,并不发兵。汝等有何高见,杀退此处贼兵,然后移剿诸路?”众官默然不语。许参将出外答应道:“今贼围本城,将有一月,想他粮草将无;不如再待数天,等他粮尽,乌合之众,粮一尽则计必穷,然后出兵,一击必破;乃以此得胜之兵,移剿各路。愚见如此,不识老大人尊意若何?”李绩大笑道:“原来只是如此高见。目今各路告急,若依你只发兵出战,倘再失去了地方,贼势愈炽,那时只怕兖州城也守不牢了。且依你说等他粮尽,不知再等他几天才可?”许参将低头不语,各官俱面面相觑。李绩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坐了许久,走入私衙,已是黄昏左侧。丫鬟摆上酒来。口虽吃酒,心下好生不快。丽娟道:“爹爹为何不乐,这般忧形于面?”李绩沉吟不语。丽娟道:“爹爹有事,可好与孩儿说知一二,莫不为着贼寇事情么?”李绩道:“此事非儿女子所知。”丽娟也便不再问。〔见得收留柳俊一事亦不与丽娟说知。〕李绩吃完酒,用过晚饭,步出后堂。小厮取灯来照着,李绩喝退,独自一个,扶着万寿藤拄杖,到庭心里闲步。〔情景可慨。〕
  只见一人从回廊下走来道:“老爷此时为何独自在此?”李绩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柳俊。因问道:“你为何不睡?”柳俊道:“听得老爷在此,故来伺候。”李绩寻思:“这小子颇亦晓事,他与袁应在一处,袁应不见面,他却走来伺候。”乃道:“当此月明,不忍早睡,故此闲步片时。”〔瞒得趣。〕柳俊道:“老爷当此重任,意中必有所属;岂比寻常闲暇时,可以吟风弄月?”〔料得确。〕李绩乃叹口气道:“汝言虽不差,但我心中之事,汝要问他则恁!”柳俊道:“某诚贱品,然亦或能解纷一二,老爷试说何如?”李绩见他语言有异,矍然道:“前日我一见你,固知你是一个不遇时的豪杰,今观汝意,果不寻常。但今日我意中所属者,即此土贼之事。目下盗贼四起,百姓流离,朝廷使我征剿,却少几员良将,不能立功;倘如贼势猖狂,我反束手待毙,岂不误国误民,贻羞天下!今日召集众议,别无良策,止有许参将略说几句,却都是畏刀避箭之言。因此上我心中不乐。”柳俊道:“这主见差了!这般算计,在许参将身上,不过一方干系,婴城自守,也还是个下策;老爷却是奉命督师,封疆重任,调度一省机宜,怎么出此拙算?〔好柳俊。〕为今之计,莫若挑选轻兵,更番出战,以疲贼众;夜则多置火器,出劫贼营,轻进速退,左出右入,使贼昼夜不得安息,疲于奔命;再命一将,分兵在外,扼要据险,声言夺其巢穴,既可扰其内顾之心,且成内外犄角之势;再令一人檄四方,征兵会剿。如此则群贼授首,可立而待矣。”
  李绩大喜道:“原来你有如此经济作用,可惜沉埋仆隶。但是一件:许参将曾出交锋,官军不利,心中自怀惧怯;若再着他出战,必有挫衄,如何是好?”柳俊道:“小人前曾说过,弓马亦曾娴习,若有用处,愿助一臂。”李绩道:“贼人经过战阵,因是惯家;你虽善弓马,却未经与人拒敌,终是生手;况且你尚有主人,怎可作此勾当?”柳俊道:“贼人虽是惯家,但我看来,料非九头八臂。古来豪杰,也都是崛起蓬茅,且等我去杀他一阵,若得靠老爷的洪福,杀退贼兵,我自随主人北去,有何不可?”〔说得平淡。〕李绩大喜道:“若得如此,便是你发迹之日了。署后有一射圃,尽是宽大,我于明日传齐众将,与你比试一番;若果有可观,便令你出去厮杀。倘能斩将搴旗,凯旋之日,即行题请,补授得一官半职,也不虚了你的抱负。”当下二人讲得投机,甚是得意。时已漏下三更,便各自歇息。
