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回 暂脱骗希图大利 难瞒藏直诉真情

作者: 南北鹖冠史者

  诗曰:

  任他世味说寒温,事不亏心有甚论。

  暮夜黄金休昧己,天涯怨鬼实惊魂。

  只缘弄巧翻成拙,谁料为仇反见恩。

  自作自供还自受,不如安分且归根。

  却说石生在河南祀祖毕,复同湛然往淮。行未数十里,时至午西,不觉身上劳倦。就吩咐人役,在镇中歇宿。这店内有楼房数间,石生同湛然在上安榻。忽见楼下一人,带一价者,匆匆问人役道:“这可是石老爷么?”人役正待回他,早被石生听见,恰是怀伊人声音。随请相会。怀伊人叫管家拿进行李。

  上楼见了石生,忙施一礼。又问湛然,向湛然施礼。石生道:“这师就是客住清凉寺的湛然,本家在北京园通寺内,是弟契交。”怀伊人又向湛然照会,方各就坐。三人叙套已毕,石生道:“怀兄怎知弟在此处?”怀伊人道:“前梅老先生,要立意中兄为元,不知改名齐也水,不曾中得吾兄。至今官为此降,不胜怨悔。弟因此变,特来京奉访。闻得高中鼎甲,喜跃不禁。及至贵署,人说已告假回藉祀祖。弟复出京到府上,又说今日往淮。故沿路防来,方知停车在此。”石生听罢,又道:“梅老先生亦常念及弟么?”怀伊人将赴馆识田假名,并铁和凌春小姐诗句,托梅翰林寄书不遇之事说知。石生道:“田又玄、铁不锋假冒,弟已稍知,但怀兄可曾向梅老先生道及弟访他令爱之事么?”怀伊人道:“梅老先生见兄杨柳词,倒深有意吾兄。弟闻兄已访明是毕小姐,恐梅小姐是偶同名姓的,不敢妄言,反托那词是淮安友人所作,以却梅先生之意了。”石生将错访并凤公事说与怀伊人。怀伊人凛然称异不止。石生又将在京会铁不锋寄书之事,尽述一遍。怀伊人欠身道:“弟并不曾见吾兄华札,想是弟进京之后,两相错过了。”石生笑道:“怀兄虽未见弟手奏,钱兄早已回复矣。”怀伊人随讨出钱公子书看。看罢,因沉吟半晌道:“这事虽属奇缘,只是一件,若不急图,恐要生变。”石生笑道:“这二亲事,乃放在荷包中的,怕甚么变更。”怀伊人近座低声道:“弟前出京,闻得京中阎阁老,慕兄才名,见同年录上,注兄尚未有室,他有一女,要着人前来说亲。恐势在逼迫,那时反成了那恶姻缘,岂不遗了这头美亲么。”石生闻言讶道:“正是。我到淮还要央媒,向二位小姐父亲说,颇有耽搁。倘一时被他来强亲,实在难处。”

  遂想了一计,向怀伊人道:“我且吩咐人役,到这镇中,打听得有丫头,讨一个服侍,名为家眷,实作使女,以掩一时耳目。俟到淮再为计策何如?”怀伊人喜服其言。

  石生随着人叫店家上楼问道:“你这镇中可有丫头讨吗?”

