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续箕裘
吉家姑捣鬼感亲兄庆藩子失王得生父
血诚不当庭帏意,伯奇孝己干秋泪。号泣问苍天,苍天方醉眠。有人相救援,感得亲心转。离别再团圆,休哉聚顺欢。
右调《菩萨蛮》
从来家庭之间,每多缺陷。以殷高宗之贤,不能察孝已。以尹吉甫之贤,不能活伯奇。又如戾太子被谮而死,汉武帝作思子宫,空余怅望,千古伤心。至于宜臼得立,不能再见幽王,而与褒姒、伯服势不并存;重耳归国,亦不能再见献公,而与奚齐、卓子亦势不两立,又岂非可悲可涕之事?如今待在下说个被谗见杀、死而复生的孝子,哭子丧目、盲而复明的慈父,再说个追悔前非、过而能改的继母,无端抛散、离而复合的幼弟,与众官听。
这桩事在正统年间,河南卫辉府有个监生,姓吉名尹,号殷臣,妻高氏,生一子,名孝字继甫。幼时便定下一房媳妇,就是吉尹妹丈喜全恩的女儿。那喜全恩是勋卫出身,现在京师做个掌管羽林卫的武官。夫人吉氏,便是吉尹的胞妹。所生女儿,小字云娃,与吉孝同年同月而生,两家指腹为婚的。不想吉孝到十二岁时,母亲高氏一病而亡。吉尹娶妾韦氏,一年之内即生一子,乳名爱哥,眉清目秀,乖觉异常,吉尹最所钟爱,替他起个学名,叫做吉友。自古道“母以子贵”。吉尹喜欢吉友,遂将韦氏立为继室。原来吉家旧本殷富,后因家道衰落,僮仆散去,只留一旧仆高懋,原系前妻高氏随嫁来的。到得韦氏用事,把这旧仆打发出去。另自新收个养娘刁氏。那刁妪最会承顺主母颜色,襚候意旨,搬说是非,韦氏甚是喜她。正是:
彼一时兮此一时,新人用事旧人辞。
只缘主母分前后,顿使家奴兴废殊。
却说吉孝一向附在邻家书馆中读书,朝去夜回,全亏高懋担茶担饭,早晚迎送。自从高懋去了,午膳晚茶没人送去,都要自回来吃。那刁妪只愿抱着小官人,哪里来理会大官人。吉孝匍匐道途,不得安逸,或遇风雨之时,一发行走不便,时常欷嗟叹。刁妪便在韦氏面前搬口道:“大官人道主母逐了高懋去,甚是怨怅。”韦氏变色道:“难道一个家人,我做娘的作不得主?”便对吉尹说了,唤吉孝来数说了几句,吉孝不敢回言,情知是刁妪搬了是非。一日归来吃午膳,饭却冷了,忍耐不住,不合把刁妪痛骂了一场,刁妪十分怀恨,便去告诉韦氏道:“相公大娘不曾骂我,大官人却无端把我来辱骂。”韦氏道:“晓得是娘身边得用的人,看娘面上就不该骂你了。”刁妪道:“这是骂不得大娘,所以骂我。大官人正不把大娘当娘哩,他背后还有极好笑的话。”韦氏问是什话,刁妪假意不敢说。直待盘问再三,方才说道:“大官人在背后说相公没主意,不该以妾为妻。
又说大娘出身微贱,如今要我叫娘,萛是勉强。”韦氏听了,勃然大怒,便要发作。刁妪止住道:“大娘若为了我与大官人寻闹,他毒气便都射在我身上,不如只记在心里,慢慢计较便了。”韦氏自此深恨吉孝,时常对吉尹说他的不是处。正是:
信谮何容易,只因心两般。
可怜隔腹子,如隔一重山。
常言道:“口能铄金。”浸润之谮,最是易入。吉孝本没什不好,怎当得韦氏在丈夫面前,朝一句晚一句,冷一句热一句,弄得吉尹把吉孝渐渐厌恶起来。看官听说:大凡人家儿子为父母所爱的,虽有短处,也偏要曲意回护;若一被父母厌恶了,便觉他坐又不是,立又不是,语又不是,默又不是。可怜一个吉孝,只因失爱于父母,弄得手足无措,进退不得。思量无可奈何,唯有祷告天地神明,或可使父母回心转意。于是常到夜半,悄悄起来跪在庭中,对天再拜,涕泣祷告。又密写疏文一纸,在家庙前焚化。却不想都被刁妪窥见,一五一十地报与韦氏道:“这不知做的是什把戏?”韦氏怒道:“畜生一定是咒我夫妇两个了。”便对吉尹说知。吉尹初时尚不肯信,到夜间起来偷看,果见吉孝当天跪拜,口中喃喃呐呐,不知说些什么。吉尹大喝道:“你这忤逆畜生,在这里诅咒爹娘么?”吉孝吃了一惊,跪告道:“孩儿自念不肖,不能承顺父母,故祷告上苍,愿天默佑,使父母心回意转。岂有诅咒之理?”吉尹道:“你既非诅咒,何消夜半起来,避人耳目。我今亲眼见了,你还要花言巧语,勉强支饰。”便把吉孝着实打了一顿。
吉孝负痛含冤,有口莫辩。自想母党零落,高家已是无人,只有喜家姑娘是父亲胞妹,又是自己的丈母,除非她便可以劝得父亲。因捉个空,瞒着父母,私自走到喜家去,拜见姑娘,诉说衷情。原来喜全恩因上年土木之变,护驾死战,身受重伤,此时景泰御极,兵部于尚书嘉其忠勇,升他做了挂印总兵,镇守边关。不得回来,只有夫人吉氏在家。当下喜夫人听了侄儿所言,便道:“原来有这等事,待我婉转劝你父亲,教他休信谗言便了。”吉孝垂泪道:“全赖姑娘劝解则个。”喜夫人又安慰了他几句,吉孝不敢久留,谢别了姑娘,自回家去。
