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十回 富兴当讹诈打知府

作者: 储仁逊

    刘大人思想之间来到深州的北门,迈步走进城去,到了个烟铺里问了问,说:“赶午前才卖牌子呢。”刘大人闻听,下了烟铺的台阶,瞧了瞧,天过辰时,还早一点。大人说:“好,还到个酒铺之中,略坐一坐,再去买米。”

    刘大人想罢,迈步往前面走,来到十字街,剪东边州官衙门西边有一个小酒铺,倒也干净。刘大人瞧罢,走将进去,拣了个座儿坐下。堂倌一见,走到刘大人面前站住,说:“老爷子,你喝黄酒?喝烧酒?”大人说:“烧酒罢。”堂倌说:“喝四两?半斤?”大人说:“十个大钱的罢。”堂倌说:“你这老头儿,瞧着你钝头钝脑的,你说的倒是京里的排场。我们这里不卖十个大钱的,至少是二两。要喝,给你打上二两;要不喝就罢。”刘大人说:“二两几个大钱呢?”堂倌说:“我们这里,老干卖六个大钱二两。”刘大人闻听,说:“既然如此,就拿二两来罢。”堂倌闻听,慌忙拿了二两酒来,放在大人的面前。

    堂倌问说:“要个什么菜?”刘大人说:“你们这里卖的都是什么莱?”堂倌说:“煎炒烹炸,应时小卖,一应俱全,与京内一样。”大人说:“全不要,你给我两文钱小豆腐罢。”堂倌说:“我的爹,二两酒喝呢,就醉咧!这那里卖过小豆腐的!被窝里伸腿——不是脚(搅)也是脚。我们这里无有。你要图省钱呢,你瞧,对过那个烧饼铺里,炸的油炸鬼,三个大钱一个,你买他一个,就当了菜咧。好不好?”刘大人闻听,说:“就如此。你叫他拿过一个来罢。”堂倌闻听,望那边开言,说:“拿过一盘子油炸鬼来!”那边答应一声,送过来,搁在大人的面前,翻身而去。

    清官坐在酒铺内,喝着酒儿思想买米事情:少时我把衙门进,一斗米我只给三百钱。斗口小了我不要,叫你认认我刘墉!非是我,罗锅子爱管这闲事,受主爵禄当尽忠。

    大人思想喝完酒,忽然间,想起另外并无带铜!腰中只有钱三百,预备买米好进衙中。有心拿他把酒钱给,官价要缺欠我理不通。刘大人,开言就把堂倌叫:“快些算帐莫消停!”走堂答应来得快,站在了,大人面前把话云:“一壶烧酒是二两,六个老钱快拿铜。”大人闻听腮含笑:“堂倌留神要你听:我今钱钞不方便,记一记,另日前来再把帐还。”堂倌闻听大人话,冷笑开言把话云:“不认尊驾这金面,不知你,张王李赵姓与名。我们的,小铺本短不赊帐。”刘大人闻听又把话另云:“既然你们赊不起,我有个白小褂,还当二百铜。烦你大驾走一趟,当了来,再把酒帐算还清。”堂倌闻听说“很好,就是如此这般行。”大人闻听不怠慢,白布褂,登时脱下手内擎,递与堂倌接过去,拿着那汗褂他往外行。路东就有一当铺,上写着:“富兴当”三字甚清明。堂倌迈步走进去,将汗褂,搁在柜上把话明:“此物要当钱二百,快着罢,我还有事情去。”柜上一见不怠慢,拿起汗褂手中擎。瞧了瞧,往里高声把话云:“白布小褂钱二百!”写票子闻听不消停。登时钱票往外递,堂倌接过往外行。

    堂倌接过,不肯怠慢,出了当铺,来至酒铺之中,把当票连钱交与大人。大人说:“把钱拿了去,收去酒钱。”堂倌闻听,把那二百钱拿起来,到柜上一搁,说:“掌柜的,收六个大钱。”