  店家道:“这镇名为得主镇,原是买卖奴仆之所,任老爷吩咐官媒去取就是。”石生大喜,随吩咐人役去寻官媒。人役领命。

  石生同怀伊人令店家备酒相饮。湛然吃茶陪坐。少顷,人役带着两个媒婆,上楼朝石生席上叩头毕,石生道:“你们就是这镇上官媒么,我要讨一侍妾,可去访来,我备重赏。”媒婆道:“老爷若要讨妾,昨日到一过客,姓石,带着一位女子,年方十七,生得倒有八九分人材。老爷若要,发了银子,媒婆就叫人抬来就是。”石生道:“他要多少银子,”媒婆道;”这人也是从江南讨来的,乳名叫做柳姐。其价只要一百两银子。若是本地的人,价钱又大,还没有这般出色。”石生道:“价钱小事就依你,你可带我人役去看一看来。”媒婆听说,同家丁下楼而去。石生仍同怀伊人饮酒叙话。怀伊人道:“令表兄既中两榜,为何在京淹留不回?”石生道:“还要在京玩耍几天,相约在淮会我。”二人说罢又饮。不一时,见家丁带着媒婆上楼禀道:“适看那女子,果有几分人材。生得不肥不瘦,头发披肩,衣服俱有,只少首饰。”石生遂吩咐管家取了十封银子,又取五两银子以作媒钱。对家丁道:“我在客边,不消置办首饰,凭她随身衣服过来罢。”家丁同媒婆领命而去。时天色已暮,石生与怀伊人复洗盏更酌。酒至大酣,听见外面女子轿至。那女子下轿毕,媒婆扶上楼来,朝上叩过头。石生令媒婆扶进房中。媒婆谢赏而去。

  怀伊人乘着酒兴,要掌灯进房看这女子。石生不好辞却,随叫人收拾了酒席,掌灯进房。怀伊人见那女子背着脸儿,身上穿着石青夹纱披风,长长白裙罩到脚面;头挽乌髻,鬓发覆眉,只是脚不甚小。石生坐在一椅子上,醉眼模糊,也看了一看,觉得有些面善。对怀伊人道:“这女子就像何处见过的一般。”怀伊人道:“这行径我也有些认得。”石生道:“身材却似我那小使柏儿光景。”怀伊人笑道:“果然不差。”那女子闻说,回过脸来,看了一看,就呜呜哭将起来。湛然不知就里,忙走进房,同石生、怀伊人问其所以。那女子道:“我就是柏儿,不期得遇主人。”石生同怀伊人闻说,酒已半醒,忙道:“你被何人拐骗至此?”柏儿掩泪道:“就是田相公,改作姓石。说相公问成死罪,公差要来拿我,道相公叫我跟他逃去远方。彼时小的吓得心慌,就随他前来。他将我改妆女子,要脱骗人家。小的放赖不肯,他说养育我半载,行李当尽,又无盘费,你若不肯,就要把你打死。小的畏他威势,只得顺从。因每日教我缠脚梳头,取名柳姐。又借了两数银子,做件衣服与我,打发嫁人。恰好今日遇着相公。”石生道:“他不知齐也水就是我吗?”柏儿道:“他不知相公改名,做了翰林。连小的虽知是齐老爷,却也不期就是主人,”石生道:“他如今尚在寓所否?”柏儿道:“他昨日到此镇上,今日将我卖了,自然即刻就行。犹恐媒人引人寻他。”石生道:“媒人可知你是男儿么?”柏儿道:“媒人实不知情。”怀伊人听罢,向石生道:“这田又玄好生可恶。前番假冒,罪已当诛;今又以朋友之仆,强作女流骗人,希图大利。吾兄当差人赶去,拿来重处。”湛然亦恨。石生反笑道:“此污下愚盲之罪辈,何足挂怀,一般有天网恢恢,仍撞入我网中来。”又对柏儿道:“你且仍作女流妆饰,不可惊扬外出。”怀伊人道:“这事若吾兄大度包涵,愈开小人犯法之渐了。”石生想道:“我若差人拿他,必惊动地方,此事却与小弟体有所关,奈何?”复心生一计,对怀伊人道:“此时家丁人役,俱已睡熟。田又玄料想去也不远。我三人悄悄潜出访着寓所,再作道理。”怀伊人依计,遂令湛然打着灯笼,石生扮做青衣小帽,问了柏儿旧寓,三人下楼,悄悄出店,走到田又玄寓所,在门外探头窥视。见内里灯火尚明,店主却在柜上结账。旁立着一个小儿,口中叫道:“爹爹,我今日从乡间来,见卖丫头的石相公,黑夜在前村慈渡庵借宿。”店主道:“莫非你错认了么?若石相公到慈渡庵借宿,不是进京的路了。进京当从西北上去。如何复向东南,东南乃下淮,往苏州回家的路程。”小儿道:“岂我错认,明明是他。”说罢,石生随敲门道:“石相公可在此么?”店主内中应道:“你是何人,石相公进京去多时了。”石生道:“我是他乡亲,带有家书在此。”店主道:“他今日方卖了丫头,带着银子进京,谋干前程去了。”石生道:“我闻他在慈渡庵中。尚未进京。你可开门,说个路途与我,待我去寻他。”那店主隔着门道:“不消开门。况这黑夜也不便寻他,明日再来,亦未为迟。”石生假作躁道:“你这话反误石相公事了。他家中特着我带书至此,言他家妻子死了,如何迟得。”怀伊同湛然忍笑不止。店主惊道:“那石相公对我原说进京,岂有在慈渡庵住歇之理,慈渡庵乃南行之路。也罢,我说与你去,寻着寻不着休怪我。”遂说道:“慈渡庵,从我门首一直向东走,过了胡家桥,一总行不上三里,转湾从小路向南走,就是慈渡庵了。”石生闻言,在门外作别。同怀伊人、湛然走到东路,果有一桥,过了桥,一直从大路而行,但见:露冷天高,月明水静。一桥横野,分绿影而斜道上;乱云低树,拥残花以迎路中。角声悄悄鸣山外,凉风凄凄动罗衣。

