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一个是小户多情债主 一个是大家薄幸替身

作者: 佚名

    世上人心真个歹,牵鬼街头卖;哄了白尚书,瞒过陈员外,汉锺离见了通不睬。

    没嘴萌芦就地滚,好歹休相问;化扮戏文,纸做盛钱囤, 陈搏华山间打盹。

    秋花正开秋酿美,多少风流会;休做看财奴,枉着金银累,死到黄泉 是悔。

    胜水名山和我好,每日相顽笑;人情上苑花,世事襄一陽一炮,霎时间虚飘飘都过了。

    《右四阕调寄 清江引》

    话说叁拙自别了大同刁女,到了南方。旧院小娘,不中他意。花山住了,虽奸骗了偌多妇女,都不过村 别样娇,消闲遣兴罢了,没有什么趣味。遇了王子嘉,领到凤凰桥人家,住了叁夜,不但美丽, 又且风一騷一,晓得了闺阁有妙人,裙带有妙趣。日日夜夜思想,拚用些燥脾银子,下些一精一细工夫,且在枫桥一带,弄上几个好妇人,不枉 了人生一世。

    一日,打从市里行走,见个门里,走出二十四五的后生,后面似家人,背着被囊,往西去。门里一个年小美貌妇人,高声嘱咐道:“南京完了正事,快快回来,不要使我在家悬望。”说罢,见叁拙立住了脚,竟进去了。叁拙袖中,取出木鱼,慢慢走进门去,敲着木鱼,说着北音,高声叫道,「施主老爷,化我一顿斋。”叫了几声,只见 一个十五六岁小,走出来道:“家主公不在家,没人打发。就是家主公在家,只好一合米,或是一个钱,也不肯化斋与你的。别家去罢!”叁拙又说着南音道;“小官,我不是化斋的。”袖中取出大块银子,约有八九钱,道:“这银子送你买果子吃,有事央及你。我是仙人,昨日佛菩萨吩咐我道:『你家主公南京去了,我该与你家娘娘有缘。』只央你与我说声,允不允,不在乎你。”小 道:“你真个是仙人,我不信?”正说着,妇人走在屏风后,你一句我一句,不知怎样扭捏,被他挨身入马,住了一夜。妇人不肯放他,一连住了五六夜。妇人还不肯放,叁拙却得趣抽身,只说去去再来,告别回去。晓得王子嘉来过一遭,又约这日要来。叁拙知他要传授采战,心里想道:“不教他无此理,尽情教了他,不显我的本事了。”

    午牌时分,王子嘉一乘轿子,果然来了。带十两银子,一疋机纱送他,要他教采战。叁拙收了纱,辞了银子,甜言美语,只说须是亲 试,易学会。王子嘉住了两叁日,骗他做了男风,又只把粗浅的教了他,也就不得就了。王子嘉怕班里恼,再叁告别。叁拙道:“已会了五六分了,入细工夫,慢慢的再与你讲。”正是:

    逢人且信叁分话,谁肯全抛一片心。

    且话叁拙,只教王子嘉一半工夫,又日日去奸骗婆娘,也不计其数,一车子羊毛笔,也写不尽。一日,在小巷里小解,两边都是大人家风火墙,并没人家,只巷里头有一人家,远远见一个女人,伸出头来,往外探望。叁拙见那妇人有些丰韵,他就叁步拿来两步行,赶到他门首。那女人见一个和尚赶来,往里面急走。叁拙见巷里家里,没个人影,大着胆,竟赶进去,把那女人抱住。口里低低叫道:“我的娘娘救命!”女人推又推不开,口里嚷道:“青天白日,好好人家,这和尚好大胆!”叁拙公然亲嘴,摸奶起来。女人急得哭道:“天下有这样奇事,可惜冷巷里,没人走动,捉住贼秃,打他个半死便好。”叁拙道:“我抬了娘娘这一回,就打死也甘心的。我如今死也不去的了,定要娘娘救命。”女人哭住了,倒笑起来道:“有这样蛮法的 就是我家主晚间回,难道我青天白日,陌陌生生就与你没廉耻。”叁拙口里,只是「娘娘救命,娘娘救命”,把手已插入下面,着实得趣了。女人没法可处,问道:“你是那里和尚?”一拙道:“我是范家坟的叁拙,整夜弄也不浅的。”妇人原是水性,听了这话,就动了心。关了门,被他大弄了。原来他丈夫在北寺前,替人家做店官,每日天亮就去,日落回家,除非卧病,没一日不去的。若下午落起大雨来,还有日住在主家哩。叁拙自遇了这女人,极说得来,他奸骗何止一二百妇女,只这女人,直到访拿的时节,两个私下还走动,也倒费 了百金在他家。