  到明日上午,李绩传集众将,同柳俊一齐到署后射圃中来。李绩升厅坐下,开言道:“贼兵困本城已有多日,汝等都畏刀避箭,不肯请战,难道本部院奉命剿贼,岂因汝等畏避,便不发兵?明日本部院点齐兵马,出城交战。今日先将汝等演习一番,以便临阵。”乃指着柳俊道:“此子柳俊,弓马颇知一二,明日也差他出阵一遭。”众将官齐看柳俊,但见柳俊:面方耳大,齿白唇红,两道铁眉,一双秀眼,膊阔三停,身长六尺,腰圆背厚,四称五当,众人心里都赞:“好一个少年!”李绩便令柳俊穿戴了一般盔甲,兵器架上取了一把大杆刀,就将自己的马整顿好了,飞身上马。柳俊要搢弄手段,抖擞精神,舞动刀法,左盘右旋,前挡后截,开托四门,施为三纵,浑身上下,团圞一片,明蟾遍体,纷纭飘拂,千寻素练。〔是一把刀。〕众将官齐声喝采。李绩看了,欢喜不胜。柳俊舞罢刀,复耸身下马,面不改容,略无喘息。李绩道:“柳俊刀法甚精,但不知汝等高下,可一齐披挂了,各持木棍,上马比试,庶使性命不伤,又见了你等武艺。”许参将便把嘴努着曹虎山,曹虎山为人勇直,便从众中跃出道:“我便与柳俊比武!”忙披挂完备,两人各持木棍上马,一往一来,未及八回九转,曹虎山胁下早经一棍,翻跟斗跌下马来。众将中恼了游击周泰,道:“不好!老战惯家,却被小子所算!”也不披挂,手持木棍,一跃上马,抡动棍梢,望柳俊劈头打来,柳俊忙用棍迎住。斗到四十回合,周泰棍法不乱。柳俊使一个旗鼓势,把棍梢向周泰眉心里直点将去;周泰忙用棍向上一搢,转势直磕下棍梢,便从柳俊右胁下搠来;柳俊眼快手捷,顺势夹马一迎,早把周泰的棍在胁下夹住,随便提起棍梢,向周泰肩窝里只一点,周泰招架不及,撒了棍子,从马背上倒撞下地,众将齐声喝采。柳俊下马上厅,周泰羞惭满面。独有李绩在厅座上几乎喜杀,乃道:“柳俊果好武艺,明日便出去立个头功!将来都是为朝廷出力,汝等也不必羞惭,也不必欢喜,都过来大家相识了,不可各存芥蒂。”许参将等便与柳俊重新相见了。
  当下李绩打发各官散去讫,便于后堂设宴,令柳俊坐下饮酒。柳俊吃惊道:“老爷是朝廷大臣,小人是人家贱仆,怎敢共坐?却不折杀小人!”李绩道:“从来做上官的,每每看得自家尊贵,不肯收拾贤才,往往致豪杰忿怨,上下离心,便不能收得人之效,反藉口天不生才。试想周公以制作礼乐之圣,居帝王叔父之贵,尚且一饭三吐餔,一沐三握发,如此接待天下贤士;孔子尚说‘使骄且吝,余不足观’。今人何等学问,辄敢自尊自大,拒绝豪杰?自然做一个鄙夫,成一个厌品而已。眼前这些受享尊荣,总归无益。所以我自从入仕以来,时以此情自警,故再不敢骄慢待人。〔李公才是个有学问人。岂今之从政者哉!〕今见你弓马甚好,明日若出去杀退贼兵,一可免生灵涂炭,二来使我面上增下许多光辉,三来你的功名便从此始。古云:‘立贤无方,’又云:‘将相无种’,焉知你将来不是个有官爵的人!何必拘定这些小节,你竟坐下,不须谦让。”柳俊不胜感激,道:“人非木石,谁不知恩!明日倘能杀败贼众,总是老爷天威所加,亦是小人效命之日。”当下便磕头谢了,坐在侧手饮酒。李绩遣去家人,止着一个小厮服侍。饮酒中间,互相议论,大家快意。李绩又题柳俊一个表字,以便称呼,叫做柳延秀,名字原叫柳俊。柳俊又下席谢了,夜分席散。
  明日侵晨,传令军士饱餐,李绩给发柳俊黄金凤翅盔一顶,连环锁子甲一副,战马三匹,大刀一把。就令柳俊在大堂上装束了,点兵三百,出城交战。又令许景升、曹虎山领兵二百,在后接应;又令周泰领兵一百,协助柳俊;自己打轿到城楼观战。四门都令知府等官,分督民夫守城。
  却说柳俊统领三百人马,出了东门,指挥军众,摆开阵势,唤贼帅打话。苟黑汉绰枪上马,带了头目,统领兵卒,离营杀来。相去官军一箭之地,把兵马一字摆开,一对对展过门旗,当先出马。只见对面官军队里拥出一员小将,勒马提刀,甚是齐整。苟黑汉一见,大笑道:“原来那里弄来这个孩子,也要出来厮杀!那个头目去活捉将来?我大王营中正少歌童,拿来充补。”只见四头目张芳挺枪而出,大叫道:“孩子,快下马受缚,免汝一死!”柳俊并不打话。刀枪并举,不四合,刀中张芳左腿,跌下马来,军士剿了首级,往城楼上李绩处报功。
  柳俊横刀立马阵前,大叫道:“谁敢再来授首?”言犹未毕,只见贼阵中飞出一骑,乃是一头目史振———他出身原系响马,面如锅底,须似钢针,力大无穷,使两把秋翎削铁刀,骑一匹卷电乌骓马———这史振舞动双刀,拍马大叫:“杀吾兄弟,誓不甘休!”柳俊一见,好生利害,便舞刀跃马,当先迎住。两人一往一来,战至五十余合,柳俊不见赢头,史振亦无败势,两边军士看得呆了。史振心下转念:“这少年技艺颇精,不可力斗。”便掩一刀,拨马便走。柳俊大叫道:“贼人败走,快些趁此势杀过去!”把刀尖两下一招。这正是柳俊合当发迹,〔所谓运也。〕周泰也认做贼将败了,摇旗呐喊,大叫:“快些杀向前去!”阵后许、曹二将,也催动人马,盖地杀来,其势如潮似浪,直涌过去。