  话谈相接,悠然人言似鬼;灯火孤依,岂知犬吠客惊。浑无冬夏,但见前途黑暗;却有早晚,争看宿鸟栖迟。才人弄巧,夜行突然胆大;俗子无因,假骗也觉心慌。

  石生三人行未数十步,灯笼烛已将残。湛然道:“这般寂静,恐有不测之事。”石生笑道:“老师真太小心。我们文人自有吉星照临,怕甚么不测。”怀伊人接口道:“我们虽然不怕,如今一场走到那庵中,吾兄却怎么发泄?”石生道:“你们不要管我,随机应变,依着而行就是。”怀伊人同湛然走了一程,见一叉路,问石生道:“此处该向南走了。”遂同石生一直南行。见树木阴阴,犬声远吠不绝。果然树中一庵。忽有树风迎面将灯烛吹灭。三人遂立。

  石生道:“我们如今须要进庵方好。”怀伊人道:“门已紧闭,灯火又无,如何得入。”湛然道:“待贫衲打开门来,假以投宿,你们随我进去如何?”石生道:“此计不妙。夜半三更,敲门投宿,人无行李,岂不致人惊疑。且随我到后门看看。”三人到了后门,亦是紧闭,尚且封锁,乃是素不通走路的。复又转回庵旁,见一土堆,旁有修造庵的砖瓦,堆至半墙。

  内有一古树,高耸出外,石生悄悄爬上,伏在墙头。见内有一间房子,尚明灯火,窗外有影,俨然似人在内。石生遂低声说与怀伊人,叫同湛然爬进。怀伊人同湛然止道:“这个事做不得。倘被人拿住,非贼即盗。”石生低声笑道:“你二人好见事不明,怎得叫人晓得。纵然事出意外,谁敢究我。”怀伊人同湛然闻言,仗石生之势,挨次攀树而下。原来是一所空园,和尚俱在前边房头住歇。

  三人牵衣而行,行到窗前,从缝中一张,恰是田又玄在此设榻。灯下正将卖柏儿银子打开称看。自己忽然笑道:“那小石儿前世应该欠我这宗大财,如今死后还着小使赏我。”将银子一封一封看毕,又作悲状,沉想半回,叹一口气道:“我今日不该将柏儿晚间卖,待明日早卖,还脱身的远。如今离镇不上二三里地,齐翰林一下识出假女儿来,差役寻到此处,我即是死了。”又自解道:“那也不妨,我原对媒人店家说我进京,断然不知我来此投宿。倘若有祸,只好借重媒人店家承当。”

