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庆生辰醉吐真言 到边庭喜逢谋士
华堂点烛,案上摆列寿桃寿面。午前贺客齐到,男女约有数人,外面设筵,内里亦摆宴。早辰吃面,晚上开怀畅饮,十分热闹。
酒闲人散,已近初更。屈生是日颇有酒意。回归卧室与是小姐闲谈,说到岳父精神甚健,何不置妾生子以续香烟?那立嗣一层,止有吴二是近房,但那二子十分顽皮,容貌粗蠢,决非发达之人。将来如嗣他为子,恐难继家声,还是自己生下为是。
吴小姐道:“此话固是正论,奴与母亲也曾劝谏过爹爹无数次,怎奈一生专信命理,认定无子,除非死后方可立嗣。说是八字算定。”
屈生道:“那八字也有靠不住的。即如你我八字,算你命好是不错的了;若说我一定封侯,这可上了当了。”
小姐闻言诧异道:“怎么说上当,此话怎讲?”屈生那时已醉,由不得就将夏老先生替他设计,改造八字,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又道:“如今是夫妇,已生下孩儿,还瞒你做甚么?我的生日是月初六,非嘉平月初六也。”
小姐闻言猛然醒悟,说道:“那夏先生为何能知我父专信八字?为君决策果然投其所好。其中虽曰天意,一半由人力也。如此说来那命中无子之说,愈不足凭了。”
屈生道:“诚然诚然。但此话止可你知,千万不可对岳父母说明,恐老人家记恨。”
小姐道:“那是自然。”
一宿已过,次早屈生夫妇起来,叩谢了吴公失妇,出门拜谢贺客了。晚闻小姐在父母房叙话,说蓟生辰,小姐一时忘了检点,竟把屈生昨日之言向吴公说明。吴公闻言止气的面目更色,心中大怒,想道:“好一个小畜生,竟敢与江期星士设谋,定计诓骗娶我爱女,此仇若不报,枉自为人。但如今生米已成熟饭,事隔两年,怎样报复?”
心中想来想去,得了主意。且听边关信息,若朝廷发兵杀退了番兵,再寻别计;若边关紧急,将帅无功,那时我托晏中丞上本,保举这小畜生去领兵退敌。想他懦弱庸夫,焉能出战?一去必丧师辱国,朝廷必定问罪,他焉有活命?若两军阵前被敌人杀死,也是意中之事。止要举他出征,总无生理,那就是老父借剑杀他的妙算。此时且休说破。
吴公主意拿定,反怒为笑对小姐道:“事已如此,莫非天缘。他那真生日也是大贵八字,就是不改,我也招他为婿。徒费一番心思,反落话柄耳。”小姐闻言只当他父并不恼恨,谁知吴公早有主意,要缓缓下手也。
不言吴公屈生之事,再说常元帅与徐参赞霍先锋领着八万步兵,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来到甘州,住扎两日。在甘州时到处访问,寻着了一个熟习路径,去过番国,深通番语之人。此人姓吕名联甲,年纪六旬有余,曾做经商往返番国十余次,由番国至玉门关路程俱记的清,凡番人番语都能通晓。常爷寻了这人,延入营中,待以上宾,好探听番人消息,亦用兵之苦心也。
歇马二日又复前进,所过地方留心看视何处可以安营下寨,何处可以埋伏用兵,何处有径可通,何处有险可恃,细心察看,命随行书手绘图书记。常爷盖恐玉门关万一不守,好在措路屯兵以拒之,深谋远见,果是名将作为。
在路行程,不觉离关不远。蓝旗报道:“现离玉门关止三十里矣。今日天晚,恐进关不及,请令定夺。”常爷吩咐就在此权且安营,明早进关。一声令下,三军忙安下营盘,支起帐篷,埋锅煮饭。
常公坐在中军帐中,与霍徐二公议论军情,随请吕老者来一旁坐下。常爷细问他番国用兵以何者为先?吕老者道:“番人素性强悍,临阵有进无退,除死方休,所持血气之勇。善用长枪与五股钢叉,行走甚快。若与他交战,非用计策取胜,或诱之使前,或疑之使惧,令彼疲于奔命,或暗劫其粮,或离间其众,令彼无有战心。然后出奇兵,设埋伏,生擒其人,劝谕之放还,再获再纵,自得其心服,如是不难平矣。若不用谋略,徒恃兵威,以我中原柔弱之人,当彼视死如归之敌,每战必败也。”
常爷道:“先生之言是也,老夫当如所教行之。倘得邀天之幸,灭此强敌,当奏闻圣主以赏先生之功。”吕老者道:“小人无知,辱承元帅下问,敢竭愚忱,敬抒浅见,元帅采择而行之。但望马到成功,免得苍生遭难。小人何敢妄想立功受赏?”
