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庆生辰醉吐真言 到边庭喜逢谋士

作者: 吴毓恕

  话说吴公与夫人商议替女儿女婿做生,吩咐厨房是日备下早晚酒席。信息传出,早有吴二夫妇送寿礼,还有两家亲戚与至近朋友亦送礼。屈生辞之不获,止得受下。吴公夫妇备了一分厚礼,面给屈生夫妇。到了生日,合家人等先给屈母吴公夫妇道喜,然后与屈生夫妇拜寿。
    华堂点烛,案上摆列寿桃寿面。午前贺客齐到,男女约有数人,外面设筵,内里亦摆宴。早辰吃面,晚上开怀畅饮,十分热闹。
    酒闲人散,已近初更。屈生是日颇有酒意。回归卧室与是小姐闲谈,说到岳父精神甚健,何不置妾生子以续香烟?那立嗣一层,止有吴二是近房,但那二子十分顽皮,容貌粗蠢,决非发达之人。将来如嗣他为子,恐难继家声,还是自己生下为是。
    吴小姐道:“此话固是正论,奴与母亲也曾劝谏过爹爹无数次,怎奈一生专信命理,认定无子,除非死后方可立嗣。说是八字算定。”
    屈生道:“那八字也有靠不住的。即如你我八字,算你命好是不错的了;若说我一定封侯,这可上了当了。”
    小姐闻言诧异道:“怎么说上当,此话怎讲?”屈生那时已醉,由不得就将夏老先生替他设计,改造八字,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又道:“如今是夫妇,已生下孩儿,还瞒你做甚么?我的生日是月初六,非嘉平月初六也。”
    小姐闻言猛然醒悟,说道:“那夏先生为何能知我父专信八字?为君决策果然投其所好。其中虽曰天意,一半由人力也。如此说来那命中无子之说,愈不足凭了。”
    屈生道:“诚然诚然。但此话止可你知,千万不可对岳父母说明,恐老人家记恨。”
    小姐道:“那是自然。”
    一宿已过,次早屈生夫妇起来,叩谢了吴公失妇,出门拜谢贺客了。晚闻小姐在父母房叙话,说蓟生辰,小姐一时忘了检点,竟把屈生昨日之言向吴公说明。吴公闻言止气的面目更色,心中大怒,想道:“好一个小畜生,竟敢与江期星士设谋,定计诓骗娶我爱女,此仇若不报,枉自为人。但如今生米已成熟饭,事隔两年,怎样报复?”
    心中想来想去,得了主意。且听边关信息,若朝廷发兵杀退了番兵,再寻别计;若边关紧急,将帅无功,那时我托晏中丞上本,保举这小畜生去领兵退敌。想他懦弱庸夫,焉能出战?一去必丧师辱国,朝廷必定问罪,他焉有活命?若两军阵前被敌人杀死,也是意中之事。止要举他出征,总无生理,那就是老父借剑杀他的妙算。此时且休说破。
    吴公主意拿定,反怒为笑对小姐道:“事已如此,莫非天缘。他那真生日也是大贵八字,就是不改,我也招他为婿。徒费一番心思,反落话柄耳。”小姐闻言只当他父并不恼恨,谁知吴公早有主意,要缓缓下手也。
    不言吴公屈生之事,再说常元帅与徐参赞霍先锋领着八万步兵,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来到甘州,住扎两日。在甘州时到处访问,寻着了一个熟习路径,去过番国,深通番语之人。此人姓吕名联甲,年纪六旬有余,曾做经商往返番国十余次,由番国至玉门关路程俱记的清,凡番人番语都能通晓。常爷寻了这人,延入营中,待以上宾,好探听番人消息,亦用兵之苦心也。
    歇马二日又复前进,所过地方留心看视何处可以安营下寨,何处可以埋伏用兵,何处有径可通,何处有险可恃,细心察看,命随行书手绘图书记。常爷盖恐玉门关万一不守,好在措路屯兵以拒之,深谋远见,果是名将作为。
    在路行程,不觉离关不远。蓝旗报道:“现离玉门关止三十里矣。今日天晚,恐进关不及,请令定夺。”常爷吩咐就在此权且安营,明早进关。一声令下,三军忙安下营盘,支起帐篷,埋锅煮饭。
    常公坐在中军帐中,与霍徐二公议论军情,随请吕老者来一旁坐下。常爷细问他番国用兵以何者为先?吕老者道:“番人素性强悍,临阵有进无退,除死方休,所持血气之勇。善用长枪与五股钢叉,行走甚快。若与他交战,非用计策取胜,或诱之使前,或疑之使惧,令彼疲于奔命,或暗劫其粮,或离间其众,令彼无有战心。然后出奇兵,设埋伏,生擒其人,劝谕之放还,再获再纵,自得其心服,如是不难平矣。若不用谋略,徒恃兵威,以我中原柔弱之人,当彼视死如归之敌,每战必败也。”
    常爷道:“先生之言是也,老夫当如所教行之。倘得邀天之幸,灭此强敌,当奏闻圣主以赏先生之功。”吕老者道:“小人无知,辱承元帅下问,敢竭愚忱,敬抒浅见,元帅采择而行之。但望马到成功,免得苍生遭难。小人何敢妄想立功受赏?”