  又自己复笑一回,把灯挑明,四面望望,恐怕有人,将门抵紧。

  石生同怀伊人、湛然在外,见这小人之况,各皆掩口忍笑。

  石生近前将窗棂用指弹上一弹。田又玄手掩着银子,抬起头来听了半晌道:“如此夜静,是甚么响,莫非此处有鬼,和尚见我苦要投宿,故愚我在此么?”遂咳嗽道:“我乃当今才子,甚么妖魔鬼怪,敢于造次。”石生故作鬼声,怀伊人亦随假啼。

  田又玄慌道:“你是哪里屈鬼,快走,不可停留。如若不依,我田才子定用飞剑斩汝之头。”石生低声作鬼行走着语道:“我乃死后的石池斋。你假我之名,致我于死。又将我柏儿改装女子,卖与齐翰林,得银百两,特来追银讨命。”田又玄闻说,手慌脚乱,呆了半晌道:“我与石先生生前至交,怎敢假名,致先生于死地?先生,先生,你去寻铁不锋才是。”石生道:“我犯不着去寻铁不锋,只要寻你。”田又玄吓得走投无路,口中慌乱叫张叫李。石生道:“你同白随时在玄墓游梅,假我之名会铁不锋,那也罢了。后来又谋我馆事,以致错我姻缘,凭何道理?”田又玄道:“那是白随时叫我假名,非小的所做。”

  石生道:“你从头实说,免我进来。”田又玄忙道:“待小的说明。那馆事先是我要谋取,后与白随时相商,以临莺假作凌春,哄老先生上淮,所得馆金,与白随时三七同分。不期遇着怀伊人到,把我假名之事打破,其实不曾得利。后欲回家,恐白随时要馆谷同分,不得已复往徐州了。”石生道:“你当初若说出凌春是梅小姐,免我奔波道途,我少得也要谢你几两银子。为何做此小人之事,一般天理昭彰,利又不得,何苦误人婚姻!”田又玄道:“小的初亦不知凌春是梅小姐,及后赴馆时方知的。”石生道:“你既错我之姻缘,后来徐州拿我,你就该直认请罪,何累我冤死。难道这也不知?”田又玄道:“徐州致害之事,乃是那没良心的铁不锋与毕守谦商议,令毕守谦写书致徐州钱公拿你的。与我无干,我怎好替你?”石生道:“我在毕家未曾得罪铁不锋,他如何凭空害我?”田又玄道:“他肉眼不识泰山,以先生为假名士,心下不忿。故与毕守谦同谋。”石生道:“这也是你以假乱真,若你不假我名,铁不锋焉敢害我?”田又玄道:“虽然为我假名,实是为先生做情词艳曲愚弄他家小姐。”石生道:“我生前与你一见如故,待你之情,也不为薄。你既知情,怎在徐州村店时,不与我先说一声?”田又玄道:“蒙爱请我吃酒,那时小的忘记向先生道及了。及后寻着铁不锋,铁不锋叫我愚弄先生在店,他叫公差人说代我除害。小的受他之托,只得反言先生姓田字又玄,不知为何就做出来了。”石生道:“好个不知为何做出,前后事体,皆因你起,你罪已发,在所莫逃。可同我到阎罗那边去折辩。”田又玄慌得面如鬼脸一般,手拿着银子拍案颤抖不止,口中道:“石先生,你乃当今才子,名留海内,将手高高,就放过了小人,如何要与我一般见识?”石生道:“我非与你一般见识。你实有三罪:一在苏州冒名图利,错我姻缘;二在徐州,知铁姓为你害我不救,且知凌春是梅小姐不言;三骗我行李,将我义仆苦逼假装女子,卖人为妾。这三件事,我实恨你,今夜决不轻放。”田又玄慌道:“梅小姐之事,在徐州非小的不言,实不敢言,言出恐先生去访,知我假名之事。令管家装女一事,实出无奈。我的银子俱供养了他,原指望救他脱难,不意途中缺费。托先生洪福,暂得小利,以全他生路,并非坏心。”石生道:“你巧语花言,只瞒得人,怎瞒得神,这话我总不信。可将我当日诗稿与今日银子,封起丢出,便饶你。若要迟延推却,我从窗缝中走进,活拿你去。”田又玄慌道:“老先生,你死后要这诗稿、银子何用,不若赏我罢了。”石生道:“我若不要诗稿,你断还假名骗人。快同银子丢出,免我进来。不然,我随一阵清风,到齐翰林那边托梦,说你在此,叫他差役拿去,活活打死,与我同伴。”田又玄道:“石先生,你生前是极通情的,如今我将诗稿奉还,这银子与了小的,待小的到苏州做斋礼醮,超度老先生升天何如?”石生道:“我昨日向阎罗殿前告了你了,你若超度,只好免你前事,如何免得骗我小使之事。我要银子,亦无用处,不过托梦献与别人,使他能赎出我小使,免他在齐翰林处拷打受辱。”又道:“你将这银子留下十两作盘费,往苏州斋醮,余皆付我,免得阎罗差鬼拿你可好。”田又玄忙忙顺从,将银子留下一封,余皆用布包起,并诗稿捆在一处,向窗外只管张瞧,不敢开门。怀伊人同湛然见其慌张之势,说不出,笑不出。石生道:“你若怕我现形,可用竹竿挑着,远远站立,向窗格中丢出。就不妨了。”