  柳俊紧追史振。苟黑汉心上也认做史振杀不过官将,故此败回本阵;又见官军如风滚至,想势头不好,拨马便望阵后乱窜。贼中兵将见主子走了,一蓬风回身便跑。史振在马上见这光景,大叫道:“不宜妄动!”怎禁得人势走发,又兼鼓声震耳,那里禁得住?心上慌张,随转念:“我兵退走,我若也同一路走时,便自相践踏;不若调转这小将,分他的势。”便拨马刺斜而走。柳俊那里舍得,也拨马紧追。周泰是奉令协助柳俊的,哪敢走开?见柳俊追贼将望东南上走了,便撇了贼军大队,领了步下人马,带转马头,望柳俊一路上追来。
  史振正走间,只见前面一条大河拦住,水势滔滔,不能飞越,心上便觉慌了。循河而行,不及半里,却喜有一条大桥,原来这座大桥是跨兖州大河,有名叫做“五丰桥”。史振便急趱上桥顶,桥下柳俊与周泰紧追也到。史振在桥上勒住马,挂下刀,拈弓搭箭,觑清柳俊射来。柳俊正到桥脚下,只见史振立住马,忽听得弓弦响,柳俊急把身子藏在鞍轿里,只听得那箭风在顶门上过去,早听得后面有人倒了,〔为将者,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柳俊也不敢回顾,把马一夹,直飞上桥顶。史振措手不及,柳俊提刀,照头一劈,史振连肩带背,劈下马来,柳俊就地取了首级。回马看时,原来中箭的便是周泰;只见众兵救起,幸喜是肩窝里着箭,性命不伤,〔棍也打在肩窝,箭也中在肩窝,周泰肩窝大是不利。〕扶在马上,一齐转来。只见许景升等追杀贼人一阵,也收兵回转,一齐入城。
  李绩慌忙下城,迎住慰劳。柳俊献上贼将史振首级,李绩不胜大喜。率领将士到衙署内,计点兵卒,不折一人,所获辎重器械无数。李绩大喜道:“本部院识人不谬,今柳俊果然成此大功!又不曾伤折一卒,虽则周将官带伤,却也无碍。”便令周泰回署调治。当下大摆筵宴,犒赏军功,各将依次坐下,尽欢而散。
  李绩退入后堂,柳俊亦在侧坐下。李绩道:“今日一战,我已见你的材能,贼亦不敢正视此处。明日我就命你做个中军,待后来灭了贼党,自然题请授你官职。”柳俊起身拜谢道:“今日战胜,凭藉老爷洪福,得以徼幸成功;后来全仗老爷提撕,使小人稍得寸进。”李绩道:“这总是我的本怀,你不须多嘱。自今以后,凡有事禀我,不论在私衙、堂上,你自己只称‘卑职’才是。”柳俊又起身谢了。李绩道:“你前日说昼则轻兵出战,夜则火鼓劫营,不知今夜可以出劫贼营否?”柳俊道:“不可。贼当新败,防御必严,若往劫之,反遭其害。待明日再杀他一阵,当不战自走矣。”李绩点头道是。按下一边。
  且说苟黑汉败走,约二十余里,方收兵暂住。打听官军已转去了。但见败残人马,四分五落,渐渐聚拢过来,只不见一头目史振,料是被官兵杀了;计点兵卒,折去三百有余。苟黑汉大哭道:“我手下十二个头目,今日三分去一。史将军智勇双全,我靠他成事业的,今日一旦死于非命,叫我与谁人成事!”哭未毕,只见众头目一齐不平道:“难道史大哥是人,我们是鬼?古人有言:‘胜败兵家常事’,大王怎说这没志气的话。看我们明日与官军交战,管叫杀得他片甲不回。大家快些转去,仍把城池围了!”当下聚齐人马,尚有六七百人。正走到半路,只见山侧里摆开一军,为首有两员将官拦住。苟黑汉一见,大惊道:“前面官军阻路,如何是好?”二头目韩玉发恼道:“大王平日何等英武,今日就这般害怕!”便挺枪跃马向前。只见对面两将齐叫道:“来的军马可是苟大王的?”韩玉听得声口和好,便道:“正是。”只见两人滚鞍下马,拜伏道旁。韩玉道:“你是何人,却只般下礼?”却好苟黑汉也到,便问道:“我便是苟大王。你二人却是何人?为什么这般下礼?有何主见?”只见二人高声禀道:“我两人系山中响马,闻得大王威名,久欲依附,恨无进见之策。昨日却有这班四百人众,都是青州府道标名下马军,因裁革了粮,要撤回他的衣甲马匹,与地方争闹,因此罹罪,不忿气,愿落草勾当。某二人收留部下,情愿大王麾下效劳。