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回 唐大王喜逢旧物

作者: 芙蓉夫人

 诗曰:

  复获珍禽有所因,何殊堂燕不嫌贫。
  独怜风雨喈鸣处,天涯犹有未归人。
 
  却说夏光为了这种官司,只得安顿家小,携了金银并那宝鸡,如逃走一般望济宁进发。心中实欲往投响马,为安身计。那夏光原不知这响马大王就系唐云卿,并这鸡该还旧主的定数。至唐云卿自到双谷口,这九焰山称了孤道了寡,立心正要招兵买马,为复仇计。遂与山中众等,立了五条号令:
 
  第一条,各人无事,个个要出聚英堂,练习弓马。及进退坐作击刺等法外,即在山中走上走落。饱食后,便不许休止。诸人不晓大王要善走的原故,无不哂为儿戏。但王令不得不遵,一班遂练成如猱升木一般。
  第二条:下山巡视,凡遇魁梧汉子,须要劝他入伙。
  第三条:往来如系逃难的,所携不许有犯秋毫。
  第四条:富商大贾所有财物,只取其半。
  第五条:所过若系朝廷命官及一切粮饷贡物,尽劫不饶。
 
  这五条号令,早已大示。特高悬堂上,俾众兄弟有所法守。自然这班喽,个个奉行无异。
 
  一日,正在山下巡缉,适夏光来到这里。喽喝他要他买路钱,夏光道:“你们就系九焰山大哥么?”喽道:“失礼!莫不是你要问明,异日可去官门出首么?”夏光道:“非也。我正要见你们大王。方肯献上买路钱。”喽喻他来意,问道:“驾上莫非亦要到山中过活不成?这种买卖不是十分有味的,除了风寒雨湿,与反撞着敌手,劫来劫去,将所得会计分开。每日一人亦不过值一钱几分了。”夏光道:“如今光棍世界,别的亦是艰难门路,据说所得便是好了。烦众位带我上山罢。”喽说道:“慢着,凡要上山来者,须先任我等搜身。看有无利刃毒物,是否奸细,乃可引去。”夏光是真心来投的,遂任喽遍搜。喽见光囊中只有数十两黄金,身边并携了雄鸡一只。一喽戏说:“闻之《礼》,凡贽,庶人执鹜,鹜,鸭也。今驾上反执鸡来见我大王。得毋鸡鸭皆为人家中常畜,彼此一体,故亦可执鸡么?”夏光道:“再不意你有如此书囊,意来做贼。”喽说:“我不独有书囊,且善七篇七步,以及辞赋诸般。因一班衡文使家取财不是取才,我忿着不能上进,故欲到这个地方。三年五载,剩得一千数百,方回去考试了。”夏光道:“何不在家教学?”喽道:“你又蒙了!试想世间三家村、冬烘馆,有多少金?总是轻酬重责便了。”夏光笑道:“极是。但文墨客尚且来此,怪不得我等破落户的亚官仔。”两人一头行,一头说,已到聚英堂上。
 
  喽先入禀告大王,始传夏光相见。夏光心内要看大王是谁,不知原是前日厂内相逢的门客,南楼义兄的恩主!急急跪下,并献上黄金十两,说道:“昔日既蒙大义汪涵,今又蒙收纳。薄资不腆,乞大王一体收纳。”云卿亦认得他是夏光,说道:“既蒙故人光壮敝寨,为幸万分!行此大礼,反折了我的福。又何敢受此重币?”遂亲手扶他起来,又说道:“今日见将军,如见吾兄南楼之面,比如将军到来何故?”夏光遂将被棍受诬的官司,一一说知。云卿道:“如今盲官黑帝满布朝纲,真个令吾等不得不到这里地方躲避。说起令人可恼!贤弟就在此安身罢。”遂命喽摆宴,与夏光接风。夏光已见大王是宝鸡旧主,谅难隐过,只得又徐徐献上。云卿见了旧宝,接在手中摩美一番,大喜道:“我日前命二弟往取不得,意惮牺化为黄雀。不料倒赖将军带来,又是个堂前的旧燕。未晓他还识旧主人否?”
 
