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回 凭侠友功成奏凯

作者: 白云道人

诗曰:

为友倾肝胆,提戈解寇围。

千金轻若屣,一诺重难回。

报国宁辞险,图功岂惮危。

妖氛从此靖,奏凯向朝归。

且说红生,当夜置酒款待那侠者。那人道:“俺此来有事相求,若不见拒,愿当实告。”红生即问其来意。那人道:“别无他事,特向足下暂借粮米二百担,白金三百两。到十日之后,即当加利奉纳,决不敢谬约也。如蒙见许,现有人舟等候,幸祈即发为感。”红生便叫管粮军士,着今照数付去。乌力骨听见,连忙近前密禀道:“现今军中乏粮,若发去许多,万一愆期不至,岂不误了大事。”红生道:“汝言固是正理,但业已许诺,只得付去便了。”那人看见左右俱有难色,便道:“若或贵役不肯相托,俺岂敢强借,就此作别了。”红生欣然笑道:“蒙兄约在十日之外,弟即着令除了十日口粮,其余照数奉与仁兄拿去。大丈夫肝胆相孚,千金不计,况此些须而有吝色者哉。”那人便指挥随来数人,将米运放舟中。向生一拱,竟自下船而去。于时天色大明,只见黑天王率着众贼的船只,约有五六百艘团团围住,四边炮响如雷。红生看见来得势头,即使收兵上山,只得勉力拒守,以待近处援兵。谁料各路守镇官,俱受了昝元文的约束,那一个肯发兵来。一连拒守七日,人心愈危。怎奈贼兵愈众,山下围得铁桶相似。红生料难脱身,大哭道:“我为奸臣所卖,以至此地。今日为国而死,诚为死得其所。”遂召诸将安慰道:“尔等随我出征,本图建功立业,谁想天助寇贼,致遭数败。古人有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耳。今我势穷力尽,若同尔等降贼,亦有何难,只是日后朝廷别选良将,再来剿除,却不是仍旧一死,不过偷生几日,却贻万世臭名,非豪杰之所为也。为今之计,到不如舍命一战,或可全生。就是力毙而死,也不失做个忠臣义士。当日田横之客五百人,自杀在海岛中,至今称其义勇。倘尔等不以我言为然,愿速斩我之头,以献唐云可也。”众军听毕,哭声震地。顷之,俱踊跃大呼道:“我辈愿死不愿降。”红生见众军士肯出死力,遂复出战。自午至酉,两边伤死甚多,不能取胜,红生只得仍旧上山。

其夜二更时分,坐在山顶石上,只见贼将史文领了二百余人,绕着山脚巡哨。仰首见了红生,大叫道:“红爷不必害怕,我有一言奉告。闻得朝廷发与红爷,止有二千残弱之兵,今已深入不测,死伤大半,料想不能济事了。何不解甲归降,共图富贵。况今世界纷纷,有何皂白,纵使尽忠死节,安得旌表,却不白白枉送了性命。”红生大骂道:“狗鼠盗徒,我恨不能即时歼灭以报□□,反敢乱言无忌。你晓得红爷是何等样人,敢来饶舌么。”史文明知志不可夺,遂即率众退去。俄而相拒,一连又是五日。不料寒威愈甚,粮又断绝。众军士啼啼哭哭,哀震山谷。知

