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五回 安夫人姐弟相逢 谈翰林刑部探狱

作者: 佚名

  词曰:

  秋水漾平沙,天末沉霞,雁行栖定又喧哗,怕见舟边灯火焰。怕近芦花。是处网罗赊,何苦天涯,劝伊早早比还家,江上风光留不得,请问飞鸦。

  谈氏夫人辞了和尚上船。正欲开船,只见两个道人抬着食盒,到马头上来说:“请安太太慢些开船,住持和尚送得有粗斋在此。”家人进舱,回了太太。夫人命将斋收下,回了他几两银子,打发来人回去。此刻还有船上的人在大山门游玩,听得船上锣声开船,各人皆忙忙赶上船来。水手抽去跳板,收拾篷索;正遇顺风,扯起风帆。只见船行如飞,好比做:

  离弦弓箭穿云过,辔马丢鞭快似风。

  不—会,渡过江来,落下风帆,不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且言张寅与吕昆坐在舱中半日,此一会,见船已住定,立在船头一望:只见满江如练,皓魄当空。命人将船停在江口,候谈氏夫人用过了晚膳,吩咐备洒,摆在船头玩月。二人坐下,先用了几杯;况又对此月明之下,水光一色,甚觉襟怀欢畅。又见那些同帮船只相依相傍,对着那峰峦耸秀,更加清况,真令人有仰止之思!饮了多时,命人收了酒肴,连夜开船。正是:

  四海清风催短棹,五湖明月送行舟。

  一路顶了黄河,顾了牲口骡轿,起早登程赶路。

  那一日,忽然吕昆想起他有个姨母在登州胭脂寨,意欲前去探望。一路上带缓牲口,忙向家人问:“胭脂寨离此还有多远?”家人回说道:“过了胭脂寨,下来已有一百余里。相公[问]他怎么?”吕昆听得离远了,却也不便回去,只得随着安夫人的骡轿,一路下来。不觉将抵京师。张寅与吕昆商议道:“我们此去,不便在谈府下榻:一者令正夫人尚未过门,二则我是个外人,此去不便。不若另租寓所,到也安稳。”吕昆道:“遵谕。”那一天,到了京城,着人先到了谈翰林府中报信。谈府着人迎接安太太。当下张寅、吕昆与安夫人分别,另租寓所,安住不题。

  只言安夫人带着家人、妇女,到了谈府。谈翰林将他姐姐接进内室。钱氏夫人与凤鸾小姐大家一齐向前见札。用毕了茶,安夫人仔细一看,并不见他小姐前来迎接。是何原故?暗暗的惊讶道:

  因何不见娇生面?其中另有别跷蹊。

  谈翰林见他姐姐独自一个前来,事有奇怪,忙问:‘姐丈、甥女为何不一同而至?”安夫人道:“你姊丈被圣旨诏上京来,闻得又被假传圣旨拿向。你外甥女瑞云放心不下,只得扮作男妆,前来探信,不料音信全无,存亡未卜。因此做姐姐忧虑在心,前来探望。”谈翰林听得此言,大惊道:“想是遭人毒手。姐姐先请安歇,不必悲伤,待兄弟慢慢打听。”随即命人收拾房屋,准备晚膳。一连过了几日,安夫人心下着急,又不知张寅、吕昆住在何处。差人访问,无奈京都地方甚大,无处觅访,只得按下。

  那一日,谈翰[林]在侍读衙门散馆回来,带着家人到刑部监中前来访问。安老爷与谈翰林娣舅相逢,伤悲不已,各将心事说了一遍。谈翰林吩咐监役人好生看待,二人洒泪而别。回至家下,报知他姐姐,命人备了饮食酒肴,意欲前去探监。

  正要上轿,忽见外面走进一人,衣衫蓝缕,面目怆惶,好似乞丐一般。你道这人是谁?就是小姐跟随的安福。昔日在胭脂寨失散,只得奔逃性命。安夫人一见安福的面,那里还能够去探监?吩咐家人先将饮食送到刑部监中去。回至内室,把安福唤将进去。安福跪倒在地,叩了几个头,站起身来说道:“为何夫人也来到此?”安夫人道:“命你跟随小姐、临妆前去,为何这等光景?如今小姐与临妆在于何处?”安福听得盘问,

  含悲吊泪心酸痛,忙将往事说从头。

  安福道:“禀知夫人:小姐与临妆在登州胭脂寨地界遇了强人,小的见事不谐,只得逃走。本意要赶至家中报信,不想在途路得了一场大病,将马匹、衣服卖得干干净净,难以回家;只得赶至舅老爷这里,借些盘费。不料太太也在此间。可怜小姐与临妆,只怕被那强人抢去了;但小姐是三贞九烈之人,谅来性命也是难保。”安夫人听得,放声大哭,猛然一阵昏迷,跌倒在地,人事不省。谈翰林夫妻母女忙忙前来相救。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回 乐善村褚愚留旧主 报恩寺李绩识英材·天花才子
  第二回 皇甫敬威镇云省 秦布政赌采朱陈·
  第55回 恶道士因财害命 于大人巧定牢笼·牛瑞泉
  第10卷 运妙算书生奏大功 泄诈局奸徒告内变·李渔
  第87回 泄机关封真中计 万恶贼园内行凶·牛瑞泉
  第卅四回 救死动全家甘言解怨 怀柔施小惠妙策攻心·张恨水
  第二十八回 观画堂心生歹意 登高楼又起是非·
  第二十九回酒绿灯红孀妇怨枫丹荻翠估人船·李涵秋
  第四十八回 众公侯奉旨团圆·
  第三十九回 铁球山喜燃花烛·
  第三十六回 鲍舅硬自作冰人 吕府偶然遭回禄·
  第十九回 悲分散千里寻儿 话团圆断肠问卜·花溪逸士
  第四十二回 金翠梧看春动欲念谢珊宝步月遇私情·邹弢
  第三十二回 借兔管珊宝毁西厢寄螺鬟莲因登道岸·邹弢
  第十回 两番访美疑信相参 一见倾心笑言如旧·魏秀仁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