  须臾酒上,李光、马如龙、刘英、林桢皆入席相陪。酒至半酣,云卿说道:“死者既追恨无穷,存的如妻子、如贤妹,以及旧将旧友,皆已聚首一堂,真堪自贺!独吾弟毛天海自桂阳分袂,到如今参商两地,未晓他春风得意否?真令我不胜晦明风雨之感!”林桢道:“江上鱼龙原共逐,天生我辈一般同。彼此有心,将见日后自然杨柳一家,何有风不从虎之理?目下尤当畅饮,勿效儿女态为是!”云卿见其说得有理,是日尽欢而散,终不免觉时时怀着天海。或梦寐追寻,或诗歌遥念不等。
 
  谁知毛天海自别了云卿,果然三场得意,先中了状元。一载那时即欲回去,拜访二位哥哥。不料嘉靖因前枉杀那尚杰,一时撄怒上天,祝融示儆,把乾清官等处地方竟遭一炬。
 
  这张德龙忌新科状元不早去拜他了门,心内十分可恼,又查知天海是个贫寒。自来凡修造皇上的地方,并王河诸务,虽承办得清楚完稳,便有功。若问库内所发的工料费银,一切秤头银水以及物价低昂,无不要补贴的。张德龙遂上了一本,说道:“毛天海是个新进。既属状元,料必大有干济。他又广受皇恩,正思图报。乞圣上命他督理修辑宫殿,试其才调,以便将来大用。”
 
  德龙言来嘉靖无不准的,一见本章,果然命他修辑。是以一向被这个差务羁身,不能离京寻哥哥。尚幸他果有经济,凡用砖瓦木料一一因宜合度。不特不须解囊,并皇上所发的银有剩,呈回归库。嘉靖大喜,工竣,升他为都察御史,随又点伊为两湖提督学政。意旨一下,天海心中大喜。正遂他欲往襄阳拜探南楼,并一路访云卿下落的意思,即刻起程。多时来了两湖,官员齐接钦差大人进衙。毛天海一一落学行香放告讫,循例封门考试。不一日,场事完竣。
 
  天海静里改了装,来到襄阳城,问刁南楼住址。有等说道:“亡是公。”有等说他回了乡。天海又使个小钱,请街坊上的闲人引他到了刁家门首。天海独自叫门,内婢道是王廷桂回来,杯内余滴,碗上残羹,少不得厨中又有一番饱饫。急急开了门,谁知是一个白面书生,只得入内禀告夫人。素娥屏后窥看,生平未睹,开声问道:“那位官人,姓甚名谁?辱临何事?”天海说:“小生姓毛,名天海,正系夫人的小叔。特来拜访哥哥。”素娥答道:“失敬!叔叔来迟了,再世始能见你哥哥。”天海道:“我一路而来,亦略略闻人说哥哥已死。但素知细嫂王氏有了儿子,正欲前来见他一面,以叙叔侄之情,不枉他父亲当日与我结拜的大义。”素娥道:“再勿要说起王氏!”天海道:“难独他一连死了不成?”素娥道:“他死了便好!”天海闻见此语离奇,急问道:“死好何来?”
 
  素娥假哭起来,遂又假捏月娟如此毒死南楼,如此焚了材,并携了儿子老仆逃去。天海不知,句句听来,肠里落珠,眼中生火,且答道:“尊嫂既属发妻,尊公又居显宦,斯时何不禀官究治?与丈夫报个冤仇。”素娥道:“严君远宦,今衙门内只看花闹酒。且又无据,难以确指,只得哑忍,惟望皇天报应他便了。”天海道:“既属私逃,便属可疑,何云无据?”素娥道:“虽则如此,但门内并无五尺,难以前去报告。”天海道:“尊嫂所说亦是。待愚想个方法,然后回来与尊嫂商量出首便是。”遂起身告辞。
 