过了一日,吉尹因欲问妹夫喜全恩信息,步到妹子家里。喜夫人接着,置酒相待。吉尹问道:“近日妹丈可有家信回来,边关安否如何?”喜夫人道:“你妹夫近日有信来,说边关且喜宁静。但牵挂家中骨肉,放心不下,询问女婿吉继甫迩来学业如何?”吉尹道:“不要说起,这畜生十分无礼。我正待告诉你,一言难尽。”便把吉孝夜半对天诅咒的话说了一遍。喜夫人道:“我也闻得哥哥近日在家中惹气,可念父子至亲,先头的嫂嫂只留得这点骨血,休要听了闲言闲语,错怪了他。若做儿子的诅咒爹娘,天地有知,必不受此无理之诉,这是自告自身了。我看侄儿是读书人,决无此事。”吉尹听了,只管摇头,口虽不语,心里好生不然。正是:
枕边能灵,膝下见罪。
儿且不信,何有于妹。
当下吉尹别过妹子,回到家中,把上项话与韦氏说知。韦氏道:“若不是这畜生去告诉姑娘,何由先晓得我家中惹气?原来那忤逆种要把丈母的势来压量我。罢罢,他道找出身微贱,做不得他的娘,料想姑娘也只认得先头的嫂嫂,未必肯认我为嫂,他女儿也不肯到我手里做媳妇。她说父子至亲,你们父子到底是父子,我不过是闲人,你从今再休听我的闲言闲语,我今后但凭你儿子怎样诅咒,再不来对你说了。”这几句话分明是激恼丈夫,吉尹听了如何不怒?便唤过吉孝来喝问道:“你怎生在姑娘面前说我听了闲言闲语?”韦氏便接口道:“你夜半对天诅咒,是你父亲目击的,须不干我事。你就教姑娘来发作我,我也有辩,我晓得你只多得我与小弟兄两个,今只打发我两个出去便了,何必连父亲也咒在里面?”吉尹听说,愈加着恼,又把吉孝打了一顿,锁在后房骂道:“省得你再到姑娘家去告诉,我且教你这畜生走动不得!”自此吉孝连书馆中也不能去,终日在房里涕泣。
那刁妪却私与韦氏计议道:“相公与大官人闹了这几场,大官人心里不怪相公,只怪大娘。今大娘年正青春,小官人又只得两三岁,相公百年之后,大娘母子两个须要在大官人手里过活,况大官人又有喜家夫人的脚力,那时须受他的累。常言道:‘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依我算计,不如先下手为强。”韦氏沉吟道:“你所言甚是,但今怎生计较便好?”刁妪道:“我有一计,不知大娘可依得么?”韦氏道:“计将安出?”刁妪道:“大娘可诈病卧床,教大官人侍奉汤药。待我暗地把些砒霜放在药里,等他进药之时,大娘却故意把药瓯失手跌落地上,药中有毒,地上必有火光冒起。那时说他要药死母亲,这罪名他须当不起。相公自然处置他一个了当。”韦氏道:“此计大妙。”商议已定,次日便假装做心疼,倒在床上,声唤不止。吉尹着忙,急请医生看视,讨了两贴煎剂,便付与刁妪,教快煎起来。韦氏道:“刁妪只好抱爱哥,没工夫煎药。若论侍奉汤药,原是做儿子的事。今可央烦你大孩儿来替我煎煎。”吉尹听说,遂往后房开了锁,放出吉孝,吩咐道:“母亲患病,要你煎药。只看你这番,若果小心侍奉,便信你前日不是诅咒,可以将功折罪。”吉孝领命,忙向刁妪取了药,看药封上写道:水二钟,煎八分,加姜二片,不拘时服。吉孝随即吹起炭火,洗净药罐,置水加姜,如法煎好。将来倾在瓯内,双手捧着,恭恭敬敬走到韦氏床前,叫声:“母亲,药在此。”那时吉尹正坐在房内,教刁妪引骗着爱哥作耍,替韦氏消遣。见吉孝煎得药来,即令刁妪把爱哥放在床上,且伏侍韦氏吃药。韦氏才接药在手,却便故意把手一蒨,将药瓯跌落地上,只见地上刺栗一声,一道火光直冲起来。吉孝见了,吓得目瞪口呆。刁妪只顾咋舌道:“好利害,好利害!”韦氏便呜呜咽咽地哭道:“大官人呵,你好狠心也!你恨着我,只去对你姑娘说,教你父亲出了我便罢。何苦下恁般毒手,药里不知放了什东西,这等利害。早是我不该死,险些把我肝肠也迸裂了。”吉尹此时怒从心起,一把拖过吉孝来跪下,大喝道:“你要药死母亲,当得何罪?”吉孝大叫冤屈。吉尹道:“待我剥了你衣服,细细地拷问。”刁妪便假意走过来解劝,却从闹里把个毒药纸包暗暗塞在吉孝袖中。吉尹把吉孝衣服扯落,见袖中滚出个纸包儿,取来看时,却是一包砒霜。吉尹大怒道:“药包现证,还有何说!”韦氏道:“若只要药死我一个,不消又留这许多砒霜,他想还要药死父亲与兄弟哩。”吉尹听了,咬牙切齿,指着吉孝骂道:“你这弑逆之贼,我今日若不处你个死,将来定吃你害了!”韦氏道:“你休说这话,伤了父子至亲,不如倒来处死了我,中了他的意罢。我是闲人,死了一百个也不打紧。况我今日不死,后日少不得要死在他手里的,何不趁你眼里死了,倒得干净。”吉尹听了这话,越发躁暴如雷,便解下腰里汗巾来,扣在吉孝颈项下。吉孝慌了,放声号哭。这边爱哥在床上见哥哥这般光景,不觉惊啼起来。韦氏恐怕吓了他,忙叫刁妪抱了开去。刁妪借这由头,竟抱了爱哥出房去了,并不来解劝主人。