另有白金千两,以助军资。方才正到半路,闻得大王与官军交战不利,正欲前来助一臂之力,不意此地遇见,实出万幸!”苟黑汉大喜道:“难得豪杰同心,快请起相见。”二人立起站着。苟黑汉道:“二位豪杰尊姓大名,也请教了。”一人道姓钱名奇,一人道姓贺名豹。苟黑汉看这两人,各身长八尺,虎膊狼腰,怪眼獠牙,狰狞出众,果像两员大将,暗暗心中喝采:“不减史振一流;”再看四百军兵,一个个盔甲鲜明,旗枪齐整,都坐的高头大马,心下不胜大喜:“我有这一枝人马,那怕他什么鸟官军!管教打破城池,可以横行无忌。”乃道:“我大王今日少挫军威,必思报复;既承二位仗义,可领本部先行,前往旧扎营盘所在,照旧四门围下,务期必克,以雪今日之耻。”钱奇道:“小将愿出死力,少见微长。”便一齐上马,统本部马军,当先开路,复到旧处扎下营寨,分兵四门攻打。钱奇二人献上千金,并四百人册籍。苟黑汉谓众头目道:“今日战败,城中必欺我懦弱,当有劫营之事。〔柳俊有见。〕可传令四门各营,不许卸甲。”众头目得令,自传谕去讫。
  一夜无话。到明日上午,钱奇二人入营参见,乃对苟黑汉道:“小将二人初来,愿出去见阵一遭,立个头功。”苟黑汉道:“城中有一员小将,甚是利害,二位须要小心在意。”钱奇道:“大王放心。”便令了四百马军,同贺豹二人,在城下搦战。守城军士飞报部院处得知。
  这日早晨,各将及柳俊参见过,李绩面付柳俊搢谕委牌,并宪札一张,金做巡抚中军,领旗守备,领标兵三百,柳俊当堂谢恩讫。李绩又于府库内支银二百两,赏赐柳俊,以供日用;又看一民房,借做中军衙署。柳俊归到署内,随有部下千百总及各百队什伍各参见,又有各官俱来称贺,一时真个荣耀。正是:
  半生伏枥泥沙困,今朝展足康庄迅。
  果然平地一声雷,男儿到此真豪俊。
  柳俊在署,随着三四个少年伴当并厨夫火夫数人,进署服役。柳俊验明收用。上午时候,正留各官吃饭,只见部院处来传,便一搢到部院衙门,知有贼将城下讨战。李绩传进各官,照依昨日号令,调拨出城。李绩原到堞楼上观看。
  当下柳俊披挂完备,统领本部,杀出城门;许景升、曹虎山亦领人马在后接应。两下迎住,柳俊当先出马。只见贼阵前两员贼将,甚是雄猛,背后一派都是马军。柳俊心下想:“昨日不见这些马军,今日却自何而至?”更不打话,舞刀向前,钱奇亦舞刀抵住。战不十合,贺豹持斧,双出夹攻,这边官军阵里曹虎山挺枪抵敌,两对儿在战场上转灯儿厮杀。正在酣战之际,只见一阵血飞,却是曹虎山坐下战马,被贺豹一斧劈去了半个脑袋,早把曹虎山跌下马来;许景升急拍马向前,抵死救回。贺豹便夹攻柳俊。许景升只好救回曹虎山,无心交战;独剩柳俊一个,渐渐支架不来。苟黑汉在阵前,看得光景得利,忙令韩玉、张兴、王起、彭文四个头目,一齐出马。贺豹嘴里唿哨一声,四百军马一齐冲将过来。柳俊料招架不住,忙喊:“后军早退!”便掩一刀,拨回马就走。官军阵里被四百马军冲开,四零五落,飞奔入城。贼兵直追至城下,城上炮石箭弩如雨打下,方才退去。李绩计点军士,杀伤一百余人,丧折牙将一员。李绩道:“贼兵胜败,且不管他;只是那一队马军利害,如何摆布得他方好。”柳俊道:“贼兵强众,难以交锋;昨日并不见这些马军,今日不知如何而至?明日且宜坚守不出,待卑职思一计策,除去他的马军才好。”当夜歇过。
  此时六月中旬,已有数旬不雨,天气好生炎热。柳俊只不出军,外边贼兵大声叫骂,着实攻打。柳俊日日上城巡视,只见城外贼中马兵,一队一队的纷纷向东南上去,连日如此。柳俊心下狐疑,便唤熟识地道的小兵,问城外山川地土。小兵道:“此去东南十里外,有一条大河,河上流有一渡口,水势最急,土名叫做‘囊沙渡’,其余并无险要。”柳俊道:“为何叫做‘囊沙渡?’”小兵道:“向来传说,古时有个将军,于此囊沙遏水,遇敌兵到,决水淹敌,因此叫做囊沙渡。”柳俊心下一想:“如今天气炎热,人马焦渴,必是这班贼人就彼饮马。原来名唤囊沙,古人曾行此计,我今何不依计而行?但未知贼兵的确,今夜且差一心腹能干的,到彼画一地图,兼打探贼中马军去的消耗,再行计议。”当下发放小兵去讫。