  素娥一闻南楼的兄弟到来,又惊起自家的事。口中虽说,心内原十分不合,勉强周旋,故一时忘问天海的前程。又恃着毒夫无据,外家势大,总不逃往别处躲避。
 
  且说那天海回衙,心内想见据素娥说王氏毒死亲夫,总不是亲眼见的,但奈现在明明带了儿子与老仆逃去,事有可疑。但他又是个懒懒慢慢一样,既属真情,那肯罢手之理?据他说来,是似尚属未定。独可怜南楼枉死是真的,必须见了王氏,此事方有个定夺。但不知去向何处,平日亦未经面善。策画一番,难以措置,好不烦闷。适又值考试日期,所考诸生,刚是襄阳府属。少不得该县该府悉要到大人辕门,俟候送册点名。扃门后,始能回衙,此是常例。府尊吴翰一见大人,忽然触起他的心来。过了数日,无事即发差前去,请襄阳知府到衙饮酒。吴翰闻命,自念大人是个后辈,与己素无通过声气,且又名分悬殊,今特过署饮酒,难独为着府里所取案首或有不妥,故着去问话不成?但大人命,不得不去,遂快轿到了。进去见过大人,禀道:“大人有何教谕?特劳美意召宴。”天海说:“非为别事。本学见数日取士,有劳太爷协力。凑着无事,故屈驾敝署,共佐清谈耳。”吴翰道:“又来多谢。”
 
  须臾入席。酒已将终,天海道:“素闻太爷明察,不避权贵,本学有一案件,敢求代为。”吴翰道:“卑职自顾碌碌,但承大人命,恳为明示,回衙办覆便是。”天海道:“此事说来,终有可疑。”吴翰道:“何疑处?”天海道:“本学未遇时,因经过贵府,与本处一个刁南楼定交。后本学以事去,一向未能觌面。今奉主隆恩,复游此地,辄怀旧雨,已到南楼家中拜访。据他妻子所说,伊丈夫被二房王氏月娟毒死。又焚了棺,携了儿子逃去。本学与南楼既属五伦之中,怜他枉死,故求太爷着贵差密访王氏所在。倘若冤魂相缠,离去未远,或未可知。果能昭雪此冤,本学感恩不浅!”吴翰道:“王氏逃时还有别人否?”天海忙说道:“我几忘了,同走老仆王安。”太爷道:“彼时大人见到刘氏穿孝否?”天海道:“倒也似觉甚属容止齐整一般。”吴翰道:“据大人所述此事,必是刘氏造的。反推归妾氏身上,逼她逃房,正未可知。”大人道:“太爷何据知得?”吴翰道:“天下事总须断之以理。既系妾氏毒死丈夫,斯时无据中必有据。他为个家妇,又是官宦的女,那有不禀官究办?又王氏既属逃去,必图再醮,尚安顾前夫的子?”天海道:“英雄所见略同。求老爷回衙出个方法,觅出王氏。看其子母着落何如,便分黑白。所患逃去远方,无由质证耳。”吴翰道:“大人如此敦友谊,即南楼在地下亦必现个灵圣,以便伸冤。倘有音信,卑职自来禀复便是。”天海道:“得如此,吾亡友固然暝目。即事明白了,本学回京,且要奏明太爷的功。”吴翰道:“某平生办事,倒不计圣上知不知,只求尽吾心耳。”天海道:“难得!”送他上轿回衙。
 
  正是:
  自古大冤无不报,从今已恶且难逃。
 
  未知吴翰回衙如何寻着王氏,王氏现在何处,下回补叙。 

猜你喜欢
  第五十七回 救忠臣苏武回朝 找丈夫猩猩追舟·雪樵主人
  第十二回 游目骋怀赏心乐事 群芳浓艳美景良辰·花月痴人
  第二十三回 龙氏回书花生笔下·
  第十二回黑二偷欢魁哥受贿·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回 安排巧计淫尼借巧遇以兴灾 硬扭奸情烈妇为奸夫而殉节·娥川主人
  第八回 故作情浓心非惜玉 温存杯酒意在埋金·陈少海
  第八十七回 着甚来由富人举债 是何秘密死者遗言·天虚我生
  第八回 红梅姐半夜接风·
  第十四回 召神兵小钰演法 试飞刀碧箫逞能·兰皋主人
  第一回 老书生传家有道 贤仆妇为主多情·
  第六回 想美人灯下看图 观龙舟桥上争气·
  第十五回 苦在心头没奈何庭前讲理 喜从天降有商量闺内调情·天花藏主人
  第五十五回 安夫人姐弟相逢 谈翰林刑部探狱·
  第六回 藏香饵樨子遭魔·桃源醉花主人
  第二回 假算命巧装探私情·储仁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