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回 强攻城炮打番兵 进谗言诏促元戎

作者: 吴毓恕

  话说番王被吕公连用两计弄的他夜不安眠,提心吊胆。又用火攻伤了他数千人马,并不曾见一人交锋,都是暗中摆弄他,如何不气,心中怒极,所以命元帅带领五万精兵要攻城取关。他做梦也不知关内有个吕公,会设谋定计,先事预防。
    那索元帅与哈先锋催动人马,辰刻发兵,巳刻已到关下。一声令下,吩咐儿郎们快些攻城。
    那番兵那敢怠慢,一个个抬驾云梯,呐喊一声,直奔关下。城上早已准备强弓硬弩,石子灰瓶。守城军士看的明白,等番兵到了关下,正欲驾梯扒城,一声暗号,城上打下灰瓶石子,箭似骤雨,往下直射。这一阵,伤了无数番兵,然而总不肯退。吕公在帅府传下号令,命用镇关大炮往下打他,再煮粥汤泼之。粥内加了信土,沾身即死。
    果然连放三炮,打死了攻城番兵不少。泼下熟粥,烫死番兵无数。元帅见儿郎不能破城,徒死无益,传令暂退,歇息半时再攻。于是退至宽阔之处,暂扎行营,埋锅造饭。此时已交未时,番兵吃了饭,正议换班攻城。元帅先带人马,又扑向关前来了。这番攻城,愈加厉害。
    城上愈加严守,声色不动,直等他到了城下,往上要扒,才打石灰放箭。所以番兵纵不怕死,而攻城之人十死**,未免心寒。加以锐气经两番攻城,已消去六七分矣。约有半时,元帅方退,先锋带领人马来换班。那行营内还有二万人马,几员偏将。也是索元帅命不该死,他方退兵,离行营二里之外,其时正当申时,火药已着,止听平地一声震动,如山崩地裂之声,只见尘沙飞起半天,烟气迷人眼目。那行营地陷去数丈宽阔,人马被火药火炮打死打飞者约万余人,还有带伤未死,焦头烂额者数千人。番兵登时大乱,元帅吓的面目更色,几乎落马。
    先锋回头一看,见此形状,也吓的魂不附体。攻城番兵那里还敢攻城,一齐发喊,说不好,快快回营,看这地下又要作怪。人心一乱,那里还得住?所有这三万数千人,拚命往番营逃命。那常元帅,早已遣将发兵。响炮三声,大开关门,率领着五万人马一齐杀奔番营。前有马队,后有步兵。一个个都是养足精神,勇气百倍。不多时赶上败残番兵,一阵痛杀,好似削瓜切莱,只杀的血水直流,尸骸满地,看看近至营门,亏得番王带领五万生力军上前挡住,才将元帅先锋救回。常元帅见番王亲自出马,忙吩咐收兵回关。
    此次共杀番兵四万余人,我兵半个也不曾损。元帅回关,百姓香花迎接,三军欢声如雷。元帅进关来至帅府,下马升座。众将上帐报功贺捷,傅总戎向元帅道:“今仗元帅虎威,杀的反贼心胆俱碎,此后不难灭此寇也”常爷道:“全仗吕公用计,诸将齐心,老夫何功之有?但番兵其心未服,此后正有几番恶战。非能服其心,恩威并用,方能太平也。”诸将闻言,都道:“大元戎高见不差。此后当用何策,还请吕老先生商议。”元帅道:“正是。”忙请吕公进账。
    元帅先谢他妙计杀败番兵:“此番两次功劳,是先生一人的,老夫当即奏闻主上,加官锡爵。”吕公闻言,忙摇手道:“元帅休出此言。老朽一介庸夫,蒙元帅降尊纡贵,待以优札,应效微劳。老朽年已衰老,无意功名,千乞勿以贱名奏知圣主。若元帅一定要保举,老朽就要告辞还乡去了。如不使贱名闻于朝廷,还可久依麾下。”常元帅道:“先生不乐仕进,老夫焉敢违逆?请先生放心,不强先生入仕途也。”吕公道:“那才是老朽真知己也。但目今关内缺粮,如何是好?元帅快差人催赶粮草要紧。”常爷道:“是。”急忙又遣将四处催粮。
    吕公道:“如今元帅大可以由小路上尖山去看番营,只消带领三千人马,几员战将,白昼前往,细看番营。沿路派兵将接应,万无一失。而今番贼寸步不敢移,他就看见山上有人马,他也不敢上山交战。”常爷道:“先生言之有理,明日一早,本帅即往尖山探视番营,随带四将,再请霍老将军沿途接应,何如?”吕公道:“好极,明日照办可也。”
