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回 觌面惊奇疑是疑非魂欲死 题诗达意半真半假舌生莲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当时瞥见相逢巧,今日里把人惊觉。暗忖欲消魂,愈令忧心悄。

偌多未解求明告,半幅花笺达意好。试问是何人,漫说休生恼。 调寄《海棠春》

话说许绣虎将做成的词曲,唱了一回,洋洋得意。不期被素琴窃听得明明白白,走来报知小姐,念得一字不差。居行简道:“许生才情两见,再若不露机关,未免太忍。我今出去与他说明了罢!”小姐说道:“露是终久要露,今若说明,又觉直率无味。我想他方才曲内有句‘事到方浓醉海棠’,何不今日在海棠花下与他一见!须如此这般,看他又作何状?”居行简听了点头,遂走到书室来,笑道:“向来屡劝贤侄开怀静俟,竟不信从。近日我因有事,无暇开释。且喜今日清闲,又值园中海棠初放,已嘱老妻治酒来与贤侄共醉花前。不意走来,却见贤侄神情开爽,与往日大不相同,想是(会过意来,不为愁神拨弄,或者)枯寂之中另寻活泼,触动文机以工笔墨?不然,何乃斗室中,觉得文光直射也?”许绣虎道:“向蒙年伯谆谆戒谕,小侄愚鲁固执,不能豁然。不意今日愁魔退舍,鬼腕生机,却被老年伯洞察有如犀火。小侄实不敢隐,偶将心事谱入填词,以消积闷,此乃狂奴伎俩,何敢言文!”居行简道:“古来(多少)骚人韵士凡有感怀,莫不填写词中,令人传诵,以成佳趣。何不使我一观?”许绣虎就将(录出的)词曲呈览。居行简看完,(不胜击节)赞道:“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至矣!极矣!即此之善词如伯虎、东坡不过如是!”说罢,家人已将酒肴置于花前,来请入席,二人到花下坐饮。(居行简道:“贤侄有此佳章,可惜见得迟了,不然使优童熟习,在此花间,听他循腔按板,一字字吞吐清新唱来,又不知酒消几何矣。遂)说说笑笑,饮了半晌。忽家人来报道:“公子已回,请老爷入内拜见。”居行简听了,立起身来,故意沉吟道:“正欲同贤侄在此花下畅饮,不期小儿恰归,这怎么处?”许绣虎听了,十分欢喜,忙说道:“既是世弟远归请见,为子者正当如是,万勿为侄留连,请年伯自便。”居行简道:“我想贤侄非比外客,我何必要进去。”因吩咐家人道:“你去对公子说,许相公是年家子侄,不妨出来相见,何必见我于内庭。”家人领命入去。

此时许绣虎惊惊喜喜。喜的是回来,可问清诗消息;惊的是见面时,(不知)可得情投意合。等不多时,不期居公子不从书室前面走来,却从(前日许绣虎到过的)后园走出竹林,望着花下冉冉而来。许绣虎一眼看去,只见那公子覆发飘巾,满身罗绮。前后有几个小童跟随,依着一带曲径雕栏,粉底靴声橐橐而至。此时尚远,许绣虎暗想道:“果然好一位豪华公子!”及至走近,不觉心中乱跳,暗暗惊讶道:“怎么这公子与我所见的少年相仿!”及到面前,见几个小童铺下红毡,这公子朝着父亲拜道:“孩儿不能膝下承欢,有亏孝行,(请求督责,以补罪愆)。”居行简笑道:“(男子志在四方,况)我筋力未衰,何足介意。你起来,快与你许世兄相见。”公子拜罢,起来。许绣虎此时,已看得惊惊呆呆。听见与他相见,连忙出席疾趋,公子先打一恭道:“世兄贲临,篷壁生光。无奈小弟远出,有失趋迎,敢不拜谢过愆。”因而彼此觌面。许绣虎方(得)细细看明,不胜惊奇错愕的说道:“老年伯呀,谁知当日所见的少年,使小侄访求不遇,以致魂梦俱劳,(无有底止,)如今认明,却原来就是年伯之毓俊钟秀,(自叹惊疑,世间怎得有些翩翩俊逸。而小侄向来欲结良朋而未能,谁知今日叨老年伯一脉,)使小侄得附骐骥之末,何其快也!何其幸也!”居行简听了,说道:“(向来贤侄诉尽苦怀,我只道别有其人,谁知)贤侄耿耿于怀者,竟非别人,就是小儿。这般看来,若不留居舍间,贤侄虽走遍天涯终不得遇矣!”居公子(听了微)笑道:“小弟才如袜线,毫无寸长,怎当得老兄青目,一至如此,(使弟宁不自愧)!”许绣虎道:“弟已有言在先,有愿拜为师之句。今日相逢,敢不拜识而践其言也!”居行简笑道:“此乃不过贤侄思慕之言。况且小儿实无所学,岂有为师之理!今在世谊,以伯仲相资足矣。若论绣虎居长,倩若理宜拜见才是。只是今日远归,不堪匐伏,只长揖罢。”二人听了,作了两揖。揖完,居行简即入席上坐,两人东西对坐。家童送上酒来,许绣虎举杯,只沉吟不语。居行简笑道:“绣虎向日怀疑,今已消释,只宜与愚父子开怀畅饮(一番)才是。又为何停杯,若有所思,这是什么缘故?”许绣虎攒眉道:“小侄得见世弟,疑团尽释。但胸中尚有踌躇,意欲求明。怎奈一时(拙腮)心不随口。”说罢,(又想了一想,)叫小芳取笔砚笺纸来,题诗一首,送与公子。