吉尹一时性起,把吉孝按倒在地,拴紧了他颈里汗巾,只一拽,可怜吉孝挺了两挺,便直僵僵不动了。韦氏见吉孝已死,假意在床上儿天儿地的哭将起来道:“我那一时短见的孩儿,我那自害自身的孩儿,倒是我教你煎药的不是,送了你性命。恨我不先死,连累了你了。”吉尹道:“他咒你不死,又来药你,这样逆子,还要哭他则什。”韦氏道:“你还念父子至亲。买口好棺木殡送了他。”吉尹道:“弑逆之人,狗彘不食,要什棺木。只把条草鞯裹了,扛他出去。”韦氏道:“姑娘晓得,须不稳便。”吉尹道:“是我养的儿子,她也管不得我。”说罢,便走出去唤人扛尸。原来吉家有几个邻舍,日前都被刁妪把吉孝诅咒父母的话谗毁过的,今又闻说他要毒死母亲,被他亲爹处死的,哪个敢来说什话,只得由他唤两个脚夫把尸首扛到荒郊抛掉了。正是:
井廪无辜犹遇难,况乎弑逆罪通天。
独伤孝子蒙冤谴,殒命还将尸弃捐。
却说那日喜家夫人吉氏闲坐室中,觉得满身肉颤,耳热眼跳,行坐不安,心里正自疑忌,早有吉家邻舍把吉孝殒命抛尸的事传说开来,喜家的家人知了这消息,忙报与主母。喜夫人听了,大惊啼哭,云娃小姐也在房里吞声暗泣。喜夫人道:“此事必然冤枉,我哥哥如何这般卤莽?”慌忙差几个家人,速往郊外看吉孝尸首的下落。家人领命,赶到荒郊看时,见吉孝面色如生,伸手去摸他身上,心头尚热,候他口中,还微微有些气息。家人连忙奔回报知主母。喜夫人便教取一床被去,把吉孝裹了,连夜抬到家中,安放一张榻上,把姜汤灌入口内,只听得喉间咯咯有声,手足渐渐转动。喜夫人道:“好了,好了。”便连叫:“侄儿苏醒。”叫了一回,吉孝忽地睁开双眼,定睛看了姑娘半晌,方才哽哽咽咽地说道:“莫不是我魂魄与姑娘相会么?”喜夫人哭道:“我儿,你姑娘在此救你,你快苏醒则个。”当下扶起吉孝,姑侄两个诉说冤苦,相对而泣。傍边看的奴婢亦无不下泪。正是:
历山有泪向谁挥,痛念穷人无所归。
此日若非姑氏救,幽魂化作百劳飞。
吉孝对姑娘说道:“这毒药不知从何而来?想必又是刁妪所为。侄儿今负一个弑逆罪名在身上,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今日虽蒙姑娘救了,若不能辨明心迹,再与父亲相见,生不如死。”喜夫人劝道:“你且在我家暂避几时,在我身上教你父亲回心转意,日后再与你相见便了。”于是吩咐家人,不许走漏消息与吉家知道。
次日,喜夫人唤两个会讲话的女使来吩咐了,遣她到哥哥家里,见了吉尹夫妇说道:“我家夫人闻大官人凶信,特遣我们来探问。”吉尹把前事细述了一遍。女使道:“我家夫人说,大官人不但是我侄儿,又是女婿。相公要处置他,也该对我说声。
及至处置死了,又不来报。不知是何缘故?”吉尹道:“他诅咒爹娘,又要药死继母,大逆不道。吾已不认他为子,你家夫人也不必认他为侄为婿了。故此不曾来说。”女使道:“夫人、小姐都道大官人死得不明不白,十分哀痛。相公也忒造次了些。”吉尹道:“他身边现有毒药为证,如何说不明白?你家小姐还喜得不曾过门,如今竟另寻好亲事便了。”女使道:“夫人说大官人受屈而死,小姐情愿终身不嫁。”吉尹道:“嫁与不嫁我总不管,悉凭你夫人主张。”女使道:“相公倒说得好太平话儿。”吉尹更不回言,竟自走开去了。女使亦即辞别而去。从此两家往来稀疏,吉尹也不到喜家去,喜家也再不使人来。
韦氏与刁妪自吉孝死后,私相庆幸,以为得计。不想小孩子爱哥终日寻觅哥哥不见,时常啼哭,百般哄诱他不住。韦氏没奈何,教刁妪抱他去街坊上玩耍。正是:
孩提之童,具有至性。
天伦难昧,于兹可信。
自此刁妪怕爱哥在家啼哭,日日抱着他在街上闲行。原来吉家住在城外,与皇华亭相近。那时是天顺元年,南宫复位,有陕西、宁夏的藩封庆王进京朝贺,经过本处地方。城中各官都到皇华亭迎接,街上甚是热闹,刁妪便抱着爱哥去闲看。正抱到一个开画店的门首,爱哥忽然要讨糖果儿吃。刁妪要抱他到铺子上去买,爱哥不肯道:“我要在这里看画,你自去买来我吃。”刁妪再要强他时,爱哥便哭起来。刁妪欲待央托画店里的人替他照管,却见那画店里也只有个十数岁的小厮坐着看店,并不见有店主人在内。刁妪不得已,只得叫爱哥坐在店前横板上,嘱咐道:“你不要走动,我去买了就来。”说罢,向人丛中挨去。走过两条巷,买了糖果,才待转来,恰遇街上官过,又等了半晌,方才奔回画店前,却不见爱哥在那里了。刁妪吃惊,问那店里小厮时,说道:“他不见你来,走来寻你了。”“急得刁妪叫苦不迭,四下里籑寻,但见人来人往,挨挨挤挤,哪里寻得见?又东央西问,各处寻唤了一回。看看天晚,奔到家中,汗流满面,哭告与韦氏知道。韦氏大惊失色,埋怨道:你所干何事?一个小官人不看管好了!”吉尹听得不见了爱哥,大骂刁妪:“老乞婆,你昏了头,不看好了他,让他走失了!”刁妪自知不是,不敢做声。韦氏啼啼哭哭,一夜不曾合眼。次早吉尹起来,写下招子数十张,各处粘贴。招子写道:
出招子吉殷臣,自不小心,于天顺元年十月初一日走失小孩儿一个。年方三岁,小名爱哥。面白无麻,头载乌段帽兜,上有金寿字一枚,珠子一颗,银刚铃子十粒。颈持小银项箝,臂带小银镯。身穿大红小绵袄,外着水红洒线道袍。下身白绸绵裤,脚穿虎头靴。身边并无财物。如有收留者,谢银十两。报信者,谢银三两。决不食言。招子是实。
吉尹一面贴招子,一面教刁妪各处寻访。一连寻了数日,并没音耗。韦氏终日哭骂刁妪。看看又过了几日,眼见得爱哥是寻不着的了,韦氏肝肠如割,真个害起心疼病来。那时却没人侍奉汤药,只得教刁妪支持。病人心中又苦又恼,伏侍的人甚难中意。正是:
当初是假疾,今日是真病。
试问侍奉人,何如长子敬。
刁妪受了一肚皮气,说不得,话不得,缠累了两日,也头疼脑痛起来。床上病人未愈,伏侍的人又病倒了。吉尹一个人哪里支持得来,只得再去寻问旧仆高懋,指望唤他来奔走几日,不想高懋自被主人打发出门后,便随着个客商往北京去了。吉尹心中烦闷,只在家里长吁短叹。
这边吉孝在喜家闻知父母近日有这许多不堪之事,心上甚是放不下,便恳求姑娘差个人去看看。喜夫人应允,即令一个老妪、一个苍头到吉家去服役。吉尹十分感谢,便教这老妪伏侍韦氏,随便也看看刁妪。那韦氏因服药调治,渐渐平愈。这刁妪却倒感得沉重,热极狂语,口中乱嚷道:“大官人来索命了。”忽又像吉孝附在身上的一般,咬牙怒目地自骂道:“你这老氵㸒妇,做陷得我好!你如何把砒霜暗放药里,又把砒霜纸包塞在我衣袖里,致使我受屈而死?我今在阴司告准,一定要捉你到酆都去了!”一会儿又乱叫道:“大官人不要动手,这也不独是我的罪,大娘与我同谋的。”说罢,又自打自的巴掌,喝道:“你不献这计策,大娘也未必便起此念,我今先捉了你去,慢慢与大娘算账。”韦氏听了这些说话,吓得一身冷汗,毛骨悚然。喜家的苍头、老妪都道奇怪,吉尹听了,将信将疑。正是:
贼人心虚,虚则心馁。
不打自招,无鬼见鬼。
刁妪准准地乱了三日三夜,到第四日,呜呼哀哉,伏惟尚飨了。临死之时,颈里现出一道绳痕,舌头拖出几寸。韦氏见了,好生害怕。当下吉尹买口棺木,把她盛殓,抬去烧化了。韦氏自此心神恍惚,睡梦中常见吉孝立在面前。忽一夜,梦见吉孝抱着爱哥在手里,醒来想道:“我那爱哥一定被大孩儿阴空捉去了。”心中凄惨,不觉直哭到天明。看官听说:大凡人亏心之事断不可做,韦氏不合与刁妪谋害吉孝,今见刁妪这般死法,只道真个吉孝的冤魂利害,因猜疑到爱哥也一定被冤魂缠了去,于是便形之梦寐,此正与刁妪无鬼见鬼的一般。哪知吉孝原不曾死,那爱哥也另自有个好处安身。说话的少不得渐渐说来。
如今且说韦氏因梦中所见,心怀疑忌,与喜家老妪商量,要寻个关亡召神的女巫来问问。老妪道:“我家老仓头认得两个女巫,一个姓赵的,极会关亡;一个姓纽的,最调得好神。”韦氏听说,便央求老苍头去请她两个来。苍头领命,先回到喜家,把上项事细细对喜夫人说知。喜夫人笑道:“我如今可以用计了。”便教苍头先密唤那两个女巫到来,各送与白金一两,吩咐了她言语。又教吉孝亲笔写下一纸祷告家庙的疏文,后书景泰七年十二月的日期,付与纽婆藏在身边,附耳低言,教她如此如此。
两个女巫各领命而去。有篇口号,单说那些女巫的骗人处:
司巫作怪,邪术跷蹊。看香头,只说见你祖先出现;相水碗,便道某处香愿难迟。肚里说话时,自己称为灵姐;口中呵欠后,公然妆做神祗。假托马公临身,忽学香山匠人的土语;妄言圣母附体,却呼南海菩萨是娘姨。官话蓝青,真成笑话;面皮收放,笑杀顽皮。更有那捉鬼的瓶中叫响,又听那召亡的瓮里悲啼。说出在生时犯什症候,道着作享日吃什东西。哄得妇人泪落,骗得儿女心疑。究竟这般本事,算来何足称奇。樟柳神,耳报法,是她伎俩;砃头仙,练熟鬼,任彼那移。过去偶合一二,未来不准毫厘。到底是脱空无萛,几曾见明哲被迷。
当日两个女巫到了吉家,见了吉尹夫妇。韦氏先要关亡,赵婆便讨两只桌子,将一桌放着了壁,桌下置空瓮一个,桌上缚裙一条来遮了。一桌另放一边,上置一空盘,赵婆把个茶壶盖儿去盘中团团磨转,口中念念有词。磨不多时,早听得瓮中谡谡有声,细听时,像有人在内咳嗽的一般。赵婆问道:“你是何人?”瓮中答道:“我是土地。”赵婆道:“吉姓香火,要请家先亡人,烦你去召来。”瓮中寂然了半晌,忽听得嘤嘤地哭将来。