  到夜来,差一心腹牙将,分付了备细,夜缒出城:“到明日夜来,一鼓时候,必到城下伺候,入城回复。”牙将领命办事。到明夜,依旧掩过贼寨,到城下声唤;城上柳俊原令人接应的,听得声音,原把绳索扯起,便到柳俊衙内报知。柳唤至内室,牙将道:“果是贼军炎渴,放马渡口饮水。”便献上地图。柳俊看了大喜,忙到李绩处说知。李绩道:“为今之计若何?”柳俊道:“卑职有一计在此。”便向李绩耳根边,悄悄的如此如彼说了一遍。李绩大喜道:“正合吾意。事不宜迟,速行调遣。”便传集各将,分付如此如此。曹虎山与吴千总各领人马,依计收拾器械,先乘夜出城,掩过贼营去了。正是:
  眼前没没未知奇,堪叹庸人只相皮。
  纵有天才迈千古,无权何处见施为。
  且说苟黑汉见钱奇二人杀败官军,又见城中连日不出,不胜大喜;只道是官军畏惧,把军中事务一总任托钱奇。钱奇却又是一个无知响马,那里有恁深谋远虑?自恃勇力,放心怠惰,每日去囊沙渡口饮马。这日又带了合寨马军去,走到渡口,只见河水干涸,崖岸直峭。钱奇谓贺豹道:“你看河水,昨日何等大,今日却如此小了?”贺豹道:“你只看天气这般炎热,雨又不下,自然河水干了。”钱奇道:“如此峭岸,怎么下去饮水?”贺豹道:“不妨,我有道理。”令军士削平一条岸口,叫把枪杆到河心点水,只得一尺多深。贺豹道:“可把马一总赶下河去。”众军士得令,便把马一齐赶入河中饮水。兵士都在岸上树荫底下,解甲歇凉。忽见上流头水势如山盖来,那马因岸高路直,急切里纵跳不上,又兼河泥淤了马脚,如何驰骋?还有军士下河取水饮的,一时走不及,也被水漂去。岸上军士见了,吓得手足无措,登时闹个沸反。钱、贺二人也惊惶无计,忙叫快些赶马上崖,却因止削得一处平岸,扯不得几十匹马。钱、贺二人还在那里张皇,只见西北上一彪军兵杀来,大叫:“中吾计也,快下马受缚!”
  你道此军是谁?原来便是曹虎山。他昨日奉柳俊调遣,带领二百步兵,各带锹搢,乘夜出了城门,偷过贼营,到囊沙渡上流窄狭处,挑土塞了河口,伏兵两旁。至午上听得下流人喊马嘶,料是贼兵赶马饮水,忙上山岗一望,果见贼兵都在岸上阴凉处歇息,马都放在河底,便令军士一齐发掘,水势滔天,直滚下去,只见马被水冲,都顺流直泻,遂喊叫杀来。钱、贺二人不知军兵多少,先失了马势,心内也知中计,愈觉慌张,忙上马依旧路奔回。部下都做了步兵,穿着重甲,跑得气急败坏;后面追兵又紧,便把盔甲沿路尽行抛弃。
  到半路茂林边,只听得林中一声梆子响,乱箭射出,有如飞蝗。钱、贺二人马先着箭,跌下地来,登时俱被射死。众军士也一总射倒,还有跑不上的,被曹虎山追兵赶上斩了。你道此处伏兵何来?原来便是牙将吴千总昨晚奉柳俊计策,带了一百名弓箭手,多负箭矢,一同曹虎山乘夜出城,至半路上茂林中埋伏,只等贼兵转来,便一齐放箭。这时只听得林前军马奔走,忙向前看时,只见贼兵都是步行,走得困乏之状,料是曹虎山决水淹没,便传一声梆子,一百弓箭手一齐放箭,不一刻,贼兵歼灭无余。曹虎山追兵也到,便合在一处,寻了钱奇、贺豹二人首级,杀奔前来。
  且说柳俊夜里分拨曹、吴二将去后,到明日上城,观看贼兵动静。上午时候,只见贼中马军依旧向东南上去了,便令许参将领了一百大刀手,商议如此如此,〔许参将爵尊,故不曰“分付”,而曰“商议如此如此”也。〕从北门杀出;自己带了二百人马,杀出东门,到苟黑汉营前讨战。苟黑汉忙集在营头目,杀出营来。两下摆开阵势,柳俊招动二百人马,一齐向前。贼中韩玉、张兴、刘士奎三骑齐出。柳俊抖擞精神,大叫道:“众军士,大家努力,今日务要擒住贼首,不得轻放!”众士也发狠向前,无不以一当十。柳俊力敌三人,奋勇加倍:一声呐喊,刀劈刘士奎落马;张兴失惊回顾,也被柳俊一刀斩了;韩玉兀是舍死抵住。苟黑汉在阵后见了,大惊不小。正在惊忙之际,只见各门头目闻知东门交战,齐来汇集,苟黑汉便令王起、彭文出马,帮助韩玉;随唤雷冬生、冯耀甫二人,分付道;“你二人快去传钱、贺二将军,领本部马军前来策应。”雷冬生道:“我在北门围城,适才已有官将冲杀出城,小将遮拦不住,放他望北走了。”苟黑汉道:“且莫管他,你二人快去传马军来,以便厮杀。”二人得令,飞马投东南而走。正遇曹虎山、吴千总合军杀到,二人见了旗号,吓得魂不附体,拨回马便走。曹虎山一骑当先,大叫:“贼将休走!”扯满弓放一箭,正中冯耀甫背心,倒撞下马,军士向前剿了首级。雷冬生舍死奔回本阵,急向苟黑汉道:“钱、贺二将军不知下落,小将未到半路,早有官兵杀来,冯耀甫已中箭身死,大王须快定计。”苟黑汉闻报大惊,正在忧疑,曹虎山军兵早到,苟黑汉便自挺枪跃马,战住曹虎山,雷冬生抵住吴千总。