公子接来与父亲同看,却是一首七言绝句。只见上写的是:

识面何曾心放舒,而今花下又踌躇。

海棠素自称娇艳,若比如花花不如。

公子看完,暗思道:“当日诗中比我似女儿,今又比我如花。虽是赞美游戏之言,岂不直窥底里,使我无可容身。识人一至于此,我若不答,一则谓我无才,二则不能绝他疑念。”

遂(微笑了一下,)取笔就在诗后题一首,使人送与许绣虎(面前)。绣虎与居行简同看,题的是:

今既相逢彼此舒,乐言友谊不须躇。

风雅戏言成韵趣,上材何必羡相如?

绣虎看完,(不胜)欢喜道:“(只以)世弟貌美,故此将花比喻。却又具此敏捷之才,不假思索,洵得良朋之乐也!再有何事可躇?只是尚有未明,敢求指示。”又举笔题一首,送与公子。公子与父亲同看,只见题的是:

事不求明眉岂舒,和予转辗得多躇。

恳求指示人谁姓,恩大如天天不如。

公子看毕,见他要和诗之人,一时难于措辞。因想了一首,遂依原韵和了一首。写完送与许绣虎。绣虎同居行简看去,只见上写的是:

曾闻人和实心舒,又得传言在耳躇。

今夕不谈底里事,看花酌酒快何如?

居行简看完,含笑道:“据小儿诗中,必知和诗的消息,且慢慢商量,以花酒为欢。”