赵婆又问:“是谁?”瓮中答道:“我是吉殷臣的前妻高氏。我儿吉孝死得好苦!”赵婆道:“怎么死的?”瓮中答道:“韦氏听了刁妪,设计陷他,被他父亲用汗巾扣死的。”赵婆道:“如今刁妪在哪里?”瓮中答道:“已被我儿捉杀了。如今正好在阴司受苦哩。”赵婆道:“今本家小官人爱哥不见了,你可知他在何处?”瓮中答道:“他的娘陷害了前儿,故罚她与亲儿不能相见,再过几时,少不得知道,今且不须问。”赵婆再要问时,只听得瓮中道:“我忙些个,去也去也。”韦氏听罢,吓得通红了脸,做声不得。吉尹道:“这是假的,问他爱哥的消息,便葫芦提过去。以前的话,不过晓得刁妪临终乱言,故附会其说。若大儿下毒是虚,难道夜半诅咒也是虚的?我只不信。”韦氏道:“关亡不肯说爱哥下落,再问调神的,或者说出也未可知。”便教调神的调起神来。那纽婆便把香烛供起,焚了一道符,自己掇条凳子坐着。坐了一回,忽然连打几个呵欠,把一双眼反插了,大声道:“我乃扬威侯刘猛将是也,你家屈杀了大孩儿,却只来问我小孩儿做什么?”吉尹听了,忍耐不住,开口问道:“大孩儿如何是屈杀了?”纽婆道:“这毒药须不是他下的,是有人诬陷他的。你如何不仔细详察,错怪了他?”吉尹道:“他夜半起来对天诅咒父母,背地在家庙前焚化诅咒的疏文,这须不是别人诬陷他。”纽婆笑道:“怎么不是诬陷他?他的疏文不是诅咒,是求祷父母回心转意的意思。”吉尹摇头不信,纽婆道:“你不信么,他的原疏焚在家庙前,我神已收得在此。”一头说,一头便向袖中取出一幅黄纸儿,掷于地上道:“你自去看,我神去也。”说罢,又连打几个呵欠,把头倒在桌上睡去了。吉尹就地拾起那黄纸,展开看时,认得兰吉孝的笔迹,上写道:
信童吉孝,虔诚拜祷于家庙众圣座前:伏以顾瞻萱室,后母无异于前;仰恋椿庭,鞠子本同其闵。特以谗人交构,致令骨肉乖张;痛思我罪伊何,必也子职未尽。不见容于怙恃,何以为人?既负耻于瓶垒,不如其死!但念高堂无人侍奉,非轻捐一命之时;还期上苍开我愚蒙,使能转二人之意。苟或予生不幸,终难望慈父回心;唯愿弱弟成人,早得代劣兄补过。此时虽瞑目而靡憾,然后可捐躯以报亲矣。临疏不胜哀恻之至。
看官听说:从来读书人不信鬼神,未有不信文字。鬼话假得,文字须假不得。况这一道疏文,明明是吉孝亲笔。吉尹看了,如何不感动?当下不觉失声大哭道:“我那孝顺的孩儿,是我屈死了你也!看你这篇疏文,岂有药死母亲之理?调神的说话不是假,连那关亡的说话也一定是真的了。”韦氏问道:“这疏文上说些什么?”吉尹一头哭,一头把疏文念将出来。韦氏听到保佑弱弟成人之语,也不觉满眼垂泪,大哭起来道:“原来大孩儿一片好心,是我误听刁妪,送了他性命。他在九泉之下,怎不怨我也!”那喜家的老妪便接口道:“这疏文既是大官人焚化过的,如何却在纽婆袖里?我说她调的神最是灵异。”韦氏去看他纽婆时,纽婆恰好醒将转来,佯为不知,把手擦着双眼道:“神道曾来过么?”韦氏道:“你袖里这疏文哪里来的?”纽婆佯摸袖中道:“没什疏文。”韦氏道:“你方才取出来的疏文。”纽婆道:“我一些不晓得,方才昏昏沉沉,只如睡梦一般。原来神道已来过了?又取出什么疏文来,好奇怪!”韦氏听说,一发信道是真。自把钱谢了两个女巫,打发去了。
且说吉尹把这疏文看了哭,哭了又看,追想前日屈杀他的时节,十分懊悔。又想刁妪死了,倒有棺木盛殓,我儿受冤而死,棺木也不曾与他,展转思维,愈怨愈痈。哭了几日,泪尽血枯,竟把两目都哭瞎了。正是:
既悲幼子离,又痛氏儿死。
洒泪似西河,丧明如卜子。
话分两头。却说吉孝在喜家读书,时常思想父亲,废书而泣。及闻父母见了他疏文,回心转意,便想归家。后又闻父亲为他哭瞎了双目,十分哀痛。哭告姑娘道:“为着一纸疏文,使父亲两目失明,倒是孩儿累了父亲,孩儿一发是罪人了。今日心迹既明,父母俱已悔悟,合当拜别姑娘,归见父母。”说罢,便要辞去。喜夫人道:“你且慢着,你父亲虽已回心转意,未知你继母的悔过可是真的。我还有个计较试她一试,看是如何。若她果然悔悟,那时我亲自送你回去便了。”过了一日,喜夫人差个女使去邀请韦氏,只说我家夫人因欲占问家事,请得一个极灵验的女巫在那里,那女巫不肯到人家去的,我夫人再三敦请,方请得来,大娘若要问小官人下落,可速到我家来亲自问她。韦氏正想前日关亡、调神都不曾说得爱哥下落,今闻喜家女使之言,便唤乘轿子坐了,来到喜家。喜夫人接着,相见过了,邀进内室坐定,动问哥哥为何近日两目失明,韦氏呜呜地哭起来道:“只为屈死了大孩儿,心中哀痛,故此哭损了双目。”喜夫人道:“当初屈杀大侄儿的时节,嫂嫂何不苦劝。”韦氏哭道:“当时我也误听刁妪,错怪了他,只道他夜半诅咒。及到前日听他疏文上的说话,并不曾怨着父母,倒暗暗保佑小兄弟,方知他是一片好心。可怜受冤而死,今日悔之无及。”喜夫人道:“大侄儿死的那日,我若知道,还可救得。如何不来报我一声?”韦氏哭道:“便是那日失了计较,不曾来报得姑娘。你哥嫂合当做个无后之人,绝祀之鬼。”喜夫人道:“小侄儿若在,还不至于无后绝祀,如何又走失了?”韦氏哭道:“小孩儿只为寻不见哥哥,在家中啼哭,故教刁妪抱他出去的。