  是时贼阵分作两队,前后受敌,韩玉正与柳俊死命鏖战,只见自己阵上兵马移动,料是不好,便掩一枪,拨马便退;王起、彭文不敢抵敌,也回马望本阵乱窜。韩玉奔回阵后,见苟黑汉正与曹虎山交锋,不胜忿怒,挺枪便戳。后面柳俊催动人马又复杀来,韩玉见不是势头,大叫道:“大王,事势不济,快些回本山去,再作计较。”苟黑汉便与王起、彭文、李上进、雷冬生五人,并作一路,杀奔山中来,独留韩玉断后。正走不上五里,只见前面一军摆开,为头一将,乃是参将许景升,大叫道:“苟贼!你莫非要逃回山中去么?你的山寨早波我烧毁了,更欲何往!”你道这许景升自何而来?原来是柳俊定下计策,他料自己出东门厮杀,各门围的贼兵便少,乃令许参将领一百大刀手,杀出北门,竟奔贼人山寨里,杀了看守山寨几个喽囉,放一把火,烧了寨栅,然后回兵。柳俊原约定景升到东门接应,正遇苟黑汉败走,却打从这条路上走来,撞个劈面。苟黑汉大惊道:“城中兵马甚少,今日又不见出军,为何处处都有伏兵〔城中只得五六百兵,柳俊却放得处处皆有,可见算计再不可少。〕阻住去路?如何是好?”王起道:“大王,我有一计较:济宁离此不远,马大王现在济宁,不如竟投他去,山寨已被烧毁,别无安身之策。”苟黑汉道:“也罢,你便当先开路,快传语后军韩将军,竟望济宁走罢。”当下不敢恋敌,且战且走,竟望济宁去了。许参将放过他头目六人,及数百兵卒,其余零星败残的,一齐获住。
  只见柳俊与曹虎山合军追来,许参将说:“贼人已去多时。”柳俊道:“贼人既远,不必穷追。”便收兵入城,到李绩处献功。柳俊献上张兴、刘士奎首级,许参将献上所获百余贼兵,曹虎山献上冯耀甫首级,吴千总献上钱奇、贺豹二人首级,〔献功处都依次叙出,毫不错乱,见得有纪律处也。〕共获辎重马匹盔甲器械无算。李绩大喜道:“这都是柳俊奇计,一战成功。贼首却往何处?”许参将道:“听得贼人口里说,望济宁去了。”李绩道:“还有多少人马?”许参将道:“只有一二百人。”李绩当下纪录众将功劳,柳俊自居上等。把所获贼兵,愿投军者编入队伍,不愿者悉听归农;将盔甲器械给散众兵,辎重暂寄府库。摆下极丰筵宴,款待诸将,按下一边。
  且说马述远带了朱海、吴有功、田慕承、曹明、仲大德五员贼将,杀奔济宁来。城中已知准备,乃令朱海攻东门,吴有功攻南门,自同曹明、仲大德攻北门,田慕承攻西门,围得四城水泄不通。城中守将徐如海,是个公子荫官,年方二十余岁,前闻得邻县残破,已吓得心神恍惚;今见围了本城,越发仓皇忧惧,便去州衙与知州商议。这知州姓贾,名一鹤,是进士出身,贪而且酷,待民如仇,百姓为事破家,死丧逃亡者不记其数。平昔轻欺徐如海,道他年少无知;今日见贼兵杀来,徐如海来商议,说话间未免急遽无绪,使笑道:“自古云:‘兵来将迎,水来土掩’,有何商议?”〔死活直推。〕徐如海道:“这是固然道理,但目下城中兵微将寡,贾老爷须出角文书,往邻近借兵救援,保护此城,〔徐如海此等话也无差处。〕故此来与贾老爷商议。”贾一鹤道:“徐老爷,你做的是何官?〔偏说恶话。〕你既做武官,遇军旅之事,便当自去料理,却反来向我烦絮!”便把手乱摊道:“这也可笑之极。”〔与刘知州“岂有此理乎”一样声口,一边却是酸,一边却是恶。〕徐如海大增苦况,只得回去,与偏裨众将计议。守备唐可法道:“州官既不肯出文告急,老爷且督率兵马出城,凭着卑职们本事,杀他一阵,看是如何,再作计较。”
