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回 帘控金钩天女素妆微露影 闲斋寂静书生憔悴染儒毫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青青无意桃红柳,欲寻好句。动花树影那人儿,惊避又还回顾。无可奈何难去,又添思慕。镇日双眉作锁攒,援笔吐愁如诉。 调寄《玉连环》

话说许绣虎在书室中,(虽然书籍满架,哪里有心去看。)终日痴痴迷迷看着抄录和诗。一日夜间,有个小童送(入灯来,不一时又送)上一壶好茶。许绣虎见这小童生得清秀,因问道:“你家老爷只生一位公子?如何舍得使他游学在外,这是什么缘故?”小童道:“我家公子年虽幼,生性却与人不同,我尝听见他对人说道,‘读书只求明理,理有所得,不若旷观以寻益友。’故此公子自做秀才之后,只借游学为名,实是访求益友。”许绣虎听了,惊惊喜喜,忙问道:“如今你家公子结识了多少朋友了?”小童道:“相公怎么看得结识朋友这等容易?”许绣虎道:“出门相遇,无非朋友,有什不容易?”小童道:“原来相公是个滥交不择的人。我家公子要结识的朋友,必(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的益友,再者)要与他诗文堪敌,年貌相仿,方肯与他订交,誓同生死。不然,不与他结识。”许绣虎道:“若这般说来,真不容易。只不知你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公子可曾结识得几个么?难道不曾有人?)”小童道:“实是没有。”许绣虎笑(了一笑)道:“(我初到此,只为愁肠充塞,笔花未吐。)你今看我的年貌,可入得你公子的眼么?”小童笑道:“若据我看来,虽不知相公文才深浅,若以年貌取之,只怕公子见了,也还留意三分。”许绣虎正要再问,不期里面有人呼唤,小童连忙走入。(正是:

曲曲弯弯无尽期,机关暗逗哪能知。

听来虽是糊涂语,引得人心平属迷。)

原来这个小童,就是素琴假装来夸说公子,好使许绣虎在此安心。许绣虎见他去了,只得默坐了一会。小芳来催安寝。寝便寝了,一时那得睡着。因想道:“若据小童之言,我想这公子勿论有才无才,而胸怀磊落,超越过人,如此又难得。他父亲以顺其性,倒也难得。”忽又想道:“他今比我尚小两年,胸中怎得如此操守?行择友的事。倘或(一旦沦入匪类,不求益友,反交损友,方才说的益友;倘或是友便辟、友善谀、友佞的这一类的人,)也不可知?(毕竟还是他父母溺爱,莫知其苗之硕,得以外务。毕非君子之朋,是与小人之朋为朋也)”

想了半晌,(遂假寝)欲睡,不(期再也)睡(不着)。因又想道:“方才小童说他读书只求明理。若果能明理,则理无所不明。自然目无王侯,等闲世俗岂能入他之眼。我今想来,我为访友费了无限苦心,终无一见。他去访友,不知又作何状?我今虽不敢自夸,大约还在益友之内,必非(小人)损友之列。怎得寄个信与他,使他早归一见,以定生平。如若彼此意气不投,我还去寻我的好友。我今有个主意,明日在年伯面前,想慕世弟如饥如渴,使人催回,有何不可!”想罢睡熟。到了次日,居行简出来。许绣虎道:“小侄蒙老年伯收入乐笼,愧无参益,何不招致世弟与小侄(同班,得能定省,)互相切磋,以图上进,(以尽子侄之仪),不识老年伯肯从否?”居行简道:“昨日与老荆商量,游子在外,为父母者心中无不牵挂。况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友贤事仁何须外求,正欲着人接回,使小儿与贤侄彼此切磋,鼓励上达。今聆贤侄之言,不期而合也!”许绣虎听了暗暗欢喜,只得谦逊了几句。自此在书室中,看书消遣,安心守候居公子来家。(正是:

时来花信连朝发,不到时来花不开。

若欲看花须耐性,好花应历岁寒来。)

一日看书困倦,(步入园亭,)忽听得风声竹韵,好鸟鸣枝。遂步入竹林赏玩,看见一条幽径,俱用小小白石铺砌得成文锦,湾湾绕绕令人可爱。就随着湾湾曲径,绕着花街,走过了竹林,不觉别一洞天,更是幽雅。怎见得?但见:

娇花(常欲)笑,春色(会)撩人。双双孔雀起舞,两两鸳鸯交情。(最喜满眼芳草,宜随蝶过墙西。)左榭右台,看不尽园中美景;东墙西房,隔绝了内外行人。兰香馥郁,俱从风里袭人衣;帘控金钩,偏向眼中留画影。