红生与王乌二将,也没做理会。但闻喊杀连天,正在危急之际,忽见西南角上,有几十只大船来到,竟不知是何处兵马。须臾,湖上杀声振动,只见那来的大船上,旌旗蔽日,剑戟横空,约有五百余人,全身披挂,俱是勇纠纠的精壮汉子。初时还认是唐云一伙,那知一上岸来,就把山下围困的贼寇,冲得七零八落,四散逃窜。内有黄罗伞下,罩着一人。腰悬宝剑,手执丈八蛇矛,生得威风凛凛,气概轩昂,在山下大呼道:“快请红老爷下来相见。”王守备伸头一看,急忙报与红生道:“前日那个借粮的,已把贼兵杀败,特来请见。”红生大喜,疾趋下山。那人迎住道:“蒙兄慨借粮米、白银,原订十日之后奉璧,今特送到,幸勿见罪。”红生再三谢道:“吾兄真信人也。但弟被着唐云围困,死在旦夕。顷闻仁兄已经杀败一阵,不知可能相助一臂否?”那人道:“俺料足下不能取胜,所以特选精粹五百余人,星夜前来救援,保为足下破之。”红生道:“敢问吾兄,从何得此兵卒,以救小弟。”那人呵呵大笑道:“原来足下尚未知俺行藏。俺前年打从伏虎山前经过,被一伙草寇围住,俺拔剑乱砍,一连砍死数贼。那寨主见俺本事高强,便请上山入伙。住不多时,寨主病故,众喽罗遂推俺为头目。以此积草屯粮,四方好汉,纷纷投聚。不上半年,遂拥众三千余人。但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算来也不是长久之计,每望招安,又无进路。今幸足下收服唐云,俺正好率兵相助,以便归顺朝廷。只为粮草缺乏,所以前来告借,今特送还。愿当剿除此贼,以效微劳。”红生道:“原来仁兄慷慨仗义,乃是当世之豪杰。便欲弃暗投明,愈觉可敬可羡。曩者,请问姓名,未蒙见示。今既殄灭强寇,共立功名,不是埋踪遁迹之时了,望乞剖白。”那人道:“俺姓庄,字伟人,江北人也。自幼遇一异人,授我五雷正法,并兵书一卷。只因二十岁上,为父报冤,杀死仇家一十六口,遂即遁迹江湖,未尝白人。今遇知己,辄敢尽言。”红生听说,益加恭敬。那庄伟人便将送到之米运起,着军士饱食一餐,教他休息。自却领了兵马,杀到平坡大叫:“唐云,早早下马受缚。”黑天王听得,大怒道:“我与你唇齿相依,为何反来自相攻击。”正欲出战,黄俊在旁说道:“不劳大哥费力,待小弟生擒此贼。”便轮动双刀,直取伟人。伟人大喝一声,竟把黄俊一刀砍死。鲁仲看见,举刀来迎,不一合又被庄伟人一剑挥为两段。惊得黑天王拍马拖刀而走。庄伟人奋勇赶上,只一箭,射中肩窝,便轻舒猿臂,活捉过来。那众贼,弃戈卸甲,愿乞投降者,约有五六百人。其余各自分头逃窜。庄伟人急忙鸣金收军,着将黑天王解到红生帐下。红生便令军士,把来上了囚车,即日解京候旨发落。所获的金银财帛,悉散与众军卒。王守备原居旧职,待请旨后,别加升赏。遂邀庄伟人到营,殷殷作谢道:“若非仁兄到来,弟已死于唐贼之手。今获灭此巨寇,全仗神力。敢问用兵之道,何者为先?”庄伟人道:“为将这道,因敌制宜。上识天文,下察地利。强而示之以弱,实而形之以虚。静如处女,动如脱兔。为奇为正,莫知我之所之,斯为上将耳。至如唐云,不过一勇之夫。虽众至数千,皆乌合之众。惟藉泖荡,以为巢窟。欲剪除之,直易易也,何须劳兵动将,费国家之帑金者哉。”红生道:“弟愧腐儒,不知军旅之事,幸遇仁兄,成此大功,意欲结为兄弟,未知允否?”庄伟人欣然许允。遂备牲礼,当日就对神八拜,订为生死之交。