    且说这个开酒铺的人,姓王,名字叫王忠,是一个最老实人,说:“掌柜的,收六个大钱。”一瞧,这二百钱是当了来的,还没有打串儿呢!眼望堂倌开言说:“老三,这是哪一位的钱?”堂倌说:“就是这一位老爷子的。喝完了酒咧,无钱,还是叫我现当来的。”王忠说:“老三,你不好为六个大钱叫人家脱下件衣裳来当了,叫人家知道的,说他无钱当了衣服;不知道的,说咱们剥脱人家。你想想,为六个大钱,咱们要这个名使吗?我添上三个大钱利钱,你跑一趟,给他赎了来罢。”说罢,拿了三个大钱,搁在柜上。堂倌拿起来,又到刘大人的跟前,说:“老爷子,拿票子来罢,我们掌柜的叫给你那赎去呢!”

    大人闻听,说:“这倒不好咧。既然如此,改日再加倍奉还。”

    说罢,把票子交与堂倌。

    堂倌接过,出了酒铺,又来到当铺之中,把票子连钱往柜上—搁,说:“掌柜的,借个光儿你那,将这票当快给我赎将出来罢。”有一个吃劳禁的伙计,走上前来,瞧了瞧票子,把那二百钱拿过来。堂倌说:“不用费事,这是才当了去的,无动就拿来咧,扣儿还无解呢!另外添上了三个大钱利钱。”当铺里的这人说:“进来钱必要过手。”说罢,将钱串解开,一一数来,数出两个小钱。这人说:“把这两个小钱换上罢。”堂倌说:“小钱也是你们的,我们连扣儿无解呢,怎么找我换小钱不成?”当铺里的人说:“我们的小钱?我们都是过了手的钱,那来的小钱咧!分明是你拿出去抵换咧,和我们搅来咧!”堂倌闻听,心中好恼!

    堂倌闻听冲冲怒,高声开言把话云:“你们小钱和我抵赖,真正欺人了不成!倚仗当铺字号大,眼中无人把我轻!要是我把小钱换,男盗女娼我重誓情!要是小钱你们换,天火烧得铺子精打精!”掌柜闻听心好恼,登时气坏杨大成,吩咐“伙计休怠慢,拿住这小子把嘴楞。打他一顿还不算帐,送到那,州官衙门问罪名!”众人听罢财东话,出来了伙计五六名。堂倌一见往外跑,口内大骂不绝声。当铺人等朝外走,一齐站在大街东。按下他们来吵闹,再把大人明一明。正然坐在酒铺内,忽听那边有喊声。大人迈步出酒铺,一抬头,看见当铺门口闹哄哄。刘大人,慌慌忙忙走上去,来到跟前看分明:原来是,酒铺堂倌与人打架,不知道,他们所因何事情?大人不解其中故,走上前来问一声:“为着何事来生气?告诉我与你们评一评。”

    当铺一见先说话:“老爷子留神在上听:方才他来将钱当,白布小褂二百铜。不多一时来赎取,二百钱,数出两个小钱在其中。叫他换来他不换,他说道,我们讹他不公平。”

    堂倌闻听那人话,“老爷子,你还不知这事情:方才与你把汗褂当,将钱拿到酒铺中。掌柜一见倒说我,为小钱,叫你赎当理不通。添上利钱叫我来取,数出了,两个小钱在其中。我们连扣也无解,他说是,我换的小钱闹鬼吹灯!”大人闻听堂倌话,眼望着,当铺里财东把话云。

    刘大人眼望当铺里财东开言,说:“掌柜的,方才他这钱拿了来,是散着的?是原就串着那拿来的?”杨大成说:“老爷子,倒是原就拿了来的。”刘大人说:“既是原就拿了来的,小钱还是你们的。”杨大成闻听,说:“你这个老头子,也跟着瞎说!分明是他换上的小钱来和我们胡说!”旁边这个吃劳禁的说:“掌柜的,你那不知道,方才无有听见说,跑堂的就是给这个屯旧老头子当了!”杨大成闻听,说:“这就是怪咧!他也说是咱们的小钱,原来他们是打就的通通鼓儿,来讹咱们来!这么着罢,把这老头子也拿住,先打他一顿,然后送官衙治罪。