许绣虎到处玩赏,说道:“我在此半月,总无心绪,只道竹林止矣。怎知竹林之后,又有如此妙境。今日若不走来,岂不辜负!忖想此处收拾布置,大有才思,只是我年伯已老,何得有此细心?又焉能在此时常玩赏,岂不虚设?”又想道:“可惜我世弟,负了虚名,出外浪游,何不在家乐此园亭,以供吟咏足矣!”因低头自忖,却见苍苔印履鲜鲜,往来却是几步金莲小鞋痕迹。因暗想道:“世弟料未授室,多应老伯母常来。你看扬花飞絮,花落呼童,故尔精洁以至于此。(不然屋角牵丝,残花满径矣。)”想罢,又走到一带斑竹屏边,却见竹屏之内可通出入。遂立住了脚,道:“此处必通内室,我今在此被人看见不便,(况且前已有言,书斋相近内庭卧室。)快快回去罢。”正欲回身,忽听见楼窗帘钩幌响,忙抬头看去,吃了一惊。却见窗内立着一个少年绝色的美女子,在那里半窥半掩。许绣虎见了,(怕被女子看见,)连忙转身闪在竹屏之侧,两眼注入楼窗偷看。那女子见有人看他,不慌不忙走入帘后而去。此时许绣虎已看得惊惊呆呆,道:“我向来只道世间难逢绝色,不意于此见之,(询称美人,)何其幸也!只是这美女见我看她,惊避而去,不知是喜我、恼我?只合速速回到书室中,倘或老年伯来问,也可混赖。”遂急急走回书室,一时心中惊跳不止,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只低头不语。小芳见了,不知为什缘故,(连忙送过一杯茶来。许绣虎接来吃完,小芳)向前问道:“相公独步花间,自当领略芬芳,欣欣自得。为什踉跄而回,神色有异,却是为何?”许绣虎摇头不答。小芳又问道:“莫非园中寂静,风动花梢,惊蛇拨草,以致受惊么?”许绣虎又摇头不答。小芳(又送过一杯茶来,问)道:“莫非相公景有所触,一时不得好句,推敲结构么?”许绣虎道:“何得有此心绪,已掷笔久矣!”小芳道:“毕竟为什缘故?敢是怀念故园,顿生归想,或遥望神京,有欲治装之意?”许绣虎连连摇首,道:“俱不为此。”小芳又道:“相公在家,只为辞婚宦室,险些受累,喜得太老爷信来,乘机进京,以免悬望。不意相公路遇不识面的少年,又不曾通名交往,遂尔系心。今来寻此不识面之少年,逗留于此,半年有余。今得居老爷留居此室,近日以来,但见相公口不言,而心苦戚,终日锁结眉端。若据小芳想来,世间好友岂止一人?莫若速进京中,京中乃群英会集之所,岂患无人可交?何必恋恋于此?倘或因思成虑,因虑成疾,大为不便,望乞相公听之为幸!”许绣虎笑道:“你言虽有理,但吾所见,非汝所能知。以后可言则言,不可言毋自辱焉!”小芳听了,不敢做声,只落得终日出门自去顽耍。(正是:

进言反触东君怨,不意东君别有思。

休道壁中无窃听,越叫知重那人儿。

原来那楼上美女,就是掌珠小姐。这些时已是女装,绝不敢露人眼前,只在闺阁中与夫人坐卧。这日饭后无事,因见春色融和,遂独自走上这博雅楼来。这博雅楼,乃是珍藏书籍之地。因外面书室有了许绣虎,不敢再出,故此到楼上来,一则看书,二则不负春光。上得楼来,遂启珠帘,正欲观看园中这些嫩柳娇花,(争妍桃李),忽见竹屏之外仿佛有人,心知是许绣虎闲步至此。却见他听见帘动金钩,仰面迎看,(不敢正视。)掌珠小姐恐他看明了色相,遂影身帘后。见许绣虎虽未全窥,却微露芳容,有惊惊疑疑欲留欲退之态,遂尔下楼,悄悄吩咐素琴。素琴因来书室壁后窃听,细细听了主仆之言,遂走来对小姐道:“小姐(若不)使我去窃听,许郎的心事何由而知?今被小童一一道出,许郎真情种也!”遂把所听之言细细说出。小姐听了,微微笑道:“幸喜不曾被他看明,若使看明,露出破绽,便觉无味。说罢,居行简走来。父女商议了一番,以作准备。