若大孩儿不死,小孩儿也不见得走失了。都是刁妪这老氵㸒妇送了我两个孩儿。”喜夫人道:“死者不可复生,去者还可再返。若访着小侄儿的去处,还可寻得回来。”韦氏哭道:“如今便寻得回来,也不济事了。”喜夫人道:“这却为何?”韦氏哭道:“你哥哥为思想大孩儿,哭瞎了双目。我为你哥哥失了双目,一发思想大孩儿。便寻得小孩儿回来,三岁的娃娃替得父亲什么力?瞽目之人,寸步难行,须有长子在家,方是替力的,如今教我靠着哪个?”说到苦处,不觉捶胸顿足,大哭起来。喜夫人劝道:“若寻得小侄儿回家,我哥哥心上宽了一半,两目或不至全盲。”韦氏哭道:“小孩儿不知死活存亡,前日两个女巫都不肯说。”喜夫人道:“我今寻得个极灵验的女巫在此,她能使鬼魂现形。若小侄儿不幸而死,她便召得魂来。若不曾死,她便召别个鬼魂来明说他在何处。”韦氏道:“如此最妙,如今这女巫在哪里?”喜夫人便教女使去后房请来。只见后房走出一个老婆子,韦氏与她相见毕,说与访问爱哥的缘故。那婆子教把一顶帐于张挂密室中,喜夫人却暗令吉孝伏于帐内。那婆子书符念咒,做作了半晌,说道:“帐中已召得鬼魂来了,可揭起帐来看。”韦氏忙教丫鬟把帐儿揭起,只见吉孝从帐里走将出来,径到韦氏身边,跪下叫道:“母亲,孩儿在此。”韦氏吓得跌倒在地,哭叫道:“你休来索命。”吉孝上前扯住道:“母亲休惊。”韦氏爬起,在地下乱拜道:“当初谋害你,都是刁妪替我算计的,不干我事。你饶我罢。”吉孝连忙扶定道:“母亲休要如此,孩儿不是索命的。”韦氏道:“你既不来索命,可说与我小兄弟在哪里?”吉孝道:“孩儿不是鬼,哪里晓得兄弟的下落?”韦氏道:“你明明是鬼,怎说不是鬼?”喜夫人走过来,扶起韦氏坐定,说道:“他其实不是鬼,你不须惊恐。”便把向日救活吉孝情由细细说了。韦氏重复下拜道:“多谢姑娘如此周全,我夫妇何以为报?”喜夫人慌忙扶起。
当下韦氏与吉孝、喜夫人一处坐地,韦氏对吉孝道:“我当初误听刁妪,错害了你,你休记怀。”吉孝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恨孩儿不孝,不能承顺膝前,岂有记怨之理?”韦氏道:“你父亲两日为损了双目,终日焦躁,哭一回,恨一回,痛骂刁妪一回,又埋怨我一回,朝夕不得安静,我也难过日子。要请个眼科医生看治,你道这心上的病,可是医药救疗得的?你今快回去拜见爹爹,使他心中欢喜,胜似服药。”吉孝听说,便起身欲回。喜夫人道:“我当亲送你去。”遂与韦氏各乘轿子,带了吉孝,竟到吉家。
先使人报知吉尹道:“喜家夫人送大官人回来了。”吉尹道:“大官人已死,还有什么大官人?”说言未绝,只听得吉孝声音叫道:“父亲,孩儿拜见。”吉尹道:“莫非你们道我哭瞎了眼,寻个声音厮象的来哄我么?”随后听得韦氏同着喜夫人进来,韦氏道:“我教你欢喜,大孩儿不曾死。”喜夫人叫道:“哥哥恭喜,侄儿在这里了。”吉尹道:“不信有这事。”吉孝钻人吉尹怀里,抱住哭道:“父亲何故失了双目?”吉尹把吉孝浑身上下摸了一遍,哭道:“莫非我在梦里会你么?韦氏把姑娘暗救的事细说与听了。吉尹大喜,离坐望空下拜道:“妹子多亏了你了。”喜夫人忙扶起道:“哥哥今后宽心养目,两个侄儿且喜一个先回来了。死别的尚可复生,生离的少不得有再见的日子。”又对韦氏说道:“父子娘儿难得如此再聚,嫂嫂今后须要始终恩育,再休伤了天伦。”韦氏含着眼泪,指天设誓道:“这等孝顺的孩儿,我今若不把他做亲生的一般看待,天诛地灭!”当下夫妇二人把喜夫人千恩万谢。喜夫人别了哥嫂自回家去了。吉尹父子两个重复相抱而哭,准准地哭了半日。正是:
喜极而悲,痛定思痛。
相见之时,哀情愈重。
吉尹自吉孝归家之后,心中宽慰,便觉两目渐有微光。吉孝又日日拜祷天地,保佑父亲开瞽复明。过了月余,两目竟豁然光明,仍复如旧,举家相庆。看官听说:人当否极之日,没兴一齐来;及至泰来之时,喜事也一齐到。吉尹正喜两目复明,恰好妹丈喜全恩在京有书寄来,要接取家眷并舅子一家儿赴京同住。原来喜全恩因天顺皇帝念他护驾旧劳,从边关召回京师,适值京中有叛将曹钦作乱,全恩杀贼有功,朝廷敕封为靖寇伯,十分荣贵。京报人到喜家报喜,随后就有喜府差人寄书与舅子吉尹。书中说两家儿女都已成长,可就在家中毕了姻,两家宅眷都到京中来一同居住。吉尹见了书,便亲到妹子家中贺喜。喜夫人见哥哥两目已明,十分欣慰。即择下吉日,入赘侄儿吉孝,与女儿云娃成亲。满月之后,两家都收拾起身。两号大官船,一路起送夫马,不则一日,到了京师。来年会试,中了下武进士。
喜夫人到京后,生下一个儿子,尚在襁褓。喜全恩权教女婿料理府中一应公务,内外诸人都称吉孝为喜大爷。那吉尹本是监生出身,喜全恩替他谋选京职,做了光禄寺典簿,不多时升了鸿胪寺寺丞。此时旧仆高懋跟一个客商在京开店,闻得主人做了官,前来参见。吉尹念他是旧人,仍收用了。正是:
父见生儿主见仆,一家欢乐称多福。
独怜幼子杳无踪,只此一事心未足。
光阴迅速,不觉过了十年有余。吉孝官至督府佥事。吉尹仗着妹丈与儿子脚力,累升至行人司行人。是年宁夏藩封庆王薨逝,王子合当嗣立,朝廷议遣行人一员赍敕到彼赐封。吉尹便谋了这个差使,领了敕书,离了京师,迤逦来至宁夏地方。那边王子闻天使至,出郭迎接。吉尹齐敕到王府中开读,王子受敕谢恩毕,设宴款待天使。饮酒中间,王子从容对吉尹道:“孤家今日承袭此位,失而复得,大非容易。”吉尹道:“老殿下薨逝,自当殿下嗣立,何谓失而复得。”王子道:“原来天使不知,孤乃先王之侄,非先王之子也。先王无子,于天顺元年进京朝贺之时,路经卫辉府地方,拾得一个螟蛉之子,养于府中,只说是亲生的,无人知觉。直至临薨遗命,方才说明,以为天潢宗派,王位至重,不当以他姓冒立,故特命孤承袭此位。岂非几失而复得?”吉尹听了,沉吟道:“原来如此。”因问老殿下天顺元年路经卫辉府拾得螟蛉是在那一日,王子道:“闻说是十月初一日拾的。”吉尹听说,不觉潸然泪下。王子道:“天使何故垂泪?”吉尹道:“使臣于是年十月朔日失了个亲生之子,今闻老殿下却于是日收了个螟蛉之子,一得一失,苦乐不同,心中有感,所以下泪。”王子道:“天使所失令郎,是年几岁了?”吉尹道:“是年已三岁,今日若在,已十六岁了。”王子点头嗟叹,更不再问。
吉尹酒过数巡,恐失了礼仪,起身拜辞。王子遣王官送出府门。吉尹回到寓中,想起幼儿爱哥杳无踪迹,倘或有人收养,也像得这王府螟蛉之子,方才造化。若遇了个不良之人,正不知流落在何处受苦。又一个念头道:“就是这王府螟蛉之子,他的父母谅也在家中悬念,也像我思想爱哥一般。纵使我爱哥此时幸得安乐,不致失所,亦何由再得与我相见?”忽又想道:“庆王抬得螟蛉,恰好在卫辉府,恰好是十月朔日,莫非他拾的就是我爱哥么?”却又自叹道:“我差了,天下小孩子千千万万,难道恰好是我的孩儿?”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正是:
失去多时难再会,今朝提起肝肠碎。
十个指头个个疼,可怜一夜不曾睡。
吉尹次日起身梳洗毕,为心中郁闷,换了方巾便服,唤个家僮跟了,信步走出寓中,在街上闲行散闷。走不过三五十步,只见一个人拿着几件小儿穿戴的东西,插个草标儿在那里叫卖。
见了吉尹,便立住脚,问道:“客官可要买他?”吉尹取过来看时,却是一件水红洒线道袍,一件大红小绵袄,一条小细绵裤,一双虎头靴,一个珠子金寿字刚铃子的乌段帽兜,一副小银镯,一个银项箝,认得是幼儿爱哥昔日穿戴的物件,不觉两眼垂泪,忙问那人道:“这都是我家之物,你从何处得来的?那人道:“是我家主人教我拿出来卖的,如何说是你家之物?”吉尹道:“你主人是谁?住在何处?”那人道:“客官要买,只与我讲价钱便了,问我主人做什?“吉尹道”这几件东西你要多少价钱?”那人道:“我主人说,这几件东西是无价的,若遇了真主顾,一百两也是他,一千两也是他。”吉尹见他说话跷蹊,便道:“你实对我说,你主人姓什名谁?为什把这几件东西出来卖?”那人道:“这几件东西是我家小主人幼时穿戴的,今要寻他心上一个要紧人,故教我将出来斗主顾。”吉尹道:“烦你引我去见你小主人,我重重谢你。”那人道:“客官,你若真个要见我小主人,可便随我来。”吉尹随着那人走过了几条巷,竟走到王府门前。那人道:“客官且等一等,我主人在王府里做些勾当,待我去请他出来见你。”说罢,竟进去了。
吉尹等了半晌,不见那人出来。正在徨,只见府中走出两个王官,迎着吉尹道:“殿下有命,请天使入见。”吉尹因便服在身,忙唤家僮到寓所取冠带来换了,随着王官直进到一个偏殿前,早见那王子坐着相待。吉尹上前施礼毕,王子命椅赐坐,开言道:“孤家义弟一向为先王收养,已不知另有本生父母。
自从先王临终说明之后,他便日夜涕泣,思想回乡拜见亲生爹妈。几番要差人到卫辉府寻访踪迹,因不知姓名,不便寻访。昨闻天使失落令郎之日,正与先王拾取螟蛉之日相合,故今早特遣人将这幼时原穿戴的几件衣饰来试着天使,今天使既认得是令郎的,孤家义弟就是令郎无疑了。”说罢,便命左右快请二爷出来拜见他的亲父。不一时,只见许多侍从拥出一个少年,头戴金冠,身穿锦服,望着吉尹便拜。吉尹慌忙答礼。那少年扶住道:“孩儿拜见父亲,何须答礼?”吉尹仔细看那少年时,与爱哥幼时面庞依稀仿佛。两个又喜又悲,相对而泣。正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爱哥自天顺元年十月初一那日,与刁妪在画店门首玩耍,因要吃糖果教刁妪去买,自己坐着等她,等了半晌不见刁妪来,便要走去寻看。