  明日贼兵在城外讨战,贾一鹤又使人来催。〔真正恶。〕徐如海不得已,令裨将唐可法、王如彪为左右翼,自总中军,出南门交战。遇吴有功大队,两下摆开。吴有功当先出马,唐可法更不与打话,抡刀直取,战至三十余合,吴有功力怯,便拨马而走,唐可法大叫道:“贼已败走,大军快些杀向前去!”徐如海见唐可法得胜,便同王如彪招动人马,蜂拥前来。追未五里,只听得右边鼓声大震,一枝兵马杀来;徐如海大惊,急令王如彪向前抵住。忽然间左胁下人马纷纷乱窜,却又是一枝军马杀来;徐如海吃惊不小,哪敢前行?拨回马向城飞走。正走到城边,猛地里一声炮响,一军摆开,为首一员贼将,乃马述远是也。原来徐如海出南门厮杀,马述远正在北门大营,早有哨马来报知,说官军出南门,与吴将军交战。马述远恐吴有功一人有失,便急令曹明领兵二百,从西南抄出;令仲大德领兵二百,从东南抄出;自己统领大队,从西南沿城脚一路抄来,伏兵于南门外左右,以截官军归路。正见徐如海败回,便摆开军士,大喝道:“早早下马投降,免汝一死!”徐如海吓得魂不附体,拨马落荒而走。又遇仲大德杀来,乃于马上大叫道:“四面皆贼,料无生理!”乃拨剑自刎。〔徐如海虽曰纨搢,然能够死节,贤于刘、贾远矣。〕仲大德见徐如海自刎而亡,怜他少年忠义,恐乱军践踏,乃令军士就于路旁杨树下连甲埋之,然后掩扑官兵。
  这时唐可法正追吴有功,只听得后军大乱,喧声不止。军卒忙来报道:“左右俱有贼兵杀来,主将不知何往,将军急速回兵救城。”唐可法大惊,急回兵杀转。吴有功见官军转去,知是城中有失,也从后反追将来。唐可法正走间,刺斜里一军冲出,截住去路。一员贼将,圆睁怪眼,大喊道:“吾乃大将曹明,败将却欲何往!”———原来就是王如彪抵敌的一枝军马,王如彪已被曹明杀了,故于此撞见。———唐可法舞刀便战,未及三合,后面吴有功追兵又到,不敢恋战,掩一刀,便取南路奔走。又遇仲大德拦住,不胜忿怒,举刀便砍,仲大德料难取胜,便放开一条道路,让唐可法冲将过去,止截住了后军。
  唐可法这一场狠战,人马俱疲,杀透重围,已经身受重伤,离战场二十余里,方得下马,喘息道旁。渐渐残兵聚来,才得一百余人,方知主将已自刎身亡,王如彪亦被贼将所害,不觉失声大哭,百余军士亦挥泪不止,乃包裹伤痕,挣扎上马,取路往汶上县求救兵不题。
  且说马述远既杀败官兵,复围城攻打。城中见兵马没有一人一骑入城,大家惊惶无措。贾一鹤方有些着急起来,督责百姓守城。还差了家丁,手持木棍,四城巡视;若遇百姓有怠玩的,便举棍乱打;还坐在保甲人夫家里,需索酒食。真是小人倚惯官府势,当此性命危急之时,犹然狐假虎威,不知死活。济宁百姓受这些家丁茶毒,愈发恨入骨髓,大家商议杀却这厮。便暗暗约定,到黄昏左侧,乘各家丁酒醉迷乱时,群起赶杀。这些家丁犹恃蛮格斗,城内沸腾。城外贼人听得这般声息,料有内变,架起云梯探望,见城头一无防御,便蚁附而上,乘间直入,各门同时杀进。比及贾知州闻此消耗,贼众已抢入州衙,将贾一鹤一家良贱,尽行砍杀,共计老幼男女七十余人,顷刻死于非命。———只因贾一鹤一身作事,全不顾天理人情,致百姓怨毒生心,贼众乘机杀害,累那妻妾子女亲朋仆婢,尽有忠厚无辜,一时皆遭惨死。
  众贼杀了知州全家,将贾一鹤的头搠在枪上,报知贼首。此时马述远正率众奔入城来,令将知州等尸骸烧毁,那些贼兵向无纪律,便恣行掳略。仲大德忙令心腹军校,往徐如海及唐、王二将署中,救护他三家老小。〔意见不凡,终得好处。〕
  当下济宁城内闹个沸反,直至天明,方稍平定。马述远既得济宁,以为将来必图成大事,不胜之喜,便镇日的狂歌蛮舞,纵酒欢娱。乃令吴有功领兵五百,往宿迁助周、胡二人;其余军将俱留在济宁,督造衙署,作久安长住之计。贼兵四出氵㸒掠,百姓受累无穷,此时又渴望官军前来剿灭。
  马述远一日正在衙署中同掳来几个妇女饮酒取乐,忽见军士来报道:“兖州苟大王处,差头目在外候见。”马述远即便出堂,见是苟黑汉部下第六个头目王起。王起叩头毕,马述远先问道:“今日为何来此?”王起便将那丧兵折将、今来投奔的始末,细细说知。马述远听毕,拍手大笑道:“前日我等在你大王寨中,你们极不合自恃头目众多,妄自尊大,强为三路盟主;今日却杀得大败亏输,损兵折将,进无所得,退无所守,只见败来投我。若当日推我为盟主时,自然发遣你等行事,都有接应了,何至如此丧败!”乃对王起道:“你先去请来,我随出城接他便了。”王起诺诺而去。