再说许绣虎斥退了小芳,暗暗想道:“我今日何幸,得睹此金屋婵娟,系人肠肚。但不知这位美人,是年伯的什人?难道是他所生之女?只是我方才虽不敢光明正大看她芳年,却见她芳年只有十六七的光景。(正在及笄时候。)我记得前日老年伯说的世弟,年才十七。若是他所生,怎么年纪不相上下?不知谁是哥哥?谁为妹子?我今微见妹妹,大约其兄必非粗俗的人品。在此候他一见,也不枉然。况且要问他和诗底里,为何抄录在此,在他身上要人,焉得不在此等候。”忽又想道:“我方才见这美人,眉如画、目如水、发如鬒、肤如雪、齿如贝,润泽有若如脂。怎么有些与我路遇的这位少年相似,岂不大奇!难道是与他兄妹不成?(怎得相似至此。)”又想道:“岂有此理!这少年美男,翩翩举止,丰彩昂藏,端的是我辈人物。试想这美人,幽娴贞静,窈窕天生,必非不待君子之逑。但我已被和诗人束定,岂可不定情于和诗人,而在此空怀,以作天姝之想?设使异日得遇和诗者,岂不怪我!我今只合具此至诚心,而与和诗人订交足矣!”想罢,一时放开念头,自此(只在书室,绝)不敢住竹林中闲走。又候了数日,(怎奈)这公子回期绝无影响,不胜气闷道:“我今欲使人进去问年伯讨个信儿,又恐怪我少年没坐性。若不去问,只是在此,是何了期?”又想道:“进来服事,俱是面憎语俗的人,叫我如何问得他?怎得如前日这个小童声清齿脆,到我面前问他些动静也好。为什么绝迹再不来?”因在书室中,终日猜疑,终无定见。(正是:

猜疑不定复猜疑,再四猜疑也是宜。

终日猜疑猜到底,猜疑不尽自成奇。

许绣虎胸中有了许多猜疑,)园中虽有好景,也无心玩赏,只(望居公子早回,才是他的心事。但在书室中甚觉无聊无赖,难以消遣。因想道:“古人以填词为胜,我今何不将此一段爱慕思念之情,谱成词曲,倒也可破一时寂寞。倘或想到无可奈何之际,将曲以消怀,有何不可?”一时想定主意,因见园中几树海棠(初放,花蕊开得娇艳鲜妍,不胜欣然举笔,(以成一套词曲,然后细细录出,以供自赏,他做的是:

《画眉序》:

兜底上胸膛,好教我费尽端详。他家何处是?料近天旁。访云间,踏遍衢街,鱼雁杳绝无音耗。只应夙世交情浅,今生里怎结芝兰。

《黄莺儿》

潇洒少年郎,是丰姿,意气扬。风流记得娇模样,心悚企抑,何时敢忘。怨天公付我男儿相,细思量,此身速变,下嫁凤求凰。

《集贤宝》

非是心中乱想。他若肯换衣裳,不亚当年西子庞。枝头鸟雀争喧嚷,诚求上苍。倘若许我商量,何须长,敢将缺陷自芬芳。

《猫儿咽》

两形判人顶立同天壤,笔砚将来友谊长,订交生死有何妨。恳望,这种相思担子承当。

《尾声》

天教相见非虚谎,若得论心共饮浆。敢怕事到方浓醉海棠。

许绣虎做完,遂自悠扬低唱一番,甚觉解怀。不期家人来报说,老爷来看相公,许绣虎忙起身迎接。只因这一接见,有分教:

前事分明,后来若漆。

两人相见,不知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一回 文星暗乡科落榜·云封山人
  第五回 石搢珩两处执柯 刘世誉一场春梦·天花才子
  第十二回 小书生觞余遇主 圣天子有意怜才·
  第二十回 浴盆里公子破处红·苏庵主人
  第九回 赏雪筵题诗索醉 入罗帏弄假成真·白云道人
  第三十八回 胡员外消众怒细细分尸 毛橘塘泄公忿团团受箭·丁耀亢
  第145回 访根由严拿侯恶 放良民参革属员·牛瑞泉
  第五十一回 典金环老婢逢夫 受丝鞭佛子纳妇·丁耀亢
  第七回 朱子壋刘忠得梦 城隆庙张宏杀身·崔象川
  第十五回 行新政终成党祸 漏法网巧遇知音·旅生
  第六十七回为虎伥孔方作祟伤人命祝融肆威·朱瘦菊
  贾云华还魂记·李昌祺
  第五十三回 永夜离怀心悲将满月 斜阳古道肠断独归人·张恨水
  第三十八回 消恨上红毡人胡不醉 断恩盟白水郎太无情·张恨水
  第三回 西花厅赴席无埙篪 南正院演书供色笑·天虚我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