    常爷道:“先生何必太谦,以后诸事万望指教。”说罢老者退出,归帐安寝。
    这里常爷与徐霍二公道:“这吕老者所言深合用兵机宜。就只怕旷日持久粮饷不济,朝廷再催促进兵,老朽就束手无策了。若粮饷不缺,无欲速,徐以图之,要平番人却也不难。等到关后,我等三人联名将用兵一切详细情形,先写表奏明天子。若准了本章,命各处接济粮饷,兵有食无恐,然后用计以诱之。或战或不战,一年之内彼必离心,军无斗志,可一鼓而下也。”
    徐霍二公道:“元帅之言甚善,等到关后即联名写本申奏朝廷,天子无有不准之理。”
    三人说罢,各归帐安寝。天明起来拔营前进,巳刻已抵关前。关中傅总镇忙出关迎接元帅进关,随后三军一齐进城。元帅传令一半上城守城,一半在关内教场扎营,每日换班上城守御。民兵守城已久,暂行归家歇息。这令一下,民兵感激不尽。
    常爷来至总镇府在大堂下马,同了徐霍二人一齐入二堂正厅中坐下,傅总镇带领大小将官前来参见。常爷命平身,请总镇旁坐,余者告归队伍,明早听令点名。众官答应退下,总镇归坐。常爷细问番兵近日举动,那番王如何用兵,他国有何勇将,可来攻过城池否?
    总镇见闻,遂对道:“那番王此番犯境,带着精兵三十万,诈称五十万。全凭元帅索莫尔足智多谋,枪马纯熟。那先锋哈特坚更是利害,勇力过人,其余番将数十员都有几合勇战。至于番兵,但知向前,至死不退。曾来攻城,幸得民兵昼夜守御,关城坚固,因此才得保守这两月有余。末将因众寡不敌,此时贼的锐气正盛,难与交锋,是以未曾出战。幸得大元帅今日领兵到此,眼看不久即回兵,指日奏凯班师也。”
    常爷道:“老总戎谈何容易?老夫壮年尚有几合勇战,今年过六旬,日形衰老,焉敢言战?今在甘州访求得一位老先生姓吕,年已六旬余岁。虽是经商出身,往返番国十余次,他颇知用兵之法。现在止好靠天子洪福,众将齐心,等吕公与本帅商量出一条妙计,先挫动敌人锐气,那时再议出兵交战,老将军你意下如何?”
    傅总镇道:“元帅之言明见万里,请元帅快与吕先生计议施行。”
    常爷又问关中现存粮草几何,此处催趱粮草何处最近?傅爷道:“关中旧存粮米仅敷三千人马一年之用,关内邻近州县惟敦煌最近,次则肃州最好。须陕西省城解粮接济,按月解营,方无贻误。长安素称天府之国,财赋甲于天下,元帅何不奏请各省解粮接济,那就不患无粮了。”
    常爷道:“我也是这个主意,明日当修本奏闻。但不知番兵扎营离关远近?可有绕道之处偷看他的营寨?”
    傅爷道:“番营离关二十五里,在三叉路口,旁靠尖山。若要看他营寨,除非由十里河绕道,从尖山后面上去,在山顶看他营寨,一目了然。就是恐他半路邀击,反为不妙。”
    常爷道:“他那扎营地方与我去路可有图形?”
    傅爷道:“有!”忙令人去取来。常爷细看了一遍,随即请了吕先生来,二人商议如何能去偷看营寨。吕公道:“细看图形,此去三叉路口有四条路径,分东西南北。南方现为他占,止有三面可以伏兵。如今有一条打草惊蛇之计,止须如此这般,连闹三夜,那时再从十里河看营寨,管保他决不出来。元帅以为何如?”
    常爷闻言大喜,说:“妙计妙计,等本帅明早修本,一面奏明要粮,兼陈明不能欲速情形,晚间即遣将依计而行。”要知如何遣将发兵,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回 验血迹普云入狱 行酒令秋水谈天·王冷佛
  第三十八回 羡早贵快婿典京营 惊夙慧雏孙入家塾·郭则沄
  第一笑 痴愚女遇痴愚汉·墨憨斋主人
  第三十七回 陈安国因受败回朝·芙蓉夫人
  第二十一回 孝女代忏释重愆 仙妃行权判庶狱·临鹤山人
  第七回 东床坦腹愿天速变男儿 西阁谈心对月宜联姊妹·刘璋
  第十种 锦堂春·石成金
  第八回 暂脱骗希图大利 难瞒藏直诉真情·南北鹖冠史者
  第二十一回 杀张虎怒把芙蓉剑·
  第卅二回 内外各通言逃生定计 娘儿双斗智清夜登程·张恨水
  第三十四回 绿洋湖因财害命 白渔村逃难逢生·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
  第十三回 凭侠友功成奏凯·白云道人
  第二十三回 林绛珠乞巧夺天工 史湘云迷藏露仙迹·逍遥子
  第二十五段 雪香立等意中人 猗猗初见天涯客·阿阁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