小孩子家不知路径,竟从人丛里一直走到皇华亭。那时庆王的大船正泊在亭前,爱哥见船边热闹,便走将去东张西看。恰好庆王闲坐在舱口,望见岸上这小孩子生得眉清目秀,且又打扮整齐,便吩咐小内侍:“与我抱他到船里来。”内侍领命,把爱哥蓦地抱到船里。那爱哥见了庆王,并不啼哭,只管对着他嘻嘻地笑。庆王心中欢喜,因想道:“好个聪俊的孩子,不知谁家走失在这里的?我今尚未有子,何不就养他做个螟蛉之子。日后我若自有子,便把这孩子来做支庶看待;若没子时,就教他袭了封爵,国祀也不至断绝。”算计已定,便将爱哥留在舟中,密谕侍从人等,不许把此事传说出去。自此爱哥养于王府,府中诸人都认他是庆王世子。直至一十六岁,庆王抱病,临终忽传遗命,立侄为嗣,承袭王位。说明爱哥是螟蛉之子,只不知他是哪家的。不想今日无意之中,却得父子重逢。当下王子排设庆喜筵席,教他父子两个共坐饮酒。王子对吉尹道:“先王昔日把义弟最是钟爱,赐名朱承义,已聘下京师魏国公之女为配。今虽不得为王,既为先王养子,又为国公郡马,应授镇国将军之职。孤当修书与国公,说明缘故,就在京师择吉成亲便了。”吉尹再拜称谢。
是晚席散之后,王子就留吉尹宿于府中。次日又设席饯行,将出许多礼物奉酬天使。又别具金银币帛,送与爱哥作成亲之费。又将先王昔日赐与爱哥许多金珠宝玩,都教取去。吉尹父子称谢不尽。临别之时,王子又亲自排驾送出城外。爱哥谢别了王子,因感激先王收养之恩,又到他墓所洒泪拜别了,然后起行。
父子两个回到京中,爱哥拜见母亲与哥子,韦氏如获珍宝,喜出望外。吉孝也十分欣幸。喜全恩夫妇也来庆贺。当下喜全恩对吉孝道:“我子年尚幼小,不堪任事。你今既有令弟归家,双亲不忧无人侍奉,你又现在姓喜,何不竟承袭了我的伯爵?”吉孝泣谢道:“藩封王位,不可以他姓冒立。岳父世勋、又岂可以异姓暗奸?况表弟渐已氏成,这伯爵自当使他承袭,小婿只合回家与兄弟共侍双亲。”喜夫人道:“我侄儿是个孝子,不肯背本,不要强他。”喜全恩依言,便具疏将吉孝向日孝行及爱哥近日归宗之事奏闻朝廷,奉旨吉孝准即出姓,加升前军都督,特赐孝子牌额以旌其孝;朱承义着复姓名吉友,给与应得爵禄。此时吉家一对儿子,人人欢羡。正是:
埙篪迭奏,伯仲双谐。一个从泉下重归,一个自天边再返。一个明珠还浦,不作碎玉埋尘;一个落叶归根,无复浮萍逐浪。一个遗下疏文一篇,写孝子行行血泪;一个留得小衣几件,引慈父寸寸柔肠。一个心恋椿萱,宁辞伯爵;一个喜归桑梓,不羡王封。一个呼姑夫岳丈,便当呼老子舅翁,还魂后亲上加亲;一个为王府义儿,又得为国公郡马,回乡时贵中添贵。这场会合真难得,此日团圆信异闻。
且说魏国公初时与庆府联姻,今接王子手书,晓得吉友不是庆王亲儿,然虽如此,却是行人司吉尹之子,前军都督吉孝之弟,又是靖寇伯喜全恩的内侄,也不算辱没了郡主,便欢天喜地,听吉家择了吉日,送郡主过来成亲。花烛之后,韦氏看那郡主时,生得十分美丽,正与长媳喜云娃不相上下。喜夫人过来见了,也与韦氏称庆。后来吉孝、吉友都有军功,加官进爵。韦氏与前母高氏生封死赠,十分荣耀。正是:
悲时加一倍悲,喜时添一倍喜。
昔年死别生离,今日双圆并美。
看官听说:这是父子重逢,娘儿再聚,兄弟两全,埙篪已缺而复谐,箕裘已断而复续,是家庭最难得的事。比那汉武帝归来望思之台,晋重耳稽颡对秦之语,殆不啻天渊云。〔回末总评〕人情慈长孝短,父母未有不慈者。纵使一时信谗,后来自然悔悟。若子之于亲则不然,有以亲之弃我而怼其亲者矣,有以受恩之处为亲而忘其亲者矣。今观吉家兄弟,至死不变,虽远必归,方信此回书不专劝慈,正是劝孝。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伸国法豺狼就戮 逢隐士猿鹤归山·西冷散人 第二十七回 临安伯因旧嫌构怨 状元郎奉新命封王·海圃主人 第四十四回 三法司勘问方白 地方官搜擒月英· 第二十三回 惊恶梦勘破情魔 诉幽情觉述梦幻·花月痴人 第09卷 续春闱再行秋殿试 奏武略敕劝文状元·李渔 第六回 小春香館中偷情· 第三十四回 归去本无家穷居访旧 重逢偏有意长舌传疑·张恨水 第十二回 小鬼头苦死风流· 第十四回 宴新亲各萌意见 表侠义致起波澜·王冷佛 第九回 虎豹山两雄被获 徐家庄双杰联婚· 第十二回 坠楼人珠沉玉碎·陈端生 第二十七回 美兰姑屈身酬知己 老甘誓抵掌快论文·西泠野樵 第四十三回 借盘缠役匪双结盟·储仁逊 卷六雪冤类 王司理细叩狂妪·余象斗 第二回 俏男女初识风月·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