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七回 救忠臣苏武回朝 找丈夫猩猩追舟

作者: 雪樵主人

    诗曰:
    牢笼已脱苦忧愁,矢此忠贞到白头。 
    虽说姻缘非族类,好逑也自赋河舟。
    话说王龙远远见山脚下站着一人,虽是风霜变色,却见他中国打扮。细细定睛一看,原来有些认得此人,忙抢几步向前,到了山脚,再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老臣苏武。王龙连忙打恭道:“原来是苏老丞相,为什么在此受苦?”苏武也还礼道:“原来是殿元公,说起老朽到此和番,十分□惨,然卫律逼某投降不屈,命某在此牧羊,一十六年,多蒙山中猩娘收留洞中,生下一男一女。某日夜思想故国,今生是不能回转了!殿元公莫非也来和番的么?”王龙听说,十分悲叹道:“原来如此!老丞相只管放心,包你指日回朝便了。”苏武大喜道:“殿元公有什回天的手段,搭救老朽?”王龙道:“老丞相有所不知:只因番王统兵打破雁门,已逼汉王无奈,将昭君娘娘献出,如今已到番邦。某是奉旨随娘娘驾到此地,也是十六年了。番王甚是敬重,言听计从,无奈娘娘只是不肯成亲,今又在这西北特搭一座浮桥,破费十六年功夫,方才告成。先命某等到此烧香看工,无意闲游,幸遇老丞相。等某回朝复旨,在娘娘面前求她方便一言,包管老丞相指日回朝。”苏武连声称谢道:“使朽骨得还故乡,皆出殿元公之所赐也。”王龙连称不敢道:“老丞相速速回洞,快些收拾,好打点动身,某也不敢久留,要复旨去了。”遂与苏武作别,同工部上马,一齐进朝。
    到了午门下马,工部在午门守候。王龙进了西宫,当面见了昭君缴旨,便把老忠臣苏武留番受苦,要求娘娘搭救的话奏了一遍。昭君点一点头,打发王龙出宫去后,暗叫一声:“苏武,你在番邦受苦多年,有哀家知道,还将你救出龙潭虎穴,但不知哀家在番十六年,有谁来救哀家呢!”说罢,纷纷珠泪。正在伤心,忽报驾到,昭君连忙收泪,将番王接进宫中坐定。番王道:“美人可曾择日烧香?”昭君道:“只要黄道吉日,便可烧香。”番王传旨与礼部知道,卜日进呈。昭君道:“但不知中国还有什人拘留此地?”番王道:“汉将李陵不屈而死,只有一个苏武,因劝他归降不从,罚在牧羊城受苦。后来该管官儿报来,苏武连人连羊不知去向,多份葬于山兽腹中了。中国只有王御弟在此,并无别人了。”昭君道:“只怕老苏武还在呢?”番王吃惊道:“今在哪里?”昭君便把王龙在山中相会的话先说了一遍,又道:“他既不肯降顺,留之何益?可怜他家乡万里,妻子不知存亡,望狼主开一线之恩,放他回去罢。”番王闻奏,无有不依,即刻传旨,着内侍随天使王龙来到飞来洞,赦苏武回朝。内侍领旨出宫,会了王龙,说明来意。  
    王龙想起苏武十分褴褛,不便朝见,又命家人打了一个衣包,与他更换,收拾停当,一齐上马出城。找至飞来洞,正是猩猩不在洞中,苏武在那里痴痴盼望,王龙与内侍一齐下马,宣读赦旨。苏武大喜,又见王龙取衣服与他更换,深感王龙之情,暗想:“在洞多年,又蒙猩娘一番情义,生下一双儿女,不知今日带往哪处玩耍,不及与她作别,留下一字相谢。”遂同王龙下山,入朝见了番王。番王慰劳一番。又是昭君召进宫中,苏武拜谢救命之恩,昭君命内侍扶起赐坐,叫声:“苏卿,回朝上复汉王,他原许奴御驾亲征,来救哀家,今已多年,并不见一兵一将到来,不但误奴一世青春,而且将奴身陷北地,求生不得,求死无门。奴今苦积如山,不及写书与你带去,烦你口传一信与汉王,教他明岁招奴魂回归。哀家那日曾将番邦税簿文凭降表进与汉王,不知吾王可曾收到否?正宫林后、哀家父母妹子,望老忠臣代哀家一声问候,御弟王龙家内,仍烦寄一信去,说他明年一定回来,使他家内放心。”