    又一日,在一家门首经过,听见门里有人道:“这一定是叁拙和尚。”叁拙抬头一看,却是个女人,独自站着,头梳的光光的,脸搽得白白的,嘴抹得红红的,手儿尖尖的,脚儿小小的,衣衫穿得齐齐整整的,像个跷蹊的货。叁拙大着胆,竟走近前道:“娘娘叫我做什么?”女人一头走,一头说:“我不理你。”叁拙随后跟进去,到了第叁进,女人回头又说:“我不理你。”第叁进是卧房了,并没一个别人,女人又说:“我不理你。”叁拙一把搂住,女人又说:“我不理你。”叁拙紧紧抱着亲嘴,把手去摸他的两奶。女人又笑道:“我只是不理你。”叁拙知他是千肯万肯了。扯落他裤子,揿到床上。女人连声道:“我不理你,我不理你。”叁拙忙把那话儿插入洞中,大弄起来。女人啊呀连声道:“我只是不理你。”叁拙弄了一个时辰,怕人来,到底不像,放下了女人,扒起身来,女人又道:“我到底不理你。”叁拙问道:“娘娘你家贵姓?”女人道:“不理你。”叁拙只得道:“我去了。”女人又说:“不理你。”叁拙大笑出门,一路想着,人说我闻有这笑话,不想亲见这等样女人。正是:

    世间无难事,只怕老面皮。

    再说叁拙传了王子嘉一半采战法儿,毕竟比前不同了。迟有一更 天,方能够走,也就使女人快活。又在第一班的戏子里,做一个承揽戏的。有什么不兴头,开行开店人家,凡是做戏,个个奉承他。不消说起,就是大官宦财主,大贵的乡宦,若是见了他,笑脸平开。怎得水性妇人,不传眉递眼,想着手时,与他鬼混。有个经纪人家,曾做了本戏,姑嫂两个都看上了王子嘉。他姑嫂平日过得极好,你我有私事,各不相瞒,姑娘嫁了出去,因为夫妻双回门,故此摆戏酒。不 期王子嘉见子里,有美貌妇人,指手划脚,他越逞一精一神。这两个女人悄悄约了他某月某日,当家的往沐一陽一宜兴一带买货去,有十日不回。夜间准备候他来,都是贴身丫鬟传话。王子嘉想道:“姑嫂两个约我,我一身难充两役,不如再拉了叁拙,一则总承他个女子,二则面试他本事,好再央他教全了。”