常爷道:“先生何必太谦,以后诸事万望指教。”说罢老者退出,归帐安寝。
这里常爷与徐霍二公道:“这吕老者所言深合用兵机宜。就只怕旷日持久粮饷不济,朝廷再催促进兵,老朽就束手无策了。若粮饷不缺,无欲速,徐以图之,要平番人却也不难。等到关后,我等三人联名将用兵一切详细情形,先写表奏明天子。若准了本章,命各处接济粮饷,兵有食无恐,然后用计以诱之。或战或不战,一年之内彼必离心,军无斗志,可一鼓而下也。”
徐霍二公道:“元帅之言甚善,等到关后即联名写本申奏朝廷,天子无有不准之理。”
三人说罢,各归帐安寝。天明起来拔营前进,巳刻已抵关前。关中傅总镇忙出关迎接元帅进关,随后三军一齐进城。元帅传令一半上城守城,一半在关内教场扎营,每日换班上城守御。民兵守城已久,暂行归家歇息。这令一下,民兵感激不尽。
常爷来至总镇府在大堂下马,同了徐霍二人一齐入二堂正厅中坐下,傅总镇带领大小将官前来参见。常爷命平身,请总镇旁坐,余者告归队伍,明早听令点名。众官答应退下,总镇归坐。常爷细问番兵近日举动,那番王如何用兵,他国有何勇将,可来攻过城池否?
总镇见闻,遂对道:“那番王此番犯境,带着精兵三十万,诈称五十万。全凭元帅索莫尔足智多谋,枪马纯熟。那先锋哈特坚更是利害,勇力过人,其余番将数十员都有几合勇战。至于番兵,但知向前,至死不退。曾来攻城,幸得民兵昼夜守御,关城坚固,因此才得保守这两月有余。末将因众寡不敌,此时贼的锐气正盛,难与交锋,是以未曾出战。幸得大元帅今日领兵到此,眼看不久即回兵,指日奏凯班师也。”
常爷道:“老总戎谈何容易?老夫壮年尚有几合勇战,今年过六旬,日形衰老,焉敢言战?今在甘州访求得一位老先生姓吕,年已六旬余岁。虽是经商出身,往返番国十余次,他颇知用兵之法。现在止好靠天子洪福,众将齐心,等吕公与本帅商量出一条妙计,先挫动敌人锐气,那时再议出兵交战,老将军你意下如何?”
傅总镇道:“元帅之言明见万里,请元帅快与吕先生计议施行。”
常爷又问关中现存粮草几何,此处催趱粮草何处最近?傅爷道:“关中旧存粮米仅敷三千人马一年之用,关内邻近州县惟敦煌最近,次则肃州最好。须陕西省城解粮接济,按月解营,方无贻误。长安素称天府之国,财赋甲于天下,元帅何不奏请各省解粮接济,那就不患无粮了。”
常爷道:“我也是这个主意,明日当修本奏闻。但不知番兵扎营离关远近?可有绕道之处偷看他的营寨?”
傅爷道:“番营离关二十五里,在三叉路口,旁靠尖山。若要看他营寨,除非由十里河绕道,从尖山后面上去,在山顶看他营寨,一目了然。就是恐他半路邀击,反为不妙。”
常爷道:“他那扎营地方与我去路可有图形?”
傅爷道:“有!”忙令人去取来。常爷细看了一遍,随即请了吕先生来,二人商议如何能去偷看营寨。吕公道:“细看图形,此去三叉路口有四条路径,分东西南北。南方现为他占,止有三面可以伏兵。如今有一条打草惊蛇之计,止须如此这般,连闹三夜,那时再从十里河看营寨,管保他决不出来。元帅以为何如?”
常爷闻言大喜,说:“妙计妙计,等本帅明早修本,一面奏明要粮,兼陈明不能欲速情形,晚间即遣将依计而行。”要知如何遣将发兵,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回 验血迹普云入狱 行酒令秋水谈天·王冷佛 第三十八回 羡早贵快婿典京营 惊夙慧雏孙入家塾·郭则沄 第一笑 痴愚女遇痴愚汉·墨憨斋主人 第三十七回 陈安国因受败回朝·芙蓉夫人 第二十一回 孝女代忏释重愆 仙妃行权判庶狱·临鹤山人 第七回 东床坦腹愿天速变男儿 西阁谈心对月宜联姊妹·刘璋 第十种 锦堂春·石成金 第八回 暂脱骗希图大利 难瞒藏直诉真情·南北鹖冠史者 第二十一回 杀张虎怒把芙蓉剑· 第卅二回 内外各通言逃生定计 娘儿双斗智清夜登程·张恨水 第三十四回 绿洋湖因财害命 白渔村逃难逢生·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 第十三回 凭侠友功成奏凯·白云道人 第二十三回 林绛珠乞巧夺天工 史湘云迷藏露仙迹·逍遥子 第二十五段 雪香立等意中人 猗猗初见天涯客·阿阁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