    苏武只是连声答应,就此起身,拜别出宫而去。又见番王,番王便对苏武道:“番王敬你乃天朝一个大忠臣,累你受苦一十六载,只因孤王一时不明,误听奸人谗言,简慢天使,孤之罪也。这是表书一道,贡物十扛,烦天使转达天子,聊表孤王之心,外有些须菲礼,相送天使,以做路程。天使带来兵丁一千名,今只剩五百名,各赏口粮,烦老忠臣带回中国。”苏武听了番王吩咐,连忙叩谢,退出午门。后又与王龙作别,并谢他搭救之情。王龙见苏武喜色匆匆,也不及写家书,托代口信,转寄家乡,不过是一番嘱咐。
    苏武别了王龙,仍带五百兵丁,押着贡物,出了番城。苏武到底年高,不惯骑马,一路行来,甚是狼狈,便问土人:“此地可有水路舟船否?”土人指明:“西南山嘴下,有一座大海,海路直通雁门,路却远些,那里便有海船,雇了载人。”苏武听说大喜,谢了土人,一马放开走了二十里,来到山嘴,果见一座大海,海上列着许多大船。苏武便吩咐从人与海船讲明价银,雇了两只海船,甚是宽大,任你多人,亦可装载,只要顺风,瞬息便到,风若不顺,寸步难移。苏武见船雇妥,便下马上船,五百兵丁分在两船,正是顺风时候,舟人看定指南针,扯起两把大篷,一直望南进发,这且慢表。 
    再言猩猩,带了儿女一双出洞,因天气晴暖无事,一则出去玩耍散心。二则在满山中找些果品,与苏武充饥。三则苏武初到洞中,还教小猩猩防备,怕他溜走,今已来到了十六年,又生下儿女,以为绊住苏武,也不用防备了。老猩猩一出洞去,那一群小猩猩都跑出洞去,到满山寻果子吃,只剩苏武一人在洞,所以今日得脱身而去。哪知猩猩回洞,不见苏武,心中十分着急,吼地一声唤齐小猩猩,乱打一番,嗔怪他们贪玩放走,又命满山找寻,哪里有个影儿。只急得猩猩正在跌足捶胸,忽听空中叫一声:“孽畜休慌,听我吩咐。”吓得猩猩向上一看。未知是何神仙,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章九月·徐枕亚
  第十六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张恨水
  第四十三回 三尺剑蒋圆儿戕命 一席话石漱姐寒心·天虚我生
  第十六回 纶綍承恩词臣应诏 丝罗践约淑女于归·牢骚子
  第六十四回 乘醉后看出闺媛·陈端生
  第四回 马扁图馆月下献谄 饿鬼遇恩人雪里重生·
  第四章·苏曼殊
  第二十八回 大比年南京赴试  欺和尚乔通生灾·讷音居士
  第十九章 冤狱冤狱·天虚我生
  第五十六回 布檄文一巧匠鸦飞鸢闹 乱宫阃两国舅...·蔡召华
  叙·兰皋主人
  第十八回 论医学中西一贯 续良缘桑梓同赋·儒林医隐
  第21回 于大人展才定计 恶店家钻杵心惊·牛瑞泉
  第五十九回 赐甲第延庆逮曾孙 卜山居乞身辞亚相·
  第四回聚餐会竭力争口腹检方书拚命省铜钱·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