  田又玄听说,连忙取下帐竹,挑着诗稿、银子,远远立在床前,向窗外一送,窗纸裂破,扑咚一声,落在地下。怀伊人同湛然忙忙拾起,先攀树窬墙而出。石生道:“这东西虽然把我,我魂灵还要跟你上苏州去,看你悔过不悔过,再假名不假名哩?”

  田又玄见窗纸戳破,立在床前,手持竹竿,只是发战。石生仍待向他说话,忽听前面有人咳嗽,石生即忙回身,也窬墙而出,见怀伊人同湛然俱立着等候。

  石生仍立在墙头,望其动静。见一和尚口中嚷道:“这时夜半三更,你这客官还不安歇,在此自言自语做甚么事?吵得人也睡不着?”田又玄忙开门道:“老师快来救我!”那和尚走进,田又玄高声道:“老师这边有鬼,与我胡闹半夜,总不肯去。”和尚大笑道:“真活见鬼!我这空园极是洁净的。明日就兴工造殿,鬼从何来?”田又玄道:“顾不得老师,今夜奉求陪我一宿。不然,我移行李到前边去住。”和尚道:“不相干,是你疑心生鬼,哪里有鬼。”田又玄急道:“我就死也不在此宿了。移床前房,明日多送些香资吧。”石生立在墙头,俱听在肚里。怀伊人在砖堆下用手扯道:“灯笼又无蜡烛,乘此月色快走。”石生方下砖堆,同湛然三人,悄悄复照旧路而回。见月影西斜,时有四鼓。三人一头走,一头说。石生道:“原来徐州之事,乃铁不锋同毕守谦所害,若非我用此计,这厮如何肯一一招认。”怀伊人道:“当时我在旅邸中,吾兄冒雨相会,道及此事,弟就疑白随时、铁不锋是个坏人,兄尚不信。”石生道:“那时弟不知田又玄假名之事。只道我与他辈初交,两无仇隙,故不相疑。”湛然接口道:“毕老爷写书嘱钱知州,我们尚然不知,若非田又玄今夜招出,还把毕老爷认作好人。”石生道:“当时毕守谦杭州上任,既将他女儿带去,却又故来辞我,说他女儿尚在旧宅,这事就有可疑,我们却不曾想到。”说罢,怀伊人忽然大笑不止。