    到了次日,常爷绝早起来,饱餐战饭,戎装介胄,带领康刘李胡四将与三千人马,辰刻出城,往尖山后面去了。这里霍爷派了四员偏将,各带人马一千沿途接应,自己也出城扎下行营,等候元帅回来。
    且说常爷带领四员小将三千人马直奔尖山,行至巳正已到,一齐上山。上至山顶,常爷留神细看。只见番营按五方扎营,长有十**里,密密层层,各有旗幡为号,井井有条。傍水依山,探得地利。若要攻破,除非十万余人马,方能分头攻击,若想以力胜多,不能保其必胜。目下番营虽无锐气,而难保不添兵益将,看来一时难以征平。元帅看罢多时,再往左右细看,并无下山之径,只有正面下去,大约离番营在三十里程途。他日若要回营时,此山大可埋伏一支人马,既可攻营,又可作疑兵之计。
    常爷与四将指点一切,再看那番营,偃旗息鼓,全无一点杀气。常爷心中一想,何不乘此时四面分兵直取番营,大约有胜无败者。回关与吕公商议,再定行止。想罢,传令回关。大家一同起身下山,往关内而来。这且不表。
    再说番王那日收兵回营点名,细算共伤去四万多人马,还有带伤者数千人。番王气的怪叫吆喝,恨不得自己带领人马立刻将关攻破,方消此恨。有元帅谏阻,劝他权且息怒,再议报仇。
    君臣正在帐中说话,只见有小番来报说,远远望见尖山上有人马窥探,请令定夺。番王向元帅道:“这又是蛮子什么主意了?”番帅道:“这是他用埋伏之计,要想试骗我等上山追赶他,暗发人马来冲营。如今不必理他,先遣人回国向各处调取人马来助战,送这些带伤人马回国养伤。等人马到时,臣施一条诈退兵计,暗从小路前去围关,将关围困。不出一月,他城中粮绝,城池必陷。那时打破城池,一路进兵,管取中原世界。”番主闻言大喜,即依元帅之言,写下圣旨,遣平章一员回国调兵,兼送去带伤人马,此间却按兵不动,谨守老营,并不出战,也不攻城。这且慢表。
    再说那常爷头道催粮,陈明用兵难以克期胜敌的本章。那日到了京师,交与兵部,次早递与奏事处,递了上去。那日天子驾坐早朝,看了本章,圣心十分忧虑。番兵势大,难望即日平定。现在关内缺粮,必须各省接应。
    天子忙宣召郑皇亲与李太师面议,偏是李太师这两日告假,只有郑国泰一人上殿见驾。天子将常爷本章给他看了,吩咐下诏,命各省赶紧接济粮饷,再下诏命常爷随机应变,不必拘定时日,只要剿平番贼,保守关城,不必求速。那郑皇亲奏道:“据臣愚见,番兵虽众,究是庸愚之辈。常元帅并未与他交仗,怎知难胜?而今皇上下诏,催促他速速开仗,先杀败他几阵,那时他必知畏,然后再用计策招抚劝降,不难荡平,何至稽时耗日,空费兵饷,凡为将者,总以迁延几月,好藉此见功,皇上须严行申饬,不准迟延,自然即日成功也。”
    天子一时竟听了奸贼之计,下旨严切催促常爷出战,不准稽迟。命郑皇亲长子郑天龙为饮差,背负圣旨到关晓谕。还要看他们交战,即时回奏。此旨一下,准备着二老气死,众兵变心,关城被围,钦差逃走,都在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之二 双雕庆·徐述夔
  第二十二段 兰瘦翁西湖返棹 梅雪香北舍挥毫·阿阁主人
  第十三回 假斯文献旧句当场出丑·云封山人
  二十二·
  第四回 惧横逆抱恨许亲 遇姻缘侠肠诛盗·天花才子
  第七回 一个是小户多情债主 一个是大家薄幸替身·
  第三十八回 观音点化常万青 马杰调兵捉壮士·
  第十三回 母观女淫同榻共枕·临川山人
  第三回戏墨误宴·吴贻先
  第十四回 隔户听闺嘲漏传消息 登堂难客问怒起风波·张恨水
  第二十三回痴郎规妓语重心长孝子出妻词严义正·平襟亚
  第四回 手足耽耽鼠牙雀角 耳目逐逐燕语莺啼·黄南丁氏
  第四回 较武艺柳俊识根由 炼黄金道人弄幻术·天花才子
  第八十回 富兴当讹诈打知府·储仁逊
  第二十类 买学骗·张应俞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