因叫左右筛酒,许绣虎不敢再言,遂欢饮多时方散。居行简同公子入内去。许绣虎亦归书室。(因饮酒过多,也自睡去。)到了次日,眼巴巴等公子出来,问明端的,不料竟不出来。欲着人去请,又才初次相识,一时不便,只得空等一日。不期一连三四日,绝不出来。心下着急,因走到园中亭上独坐。因暗想道:“我看他料必多情。向来他还在外访寻好友,怎么与我一面之后,绝迹不出,待我又如此寡情。”忽又想道:“莫怪他待我寡情,毕竟是我才貌不如他,(不能入他之眼,不足使他景仰,)以致如此。(想是)我前日(唐突了些),不该题诗,还藏拙。今题了这几首诗,倒被他看轻了。(怎怪他不是这般冷落?”又转想道:“我今细想他诗中,何必羡相如之句,看来看去,(只这一句想来,)还可入得他眼里。或者他连日有事,不得工夫,也不可知,(岂是无情之辈?)这是我多疑,作此呆想。(正合古人云:想得人心越窄。)”正想不完,只见前日那个小童在竹林后走来,手中拿着东西,走上亭来,笑道:“老爷,夫人因知相公独坐园亭赏玩花卉,故特遣小童烹送好茶与相公吃。”许绣虎说道:“我在此蒙老爷、夫人如此厚德,感不可言。我今问你,为什这几日再不见公子出来?”小童道:“公子出外多日,夫人要他在内将息,不许会客讲谈,要费精神。适才已曾禀过老爷、夫人,方许他出来与相公闲叙,故此先着我送茶来。”许绣虎道:“原来你家老爷、夫人这般爱惜公子。”说未完,早见公子在竹林中飘然曳裾而来,许绣虎连忙趋迎(出亭)。居公子将手一拱道:“高贤在迩,不能朝夕接见以启愚蒙,何自惰也!”许绣虎也打一拱道:“驽骀庸碌,(顽石无攻),幸蒙不弃,(得以琢磨),何其幸也!”二人同上亭来,对面而坐。小童送过茶来,二人饮毕。各自吐露才华,彼此十分钦敬。(十分可爱。)居公子因问道:“老世兄人才迥出寻常,万万应有天姝以乐琴瑟。又为何远涉吴门得与小弟路遇,以致来访云间,幸得家严相引,不负访寻之意。但缘小弟枋榆无所取材,空负访寻之念。每一寻思,殊觉抱惭也!”许绣虎道:“小弟心事向无一人知者,今对知己敢不露呈。固思天地间,有物必有则,有人必有偶。若物不得其则,人不得其偶,物非其物,人非其人矣。弟虽不才,然亦(往往自忖,乃)不俗之物,但(耳目之所见闻者,大都才无织锦,貌乏潘安))往往抱着必要择友、选配,要求其男而能与我称朋作友。要求其女可以与我此唱彼和者,绝不可得,是以虚度十九,友无一人,尚然有鳏在下。又不意口(被)世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惊,不是相邀树立词坛,就是)愿言婚好。但自谓此身终不可失。倘或一时不察,误遇匪友,或结非缘,此所谓一失足兮千古恨。存心如是,往往为友斥弃,因婚受辱。”公子问道:“滥交(,士)君子所鄙,(无足怪者,但)婚姻亦人所(当)重,然亦岂无一当?(毕竟还是老长兄才目太高,是以寡合。)请问世兄辞婚、愿婚,亦人世之常,又为何辞婚受辱(起来),这是什么缘故?”许绣虎道:“只因敝地有一冢宰,姓来,字应聘,慕弟才貌,他生一女,屡托人来议亲,小弟(固执偏见,)因耳未闻其才,目未睹其貌,再三力拒,冢宰尚不见责。不料其子欺弟孤寒,恃强抢劫,因禁内室,若不成亲,必欲置弟于死。亏得冢宰夫人见怜,黑夜放出,得逃到家。又虑他(势焰)追寻,恰值家叔见召,遂(趁此机会)进京。(故此)路过吴门,恰遇世弟,愿结为友,遂访寻至此。谁知难遇,只得寓言寺壁,心中望以为得(相逢)良友。不期属和诗者,又是一人。(见诗属和,具风雅而唱酬者,往往不乏,而奈何和之者)落款不留姓而留名,(亦风雅骚人之人常有,而奈何)留名之有异,以致欲访之而不能见,欲求其名而无路。日走彷徨,疑男疑女,两具于心,几不愿生矣!幸遇年伯牵引到室,而室中竞有写录者。及问年伯,而年伯不知,要等世弟回来。及至相逢,与吾弟(花下一见,)不敢明问,只得题诗相恳,而世弟又以花下不谈底里,只得坚忍(于心),以图再问。不期世弟一会之后,连日不出,弟在室中度日如年,今喜得(蒙赐)见,大快吾心。请问世弟,这位和诗者,名叫掌珠,端的是男?还是女?愿明以告我。(可能与我一见,以男为友,女为牵丝否?”居公子听了微微一笑,然后说出。只因这一说,有分教:

天上碧桃原有种,人间乐事必多磨。

(只不知这许绣虎可望得见掌珠,以成婚室否,)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六回 访亲闱误入花宫 落火坑狂淫禅院·白云道人
  第三十六回 立界表重寻旧雨柳沾泥 露真情一度春...·蔡召华
  第十二回 贺婚姻四友劝酒 谐琴瑟二次合卺·
  哑女配·省三子
  第十回 庆端阳夫妻分袂 叙家事姑表联姻·陈少海
  第七十六回 恋女尼淫僧藏庵庙·储仁逊
  第八回 暂脱骗希图大利 难瞒藏直诉真情·南北鹖冠史者
  第十五回 给孤寺残米收贫 兀术营盐船酬药·梦笔生
  第三十一回 藕断丝连挥金营外室 夜阑人静倚枕泣空房·张恨水
  第四十三回 秋爽斋重阳群赏菊 怡红院除夕共联诗·嫏嬛山樵
  序·
  第十二回 巧姻缘李代桃僵 空算计人谋天夺·
  第四十二回 郑爱香伤心烹鸡 应花子失目喂狗·梦笔生
  第五回 留庵中续成诗句 听雨脚连作词章·阳羡铁庵隐士
  第三十一回 解余酲群花留夜月 萦旧感名士唱秋坟·陈森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