    到了这日,果然约了叁拙来,掌灯时节,把叁拙一顶满帽戴了,都投身入去。王子嘉说明了两个在此,姑娘有不肯的意思,阿嫂道:“既来之则安之,难道打发一个去,就张扬开去,不好意思了。”且同坐吃些酒,拈了阄罢。谁拈了,王子嘉就是他同睡,此时各争。这王子嘉,酒罢上床,阿嫂也不拈阄了,竟让王子嘉与女娘。你道为何不争了?他久闻叁拙的名,听说是那叁拙,他就取才不取貌了。叁拙 弄这阿嫂不歇不,十分满意。王子嘉弄这姑娘,只管 ,只管歇,止好一更的长久,姑娘也算快活的了。但见叁拙这般鏖战,阿嫂异样风一騷一,心里动火,低低与阿嫂说,要留那叁拙几夜,大家尽一尽兴。王子嘉应戏要去,叁拙无事便留,一连四夜,真个是百战不休,姑嫂两个,做梦也不指望这般快活,叁拙许他再来, 放他去了。王子嘉 面见叁拙一夜不,又到山中,再叁请教,又只教得他运气法,却也不能通身运到,运到腰里,就住了。蛇游洞,柳穿鱼,那些粗浅的,教他几样,鸡啄食,猢狲偷桃,那些深细工夫,不肯传授。王子嘉也 就疏远他了。

    这年叁月间,嘉兴平湖,嘉善几处地方,慕这第一班的名,邀他们去做戏,台戏堂戏都是十两一本。先凑银子,兑了百两安家,众人去。平湖一个大乡宦,摆八日寿酒,也要他们去做。这乡宦极肯娶妾,娶了一个,睡了一年半年,又娶了一个。把那个就置之高阁了。

    家中有十七个妾,如守寡一般,夫人劝他,把不用的,打发了几个罢,他又不肯。因此个个怨他,王子嘉在他家做了五六日戏,不知如何,被那众妾里面,有两叁个缠上了,漏了风声,被那乡宦叫家人捉住,打个半死。还说送官惩治,班 再叁央求, 免送官,也不做戏,也不找帐了。况打坏了小旦,就是别家要做,也少旦做不得了。只得雇了船,狼狈而归。平日他继父陈优管班,正旦王人喜,常常劝诫他道:“你若不改过自新,毕竟出乖露丑。”他口里感谢好话,女人来缠他,他又去了。平湖回来,正旦王人喜,禀压班主人道:“王小旦戏好,班里人个个与他相好,并没口面。只是有这桩不好处,虽是人来缠他,他一听好言,不能改过自新。在平湖如此如此。”那乡宦远道:“看老爷面,又众人拜求, 免送官。不揿住行头,大家体面,都不好看,不如打发他出了班,另寻个小旦罢。”那压班主人,原是极正经,不肯生事的,便吩咐:“就逐他出班,压班银叁十两,我也不要他还了,快快另寻好旦,不可误事!”人都道:“这样好班,一个月叁十本戏,趁好大钱。他又轿子出入,十分得意了,没福受用,做出事来。”那知他不以为意,反道:“我如今不做戏了,只串戏做清客,大官府门下,走动走动,通些关节,南北两京,都好做事,可不强似做戏子么!”那知正是他的死运到了。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呆小官榻沿放手段·江左淮庵
  第四十八回 仁义不亏金藏大开佛法 孝慈具足莲台现出人伦·丁耀亢
  第六十二回 晷逼西山蹉跎伤暮 浆倾北斗宛转回春·郭则沄
  第九回赴阳台情郎索酒·
  第十八回 青峯岭行李遇贼人·
  第十二回 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 舍身探虎穴鸣鼓怀威·张恨水
  第二十三回 破妖术故旧相逢 宴太平恩情聚义·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
  第三十七回 三枝神箭穿杨柳 一阕新词缔凤鸾·兰皋主人
  第三十回 警幻宫歌红楼余音 芙蓉城舞鸳鸯宝剑·嫏嬛山樵
  第二十八回 交匪類韓廢訪名姬 獻神威碧霄擒巨盜·邹弢
  第十五回 破可兵香姐擒飞虎 逃韩难张女救真龙·蔡召华
  第二回 老书生临江符异梦 小秀才旅店得奇闻·娥川主人
  第七十九回雇挑夫朱成谦受窘见爱媳柳克堂装憨·李涵秋
  第二十一回 宴仲秋觞开彤云阁 销良夜笛弄芙蓉洲·魏秀仁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