因以钦限严急,不及省亲。即欲班师就道,忽见管门兵役,向前禀道:“早间拿着一个贼党,现在衙门外,等候发落。”红生便叫解进来。须臾,只见捆着一人,解至阶前跪下。红生喝问道:“看你小小年纪,怎生投在贼营。今唐云等既已阵获,汝何不即时卸戈归顺,直待缉拿。在我跟前,有何话说。”那人俯伏,不敢抬头。低声哭禀道:“小人并非是贼,恳乞老爷超豁。”红生又问道:“你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如果冤枉,可着地邻保结,饶你一命。”那人道:“小的是本地人,姓何名馥,其实是清白良民,望乞老爷详察。”红生便将众军士喝退,分付掩门,且带在后堂审问。暗暗传令,着把何馥的绑缚松了,更衣相见。那些兵丁,互相猜疑。俱道是本官的亲戚,先前拿获何馥的,倒捏了两把汗,连忙向着何馥哀恳道:“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望乞海涵,在老爷面前饶恕则个。”何馥也摸不着头脑,只唯唯答应。既而进去,只见红生嘻嘻笑道:“老弟别来许久,怎不做那长进的事,乃陷身于盗党。幸而遇我,不然几乎性命不保矣。”何馥仔细一看,认得是红生,始把鬼胎放下,欣然拜谢道:“小弟命不该死,幸遇红爷。但其中冤抑之情,一言难尽。”红生便命看椅坐定,从容问道:“贤弟有何冤抑,可为我备细陈之。”何馥道:“弟之冤苦,皆为着红爷而起。”红生惊部道:“我与你天各一方,为何为着我来,这也十分奇怪,须即一一言之。”何馥道:“当日红爷被家兄何半虚,邀请到舍,做那寿诗。弟有弱妹,名唤媚娘,年当及笄,尚未受聘。因为爱着红爷才貌,那一夜潜出闺门,向着月明之下,与红爷相会。将欲面订百年,不料闻谕已经纳聘,遂即许作小星。及至次日,红爷归寓,祸遭那个变局,以后探听,杳无下落,致舍妹时刻思念,命我直到前途访问。不想经过盗穴,竟遭黑天王手下拿住,强屈入伙。弟再四哀求,那里肯放,只今已将三个月。前在阵中,几乎丧命。昨被贵役拿住,绑缚拷打,体无完肤。若非遇着红爷,则命已登鬼?。”言讫,泪如雨下。便解开衣服,把与红生细看。果然遍体带伤,红生心下惨然。即时传令,着把原获何生的兵役拿到,喝令重责四十。何馥看打到二十棍,为之力劝道:“这是小弟命蹇所致,还求红爷饶了他这二十棍罢。”红生喝叫放起,忙命备酒。当下与何馥饮酒中间,又细细的问道:“当时吾弟,并不说起有妹,即曩夜相会,又不肯说出姓名,其中莫非别有缘故?”何馥道:“原不是小弟嫡妹,实姓吴,是弟姨母所出。只因自幼父母双亡,无所依托,所以继与家母。家母爱之如亲女,与弟亦胜如同胞兄妹。故以实情语弟,央弟出来访探。敢问红爷,何时进京,怎生就得荣升贵职?”红生亦备细的将前事话了一遍。是晚直饮至更深而散,就留在帐中安宿。

次日起来,红生执手问道:“贤弟在家,既系无聊。还是先归,还是与我同进京师?待复命之后,一同南回。”何馥道:“承辱厚意,本欲奉陪。但自陷贼巢,离家日久,恐老母有倚闾之望。思欲回去,报一确信,又省得表妹挂心。”红生道:“这也说得是。”遂取过元宝一个,并方小姐所赠的玉钗一股,付与何生道:“二物虽微,权为聘礼。待回朝之后,即图归娶也。”又作小词一首,附赠媚娘,其词曰:

昨夜东风帘外转,晓来无数凄惶。莺啼鸟语为谁忙?可怜春欲去,空解惜春光。

不管落花飞絮乱,只愁香散池塘。佳音虽获寄纱窗。相逢期尚远,相忆在兰房。

——右调《临江仙》

红生送过何猗兰,正欲择日起程。恰值本府知府,并同知司李,备酒在虎丘,与红生称贺,兼为饯别。红生向着庄伟人道:“既蒙郡公招饮,弟与兄早间先到山寺,以作竟日之游。亦古人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意也。”庄伟人道:“弟亦正有此意。”当下遂一同去游虎丘。

看有何话说,下回便见。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五回 傻李九口快说奇遇·储仁逊
  第十六回 遍市访佳人佯狂走马 移家奉老母缱绻分羹·张恨水
  第九十五回 赴公筵督学论官箴 会族弟监司述家法·李海观
  木兰·
  第十七回 邢岫烟割肉孝亲 贾存周承恩赏寿·顾太清
  第二十七回 老道学论交成水乳 小仙娃识相别贤愚·陈朗
  第三回 窥纱窗梦中观月 设妙计醉後摘花·
  第54回 澳门交兵英将逃遁 定海失守林公见疑·
  第二回 神烧卷痴子哭梅花·潇湘迷津渡者
  第七十六回 祝伯青典试赴洪都 江子骞陈情归白下·西泠野樵
  第二十二回 王师败绩 智士扁舟·佩蘅子
  第二十三回 到头来恩怨情解·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四回鞋凤挑丝心酸惨绿酿烛龙吹泪魂堕软红尘·平襟亚
  第二回 韦律村痛哭流涕 王谦文卧柳香花·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七回 弹琵琶月洞相思 叹五更冷宫诉怨·雪樵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