  石生道:“为何见笑小弟?”怀伊人道:“我非笑兄。笑那田又玄,今晚活活见鬼,吓得慌慌张张,不打自招。且将银子乐意送出,白白养盛价半载,仍陪上衣服,还你一个原人。”

  湛然道:“此事虽然做得干净,若要田相公吓死在内,还好笑哩。”石生接口道:“尚不曾吓死。我听得还与和尚说话,要和尚陪他作伴。”湛然和怀伊人又大笑一回。

  说话之间,不觉过了胡家桥,已到镇中。过了田又玄旧寓,走到自己寓所,见门尚掩着,三人悄悄推门而入。关了门上楼时,见灯火未灭,柏儿坐在客房等候。湛然放下灯笼,将银子取出,放在案上。三人就坐,打开齐看,见诗稿弄得韭菜一般,银子倒是原银,只少一封。怀伊人对石生道:“适才吾兄还不该送他那十两银子,都拿来才好。”石生笑道:“若将那十两银子拿来,叫他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必致他于死地了,我如何做得?”怀伊人又道:“论他假名遗害事情,也该致他于死方好。”石生笑道:“他假名遗害,固当有罪,然我若非他假名遗害,如何成就我今日之事。”怀伊人道:“却如何说?”

  石生道:“起初,若非田又玄假名谋馆,我怎得毕小姐之约;后若非因田又玄假名,铁不锋暗害,我必然成就了毕小姐这头亲事,如何复有梅小姐?今日弟得二小姐,正田又玄作了冰人方才成的。”说罢,怀伊人同湛然皆笑。

  怀伊人又道:“吾兄所言,果然见道。但他将柏儿假装卖人,这实是他坏处,无所解释了。”石生道:“我也有得解释。今日看将起来,田又玄竟非卖我小价,正是远远送我小价来,我赏他十两银子一般。”怀伊人近座细听。石生道:“我当日被凤公拿去,弃柏儿进京,两下疏失。若非田又玄收留,供养至今,改装女儿,我焉得有今日之会?看将起来,我屡屡承他好意,谢他十两银子,犹觉其少。”怀伊人同湛然又笑一回。

  湛然向怀伊人道:“石老爷真滑稽之口,且甚见道,非熟审世味不能。”怀伊人道:“大抵小人作事,原是愚浅。石兄置之不究,正是宽宏大度处。”三人齐笑了一回。柏儿在旁,俱各会意。又议了次日起程之事,方各安歇。正是:

  作事原无伺,天公未许欺。

  若教人不识,自已莫非为。

  不知石生次日如何起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回 义昆季英雄应募·陈端生
  第四回 寇四爷迁怒拟寻仇 秦二官渡江图避祸·吴趼人
  第三十回 警幻女增修补恨天 悼红轩总结红楼梦·秦子忱
  第二十二回 冯子清钱塘起解 钱文山哭别舟中·
  第十三回 千里奇逢班荆话旧 群英相会救友同心·玉瑟斋主人
  第03回 高知县怜才假索咏 陶总兵念旧实亲口·墨憨斋主人
  第七十三回 烟花女禅堂遇熟客·储仁逊
  第十九回 留高僧善士参禅 逢故主义仆得信·丁耀亢
  第七回 楚楚暗取紅繡鞋·
  第三回 魔障复生·张恨水
  第四回 多情女初识云雨意·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四回 中奸计凌晨轻寄柬 断情根午夜独吟诗·魏秀仁
  第二十五回 喜聚首最苦别离多 望音书偏叹鳞鸿杳·陈朗
  第二十四回 重改口供顺奸恶·
  第二十五回 报恶声虔婆拒敲 添棉袄嫖客多情·陆士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