    都像这么着,我们这当铺不用开咧!”众伙计们闻听,并不怠慢,跑上一个人,把刘大人抓住,往怀里一带,把老大人扔了一个跟头。这一个举拳就要讲打,不表。

    再说酒铺掌柜的王忠,听见他们跑堂的和人打架,他就走出门来。举目一看,瞧见当铺门口好些人,闹闹哄哄,随即走到跟前一瞧,瞧见当铺里的人,把铺子里喝酒的那个老头子按在地下,举拳要打。王忠一见,说:“不可动手!你们为着何事?”杨大成就说:“为小钱之事”说了一遍。王忠说:“多大意思!松开手罢,我与你换上两个就是了。”当铺人闻听,这才将手松开。刘大人这才站起来,说:“真正可恶!少时再说。”

    不表刘大人发恨,再说王忠又添了两个大钱,说合着才把当取出来咧!一同大人和跑堂儿的,来到酒铺之内。

    清官又到酒铺内,王忠开言把话云,管着大人把“老爷子”叫:“你老留神仔细听:当铺里,倚仗人多不讲理,我们这,深州地方惯欺人。酒钱不用你惦记,常言道:‘四海之内皆弟兄。’”说罢又往那边叫:“烧饼铺掌柜的仔细听,快把盘子拿了去。”那边答应不消停。登时来到酒铺内,王忠开言把话明。眼望着,饼铺掌柜把“李哥”叫,就把那,大人的事情告诉他听。李明闻听王忠话,说“老哥留神仔细听:既然你把老爷叫,难道说,我的炸鬼还要铜?”说罢他,眼望大人来讲话:“老爷子留神仔细听:要不嫌弃随我去,同到弟的小铺中,有的是,烧饼还有油炸鬼,斤饼斤面都现成。”大人闻听说“岂敢,另日前来再补情。”大人说:“有扰二位的酒和莱,少时再到你这宝铺中。我如今还要衙门买官米”内里情由来讲明。刘大人说罢不怠慢,拿起口袋说“暂且失陪”往外行。二人送出酒铺外,李明也回转铺中。按下他们挨靠后,再把刘爷明一明。一路走着心犯想:少有王、李人二名!酒钱菜钱全不要,少时必要补他情。当铺实在真可恶,将我摔在地流平,要不亏,王忠他前来劝,他们焉肯善放松?暂且衙门去买米,回来再找杨大成。刘大人,正走中间抬头看,州官衙门咫尺中。则见那,男男女女无其数,都等着,买米好回转家中。大人站在衙门外,举目留神看分明:有一个老民在那里边坐,瞧光景六十多岁竟有零。他也是等着来买米,腰里带着四百零。大人瞧罢走上去:“老人家,特来我借问一声:不知几时才卖米?前来领教老仁兄。”那老民闻听人讲话,抬起头,打量大人这宗形:头戴一顶破草帽,青布洒鞋足下登,月布汗褂穿一件,一条口袋肩上扛。原来也是乡民样,带笑开言把话云。

猜你喜欢
  第六十回 三教同归感应天 普世尽成极乐地·梦笔生
  第五十三回 倪金刚膜拜真菩萨 贾探花屈居半状元·
  第十四章·徐枕亚
  第二回 费家子跳离义学馆 尤老实喜得钱家婿·檀园主人
  二十八·
  第五十四回 韩世忠伏兵走兀术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丁耀亢
  红拂·
  第四十三回 促膝快谈灰心悲独活 临风品茗冷眼羡双修·张恨水
  第二十二类 炼丹骗·张应俞
  第四十二回 郑爱香伤心烹鸡 应花子失目喂狗·梦笔生
  第五十六回 爱婢殉情韵兰舍己巧妻伴拙大宝还阳·邹弢
  第七回 看黄花夜雨谈心·烟水散人
  第四回 雀传言璞公子情谊长 花笑人卢小姐见识短·尹湛纳希
  第三十八回 暗勾连官匪同为虐·储仁逊
  第七回 痴痴迷迷不忍还·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