  马述远故意迟延,慢慢的摆齐军马,尚未到城门边,已见苟黑汉进城。马述远在马上拱手道:“苟大哥别来无恙?”苟黑汉满面羞惭,勉强答道:“我智浅才疏,遂至丧败;今见大王,使我羞赧无地!”乃并辔入马述远署中。各相见过,苟黑汉极其推奖,深自贬抑。马述远高视阔步,旁若无人。乃问道:“苟大哥还存多少兵将?”苟黑汉欠身答道:“头目只存五员,兵卒不满二百。”马述远大笑不止,道:“你看我如今雄据三城,带甲数万,四方豪杰,率众归心,未尝损折一兵一将。目下宿迁将破,眼见图成大业,建立奇功。苟大哥学我帐下勇士,尚不能及他将来富贵哩!”〔小人得志便颠狂。〕苟黑汉听到此句,气得口都不开。马述远乃令备酒接风,自己与苟黑汉面南坐下,两旁头目分宾主东西叙坐。
  酒至半酣,马述远开言道:“前月尊寨相聚,苟大哥不自揣度,便为三路盟主;岂期今日如此狼狈,深为可耻。又闻得李兄弟处,竟大不妙了。〔映带周匝。〕若那日推我为主,便有调度出来,你等亦不至有今日!”说罢抚掌大笑。苟黑汉满面发赤,低头不语,明知马述远恃功傲侮,然此时威势俱无,只得含忍。
  忽见东边坐中一人高叫道:〔忍不得了。〕“马大王何得出言不逊?虽我大王新败,然志气未磨,英风仍在,岂不闻汉高祖七十二战,皆败于项羽,后来一阵成功,图成天下。马大王虽则今日破了几处城池,也未知后来如何结局,怎么便以言凌虐,待人不堪!”马述远视之,乃韩玉是也,〔韩玉也读两句书。〕不胜大怒,推桌而起,放声大喝道:“好一个无知狗贼!你的平昔底里,我岂不知?你平昔在地方鼠窃狗偷,人所不齿,岂是我们豪杰一类!你大王尚且不言,你是何等样人,敢于放肆!左右,为我擒下!“言未毕,西边坐内抢出朱海、曹明二人,把韩玉擒到阶下,韩玉料无生理,便放声大骂。马述远手自拔剑,赶下堂来,〔如画。〕照头一剁,登时结局;怒犹未息,令阶下武士乱刀剁成肉酱。
  这时苟黑汉看到此处,不由不恼,〔极其不堪,不得不恼。〕也推桌而起,掣出剑来,指着骂道:“虽我一时兵败来投,昔日也曾为盟主,也该让我一分;你这般出言无状,我大王只索含忍,为何把我头目如此处置?在我跟前毫无顾忌,情理何堪!不与你决一死生,誓不甘休!”便挥剑砍来,马述远亦舞剑抵住。〔真正一班强盗,成得恁么事业。〕王起、彭文、雷冬生、李上进四个头目亦挥刀相助,这边朱海、田慕承、曹明、仲大德亦拨剑向前,恰好一个对一个,在堂上斗将起来。因这自相残杀,有分教:王师已伏恢复之机,暴寇渐成丧亡之势。未知谁胜谁负,且听下回分解。
  柳俊五丰桥斩将功劳,不若囊沙渡破贼为大。可见勇在次,而谋为最。然亦不必自己出,古人遗计俱在,依样画葫芦,便亦能成事,但须因时制宜耳。
  贾一鹤一人,便累及七十余人;此七十余人亦复何辜,同其横死耶?然看古来为忠臣者,要自己一个“流芳千载”,便不顾别人性命,镇十镇百,皆遭诛戮。此镇十镇百之人,又不得一些好处,且不得留一姓名于后,究竟得何罪孽?殊属不解。能为忠臣亲戚,便宜受享好处,乃遭此分外之诛,更属不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一章·徐枕亚
  第三十五回 众冤魂梦中告状 卖茧绸私访李府·
  第十六回 貔虎师阵败遭擒·陈端生
  卷九 东郭集·吴敬所
  第二十六回 逢国庆贾氏增爵禄 沐皇恩元妃再省亲·秦子忱
  第二十六回 探虚实恶贼埋伏 祭大树猿仙解围·
  第十七回 骚娘焦渴另寻欢·风月轩入玄子
  第五十六回 大典繁陈攫金胜竹叶 新章急就挥汗颂梅花·张恨水
  解父冤·省三子
  第二十七回 紫禁试说军机苦 白屋谁怜御史穷·蘧园
  第十四回 碧草轩父执谠论 崇有斋小友巽言·李海观
  第六十四回 百鸟护尸收仙衣 满朝送葬遇国丈·雪樵主人
  第十一段 订宵征二女同歌 泛春波扁舟独驾·李春荣
  第一回 订兰水芸窗成交契 续孤山梦中卜良缘·渭滨笠夫
  第六十三回 集腋成裘良缘凑合 移花接木妙计安排·韩邦庆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